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文:Wei Ho
你今天喝飲料了嗎?上班前到超商買杯咖啡,或是用餐時時間搭配手搖飲料,這些是台灣人習以為常的飲食模式。2022 年 7 月起,台灣政府推行的「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政策上路,讓民眾購買飲料的方式有了改變,越來越多人習慣自備飲料杯,不僅環保又能享有折扣。
該政策實施至今全國已有 21 個縣市不提供一次性塑膠杯,隨著 2024 年 9 月金門縣跟進,一次性塑膠杯在台灣將成為絕響。根據環境部資源循環署預估,未來每年將有約 7.9 億的塑膠一次用飲料杯改以其他材質、民眾自備飲料杯或循環杯替代,大量減少塑膠杯垃圾產生。(同場加映:塑膠杯退場倒計時,9 月起全台喝飲料不再使用一次性塑膠杯!)
「循環杯借用服務」讓你的環保行動更便利無負擔
雖然自備飲料杯的人變多了,但也有些人認為隨身攜帶環保杯不太方便,或是難免發生忘了攜帶環保杯的狀況,這時「循環杯借用服務」就派得上用場了!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統計,2023 年起共有 7 家連鎖便利商店及 8 家連鎖速食店品牌,共計約 1763 家門市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
循環杯的使用在台灣越來越普及,如7-11、星巴克、摩斯等品牌成立自有的循環杯借用服務;全家、萊爾富等品牌則與環海淨塑合作,共同推動「塑環真®循環杯行動」組成跨通路的永續循環杯大聯盟;「uCup 永續杯」與全聯、丹丹漢堡等連鎖品牌合作,也在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校推行循環杯服務;「好盒器」循環容器借用則與麥當勞、肯德基等速食品牌合作,並在公共場域設置自助歸還站。(同場加映:不帶環保杯,也能實踐零浪費生活——專訪好盒器共同創辦人宋宜臻)
這些提供循環杯的店家與大型連鎖品牌合作,藉此提高借用便利性,讓更多民眾願意嘗試使用。但許多民眾擔憂循環杯在回收與清洗過程不夠嚴謹、恐有衛生等疑慮,對此環境部也訂定了「循環(外借)杯良好服務指引」來規範業者,讓使用循環杯使用更加普及。
現今在舉辦市集、園遊會、研討會等大型活動時,也可以找到提供環保餐具租借的廠商,減少活動過程中製造的垃圾與資源浪費。資源循環署也表示,未來除了持續推行循環杯租借體系外,亦正在研議擴大補助職棒賽事及封閉場域導入循環杯,讓更多民眾能夠認識這項服務。
大型賽事的環保新實驗,巴黎奧運實踐循環包裝
日常情境中可能可以實踐,但在大型賽事使用循環杯有可能嗎?我們也許能夠借鏡號稱「最永續夏季奧運」的巴黎奧運。甫落幕的 2024 巴黎奧運,超過 1500 萬人湧入法國首都巴黎,奧運期間更有 300 萬人入場觀賽。許多觀眾在購買飲料時發現,賽事現場已經不再使用一次性塑膠杯,改用循環杯提供飲品,這項服務是與法國在地公司 Re-uz 合作進行。
「我們參與的目的是向全世界展示,只要有決心並詳細規劃、組織,在大型活動上使用循環杯是可以做到的!」Re-uz 銷售總監 Octave Pirmez 表示。
Re-uz 成立於 2006 年,在歐洲 6 個國家與加拿大部分地區提供服務,主要為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及歐洲各地音樂節等大型活動提供循環容器。除了大型活動,他們也與商家合作,在法國與星巴克合作循環杯試點計劃;比利時則與超過 200 家餐廳推行 Billie Cup 回收杯計畫。
Re-uz 提供的所有循環容器均設計在壽命用盡時,可做最大程度地回收,並且皆在法國在地生產,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他們在歐洲擁有高覆蓋率的清洗中心網絡,在法國就擁有超過 32 個營運點,負責配送、物流、清洗和運送這些循環容器。Pirmez 表示,「我們利用這項基礎設施來實現奧運期間的循環使用計畫,巴黎奧運的杯子將被送往巴黎營運點,而位於南法足球比賽與帆船比賽,所使用的空杯則送往馬賽的另外一個營運點。」因為奧運的成功,讓他們收到來自全球的諮詢,希望在各國的大型活動和場館中設立類似的清洗和補充系統。
然而,這次巴黎奧運的經驗卻仍有可改進之處,海洋保護非營利組織 Oceana 等倡議者指出了一些問題,包含飲料供應商將一次性塑膠瓶中的飲料倒入可重複使用的杯子中,失去使用循環杯的意義,因此如何說服大型飲料公司,使他們相信循環包裝有可能大規模使用,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向大型飲料公司展示可行性,對於推行循環使用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積極行動!」Pirmez 說明。
Oceana 戰略計畫總監 Dana Millerg 補充,他們在 7 月時與超過 100 個運動組織與精英運動員共同行動,向此次奧運會的主要贊助商可口可樂及百事公司發出信函,呼籲在未來的體育賽事中使用可循環的包裝;參與這項連署的運動員表示皆推行循環包裝是為了保護他們熱愛的運動,並確保為未來世代提供乾淨的環境,「我曾參加過世界各地的比賽,在我航行的水域與海岸線都發現了一次性塑膠污染的蹤跡。」奧運美國隊帆船運動員 Lara Dallman-Weiss 說道。現今 Re-uz 已經與可口可樂簽署一份合約,未來將在更多歐洲的活動中嘗試可重複使用的包裝,並計劃利用其在奧運會上的影響力,將重複使用的包裝推廣至全球更多大型場館。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葉于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