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蓮,有一群年輕人選擇用舞步和旋律,叩響社區的大門。他們不走主流的創業路線,也沒有選擇五光十色的舞台,而是將熱愛的嘻哈文化搬進了部落裡的文化健康站、社區裡的健康福氣站及兒童課後教室,成立「FLAVOR HUALIEN 文化推廣工作室 」。團隊成員雖然僅有 4 人,卻在過去 3 年,將街舞、饒舌、塗鴉與 DJ 刷碟等嘻哈文化包裹著長照議題帶進花蓮的部落及社區中,持續擾動地方。
用喜歡的東西和在地文化對話
從高中開始接觸街舞、嘻哈文化;大學畢業後更是選擇返鄉創業的 FLAVOR HUALIEN 前主理人呂歷玄 Shane,希望將自己喜歡的東西帶回花蓮。目前為主理人的徐子芹說,「相較於西部或北部地區來說,花蓮資源較少,所以 FLAVOR HUALIEN 不以開街舞工作室為目標,而是將街舞與嘻哈文化推廣到更多不同的社區與族群。」過去歷玄剛返鄉時,是以經營咖啡館為主,在這裡也經常舉辦嘻哈或街舞為主題的沙龍交流、討論,或是舉辦大大小小的街舞比賽,希望自己熱愛的將嘻哈文化深耕在花蓮這塊土地上。
當然,一開始的 FLAVOR HUALIEN 是以舉辦各項街舞比賽、活動為主。但如何讓自己喜歡的東西,經過轉換後付諸行動在地方實踐?「嘻哈文化形成背景也帶有著批判精神且作為弱勢者發聲的平台,與表達想法、訴求的手段之一。」將嘻哈作為一種工具,敲進地方的一塊磚。 Shane 透過嘻哈,讓更多人看見不同文化的樣貌。
(FLAVOR HUALIEN 文化推廣工作室雖然只有 4 位成員,仍積極將自己熱愛的嘻哈文化與在地對話,創造有別於過往的在地行動。來源:FLAVOR HUALIEN 文化推廣工作室)用嘻哈、饒舌敲開部落傳統大門
「其實一開始我們單純只是想用嘻哈文化去擾動地方。」徐子芹說,剛好有一群朋友是來自部落青年、也認識部落裡耆老,於是團隊的第一個計劃就在吉安鄉的阿美族部落——薄薄部落,展開一系列的活動。
但 FLAVOR HUALIEN 並沒有急於開課、辦活動,而是用了一整年的時間,與部落青年、耆老們相處、陪伴、聊天,建立彼此的信任,同時也持續與部落溝通團隊想在這裡舉辦的活動。「如果要在地方做事,那必須要先跟地方達成共識。」徐子芹提到,在互動過程中長輩會自己說,你有沒有聽過這個古調?或是你有沒有看過這個傳統樂舞?那我們就從這些素材出發,在第二年延伸出的各項在地文化活動。
FLAVOR HUALIEN 將嘻哈元素揉進在地文化裡,街舞結合阿美族的傳統舞蹈、利用饒舌融合古調的方式編排歌曲等,「其實嘻哈的節奏感與阿美族原本的語言韻律可以融合,讓兩種不同文化碰撞,產生出不一樣的火花。」徐子芹說。
(汲取嘻哈文化與阿美族傳統文化,讓兩者融合後,產生不一樣的火花。來源:FLAVOR HUALIEN 文化推廣工作室)文化健康站裡的長輩們也可以很嘻哈
有了在薄薄部落的經驗後,FLAVOR HUALIEN 走進吉安的仁安文化健康站,開始一系列與長輩共舞的課程。「我們一開始進入社區,以陪伴的角度。其實,長輩們不太需要知道嘻哈文化的本質或歷史,我們只是想讓他們體會嘻哈文化的有趣之處。」徐子芹表示,透過這些陪伴,了解長輩的生活經驗、身體概況等,從簡單動作引導加入街舞元素及設計以母語歌曲的舞蹈,例如舒米恩的歌曲或是會邀請部落饒舌歌手黃元亨,讓長輩用他的歌跳舞。這讓長輩們覺得非常有趣,而年輕人也會感動長輩們是用自己的歌在跳舞。
(將街舞動作簡化後,讓文建站的長輩們可以以母語歌謠來跳舞、也融入嘻哈饒舌、塗鴉等,讓文建站裡的課程變得更有趣。來源:FLAVOR HUALIEN 文化推廣工作室)為了讓行動更深化,2024 年 FLAVOR HUALIEN 申請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並獲得《幸福社區類》楷模獎,讓原本在文健站服務,因為獲得資源讓行動走得更遠、更廣「去年,我們幫長輩們做了一本『畢業紀念冊』,穿上年輕化、嘻哈風格的衣服。這些長輩都很開心,也超喜歡拍照!甚至也會主動要求拿滑板、手提音響拍照。」徐子芹回憶與長輩們的相處有趣又好玩,「在這過程中其實也可以發現,長輩們的體能狀態越來越好,從原本一開始跳一首歌就會很累、很喘,到現在他們可以連跳三首,甚至在阿美族長輩與客家長輩的交流舞會時一起圍圈跳傳統舞蹈,我們很高興可以看到這樣的改變。」
(為長輩們拍攝一組「畢業紀念冊」,穿上嘻哈風格的衣服、配件,爺奶也很潮!來源:FLAVOR HUALIEN 文化推廣工作室)近期, FLAVOR HUALIEN 也到花蓮的大專院校分享經驗時,有學生回饋在簡報中看到團隊為自己的阿公阿嬷拍攝的嘻哈穿搭照,十分高興有 FLAVOR HUALIEN 到社區裡陪伴長輩們,「如果孫子本身也有接觸嘻哈文化,無意間也看到阿公阿嬤也認識嘻哈,那他們之間的共鳴就更多了。」透過嘻哈連接不同世代,展開更多對話的可能,也讓年輕世代看見長輩們不一樣的一面。
社區一家不只經費挹注,更多了學習和交流
說起一開始選擇申請社區一家計畫,是因為參加了當時的社區一家說明會,聽見牛犁社區的分享後,「那時,我們覺得好像可以來申請看看,因為這個計劃在議題上沒有太多局限,給予團隊充分的提案自由;除此之外,不限提案主題,完全以社區需求為出發,適合每個不同的團體來申請。」徐子芹表示,社區一家計畫帶來實際的經費協助外,也提供團隊很大的推進力,讓青年有嘗試不同可能的機會。
另外,團隊也對評選機制印象深刻。「Shane 曾經和我們分享,在決選當天的工作坊是很特別的機制,每個團隊都需要上台簡報、相互打分數,這樣的方式讓其他單位都可以了解彼此在做什麼,有了相互學習的機會,並非只是等待評審給分數而已。」徐子芹認為,這幫助他們審視自己的計畫,觀摩他人的做法,「可以比較知道別人怎麼看我們的提案,自己還有什麼地方可以進步。」
用嘻哈文化,深耕更多社會議題
團隊也嘗試著將文化健康站裡的課程,變成教案,「花蓮的行政區域很長,而花東地區光是文化健康站就有 300 多間,希望可以從吉安鄉開始,慢慢往周邊發展推廣。」徐子芹表示,但要達成這樣的願景,目前還需要更多專業醫療資訊的佐證、由醫事背景專業人士背書,來證明這樣的課程與教案是有助於長者們的身心健康,才能讓這套系統推得更遠、更有力度。
除了長照議題外, FLAVOR HUALIEN 希望透過嘻哈文化與其他議題產生共鳴,像是與兒福聯盟合作,為孩童們提供免費的課後才藝班,內容包含霹靂舞、基礎肢體律動與塗鴉課等;透過這些課程,找來東華、慈濟等大專院校的學生,「讓大學生看到在花蓮工作的另一種可能。」原是到花蓮唸書、大四進入 FLAVOR HUALIEN 實習後,選擇留下工作的徐子芹來說,希望有更多人像她一樣,看見花蓮在地其實有不同的機會、可以實踐理想的地方。
(不只專注在長照議題上, FLAVOR HUALIEN 也與兒福聯盟合作,開設課後才藝班,讓孩子知道肢體也是自我表達的方式。來源:FLAVOR HUALIEN 文化推廣工作室)「嘻哈文化背後代表著對於社會不公的反抗,透過舞蹈、音樂來表達自己的訴求。正因為這樣的背景,藉由嘻哈文化的力量,作為一種平台,讓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徐子芹說,未來希望針對台灣社會議題如霸凌、公共事務等來開設交流工作坊,籌備出版地方刊物,讓每個議題、每種聲音都可以被看見。他們希望成為青年與地方間的橋梁,讓更多人知道可以透過音樂、舞蹈、塗鴉說出自己的觀點。「不是只有大眾媒體的觀點才是對的,每個人其實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在花蓮種下改變的種子,社區營造也可以很嘻哈
三年來,FLAVOR HUALIEN 看見變化,也在地方累積了小小的影響力。在從事地方工作這條路上,FLAVOR HUALIEN 也還在持續摸索、找尋答案,「這也是我們每一年都會有一段時間到台灣不同社區去參訪、觀摩,學習他人的經驗。」徐子芹相信,文化、尊嚴與關係,是地方工作裡最深的價值,來自於彼此信任與陪伴之中慢慢建立起來的緊密關係,就像不會跳街舞的她,有時候在師資不夠的情況下,自己也需要帶暖身,就算忘記動作,長輩們也會溫柔提醒,「我們的陪伴是互相的,在和他們相處的過程裡,我就像他們的孫女一樣,備受照顧。」
徐子芹認為,想參與地方工作的人,最重要的是「觀察與理解」,「很多人覺得地方工作很浪漫,但其實是很辛苦的,尤其你不是這個地方的人,更要花更多時間觀察跟理解,不要急著做事,要先好好跟人建立關係。」她也提醒,社造的路不一定要從很大的計畫開始,「有時候你只是每天固定跟某個長輩聊天,這就已經是一種地方行動了。只要你願意開始,地方就會有回應。」
(FLAVOR HUALIEN 正用自己熱愛的嘻哈文化,掀起一股充滿社區營造理想的嘻哈浪潮。來源:FLAVOR HUALIEN 文化推廣工作室)FLAVOR HUALIEN 正試著用嘻哈文化、饒舌音樂和塗鴉與在地對話,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在花蓮掀起一場屬於「在地」的嘻哈浪潮。
策展夥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