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見裡(應該)都沒有,但關乎永續發展很重要的那些事
2024 年大選前夕,各總統候選人紛紛針對能源、居住、教育、就業等面向發表政見內容,與永續發展息息相關,引發大眾關注。作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媒體,社企流亦持續鎖定相關消息,同時我們也希望藉此機會,與大家談談那些政見裡(應該)都沒有,但關乎永續發展很重要的事——優化社會創新經營能量,推動創業、就業、地方創生發展,如何扮演促進永續發展的要角、更成實踐 SDG 10 減少不平等的關鍵。

專題文章

1 / 4篇)

從 SDG 10 減少不平等,探尋社會創新與永續的緊密關係

Photo credit:fauxels on Pexels
2024 年 1 月 13 日,將迎來台灣第 16 屆總統副總統暨第 11 屆立法委員選舉。各候選人紛紛針對大眾關心的居住正義、經濟發展、勞動環境等提出政見,這些議題不僅是大眾的日常,也與永續發展目標息息相關。社企流作為深耕社會創新創業、促進永續發展的媒體,希望藉此機會,與大家談談那些政見裡(應該)都沒有,但關乎永續發展很重要的事——優化社會創新經營能量,推動創業、就業、地方創生發展,如何扮演促進永續發展的要角、更成實踐 SDG 10 減少不平等的關鍵。
社企流/文:Jenny Yeh
過去一年區域衝突、極端氣候、全球經濟不穩定等因素,2023 年 7 月聯合國已提出警告,僅有不到 20 % 達成 2030 年的永續發展目標。在充滿不確定的時代裡,加速實踐永續行動,刻不容緩。
早在 1990 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已將社會創新是為解決未來社會問題的新策略。台灣在 2014 年,行政院也推出第一個以扶植社會企業為主的《社會企業行動方案》(2014 至 2016 年)政策,以跨部會形式共同推動,期盼打造有利於社企創新創業的環境。

宜關注社會創新與永續發展

2019 年社企流專訪中,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現為數位發展部長的唐鳳曾提及「社會創新是推動 SDGs 的重要方式之一。」自 2017 至 2022 年啟動「社會創新行動方案1.0」,至今已有超過 841 家社會創新組織、184 家支持社創的產業夥伴。在這個基礎下,2023 年行政院再續推出「社會創新行動方案2.0」,預計在 2023 至 2026 年間投入超過 111 億元支持社創組織,並且以實踐社會價值、加速創新發展、串聯多元資源、擴展國際影響等 4 大主軸出發,拓展永續社會影響力。
社會創新的永續價值也於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頒布的台灣永續發展目標中體現。核心目標 SDG 10 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第六項,將社會創新領域列入,以「優化社會創新經營能量、發掘多元社會創新模式、建構社會企業友善生態圈、協助解決社會問題」為目標,並以 4 項指標作為行動。其中包含,學校與地方協力推動地方產業、在地實踐、培育社創組織、培訓社創人才以及挹注資源進入社創領域等面向。
社會創新作為實踐 SDG 10 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重要手段之一,更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社企流發現在此次總統候選人政見中卻鮮少提及如何擴大社會創新領域及發展。
此次專題,將從 SDG 10.6 切入,談政府、組織、個人 3 種不同利害關係人各自的角色與定位。邀請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談從在地出發看地方創生帶來哪些影響、活水影響力投資陳一強回應當前社會創新創業領域中的挑戰與機會,以及 School 28 校長李吉仁分享在社會創新領域中人才養成的關鍵。藉由 3 位長期深耕在社會創新領域前輩的觀察與經驗,反思我們如何能更好地實現 SDG 10 減少不平等的永續發展目標。

宜出門投票

「沒有人是局外人」永續議題深入你我生活的不同層面,政府在其中更是扮演重要的領頭羊。台灣即將迎來 4 年一次的總統大選,你我將票選出繼任者,對於台灣接下來 4 年如何朝向永續道路前行,有著深遠的影響。出門吧!2024 年 1 月 13 日用你我手中重要的一票,實踐民主也實踐理想的永續未來。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迎接新年,社企流舉辦讀者小聚,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與我們聊療癒!>> 即刻報名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2 / 4篇)

打造在地幸福生活,讓地方創生成為台灣新價值——專訪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

Photo Credit:Luemen Rutkowski on Unsplash
「如果可以,你願意留在家鄉工作嗎?」青年返鄉成為近年來最常聽見的關鍵字。隨著經濟發展蓬勃讓人口往都市移動,伴隨而來的是都市裡的高房價、高消費;高齡化與少子女化也讓台灣城鄉發展、產業生態逐漸失衡。對於青年來說,除了薪資報酬、滿足自我等以外,「在哪裡就業?」也成為他們關注的焦點。台灣即將迎來 4 年一次的總統暨立委大選,關於經濟發展、青年就業、產業升級等議題,各候選人也提出相關政見。社企流希望透過此篇文章,邀請大家一起思考,2019 年國家發展委員會提出「地方創生」政策,作為改善台灣整體發展不均的解方時,除了政府提供各類補助外,是否還有其他做法,能為年輕世代建立更好的就業、創業環境,讓青年有機會返鄉工作。
社企流/文:Jenny Yeh
「社區總體營造(以下簡稱社造)在台灣已實施 30 年,倘若真能透過社造讓台灣地方振興,那麼也不會像現在一樣,人口集中北部都會區、台灣整體發展仍處不均衡情形。」前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現任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提及,地方創生目的是為了帶動台灣的均衡發展,而社造目的則是在於凝聚社區共同意識及民眾的參與,但缺乏經濟誘因、在地產業發展及就業機會,無法將「人」留在故鄉。
(專訪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分享從推動地方創生以來的觀察與建議。來源:地方創生基金會官網)
(專訪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分享從推動地方創生以來的觀察與建議。來源:地方創生基金會官網
「但地方創生和社區總體營造絕非兩條平行線。」陳美伶進一步說明,地方創生是奠基於 30 年的社造經驗下,地方環境獲得改善、文史盤點、資源指認等扎實的基礎工作上轉彎,重新錨定出台灣均衡發展目標。「正因為舊的方法到不了新的地方,地方創生絕非舊酒新裝,而是新瓶裝新酒。」她坦言,正因為地方創生是一項嶄新計畫,在思維、作法上都需要改變。

當地方創生風潮吹進大學裡,創造讓人留下的理由

為了達到台灣均衡發展,首要任務是將人留在故鄉,但若當地沒有相對應的工作機會,人會再次往都市移動。陳美伶以大專院校的學生為例,台灣有 100 多所大專院校遍佈各地鄉鎮,是有機會造成年輕世代在島內的流動;當這些大學生畢業時,若能學以致用且在當地找到就業機會,才有可能留在當地,才有機會造成城鄉均衡發展、城鄉永續的可能。
從上述例子窺見,大學在社會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8 年教育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 USR),鼓勵大學積極參與在地發展,利用大學研究資源、知識、技術等,與當地社會、產業合作,將成果直接回饋當地,讓大學成為地方發展的重要夥伴,而這也是台灣回應永續的具體實踐。
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所頒布的台灣永續發展目標,「優化社會創新經營能量、建構友善社創生態圈、協助解決社會問題」 是作為 SDG 10 減少不平等的具體推動事項之一,其中的關鍵指標包含「促進在地實踐,連結學校資源,協助推動在地特色產業」。
如果能將學校的 know-how 帶進社區、培養社區人才,帶動社區產業發展,自然會有人留下,也會有人願意再回去,「我覺得,大學應該要兼具這樣的責任,照顧地方和社區。」陳美伶心中的願景是「不需要每間都是超級大學、培育菁英的地方,而是讓每間大學因著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的樣貌,才會在地方形成一個共榮的社會,那也是我們嚮往在地的生活樣貌。」
(藉由大學與社區共同發展地方,才有機會讓人願意留下。來源:Alejandro Rugama on Unsplash)
(藉由大學與社區共同發展地方,才有機會讓人願意留下。來源:Alejandro Rugama on Unsplash
USR 計畫執行至今已邁入第 6 年,「我不敢說百分之百的成功,目前觀察下來是有進展的。」陳美伶也發現,「現在執行的 USR 計畫,大多已跳脫過去社造關注的範疇,越來越貼近永續議題,如循環經濟、新材料研發或是將數位經濟下的工具導入地方創生。」大學藉由這些數位工具為地方傳統產業提供新的方法,如智慧農業、智慧養殖等。

返鄉路上並不平坦,修訂法規是關鍵

有人願意留下、也有資源挹注,地方經濟開始推動,那接下來地方創生還會面臨哪些阻礙?
「地方創生碰到最大的問題是:法規。」陳美伶不諱言地說,當團隊真的開始執行時才發現很多地方的法規都需要鬆綁。由於台灣屬於剛性法律,在修法、立法上都較為嚴謹、困難,加上台灣對於法規解釋,有時也缺乏彈性空間。其中,以土地問題最為重要,以廢棄學校再利用來說,要進行土地變更使用少說動輒需要 5、6 年以上時間,或是偏鄉公有地再利用等礙於《都市計畫法》的問題,導致土地使用變更可能性太低,在偏鄉地區的土地分區使用上,顯得格格不入。
陳美伶也談到台灣現行的《勞動基準法》也是一大阻礙,多半的地方創生工作者可能有多重雇主,在多元、斜槓的零工經濟世代裡,強行使用以單一雇主為主的勞基法,在勞務、僱傭關係上產生很大的矛盾。「在法規上形形色色的問題,都會讓地方創生團隊在執行時卡關。」陳美伶坦言,台灣許多法規已是 4、50 年以上的舊法,因應數位經濟時代的來臨,應該有所改變,而這也是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才能更好地支持地方發展。

補助不是解方,團隊需要長出自己的商業模式

修訂法規,政府部門責無旁貸。針對政府扮演的角色,陳美伶建議,許多可由民間單位完成的事項便不需要政府介入,以資源媒合來說,民間單位資源相當多,尤其是在 ESG、SDGs 這類當代重要的議題上,可透過地方創生團隊與企業聯手、成為策略夥伴,在實現永續發展的雙贏局面指日可待;反之,若政府僅持續透過補助形式支持地方創生計畫的推動,不但難以永續推動,也可能讓團隊過度依賴政府補助,而失去自主發展的動能。
「我希望政府能夠設定更明確的目標、或是以更高的格局和視野來推動。」陳美伶談到,以台灣目前人口結構分布情形,要達到均衡發展並非易事,需要長時間喔的推動和配套措施。政府應以「需求導向」出發,真正了解民眾需求以及民間無法提供的資源進行協助。「僅靠不斷投入消耗性、消費性的預算,無法實現長期發展目標。」作為政策的領導者,政府更應透過宏觀的目標引領大眾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對於地方創生團隊,陳美伶分享,除了盤點地方資源、熱情、全力投入以及願意與地方產生連結外,「地方創生團隊是從地方開始長出來的,好好思考、建立起可持續性的商業模式與獲利,最為重要!」如同台東縣政府曾言:「我們不希望 100 萬人來一次,而是希望 1 萬人每個人都能來 100 次。」在在說明建立起自己的特色與品牌,才能維持經濟的可持續性。
而維持這樣可持續性的商業規模到底要多大呢?「不是每個人都要做成跟台積電一樣那麼大,而是要能讓地方經濟力維持在一個最適規模。」陳美伶說,「最適規模」就在於「剛剛好」的想法裡,剛剛好能為地方發展提供需求與支持、剛剛好讓人們可以在這裡生活的很幸福。這也正是地方創生真正想達成的目標,「可以在地的幸福生活,讓地方創生成為台灣的新時尚與新價值。」

給地方創生新手的 3 個建議

最後,陳美伶也給與想投身在地方創生的人 3 個建議。第一,「做地方創生千萬不能勉強」,要先認同自己的故鄉、認同土地,才有機會和地方產生連結;第二,則可以從自己的專業著手,並觀察故鄉的需求是什麼,進而思考透過自己的專業能力可以為家鄉做些什麼、參與哪些地方產業之中。
(地方創生並非無要讓每個人都創業,若能成為團隊的一份子,也能實踐價值。來源:fauxels on pexels)
(地方創生並非無要讓每個人都創業,若能成為團隊的一份子,也能實踐價值。來源:fauxels on pexels
第三,則是「地方創生並不是要讓每個人都去創業,如果能加入一個群體,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不啻為一種選擇。」參與在一個好的團隊裡、共同做一件事,獲得自我成就感的同時也能實現城鄉平衡,「地方創生沒有 SOP、沒有非得怎麼樣做不可,而是透過觀察、興趣所在,才能真正發揮地方創生的價值。」
核稿編輯:李沂霖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迎接新年,社企流舉辦讀者小聚,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與我們聊療癒!>> 即刻報名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3 / 4篇)

社會創新如何回應青年職涯期待、實踐台灣永續發展?專訪 School 28 校長李吉仁

Photo Credit:Archee Lal on Unsplash
社企流/文:李沂霖
選舉前夕,薪資環境始終是青年就業的關注焦點、更是許多總統候選人提及的政策範疇。隨著時代變遷,新世代求職者對於報酬當然在乎,但比起過往世代以薪資與穩定度為求職的首要條件,青年越來越在乎的是,工作的意義與影響力。在關注薪資與工時等就業環境相關政策之餘,社企流希望透過此篇文章,與大家一同探討青年面對職涯發展的期待、以及推動社會創新職涯發展如何作為一項解方,回應青年需求、更促進台灣實踐 SDG 10 減少不平等的永續發展目標。
「新世代的求職者,跟過去不一樣了。」曾於台灣大學任教 25 年、現任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並成立台灣第一個 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發展學校的李吉仁指出,當代年輕人,尤其是 Z 世代、千禧世代的青年,在職涯選擇上常見的需求,除了薪資外,更包含:意義感與影響力。
李吉仁率先提及意義感,當今青年重視工作的豐富性與職位的成長性,較不喜歡如倉鼠跑輪子般做大量重複性的工作,「他們在意自己在公司是否受到重視、扮演要角。」與意義感輔相成的,是青年普遍越來越重視工作是否能發揮影響力,為社會帶來改變。
根據勤業眾信訪談全球上萬名青年而成的《全球千禧研究》指出,千禧世代與 Z 世代青年盼對社會產生正向影響,且他們普遍青睞與其價值理念一致的企業。在近幾年針對台灣青年的數個調查中亦可看出相同的趨勢,逾半數青年表示,組織是否擁有永續相關作為,會影響其投入工作的意願,亦期待透過工作去改變或回饋社會。
既要利己,也要利他,是越來越多的新世代青年對未來職涯的期待。然而,青年雖懷有創造社會影響力的抱負,但實際上真正做出行動的人數佔比卻不高。李吉仁指出,青年在面對職涯選擇時,常見的問題第一項就是「不夠了解自己」,「多數人花太少時間去了解自己真正的天賦能在哪裡發揮。這是非常根本性的問題,若無法自我回答,就會落入一直尋尋覓覓、不敢做出選擇與承諾的狀態。」
因為不夠了解自己,因此在求職時容易陷入要找到一個「大家認為好的工作」的迷思中,雖有展現影響力的想望,但行動上仍受外在環境與眼光所影響,而仍依循著傳統做選擇。
談及對於選擇好工作的觀察,李吉仁指出,「害怕失敗」是整體年輕世代的特質,根據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調查,台灣學子的「害怕失敗指數」高於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地。大眾受考試制度影響,從小為了在課業上取得好成績,「減少錯誤」深植於多數人心中,從求學直至求職階段,多帶著避免犯錯的心態,而難以放手去嘗試,「多數人想的不是我喜不喜歡這份工作,而是這份工作是不是大家覺得對的、好的工作。」
(李吉仁指出,青年常因不夠了解自己,而在職涯選擇的道路上持續尋尋覓覓、難以作出抉擇。來源:Brendan Church on Unsplash)
(李吉仁指出,青年常因不夠了解自己,而在職涯選擇的道路上持續尋尋覓覓、難以作出抉擇。來源:Brendan Church on Unsplash

「社會創新領域的職涯是有發展潛力的」

「社會創新領域的職涯是有發展潛力的。」以未來發展性而言,隨著永續發展蔚為潮流,社會創新組織以實踐永續、回應社會問題為主軸,可有效補足第一部門(政府)、與第二部門(營利企業)之不足。在台灣永續發展目標中,更以「優化社會創新經營能量、建構友善社創生態圈」作為 SDG 10 減少不平等的具體推動事項之一。(同場加映: 從 SDG 10 減少不平等,探尋社會創新與永續的緊密關係
李吉仁舉例,偏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政府難以投入更多資源至偏遠地區辦學校、開課程;而位處教育弱勢的學生,也鮮少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補習班企及的對象。這些學生所面臨的教育不平等,便由以解決問題為使命的社會創新組織來設法解決,如誠致教育基金會(KIST學校聯盟)、為臺灣而教(TFT)、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等。
「社會創新在整個國家的行動綱領中是重要,雖然沒有出現在任何總統候選人的政見中。」李吉仁表示,「隨著全球對於環境、社會的永續需求越來越高,社會創新領域發展將會越來越重要。」
而對青年來說,社會創新領域的工作,正能符合其對於意義感、影響力的追求。李吉仁形容,社會創新組織與場域就像是座天然的修練場,組織所要面對的,是第一部門與第二部門尚無法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組織工作,能擁有更多機會面對困難、複雜的情境,一方面鍛鍊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方面也是為社會上難解的議題出一份心力。
(對青年來說,社會創新領域的工作,能符合其對於意義感、影響力的追求。來源:Pablo Heimplatz on Unsplash )
(對青年來說,社會創新領域的工作,能符合其對於意義感、影響力的追求。來源:Pablo Heimplatz on Unsplash

促進更好的社會創新職涯發展,全台第一所社會創新人才學校誕生

欲打造良好的社會創新生態圈推動社會進步、並促進理想的就業環境回應青年需求,李吉仁於 2020 年協同長期投注於社會創新事業發展的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前 DDI 美商宏智總經理暨董事顧問(現任企業高階領導教練)林妍希、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等 7 位社會創新領域領導人組成核心小組 ,共同發起「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培育更多追求意義感、影響力的青年,投入社會創新職涯之中。
School 28 致力為社會創新領域——包含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影響力企業與企業的 ESG 部門——培育更多能有效協助組織創辦人(一把手),共同擴大社會影響力的事業發展與經營管理人才(二把手),透過為期 6 個月的在職人才培育計畫,培育、啟發青年人才兼具深度與廣度地認識社會創新領域、發展影響力職涯(Impact Career)。
即將邁入第四屆的 School 28,期許能繼續發揮「打群架」的精神,未來將以具積極成長性的組織為核心共組聯盟,參與組織不僅擔任業師、注入資源,更要開出職缺。簡單來說,就是針對組織職缺需要,去引流、招募、培育所需的人才。對求職者而言,直接面對職缺機會,將是一場能夠回應使命感、發揮影響力,且具跨組織歷練空間的職涯旅程。(同場加映: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School 28 校長李吉仁X第一屆學員:用半年時間,放大對職涯的想像
(欲促進更好的社會創新職涯發展,李吉仁協同社會創新生態圈夥伴,創立全台第一個 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來源:社企流)
(欲促進更好的社會創新職涯發展,李吉仁協同社會創新生態圈夥伴,創立全台第一個 School 28 社會創新人才學校。來源:社企流)

民間之力之外,政府也扮演要角

除了集結民間之力促進社會創新職涯發展,針對政府可扮演的角色,李吉仁分享兩大建議,首先是以法令鼓勵大型社創公益組織成立。「國際上有如洛克斐勒基金會、比爾蓋茲基金會等大型公益機構,裡面一定需要關鍵人才。鼓勵大型社創組織出現,可以創造很多就業機會與可能性。」而台灣目前的現狀是,對於將財產捐出作為慈善用途、設立公益信託的法令限制較多,
防範大於鼓勵,導致真正有錢也有心投入公益者卻步。這樣的情況,有賴更好的治理機制來創造更適切的環境。
第二項建議,鼓勵政府與民間單位促成更多的公私協力合作,彼此發揮所長、分頭進擊。比如誠致教育基金會經營 KIST 公辦民營學校,彙整民間資源與力量,提供偏鄉孩子優質公平的教育機會,補足偏鄉教育量能不足的問題。透過互相補位,開創更多社會創新組織發揮的可能性,進而也是創造人才可投入的機會。

給新世代求職者的 3 項建議

最後,李吉仁也給正在求職路上迷惘的青年 3 個建議,第一是要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天賦,為天賦找到舞台。」再來是投資自己,不僅限於看書、上課的學習,李吉仁鼓勵青年要「跳下來做」,透過親自實踐,加速成長動能。接著就是要勇於挑戰自己,認識自己、也願意投資自己之後,要敢於跳脫舒適圈。
「打個比方,你站在岸上看人家游泳,永遠也不會游泳。」唯有實際去嘗試與實踐,了解自己、投資自己,才能離自己理想的職涯發展更近一些。
欲發展理想職涯,從青年自身釐清自我、勇於探索開始,到外在的雇主端、政策端等環境建構支持,期許未來,社會創新作為實踐永續的關鍵力量,更能成為人才在職涯上的公平選項,讓追尋意義感、影響力的青年都能在工作中實踐自我、推進社會進步發展,成為實踐 SDG 10 減少社會不平等的關鍵力量。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迎接新年,社企流舉辦讀者小聚,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與我們聊療癒!>> 即刻報名

文章標籤

專題文章

4 / 4篇)

對社會、經濟都有益,社會創新創業的此刻與未來——專訪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

Photo Credit:Brands&People on Unsplash
社企流/文:李沂霖
大選在即, 鼓勵新創發展的相關議題,也出現在候選人的政見中被討論與檢視。台灣具備科技實力,一直以來是台灣創業發展的主力,現已具備健全的市場支持;反觀非科技類的產業,其發展動能與關注程度則相對較低,包含回應永續需求的社會創新創業領域。促進社會創新創業發展,意即能連結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朝永續發展邁進。社企流希望透過此篇文章,與大家一同探討社會創新創業的機會與挑戰。
「創新創業是台灣的出路。」長期投入創新創業領域,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Ray)觀察,以創業環境而言,台灣長期投入資源鼓勵大眾投身創業,2023 年,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升格更名為「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更代表著台灣對創新創業的重視。而台灣具備資訊科技實力,一直以來是台灣創業發展的主力,現已具備健全的市場支持;反觀非資訊科技類的產業,其發展動能與關注程度則相對較低,包含回應永續需求的社會創新創業領域。
(本文專訪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Ray),分享對於社會創新創業發展的觀察與建議。來源:社企流)
(本文專訪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Ray),分享對於社會創新創業發展的觀察與建議。來源:社企流)

連結公益與市場,社會創新創業促進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雙贏

促進社會創新創業蓬勃發展,意味著能擁有更多懷抱使命的組織,能夠解決當代社會存在的問題、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一同促進社會進步,邁向永續發展。過往執掌社會創新發展、現任數位發展部長的唐鳳曾表示,對政府而言,每一個針對解決社會問題而制定的計畫,皆會因施政預算龐大、流程繁雜等因素而有所限制,比起規模小、且習於快速反應市場變化的民間社會創新組織,彈性較低。因此,回應社會問題,從民間匯聚力量、讓社會自發地去激盪解方,便是更有效率的方式。
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所頒布的台灣永續發展目標,「優化社會創新經營能量、建構友善社創生態圈」是作為 SDG 10 減少不平等的具體推動事項之一,而「串連資源投入社會創新金額」、「培育卓越社會創新企業家數」更成其中的關鍵指標。

非典型投資領域,社會創新經濟難以規模化

目前台灣社會創新創業發展現況為何?如何有效達成關鍵指標,讓社會創新創業領域更加蓬勃發展?
自 2006 年社會企業一詞落地發展至今逾 10 年,社會創新創業發展歷經 3 個典範轉移,在 2019 年的社企流專訪中,Ray 提及,社會創業風潮剛興起的第一階段,發展關鍵在於建立消費者的認知與支持,直至 2020 年後,大眾認知逐步成熟,則聚焦資金供給方參與、邁入發展影響力投資的第三階段。
(Ray 提及台灣社企的三階段典範轉移。來源:社企流製圖)
(Ray 提及台灣社企的三階段典範轉移。來源:社企流製圖)
近 5 年來,台灣的社會創新種子,在永續趨勢下更加發展茁壯,「但絕大部分社會創新組織仍處於『種子期』或『創建期』,且多屬於減碳經濟、環境保護、健康醫療、永續食農、教育創新、地方創生等非典型的投資領域,尚未獲得資本市場足夠的重視。」Ray 指出,「與一般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新創不同,社創在『種子期』或『創建期』特別需要兼具耐心、策略資源、志同道合的資金來源,否則生存將面臨巨大的挑戰。遺憾的是,目前在市場上能滿足這些條件的資金並不多見,這也是長期以來整體社會創新經濟無法規模化的病灶所在。」
2023 年 6 月,行政院頒布最新的「社會創新行動方案 2.0」,即以「強化社會創新投融資系統、帶動組織成長」為重點,積極輔導社創募資並協助媒合。「但如果沒有充分考慮社會創新組織在其生命週期中不同階段資金需求的特色,並移除各類型民間資本投入社創新創發展的障礙,恐有事倍功半之虞。 」
「因此,如何吸引及調動不同耐心程度的民間資金來源,包括資產所有人(Asset Owner)與資產經理人(Asset Manager),例如創投、私募、資產管理、金融機構、企業 CSR、家族辦公室、贊助型基金會及公益信託等基金,共同投資及參與社會創新組織的經營,才能建立完整且真正有利於社創發展的市場機制與生態系,擴大整體社會創新經濟的規模,達到引領市場資本、共創永續價值(Moving Capital Towards Impact)的最終目的。 」
「這也呼應了聯合國大會 2023 年 4 月中經由 193 個會員國同意,通過的『促進社會暨合作經濟推動永續發展』決議案,正式對社會暨合作經濟做出定義,並肯定社會創新組織對發展包容性經濟的重要性。 」

4 大社會創新生態系問題

Ray 表示,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aiwan Impact Investing Association)參考前述台灣現況及近期國外趨勢,歸納出整體社創生態系的 4 項根本問題:

一、資金來源被限縮:投資社創新創的資金的來源與工具的多元化及創新性十分有限

最有耐心的資本,如基金會、公益信託,受「財團法人法」限制持股比例而大量閒置。再者, 台灣銀行業的「靜止戶」制度已廢止,無法效法英國、日本等國成立國家級或批發型Fund of Funds (FoFs)的社會創新基金(如英國的Big Society Capital),運用於支持社創發展。此外,尚未引進「為成功付費」(Pay for Success)或「社會影響力債券」(Social Impact Bond)等創新機制,進一步促進跨界合作。

二、投融資缺乏槓桿:中小企保證基金需更加積極、基金的基金(Fund of Funds)空缺

台灣政府/民間尚未如前項所提,如英國及日本等國家,成立社創專屬的國家級或批發型基金(FoFs)以槓桿更多資金支持社創。另「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曾以直接信用保證的模式積極支持社創的融資,當時頗獲社企界好評,但近年轉為消極應對。

三、主題基金待發展:以 SDGs 為主題的主題投資基金(Thematic Fund)在台灣較少見

民間缺乏以 SDGs 為投資主題的創投或私募基金,諸如 SDG 11 永續城鄉、 SDG 13 氣候行動、等主題。此外,企業或非金融機構發行的「社會責任債券」及「可持續發展債券」的規模不大(估計只有南韓的十分之一以下不到),不利帶動相關主題投資,而台灣也缺乏如歐盟「永續金融揭露規範(SFDR)」相關法規,以統一標準揭露投信基金和分辨及審視影響力落實度。

四、信任機制未建立:防止社創洗綠的信任機制,如法律位格及資訊揭露等尚待建立

由經濟部建立的「社會創新組織登錄資料庫」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後續必須導入專法才不致前功盡棄。好消息是,參考歐美先進國家「共益公司法案」 (Benefit Corporation Legislation)的「社會創新組織曁發展條例」草案已於 2020 年提出,但仍待主管機關及立法院積極推動。

9 大突破點政府扮演關鍵角色

針對前述 4 大問題,成立已三年的 「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也提出給政府單位的 2 大面向、共 9 項具體建議,分別是:

一、行政相關

  1. 強化「中小企業保證基金」政策任務,以直接保證方式積極提供社創所需融資協助。
  2. 以創新沙盒引進「社會影響力債券」(Social Impact Bond)等影響力投資工具。
  3. 參考英國、南韓及日本等先進國家成立批發型影響力投資基金的基金(FoFs) 。
  4. 聯合與創投、私募、投信投顧、退休基金及影響力投資等協會/基金會共同倡議及鼓勵民間金融機構成立 SDGs 主題投資基金。
  5. 對標南韓,鼓勵企業及政府機關發行「社會責任債券」與「可持續發展債券」帶動主題性投資 。

二、立法相關

  1. 推動「社會創新組織曁發展條例」立法,引進歐美共益公司法案責信與揭露機制。
  2. 效法歐盟推動「永續金融揭露規範(SFDR)」以統一揭露標準和審視影響力落實度。
  3. 參考英國、日本等國經驗釋出銀行「靜止戶」閒置資金成立FoFs於支持社創發展。
  4. 修正「財團法人法」允許基金會及公益信託持股支持條例認可的「社會創新組織」。
走在社會創新創業的路上困難重重,Ray 認為以外在環境而言,整體以相較過去有所進展,但仍有許多突破點有賴政府扮演關鍵角色。而以內在層面來說,對社會創新者而言的挑戰,則在於是否有足夠的「深度——創新力」、「廣度——規模化」、「長度——持續力」或「速度——爆發力」。Ray 提及,創業的成功與持久性,取決於創業題目是要走「深而長」,規模不大、對受眾影響深;或是「廣而快」,打入更大的市場、迅速擴大受眾,因此Ray建議創業者,要明定創業策略,「否則落在中間會很難生存。」
展望未來社會創新創業發展,Ray 期待能建立一個穩健、能夠支持生態圈的資金系統,讓影響力投資能更具著力點,也期許創業者磨練自身發展深度、廣度、長度及速度之能力。期待未來,社會創新能從關鍵少數,逐步茁壯發展、衝擊主流市場,成為既具市場實力、又能實踐永續的關鍵力量。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迎接新年,社企流舉辦讀者小聚,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與我們聊療癒!>> 即刻報名

文章標籤

1/4篇文章

從 SDG 10 減少不平等,探尋社會創新與永續的緊密關係

2/4篇文章

打造在地幸福生活,讓地方創生成為台灣新價值——專訪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

3/4篇文章

社會創新如何回應青年職涯期待、實踐台灣永續發展?專訪 School 28 校長李吉仁

4/4篇文章

對社會、經濟都有益,社會創新創業的此刻與未來——專訪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