全民必備 ESG

全民必備 ESG

在永續浪潮下,ESG 不只是投資人、企業關注的議題,更成了與你我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的話題——作為消費者,如何促進企業採取對環境與社會正向有益的行動?作為工作者,如何在職場中累積行動、成為企業邁向永續的助力?在此專欄中,社企流將蒐羅國內外與 ESG 相關之主題,如 DEI、友善職場、員工永續素養、企業永續文化、減碳行動等趨勢、新知與實踐案例,提供日常工作中實踐永續的靈感參考。 如有任何 ESG 實踐問題、想了解社企流提供的服務方案,歡迎來信:s-value@seinsights.asia 與我們聯繫!

專欄文章

27篇)
  • 從包裝材料、設計製造到末端回收,企業如何邁向零廢棄?

    從包裝材料、設計製造到末端回收,企業如何邁向零廢棄?

    社企流/文:李沂霖
    當淨零已然成為當代企業必須實踐的目標,資源循環零廢棄便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究竟如何將零廢棄導入企業營運?零廢棄可實踐的方式有哪些?此次社企流「企業永續神助攻」講座,從企業採購、生產、回收等面向,提供包裝材料、設計製造、回收再生的零廢棄實踐方式與案例,供企業實踐者參考。

    從包裝開始,做更永續的選擇

    提及塑膠,多數人將其視之為環境污染的頭號兇手,然而,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塑膠在許多情境下,扮演無可避免的要角,比如食品包裝袋在運輸時維護食物安全、垃圾袋在清運時作為清潔幫手。在這些難以避免塑膠使用的情境下,有沒有對還境更好的替代方案?包裝材料新創「艾吾友」在農業廢棄物中找到答案。
    艾吾友於 2022 年成立,致力於研究與發展生物可分解包裝材料。公司團隊成員由具綠色材料研究、廢棄資源回收、農業剩餘資材開發等背景者組成,在環保包裝設計領域擁有實際經驗和深厚知識。目前已推出農產保鮮用以及食品用的生物可分解袋、全台約有 500 間商家使用;此外,艾吾友亦推出「返店回收」服務,回收艾吾友製成的包裝袋、可再製成非食品包材,像是垃圾袋等用品,延長原料使用生命。
    「包裝妥當與環境友善其實可以不用二選一!」艾吾友創辦人廖俞瑄分享,團隊以環境友善為使命,努力開發可持續的原料與產品,現階段於台灣盛產的香蕉中發現製成環保包材的潛力——廖俞瑄指出,香蕉結果後,假莖失去生長能力需砍棄於田間,回收這些廢棄物製成的包裝袋,有望在 45 天內分解。而香蕉在台灣,一年四季都能種植,具備供應穩定、原料充足且易於保存等特性,可作為製造環保包材的穩定材料來源。
    廖俞瑄鼓勵企業實踐者,面對農產品、食物等生活中必須使用包材的時刻,其實存在更永續的選擇,能在妥善包裝與友善環境之間取得平衡。

    為產品設計與製造注入綠點子,打造吸睛永續的商品

    除了在包裝上著力,以生產製造為主的企業,也能從設計製造端,注入零廢棄的可能 性。以廢棄物回收製鞋而聞名的馳綠國際,便是值得參考的案例之一。
    馳綠國際執行長許佳鳴於 2007 年接手家中製鞋事業,一度面臨經營危機,因而重新思考企業經營的策略,要讓產品研發到銷售都更符合想要帶給消費者的永續價值。
    時至今日,馳綠發展出獨家技術製成的「回收鞋」,包含咖啡渣、寶特瓶、台灣矽晶圓、農漁廢棄物等,都能經馳綠回收再製為鞋子、襪子等產品,備受市場矚目,2023 年更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的肯定。
    許佳鳴指出目前馳綠的商業模式分為兩種:一是 B2C 模式,以自家專利技術製成的環保材料,推出自有品牌的服飾、鞋子、襪子等產品提供給消費者;二是 B2B 模式,以各項環保材料銷售給各行各業的製造商。
    對企業來說,於價值鏈中實踐循環經濟,如於生產製造端運用回收再製的環保材料取代原生石化材料,有助降低範疇三碳排,是企業實踐淨零的關鍵解方之一。例如,馳綠回收日本 HONDA 各大展售中心之咖啡渣,製成 HONDA 聯名之咖啡機車靴。許佳鳴分享,2023 年與各產業企業一同創下的影響力包含與星巴克、HONDA、成真咖啡等企業回收超過 4 百萬杯咖啡渣;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組織回收超過 3 百萬個塑膠瓶;與台積電、聯華電子回收約 120 噸的矽晶圓廢料。這些廢棄物,通通經過回收製成材料,重新再回到生產製造的價值鏈中。
    為維持生活的便利與舒適,人們日常中必定會需要許多用品,許佳鳴表示,實踐零廢棄並非戒掉某些物品完全不使用,而是去思考如何提升資源使用效率、減少浪費的可能發生。

    廢棄物回收再生,讓產品生命週期無限延伸

    實踐零廢棄資源循環,回收是關鍵起步。從資源回收站起家、如今擁有再生處理,應用材料研發等一條龍式服務的大豐環保,每年經手上萬噸廢棄物回收,是台灣複合式資源回收龍頭企業。大豐環保研發經理許程宇指出,台灣其實在回收這一塊做得相當好,據統計,台灣的資源回收效率高居世界第二、工業廢棄物回收率則高達 80%。看似高比例的廢棄物都有好好的進到回收系統,那接下來呢?
    以大豐環保的服務項目為例,他們將回收而來的塑膠瓶器,經過妥善分類、清洗、壓碎、進而製成再生材料。許程宇說明,這樣的過程稱之為「消費後再生(Post Consumer Recycled,簡稱 PCR)」,而在此流程下產生的再生材料便稱為 PCR 材料。「從廢棄物變身而成的 PCR 材料具高度環保、減碳價值,因此現在許多企業會指定使用 PCR 材料,協助組織達成淨零目標。」目前,大豐環保是台灣唯一一家得藍天使 EuCertPlast 認證的再生料供應商,主力客群集中於歐美市場。
    一如所有零廢棄實踐者皆提及,零廢棄的關鍵之一在於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大豐環保同樣也不斷嘗試如何延續產品生命週期,一項再生材料製成的產品,仍可進入循環體系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於是無數次的循環,許程宇舉例,像是牛奶盒經過二次循環可製成洗沐用品包裝、經過三次循環則可作為工具箱等等。
    在企業應用上,大豐環保的再生塑膠材料用途相當廣泛,例如回收牛奶瓶製成歐萊德洗髮精包裝瓶、以富士全錄的印表機外殼回收製成高值化 3D 列印線材、迪卡儂衣架回收製成購物袋等等。「與過去相比,現在越來越多企業不僅是做廢棄物清運,更會思考如何將廢棄物回收再製,再回到企業的供應鏈中循環利用。」
    許程宇表示,塑膠在當代人類的生活中,仍扮演不可避免的角色,而如何正確地使用、避免隨意丟棄破壞環境、提升使用效率,便是大眾應持續思考的議題。「世上沒有廢棄物,只有被錯置的資源。相信在未來,我們使用的每一個資源,都能被妥善地回收、循環地使用。」

    邁向零廢棄未來:消費者接受度、再生技術皆提升

    隨著永續意識抬頭,國內外也紛紛祭出不少法律、規範,盼從源頭控管廢棄物的生成,如近年各國紛紛興起的限塑令。不少消費者都曾提出疑問:運用廢棄物回收再製成商品,會不會等於間接鼓勵了塑膠的使用?
    許佳銘與許程宇皆認為,源頭減塑絕對是重要的,但以實際層面來說,現階段的社會難以完全避免使用塑膠製品,因此目前最佳解方便是,正確地使用塑膠,如不能避免使用,至少要做到好好回收,做到好好回收,就進一步支持、使用回收再製而成的材料或產品。對企業決策者而言,能在供應鏈上做選擇;而對消費者來說,則能以日常消費選擇為實踐。
    也有企業曾提出擔心,以回收材質製成的產品,是否會影響效能或消費者觀感?許佳銘以自家的回收鞋為例,在以永續為核心推出系列產品之後,馳綠的核心消費者,從原本的中年客群,轉變為 30 歲左右的女性消費者。在永續趨勢當道的現代,想要掌握核心年輕族群的心,企業是否符合年輕人的價值觀、對環境社會產生正向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
    而許程宇則以技術層面回應,「隨著再生技術演進,再生材料已經可以跟新料差不多了,舉例來說,過去寶特瓶回收僅能製成紗線,這就是降階使用,但近年,寶特瓶回收製成的材料,已經可以再製成寶特瓶了。大家可以更樂觀地看待,未來技術只會越來越好。」
    想持續掌握更多有關 ESG 的趨勢、新知,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追蹤最新消息:
    • 鎖定 ESG 專欄文章:專欄將持續更新國內外 ESG 的最新消息、實踐案例,歡迎持續鎖定:https://bit.ly/3FxSyGv
    • 持續參與企業永續神助攻講座:此系列講座將定期舉辦,未來將會透過信件分享活動資訊
    • 與社企流合作:如有任何 ESG 實踐問題、想了解社企流提供的服務方案,歡迎來信與我們聯繫:s-value@seinsights.asia
    閱讀文章
  • 《2024 年永續溝通與揭露手冊》面對漂綠風險,正確選擇揭露框架、精準與利害關係人議合成為關鍵

    《2024 年永續溝通與揭露手冊》面對漂綠風險,正確選擇揭露框架、精準與利害關係人議合成為關鍵

    CSRone/編譯:范羽萱;核稿:繆葶
    國際永續專業網站 edie 於 2024 年 1 月 24 日發表最新洞察報告《 2024 年永續溝通與揭露手冊》,報告指出,因應漂綠風險,投資人與顧客對於企業永續資訊與數據揭露更加要求。同時,對於不同利害關係人須建立溝通框架與充分了解需求,才能達成最佳效益。本手冊提供了永續溝通的指南,以幫助企業建立信任、增加透明度並促進行為變化,旨在幫助永續從業人員跟上最新的立法發展,並提供有關永續溝通議合的關鍵見解。

    一、2024 仍是報告模式(reporting mode)但正在迎向整合

    隨著化石燃料時代的終結,企業承諾以公正、公平的方式加速推動再生能源,逐步實現全球朝向封閉循環、零淨排放的未來邁進。因此,企業需要思考如何在變動中找到自身定位,並向利害關係人溝通永續層面的進展。企業的目標已從逐年漸進的衡量標準,轉變為長期且具變革性的承諾,意味著未來產品、服務、營運及價值鏈都將發生變化,以適應這個新的氣候行動時代。而在更頻繁的利害關係人溝通的背後,緊接而來的是誠信、透明揭露等面向的挑戰。
    CDP 的「不揭露運動」(Non-Disclosure Campaign)自 2017 年啟動,旨在藉由與企業議合,協助企業進行碳相關的揭露,並提高投資者與公司間的溝通。截至 2022 年,已有 260 家金融機構參與,資產總額接近 30 兆美元,較 2021 年增長了 56%。 CDP 指出,這種直接的參與方式正促使企業更妥善地揭露資訊。
    隨著投資人揭露請求的增加,公司可以通過多種框架進行報告,為簡化報告過程,全球正在推動框架整合。2023 年 10 月,英國氣候過渡計畫工作小組(TPT)(Transition Plan Taskforce)提出了企業氣候過渡計劃的揭露框架(Disclosure Framework),提供與全球公認的報告標準一致,且統一、清晰的溝通工具,更以金標(Gold Standard)形容這個揭露框架。
    總觀 2024 年,企業可能會感到被困在報告模式(reporting mode)中;但對一些組織來說,收集、發布和進行永續溝通已成為年度工作項目。隨著框架整合,投資者與企業互動增多,企業將朝著永續發展目標邁出巨大步伐,這將可能成為啟動正義、去碳化的重要起始點。

    二、對抗漂綠困境

    漂綠不再只是虛假環保聲明,企業在宣稱其環境作為的同時,必須應對漂綠多頭蛇(Greenwashing Hydra)的困境。根據薩賓氣候變遷法律中心(Sabin Center for Climate Change Law)資料庫中超過 2300 起氣候訴訟案例,其中有 190 起案例發生在 2022 年 5 月至2023 年 5 月之間,超過一半的案例已獲最終審判,透過司法途徑糾正了企業漂綠的行為。而凱度洞察 Kantar 最近的全球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認為,他們曾看過品牌標榜永續的廣告、資訊和溝通,但覺得是假的或具誤導性。在英國,一項針對超過 2 千名居住在英國的成年人進行的調查顯示,有 54% 的人表示,對於那些做出誤導性環境聲稱的品牌,他們會停止消費其產品或服務。

    1. 綠色聲稱守則(GREEN CLAIMS CODE)

    為使消費者和其他利害關係人對於企業聲稱更加放心,新型揭露標準大量更新,伴隨著更多打擊漂綠行為的規範。英國的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 ,CMA)的綠色聲明準則(Green Claims Code),是 13 條針對提供消費者產品和服務的企業之規範準則。準則涵蓋的範圍包括確保聲稱的準確性和清晰度;不省略重要資訊,為求實現「公平而有意義的」比較。根據 CMA 於 2023 年 1 月對快消品產業(FMCG)進行的初步評估,發現許多品牌因模糊的聲稱、行業術語和具混淆性的符號,產生了與綠色聲明準則不符的風險。
    CMA 提出一個更引人注目的案例,涉及重量級企業-聯合利華。2023 年 12 月,CMA 確認將對聯合利華有關產品環境永續的聲稱是否存有誤導消費者的疑慮進行深入評估;並針對聯合利華旗下的個人護理和家庭清潔品牌,包括 Cif、Persil、Comfort、Dove 和 Lynx 子品牌,其產品包裝上可能帶有違反 綠色聲明準則的資訊提出警告。
    事實上,對於產品標籤上關於環境影響的相關資訊,正在接受更為嚴格的審查。歐盟於 2023 年通過限制產品標示碳相關聲稱的使用規定──只有能夠以易於理解的格式,並向消費者提供可信證據的品牌,才能使用這些碳相關聲稱;此外,歐盟也正制定有關食品和飲料等產品的通用碳標籤。倡議者認為,當碳標籤標準化且可相互比較,有利於購物民眾更快地理解不同的標籤,如同現在我們所熟悉的營養成分標籤。研究發現,只有不到 3 成的購物民眾了解產品上的碳標籤,並普遍對「負碳排(Carbon Negative)」和「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等術語感到混淆。

    2. 投資者關切 (INVESTOR CONCERNS)

    另外,金融業也面臨綠色聲明的釐清與可信度議題。投資者需要可靠數據,以確保其投資組合符合 ESG 指標,避免因投資公司存在漂綠風險,而被貼上漂綠標籤。Impact Cubed 針對全球超過 4 萬個以 ESG 為關鍵字的基金篩選結果顯示,近 1/5(18%)與其市場相對基準具有負面影響。此外,一項針對 227 名基金經理和投顧的調查顯示,有 6 成民眾因擔心誇大或誤導性聲稱,而不願投資 ESG 基金。
    在完成歐盟分類法後,歐盟現在正在研擬新標準,當滿足限制條件下,債券和其他金融產品方可被稱為綠色(green)或負責任的(responsible)。許多投資者正在分析企業的減碳計劃,尋求投資於那些野心勃勃地擘畫永續策略的企業;然而,雖然現在企業積極地朝向淨零碳排目標邁進,但會不會僅是空頭支票仍是未知數。
    InfluenceMap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企業在氣候目標有著雄心壯志,但這些目標與企業目前的政策遊說和政策影響活動並不一致。根據對《富比士全球 2000 強企業》榜單中的 293 家公司分析,有 21.5% 的公司面臨著重大風險,36.5% 面臨著中度風險,可能存在綠色洗白問題。總之,全球最大的企業中,有58%提出了氣候承諾,但在實際影響政策方面的行動並不積極。該報告提出警告,即使企業在公開場合做出了對氣候行動的承諾,但背後進行的政策遊說和影響力活動與這些承諾不一致的狀況,形成了一種「重大分歧」,而這種分歧可能導致企業進一步採取措施,以遮蔽或掩飾他們的漂綠行為。

    3.我們需要注意什麼漂綠風險?

    部分企業正面臨這樣的處境──發布可能具有誤導性的溝通內容,或者因為擔心漂綠風險而拒絕披露和溝通。這種企業組織想積極追求永續發展目標,但又避免談論 ESG 的矛盾現象,稱為「默綠」(GreenHushing)。2023年初,非營利智庫行星追蹤器(Planet Tracker)指出企業可能觸及的 6 種漂綠類型,揭示了當分析企業的綠色聲明時,可能面臨的漂綠多頭蛇(Greenwashing Hydra)現象。(同場加映:永續不再是門好生意?企業陷入綠色沉默(greenhushing)

    6 種漂綠類型

    1. 擠綠(魚目混珠,Greencrowding)
    企業通過組建產業聯盟,以整體數字掩蓋個別公司的實際表現。例如,由殼牌石油等組成的「終結塑膠垃圾聯盟」(AEPW)即為案例。
    2. 顯綠(情感操控,Greenlighting)
    強調產品或服務中小部分環保特點,掩蓋其他破壞環境的行為。例如,製造業強調其脫碳行為,然而塑膠汙染及資源濫用卻越發嚴重。
    3. 移綠(推卸責任、Greenshifting)
    試圖將責任轉移至價值鏈上下游,經常轉移至消費者身上。
    4. 貼綠(綠色標籤、Greenlabeling)
    行銷部門透過廣告宣稱某部分的環保特色,藉以誤導。
    5. 洗綠(洗刷紀錄、Greenrinsing)
    頻繁變更減碳目標或喊出難以實現的口號。例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短時間內多次改變其回收目標。
    6. 唬綠(銷聲匿跡、Greenhushing)
    企業故意不報告或隱藏其永續相關作為和數據,避免利害關係人的審查和責難。
    而永續團隊在此扮演的角色,則是與他們的行銷宣傳團隊合作,並提供永續知識教育,同時讓團隊明白過猶不及,宣導周知漂綠風險。而打擊「漂綠」的關鍵,便是透過有效且透明的資訊揭露。

    三、精準與不同的利害關係人議合

    面對日新月異的永續規範,企業面對迫在眉睫的 2025 年目標、積極達成之餘,有效溝通做為成功與否的關鍵。無獨有偶,歐盟預計將於2026年實行禁止模糊的環境聲稱(vague environmental claims)的法規,使得有效的永續議合更刻不容緩。
    在應對這個複雜的領域時,永續團隊需要理解如何與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投資者、公眾、供應商和董事會等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互動。如何為每個群體量身定制溝通策略,對於促進一致性、建立信任和集體承諾實踐永續目標至關重要。在這一節中,本篇文章提供了與關鍵利害關係人議合 (engaging with key stakeholders)的建議。

    1.與消費者議合(ENGAGING CONSUMERS):結合創新技術與購物引導

    於永續面向與消費者互動時,需要有策略性的創新。根據 KPMG 的調查,有 54% 的受訪者會抵制具有誤導性環境聲稱的品牌。
    儘管消費者對於環保意識的關注正在上升,但在購物選擇偏好中,成本、便利性、耐用性和健康通常在永續考量之前。也因此,如果能將產品的永續性標示與產品成本、便利性互相結合是為關鍵,而策略性地設計包裝也是重點,例如:簡明扼要的包裝資訊,利用像森林驗證(FSC)這樣具公信力的認證,避免讓消費者接收到無法消化的過量資訊。也能應用 QR code 或 NFC 標籤等創新技術,提供更詳細的資訊,使消費者在全然知悉的情況下做出選擇。
    然而,正如本報告所提到的,目前包裝上的資訊可信度正在受到審查,因此無論印刷的內容是什麼,都必須與事實吻合,以避免漂綠的情形發生。與永續選擇相關的遊戲化或獎勵,也可以推動消費者參與。透過會員制度或給予選擇環保產品的消費者激勵,可以正面影響購買行為,例如:購買經綠色認證的產品便提供折扣或專屬優惠,鼓勵消費者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最終,在利用技術、激勵措施、教育和合作的同時,將永續融入消費者選擇中需要採用多方面的方法,在便利性、成本效益和有影響力的資訊傳達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可以顯著地將消費者偏好引導向更永續的產品或服務選擇。

    2.與董事會議合(ENGAGING THE BOARD):增加溝通效能並確保責任性

    事實上,讓董事會參與永續發展計畫是一項挑戰──根據 KPMG 的一項調查,英國大型企業中,超過一半的決策者表示缺乏董事會層面的參與。儘管如此,執行長、財務長等高階主管逐步認知到永續發展在企業策略中的重要作用,也進而使新措施得到支持。
    隨著高管對氣候變遷的意識不斷提高,對永續倡議的接受度也跟著提升。然而,隨之而來的挑戰可能包括期望在緊迫的時間和預算內進行許多大型永續專案。
    增加與董事會的溝通效能可以帶來了許多好處,從預測法律環境變化到減少財務風險,並增強員工留任率,以及提升投資者和公眾的聲譽。為了確保持續的承諾,永續團隊可以倡導更為頻繁的董事會會議,將董事會成員納入永續委員會或保留席次。這些努力不僅促進了持續參與,亦確保了當責性,使永續成為不可或缺的業務優先事項。

    3.與投資者議合(ENGAGING INVESTORS):瞭解投資者的偏好格式

    企業與投資者在永續層面的互動已然發生劇烈的變化。2023 年碳揭露平台 (CDP)數據顯示,超過 740 家投資者首次要求加強透明度,並向15,000家企業尋求更詳細的環境資訊。儘管對於 ESG 數據的需求及關注增長,但因缺乏標準化的理解,而阻礙了有效溝通。
    為了實現有效的參與,企業必須主動了解投資者的資訊需求和偏好格式(preferred formats)。英國大型企業被強制要求使用《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進行揭露,相應也提供了結構化的框架與格式;對於歐洲企業來說,《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將有助於改善和增加揭露資訊。此外,投資者與企業可以雙向互動。正如 碳揭露平台 (CDP)的不揭露運動所強調,投資者認為若能與企業直接互動,可以帶來更好的揭露效果。
    雖然對於具有科學基準目標的企業來說,與排放相關的揭露變得越來越普遍;但 CDP 的最新數據發現,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要求提供有關水資源和森林的相關數據,企業需要再研擬一套不同以往的永續指標。儘管揭露標準化使得資訊更為清晰易懂,但重點應放在收集和揭露高品質數據上。 不完善的資料收集不應妨礙參與,在投資者多半追求逐年改進的狀態下,企業發起並加強對話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4.與供應商議合(ENGAGING SUPPLIERS):彰顯永續價值鏈的夥伴角色

    面對眾多來自永續發展和經濟面向的挑戰,企業與供應商的合作不可或缺。許多企業缺乏資源或獨立解決這些問題的見解,因此需要透過合作,建立更為永續且公平的供應鏈。
    供應商是創新的搖籃,經常是革新流程、技術和產品的先驅。透過整合永續發展,加強現有的供應商關係,已成為企業合乎邏輯的下一步──這可能包括將與氣候相關的關鍵績效指標(KPI)納入合約,或是授權供應商設定其永續發展目標。包括 Aldi、 Asda 和 Tesco 在內的主要零售商與 M2030 平台合作,為其供應商提供工具,以減少從採購、製造到運輸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這種合作不僅促進了永續發展,還為供應商節省了大量成本和時間。
    對供應商的努力予以認可,可以透過內部渠道(如內部網頁)和外部渠道(如行銷活動或年度報告)來進行。在廣告中突顯供應商的故事,或在新聞發布會上邀請他們擔任演講者,讓他們在永續實踐中的角色被彰顯,以促進供應鏈內的共同責任和創新文化。
    參考資料
    全文轉載自 CSRone,原文標題:《2024年永續溝通與揭露手冊》面對漂綠風險 正確選擇揭露框架、精準與利害關係人議合成為關鍵
    閱讀文章
  • 循環經濟如何助企業掌握商機、化解危機? REnato lab 歐陽藹寧的 3 項提醒

    循環經濟如何助企業掌握商機、化解危機? REnato lab 歐陽藹寧的 3 項提醒

    社企流/文:李沂霖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能源與生態等威脅,以循環經濟替代線性經濟的倡議在國際社會日益受到重視,也成為企業減少碳排與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策略之一。國發會也於 2022 年佈達了台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產業轉型策略,循環經濟對首當其衝的泛製造業而言,是亟須了解的重要議題。
    在此背景下,社企流 ESG S-Value Talk 邀請深耕循環經濟多年的 REnato lab 的執行長歐陽藹寧,分享循環經濟的內涵、以及企業的循環轉型策略。

    循環經濟是什麼?為什麼企業要投入循環經濟?

    「我們正在使地球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這是我們要的未來嗎?」歐陽藹寧指出,根據《科學進展》期刊的最新研究,維持地球生命系統運作的 9 項「地球限度」(註一)中,已經有多項限度超過地球可承載的臨界點,「其中人類工業活動,大幅度的影響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及新物質的引進。」
    比起過往的線性經濟快速消耗地球上有限的資源、造成大幅度的環境衝擊,如今,要實踐減碳與資源循環,我們必須採用循環經濟,以用最少的資源,為社會、環境帶來正向影響。
    隨著永續意識抬頭,各國政府開始制定淨零目標,而全球企業更採取相較政府更為積極的目標,如美國與台灣政府,都承諾要在 2050 年達成淨零目標,但不少美國、台灣企業,像是 Google、Apple、台積電,都以 2030 年實踐淨零為目標,在在可見當代企業投入循環經濟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循環經濟如何為企業「趨吉避凶」?

    對企業而言,實踐循環經濟,並非僅是追隨時代永續潮流、或是遵守法律規定,而是能為企業經營把握先機、降低風險的好機會。歐陽藹寧以「趨吉避凶」的情境說明:

    企業「趨吉」:短期增加收益、長期提高品牌形象

    在「趨吉」面向上,短期來說,可為企業增加收益,長期而言,則可為企業提高品牌形象
    根據北歐創新匯(Nordic Innovation)推出的循環經濟手冊(Circular Economy Playbook)指出,透過循環商業模式,產品全生命週期營收增加可達 75%。循環商業模式從「讓消費者擁有產品」、到「提供使用權取代所有權」,包含:產品導向服務(如維護保養合約)、共享平台服務(如產品租用服務)、使用導向付費服務(如按月付費)、效能導向服務(如按使用付費)等。
    比起過往線性經濟的商業模式,銷售行為多停留在產品賣出去的那一刻,循環商業模式延伸出更多的服務可能,包含維修、回收等,皆為企業增加收益的機會。
    長期而言,進行循環轉型亦是企業提高品牌形象的好機會。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ESG 的重視漸增,如今有不少揭露準則(如 GRI、TCFD)、政策規範(如歐盟永續分類標準)、評鑑與獎項(如道瓊永續指數、天下永續公民獎)來規範、鼓勵或認證企業的永續作為。當企業實際且認真地投入永續時,透過這些評價體系,有助企業向其股東、投資人、顧客等利害關係人展現永續成效、強化品牌形象、建立企業聲譽。(註二)
    與此同時,歐陽藹寧亦提醒,企業欲透過展現永續行動提升品牌形象,應留意避免落入「漂綠(Greenwashing)」的境地,簡言之就是「言行不合一」的行動,僅有喊承諾、目標,並無相對應的實際作為。(同場加映:認識 3 個關鍵名詞,避免落入打造企業永續品牌的誤區

    企業「避凶」:短期降低成本、長期控制風險

    在「避凶」面向上,短期來說,可為企業降低成本,長期而言,則可為企業控制風險
    歐陽藹寧說明,在資源運用上,減少材料使用量、加強水、電、熱等能源使用效率、減少廢棄物生成或回收廢棄物再運用等等,都可為企業改善資源生產力、降低成本。而當資源逐漸稀缺的情況下,也讓生產成本漸漸提高。企業應及早辨識此情形,緩解成本提升的可能。
    而在面對未來風險上,目前最受企業關注與討論的便是合規性——為確保永續未來,政府透過法律與政策制定,規範企業的經濟與生產活動已成進行式,接下來企業作為將會受到更多規範影響,及早因應,便可為企業控制未來可能發生、不利於經營的情境,如:歐盟所發布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永續產品生態設計法規(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 ESPR)》、《電池與廢電池法規》,以及因應作法及趨勢,如《數位產品護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 DPP)》。
    歐陽藹寧曾於經濟部經新聞撰文提及:「各主要市場陸續修訂的法規將逐步提升企業的永續發展水準,扮演設定『低標』或是『均標』的角色。然而,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導性(品牌)企業往往會在永續發展方面進一步提升標準,扮演設定『高標』或甚至『頂標』的角色。這些因素綜合影響之下,將會提升消費者的環境永續意識,導致他們對此有更高的期待,進一步促使市場上的其他企業加快步伐。」
    欲在地球村做生意,就需遵守相關規定。不僅國際各式針對減碳、降低廢棄物的法規紛紛興起,聚焦台灣,我國推出《氣候變遷因應法》,將針對排碳大戶開徵碳費,此法預計於 2024 通過相關辦法、2025 年啟動實施。在此背景下,顯見減緩氣候變遷、實踐永續發展,對企業而言已非好好做公益、而是好好做生意的必備要件。

    企業實踐循環經濟的 3 項提醒

    作為實踐永續的關鍵要角,企業該如何投入循環經濟、達成趨吉避凶的情境?歐陽藹寧提供 3 項提醒與建議,供企業參考:

    一、靠能源策略可減少的碳排量有限,達成淨零需要發展循環經濟

    根據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研究,提升能源效率和依靠再生能源,只能解決 55% 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另外 45% 的減碳任務,則需要透過循環經濟來達成。
    在能源策略上,企業可透過提升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運具電動化等方式來降低碳排;而另外 45% 的碳排任務,則聚焦在產品策略上,從同一批物質在生命週期上的不同型態——材料、產品、廢棄物來著手。

    二、範疇三比例高的產業更需發展資源循環

    根據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簡稱 CDP)的報告《CDP 技術說明:各部門範疇三類別的相關性》,範疇三排放平均佔企業總體排放的 75%,與產品和供應鏈排放密切相關。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 WEF)進一步指出,各產業之碳排放源情況不同,範疇三佔比較高之產業依序為:食品業(83%)、汽車業(82%)、電子業(77%)、化學業(61%)
    「循環經濟能有效協助降低範疇三碳排。」歐陽藹寧解釋,企業碳排放來源包含 3 大範疇:
    • 範疇一:直接排放,包括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源頭排放。如:燃燒燃料、公司車輛、逸散排放等
    • 範疇二:間接排放,包括企業使用購買電力、蒸汽、供暖和冷卻系統所產生的排放。
    • 範疇三:其他上下游的間接排放,組織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像是公司人員出差通勤、採購原料生產、物流運輸、廢棄物處理等
    歐陽藹寧提及,能源策略有助降低範疇一、二碳排,約佔企業總碳排 25%;而資源循環則可大幅降低範疇三碳排,約佔企業總碳排 75%。

    三、循環商機就在企業自身的價值鏈上

    循環環經濟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涉及多方利害關係人分別透過不同角色達成永續循環,由綜觀至微觀包含:
    • 國家與城市:透過政策、法令
    • 跨產業:透過產業間的網絡策略
    • 企業與消費者:透過價值鏈轉型
    • 產品與元件:透過產品、組件之重新規劃
    歐陽藹寧表示,欲有效地推動循環經濟,首要之務,便是根據利害關係人的層次確立目標和行動計劃。對企業而言,「價值鏈(value chain)」便是循環轉型的絕佳舞台。在價值鏈上,包含產品設計、原料採購、生產製造、物流、銷售、產品使用、生命週期結束各大環節。每個環節各有其循環轉型的機會(如下圖)。
    舉例來說,對自有品牌生產商(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OBM)而言,在價值鏈上有高度的掌控權,可全盤評估循環策略,例如在產品設計階段思考全生命週期、模組化設計;在原料採購階段選擇可循環的材料等,透過和內部與上游溝通找到最佳實行方案。而對品牌代理商來說,則可從物流、銷售、產品使用到生命週期結束的 4 個階段中,提供消費者維修服務,思考不一樣的商業模式。
    以 Apple 的價值鏈循環策略為例:
    • 導入循環設計:在產品設計階段,調整手機內部結構便於後續進行維修、將 Lightning 改為 USB Type-C 接頭,以減少電子垃圾
    • 循環採購與製造:在原料採購、生產製造階段,則增加了再生材料的使用率,預計在 2025 年達成電池使用 100% 回收鈷、磁鐵使用 100% 回收稀土元素等目標
    • 延長產品壽命:推出 Apple Trade In 計畫鼓勵客戶回收舊設備以獲折舊優惠用於購新機,而回收的舊機也將經過嚴格整修流程製新機,再次回到銷售市場中
    • 提供產品使用權:提供 iPhone 升級訂閱服務,讓使用者可付月費年年換新機,並享有維修保固,目前此服務適用於美國、英國與中國
    • 創造產品剩餘價值:研發回收機器人,將回收產品再製為鎢、鋼材等原料,拓展多元用途

    企業投入循環轉型的必經之路

    「循環轉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和自己比較的遊戲,是一場無限賽局。」歐陽藹寧分享,以 REnato lab 的服務經驗來說,協助企業投入循環轉型的流程包含:觀念建立、現狀掃描、解方提案、方案執行與效益揭露,在推動期、規劃期、執行期分別會遇到幾項常見的挑戰:
    • 【推動期】難以想像行動方案:以代工為主的台灣,各單位多聚焦於自身的生產專業,突然要進入產品生命週期規劃,如材料選擇、廢棄物處理等等,常會不知該從何下手
    • 【規劃期】初期盤點資料搜集不易:材料、製程、營運方式等資料,不但以各種形式散落在各單位,有些甚至是機密,各單位沒有調動其他部門資料的權限或意願
    • 【規劃期】跨部門對焦不易:推動減碳常需要跨部門的合作,而若缺乏共同的討論管道跟語言,將導致利害關係人對於永續無法達成共識,難以產出可執行的策略
    • 【執行期】超出平常供應鏈合作範圍:產出了行動方案,也可能因為沒有可以合作的對象,讓方案難以落地。
    針對上述挑戰,歐陽藹寧分享關鍵的心態——數據導向的決策、跨單位/企業的合作、以及不斷調整的過程。「世界是充滿變動的,過去、現在、未來相互連動,當我們在思考循環經濟如何運用於自身的企業之中時,請保持動態的心態,要認知到在自己的角色上都會有盲點,此時數據會是很好的工具,可以用來協助做決策;再者,循環經濟是整個價值鏈環環相扣的,必須大量地跨單位、跨企業合作。最後,要實踐循環經濟不是只有一套劇本,而是每個角色能因地制宜的找到屬於自己的劇本,不斷地去嘗試、調整,是踏入循環經濟世界的必要條件。」
    歐陽藹寧鼓勵正在觀望循環轉型的企業:「檢視自己整條價值鏈,一定有可以著手的切入點。」無論隸屬什麼產業,都能從認識循環經濟內涵、審視企業價值鏈開始,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共同朝向更永續的未來邁進。
    想持續掌握更多有關 ESG 的趨勢、新知,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追蹤最新消息:
    • 鎖定 ESG 專欄文章:專欄將持續更新國內外 ESG 的最新消息、實踐案例,歡迎持續鎖定:https://bit.ly/3FxSyGv
    • 參與 ESG S-Value Talk 線上講座:此為邀請制線上講座,聚焦 S 面向主題,探討企業如何攜手社會創新組織創造永續影響力,歡迎來信洽詢:s-value@seinsights.asia
    • 與社企流合作:如有任何 ESG 實踐問題、想了解社企流提供的服務方案,歡迎來信與我們聯繫:s-value@seinsights.asia
    註一: 「地球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意指人類行為對地球系統的衝擊的限度,若超過該限度,自然環境將喪失正常的自我調節能力。維持地球系統運作的 9 大面向包含:生物圈完整性(Biosphere integrity)、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淡水變化(Freshwater change)、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臭氧層損害(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大氣氣膠負載(Atmospheric aerosol loading)、土地系統變化(Land-system change)、新物質引進(Novel entities)、生物化學循環(Biogeochemical flows)。(同場加映:失衡的環境:地球限度和大加速研究
    註二: 1. 【揭露準則】GRI:永續性報導準則(GRI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為獨立國際性組織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簡稱 GRI)於 2016 年正式推出的揭露準則,成為全球第一個使用最廣泛的永續性報導的全球標準,期望幫助全球企業和政府有效了解並傳遞組織的重大永續發展問題與解決之道。 2. 【揭露準則】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簡稱 TCFD),為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所發布的一套自願性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建議,協助投資人與決策者了解並評估企業所面臨的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 3. 【政策規範】歐盟永續分類標準:原名為 EU Taxonomy,為永續經濟活動制定明確標準,要求公司和投資者揭露其在分類標準相關經濟活動中所占的比例,以定義對永續做出貢獻、或做出損害之行為。 4. 【國際評鑑】道瓊永續指數:原名為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簡稱 DJSI,由美國標準普爾道瓊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與瑞士永續集團(RobecoSAM)於 1999 年共同推出,是全球首個企業永續投資評比指標,針對企業經濟、社會與環境 3 大面向,評價該組織永續發展的能力。
    參考資料
    閱讀文章
  • DEIB 是什麼?台灣企業必須關注的 3 大關鍵

    DEIB 是什麼?台灣企業必須關注的 3 大關鍵

    倡議家/文:張語屏
    聯合國制定「2030 年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來,不斷關注不同種族、性別、健康狀況與年齡落差,在社會中遭遇的人權議題,許多企業也在 2015 年前後,紛紛建立「多元(Diversity)」、「平等(Equity)」、及「共融(Inclusion)」的 DEI 管理方針,近幾年更有海外企業將「歸屬感(Belonging)」納入,形成全新的「DEIB」概念。

    員工從企業認同到有「歸屬感」 可遇不可求?

    「美國憲法在 1964 年通過民權法案之後,致力普及種族平權以及多元素養,因此促進對差異性的認知與包容『共融』(Inclusion)概念因應而生。 」打造「人才加速器」、提供企業 DEI 顧問服務的 Alpha Plus 執行長邱亮士表示,企業在建立 D 與 I 的觀念後,也需正視平等(Equity)議題,在職場中給予少數族群系統性的支援,如增加女性的中高管理階層、身心障礙者等軟硬體支援。(同場加映:DEI 為什麼重要?未來發展關鍵是什麼?One-Forty 陳凱翔:將由性別平等走向多元族群共融
    當企業做到 DEI,職場中的參與者感受被接納、關懷和支持,進而主動追尋成長機會與個人價值,將有機會催生出「歸屬感」(Belonging),職員從企業「認同」到產生「歸屬感」的途徑,即是近年企業界提倡的「DEIB」。
    然而邱亮士認為,「歸屬感」是個終極理想,必須倚賴企業持續且全面性地投入資源,所有人因作為的共同加持之下才有可能產生,「雖然追求『共融』不一定產生歸屬感,但沒有共融就一定不會產生歸屬感,因此 Belonging 可遇不可求,也不需強求。」

    台灣企業需要 DEIB 的 3 大原因

    優樂地永續的董事長朱竹元表示,台灣在南向發展、跨國營運與地緣經濟因素之下,DEI 是必要的人力發展與管理需求,「根據美國蓋洛普公司調查報告顯示,當企業確實落實 DEI,能夠提升職員 40% 的專注度,進而推薦公司給其他人,且當高階管理層級組成較多元化,有機會提升 20% 獲利。」
    邱亮士則認為,企業在落實 ESG 時,由於環境保護及公司治理行動都有可量化的作為,像是設定減碳目標、監管政策、透明化的管理數據,DEI 則屬於社會責任層面的項目,雖非一蹴可幾,但在台灣有以下 3 大驅動因素,使得企業必須追求 DEI。

    1、永續發展的監管與社會期待

    在金管會要求資本額 20 億元以上的上市櫃企業,必須編製《永續報告書》的監管政策之後,將強化進出口企業要求供應鏈落實 DEI 的需求,形成一股監督力量。
    朱竹元也表示,產業整體供應鏈有必要落實 DEI,尤其企業在尋找供應商的決策過程不夠公開透明與公正,就容易滋生弊端、引發批判,尤其當供應對象來自歐美及東南亞國家各地,都應給予同樣的比稿、簡報機會,而非獨厚特定地區或業者。

    2、緊迫的人力缺口

    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25 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老年人口預估於 2039 年突破 30%,邱亮士說,台灣人力缺口正在發生,2070 年人口勞動人將減少到一半,未來 5 至 10年,必須創造中高齡產業,也應避免女性在 45 至 50 歲提前離開職場,而台灣愈來愈仰賴外籍勞動力,就會發生種族、文化和宗教的議題,更須促進 D 與 I 多元人口組成與差異理解。
    朱竹元表示,像是老爺酒店為解決缺工嚴重難題,為有社會經驗的壯年世代重新設計職務,如重複性高、符合體能、可獨自完成的工作項目,也提供老壯世代和年輕世代培訓,減少世代落差與歧視,促進世代溝通,鼓勵中高齡人士重返職場。(同場加映:找到高齡社會的企業著力點——愛長照紀鈞惟:看見在職照顧困境,共創長照支援網

    3、新世代的工作價值觀

    「年輕世代重視性別平權議題,若有企業能支持多元性別行動將更受觀注。曾有校園徵才的企業主反應,愈來愈多大學生主動詢問職場對 LGBTQ 的具體友善作為,像是跨性別的討論與做。」邱亮士表示,台灣雖然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的國家,台灣企業在此議題仍然保守,談性別平權卻忽略「多元性別」,就會失去吸引力。
    此外,邱亮士也說明,Alpha Plus 在 2023 年初針對 18 歲至 45 歲的受眾調查,在更換工作時是否會考慮企業在社會議題有所作為,84% 受訪者表示會考慮、33% 則表示一定會考慮。
    雖然台灣企業對 DEIB 的認知,仍在理解定義與投入多少資源的啟蒙期,大多仍以單點措施的投入,像是增加女性就業機會、生育津貼,但僅有福利並非符合 DEI 的友善企業,邱亮士建議,需要更具系統化的投入,員工才會有感。
    邱亮士也建議,打造 T 型企業(T 為 Talent,人才),藉由設定具體指標項目,能讓企業的 DEI 作為更具體、更透明。
    全文轉載自倡議家,原文標題:企業必須關注 DEIB 的 3 大關鍵!不只多元共融 還要「歸屬感」
    在台灣各個角落裡,有著一群人默默為地方努力,持續地方、社區帶來活力,讓美好事物能不斷延續。點進專題,細細閱讀他們的充滿感動的故事。 >> 閱讀專題
    閱讀文章
  • 找到高齡社會的企業著力點——愛長照紀鈞惟:看見在職照顧困境,共創長照支援網

    找到高齡社會的企業著力點——愛長照紀鈞惟:看見在職照顧困境,共創長照支援網

    社企流/文:李沂霖
    據國發會推估,2025 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說,明年起,台灣每 5 個人中將有 1 人是長者,2026 年長照需求人數將突破百萬。
    為了迎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社企流 ESG S-Value Talk 邀請深耕高齡議題、經營銀髮社群平台的愛長照營運總監紀鈞惟,來分享國內外高齡議題趨勢、以及企業可採取的因應之道。

    國際呼籲:打造適合所有人的高齡新社會

    「根據聯合國報告指出,世界上 65 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成長率,已超過 65 歲以下非高齡人口的成長率。顯見高齡化不再是特定國家的議題,而是全世界人口結構正面臨改變。」
    紀鈞惟指出,甫於 2023 年 12 月落幕的銀髮經濟論壇中提及一項重要的題目——預防健康、平等與創新:打造適合所有人的高齡新社會(​​Preventive Health, Equity, and Innovation:The New Era of Aging for All Ages),「其中我看到蠻特別重點是,高齡社會不是去解決特定人群的需要而已,而是面對社會人口結構改變,整個消費體系、企業經營方向都得有所調整。」

    台灣現況:孩子不是我們的未來,老才是

    同樣身處高齡社會的台灣,面臨什麼樣的現況與挑戰?台灣自 1993 年進入高齡化社會、高齡人口更於 2011 年起加速成長。對此,我國政府於 2007 年推出「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在 2017 年又推出「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2.0」(簡稱長照 2.0)致力提供優質、普及的照顧服務。
    長期照顧十年計畫的精神在於,建構居家、社區長照資源,促進在地老化,提供大眾更多長照選擇權。紀鈞惟分享,自長照 2.0 推行至今已 8 年,即將迎來長照 3.0 之際,亟欲面對的挑戰在於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影響下,人口結構轉變而攀升的照顧壓力,「根據國發會公布的資料,目前大約是 4 個工作年齡人口照顧 1 名老年人、2030 起,將是 3 個工作年齡人口照顧 1 名老年人、到了 2040 年,則變成 2 個工作年齡人口照顧 1 名老年人。」
    「孩子不是我們的未來,老才是。」紀鈞惟說道,在此背景下,全民將共同面對以下 關鍵議題:
    • 預防與減緩失能:為減緩失能者的長期照顧壓力,更前期的預防保健、減緩失能等措施已是超高齡社會重要行動
    • 失能長照需求:全台目前約有 75 萬失能者,包含身體能力受損(如中風)、或認知能力受損(如失智)。家庭將面臨財務支應、照顧人力、空間需求等挑戰
    • 照顧量能不足:面對快速的需求成長,整體照顧量能缺乏,包含人力、設備與財源之不足
    • 家庭照顧者支持:全台目前約有 115 萬照顧者,每年新增 20 萬新手照顧者、平均照顧 8-9 年、每日 14 小時幾乎全年無休。支持家庭照顧者喘息、紓壓等服務日漸重要
    • 在職照顧困境:隨著工作年齡人口逐漸成為照顧者,如何建立健全的企業支持系統將越來越必要

    銀髮議題著力點:企業應重視「在職照顧困境」,成為員工的強力後盾

    針對在職照顧困境,紀鈞惟補充提及,在日本,可觀察到,不少職場工作的青壯年,為了照顧家人而辭去工作,「對這樣的照顧者而言,不只是薪資的中斷、也是職涯的中斷,在結束照顧生活 9、10 年後,要找到一樣的工作、繼續發展職涯,並不容易。」而對企業而言,則是人才的流失。這樣的情況並非個案,而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工作者會面臨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企業應該要發展相應的支持網絡,來應對員工的照顧情境。」不僅是支持員工、留住人才,更是為全民共同面對的社會議題盡一份力。
    企業該如何投入銀髮議題、為員工打造支持網絡?紀鈞惟以愛長照為例,愛長照為線上銀髮社群平台,一站式提供新知、商品、服務與補助資訊,協助大眾媒合所需的資源。2023 年,他們推出「星雲計畫」為照顧者提供免費、客製化的諮詢服務,協助照顧新手釐清需求與對接資源、陪伴長期照顧者抒發壓力、解決煩惱。這項計畫廣邀企業支持推動,由企業贊助,受益對象可包含內部員工與社會大眾,幫助更多人在擔任照顧者的路上串連資源、不再孤單。
    「『沒有時間』是在職照顧最大的挑戰。」紀鈞惟表示,愛長照盼能運用多年照顧經驗,透過專人引導與資源引介,解決在職照顧者「我不懂、我該怎麼辦」的困境,協助提升效率、降低壓力。對企業而言,便是打造安心職場、支持員工遠離照顧離職的解方之一。
    根據愛長照使用者回饋調查,因為愛長照星雲計畫提供的諮詢服務,讓使用者資料搜集與串連的時間平均減少了 10.5 天、照顧壓力減少 36%。使用者回饋說道:「有了愛長照的協助,讓我們家屬的觀念更清楚,也知道需要做哪些準備,更加了解現狀該有的作法。」
    紀鈞惟認為,台灣有不少勞力密集型的產業,高齡化、少子化是企業需及早辨識的風險,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企業可著力發展之處有二:一是近年當紅議題「職務再設計」,讓高齡者重新進入職場;再來料將會越來越受重視的議題便是「預防員工因照顧而離職」。紀鈞惟呼籲,老,是人人皆會面對的未來,過去照顧領域多由政府與非營利組織著力較多,但隨著照顧需求越來越龐大,兩方的資源已漸漸不足以應對,需要第三方資源的加入,這個關鍵第三方,便是企業的關注與投入。
    愛長照期待,能串連各界的力量,打造超高齡社會照顧韌性的共益行動,「成為照顧者堅實的靠山,照顧黑夜,也帶來曙光。」
    想持續掌握更多有關 ESG 的趨勢、新知,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追蹤最新消息:
    • 鎖定 ESG 專欄文章:專欄將持續更新國內外 ESG 的最新消息、實踐案例,歡迎持續鎖定:https://bit.ly/3FxSyGv
    • 參與 ESG S-Value Talk 線上講座:此為邀請制線上講座,聚焦 S 面向主題,探討企業如何攜手社會創新組織創造永續影響力,歡迎來信洽詢:s-value@seinsights.asia
    • 與社企流合作:如有任何 ESG 實踐問題、想了解社企流提供的服務方案,歡迎來信與我們聯繫:s-value@seinsights.asia
    在台灣各個角落裡,有著一群人默默為地方努力,持續地方、社區帶來活力,讓美好事物能不斷延續。點進專題,細細閱讀他們的充滿感動的故事。 >> 閱讀專題
    閱讀文章
  • 企業如何參與地方創生?甘樂文創林峻丞:走入現場,找到 ESG 連結點

    企業如何參與地方創生?甘樂文創林峻丞:走入現場,找到 ESG 連結點

    社企流/文:李沂霖
    自行政院宣示 2019 年為地方創生元年,至今已 5 年,透過發掘地方 DNA,媒合政府資源與民間資源,帶動地方產業。未來政府也將持續投入、推出地方創生 3.0 ,同時鼓勵更多企業夥伴協力合作。
    社企流 ESG S-Value Talk 邀請到深耕地方產業多年的甘樂文創執行長、同時也是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的林峻丞,為大家回顧地方創生在台灣的 5 年歷程、一窺甘樂文創串連地方產業鏈的經驗、並分享企業的投入地方創生的建議與案例。

    「補助已成地方創生團隊的毒藥」

    林峻丞回顧政府推行政策、鼓勵民眾投入地方創生的原因,是因台灣面臨總人口數減少、人口過度集中都會區等問題。在地方創生元年,國發會祭出「地方創生五支箭」,分別為: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整合部會創生資源、社會參與創生及品牌建立。
    然而,據林峻丞觀察,企業欲認養創生事業,常面臨捐贈無法扣抵、與企業永續目標不符、創生專戶管理不易等問題。而對地方創生團隊而言,「補助已經成為了地方創生團隊的毒藥。」林峻丞不諱言提及。

    地方創生該如何永續經營?

    「地方創生要回到最根本的社區、地方的問題,思考如何發展出自己的商業模式、讓組織能永續經營下去。」林峻丞以自己創辦的甘樂文創為例,回鄉之初,看見社區面臨文化沒落、弱勢青少年無人陪伴等問題,因而投入地方的教育和文化工作。一路走來,甘樂文創運用在地特色打造出禾乃川國產豆製所、甘樂食堂、甘樂旅宿等事業創造收入,再將部分盈餘投入小草書屋、青草職能學苑,作為弱勢兒少教育、青年培力育成的能量,建構出一個完整而互補的社區支持系統。(同場加映:創生之路走了10 年,下一步往哪去?甘樂文創林峻丞:盼讓全台社區都能永續經營
    如甘樂文創這般,找到永續經營的創生模式,可謂走到成熟階段的創生團隊,是在地方經營扎根超過 10 年的光陰的成果。林峻丞指出,統計資料顯示,成熟團隊需投入近 10 年時間,方能找到得以永續經營之創生方法與商業模式;位於成長階段的團隊則平均約投入 8 年時間,才能建構穩定的地方創生基礎;萌芽階段的團隊則需投入至少 4 年,才能逐漸尋覓發展創生的可能。
    《城市學》報導曾指出,年輕工作者返鄉創業、到能自立營生,平均要 8 年以上才可獲利,不少人面臨夢想與現實間的抉擇。
    林峻丞認為,青年返鄉創生、卻常落得吃土困境的原因有三:「一是認知不足,地方創生不只要熱情,更需要營運能力;再來是學用落差,學校學的無法應用於地方工作;最後是部分法規阻礙了地方發展。」接下來,若能將前人累積的經驗傳承、並結合地方創生政策輔導,便有望加快潛力人才團隊發展的速度,建構更成熟穩健的創生模式。
    為打造更理想的地方創生生態圈,林峻丞於 2020 年成立台灣地域振興聯盟,串連全台灣投入地方創生議題的夥伴,提供大家相互交流、合作的機會。此外,亦與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攜手打造「地方創生學校」,提供團隊培訓與創業的資源,作地方創生團隊的成長引擎。

    從個人到企業,支持地方創生人人都可+1

    「願台灣不再有偏鄉。」林峻丞曾於受訪時表示,推動地方創生,有助均衡各地區繁榮發展、降低城鄉發展差距。作為地方資深工作者,林峻丞認為培養投入地方工作的人才相當關鍵。而作為個人、或企業,也能扮演重要角色,為地方創生盡一份心力。
    林峻丞建議,以個人行動而言,能採取的關鍵行動便是「有意識」的消費,像是購買家鄉自產自銷的農作物、參與一場地方組織推出的小旅行等,用消費力支持耕耘在地的團隊,就是很重要的行動。
    而企業如何參與地方事務、助力地方創生發展?林峻丞分享,由淺入深可以採取以下行動:
    1. 啟發認知:邀請地方創生團隊於企業內部分享,啟發同仁對議題的認識與關注
    2. 實地探訪:鼓勵企業率員工實地走入地方創生現場,認識地方團隊,了解其行動的面向如何與企業核心價值、永續目標連結。如甘樂文創與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推出「跨越城鄉的 ESG 北境之路」,帶領企業夥伴實地探訪、認識北部地創生團隊,進而開創企業與多元地方團隊交流、合作的可能
    3. 資源串連: (1)採購或認養在地產品 (2)員工旅遊或親子日結合在地小旅行 (3)企業專業資源導入,如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結合自身的虛實通路資源,推出「青年深耕計畫」,提供在地青年展示產品、市場接軌的場域,支持青年投入農業、漁業、傳承在地技藝等領域,讓超商成為永續城鄉的關鍵系統
    問及企業與地方創生團隊合作有哪些應留意的眉角,林峻丞表示,「企業夥伴可更理解地方創生團隊在地方營運的困境與限制。若希望讓雙方合作更加順利有效率,建議可找熟悉地方團隊、也熟悉企業語言的夥伴來做溝通協調。」
    而針對地方團隊,林峻丞則提供兩個提醒:一是不可設想企業會永久長期地支持,像是禮贈品採購多是一次性合作,組織應發展能獨立永續經營的能力;二是要理解企業的需求及語言,比如當企業希望促進員工參與時,地方團隊如何設計相關活動達成目標,便是關鍵能力。
    林峻丞期待,透過投入地方人才培力,並攜手企業、政府等利害關係人交流合作,能更加完善完善地方創生生態系,讓更多台灣人認識並熱愛土地上的美好。
    想持續掌握更多有關 ESG 的趨勢、新知,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追蹤最新消息:
    • 鎖定 ESG 專欄文章:專欄將持續更新國內外 ESG 的最新消息、實踐案例,歡迎持續鎖定:https://bit.ly/3FxSyGv
    • 參與 ESG S-Value Talk 線上講座:此為邀請制線上講座,聚焦 S 面向主題,探討企業如何攜手社會創新組織創造永續影響力,歡迎來信洽詢:s-value@seinsights.asia
    • 與社企流合作:如有任何 ESG 實踐問題、想了解社企流提供的服務方案,歡迎來信與我們聯繫:s-value@seinsights.asia
    在台灣各個角落裡,有著一群人默默為地方努力,持續地方、社區帶來活力,讓美好事物能不斷延續。點進專題,細細閱讀他們的充滿感動的故事。 >> 閱讀專題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