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件內容簡介】

▶︎ 議題聚焦: ◎氣候應變:減碳、綠能、能源效率 ◎生態保育:守護生物多樣性與棲地 ◎資源循環:減少污染、資源再生再利用
▶︎ 徵件組別: ◎創新解方獎 對象:法人機構、學研單位 獎金:總獎金 380 萬+培力資源+潛在合作機會 徵件辦法:請見下方
◎青年行動獎 對象:高中職、五專、大學生 獎金:總獎金 20 萬,鼓勵從校園發起倡議行動 徵件辦法:請見下方
▶︎徵件時間:即日起 - 2025 年 8 月 31 日
第十屆聯電綠獎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誠摯邀請各界踴躍參與! ▶︎ 免費報名實體說明會 ▶︎ 瀏覽綠獎官方網站

【參賽辦法說明】

壹、創新解方獎

ㄧ. 徵件說明

徵件宗旨:鼓勵解方的突破創新,為地球環境帶來正向效益、促進生態系統的改變
徵件對象: 1. 以組織身份參賽:經政府立案且成立滿 2 年(含)以上之中小企業或非營利組織,包含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社團法人、財團法人(不含企業基金會) 2. 以學研身份參賽:目前就讀國內大專院校之碩士或博士生組隊報名參賽,或以大專院校之科系所、研究機構之研究中心等部門為參賽單位
徵件期間:即日起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止
徵件項目:提出可有效解決或減緩地球環境課題的創新解方,包含氣候應變、生態保育、資源循環一項或多項議題
徵件內容: 1. 提出之創新解方須符合以下至少一項的描述:
  • 已歷經概念驗證(POC)或原型測試(Prototype),但整體功能或運作機制尚未完善
  • 已開始實現收入(​​Revenue making),但尚未實現獲利(Profit making)或市場規模化
2. 說明創新解方透過哪些關鍵途徑回應地球環境課題:
  • 減少溫室氣體 / 碳排放的【氣候應變解方】,例如:推廣再生能源產品、研發碳捕捉技術
  • 保護與復育陸域 / 海域生物的【生態保育解方】,例如:推動都市濕地修復、研發環境監測技術
  • 減少人為污染 / 資源廢棄的【資源循環解方】,例如:推廣共享產品服務、研發回收再製技術
3. 創新解方須提出具體可衡量的環境影響力指標:

二. 徵件資料

提案計畫書大綱: 1. 議題關聯性:議題陳述、創新解方 2. 計畫創新性:市場概況、解方獨特性 3. 計畫可行性:完善解方規劃、預算配置規劃 4. 計畫效益性:環境影響力衡量、社會影響力衡量
檔案下載: 1. 若參賽身份為公司、非營利組織,請點選 檔案連結 2. 若參賽身份為碩博士生、大專院校科系、研究機構部門,請點選 檔案連結 - 提案計畫書範本:範本之架構及資訊為參考內容,團隊可依情況調整內容及呈現方式 - 提案佐證文件:請填寫並簽章後掃描,並上傳電子檔文件
  • 組織立案證明 / 身分證正反影本
  • 聲明書
  • 影像、文字使用授權書
  • 3 張計畫相關圖片 / 照片
  • 其他有助說明計畫執行的補充資料(如影片)
資料上傳辦法:請點選 表單連結,填寫進本資訊並上傳行動說明書等相關佐證文件

三. 評選辦法

第一階段「書面審查」:主辦單位將審查繳交之提案計畫書等申請資料是否皆符合徵件規範
第二階段「面試複審」:順利通過書面審查之參賽團隊須推派至多 3 位簡報代表,與評審團進行口頭簡報及現場問答。如不克出席,將取消複審資格
  • 每組單位共有 25 分鐘,包含 12 分鐘簡報時間、13 分鐘評審提問時間
  • 評審委員參考書面資料及現場簡報問答後,按提案計畫書資料進行評分
  • 評分指標包含 20% 議題關鍵性、30% 計畫創新性、20% 計畫可行性、30% 計畫效益性
第三階段「資格複查」:通過面試複審的參賽團隊,主辦單位將針對提交之書面與簡報資料進行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參賽團隊應確保所有提供之資料與文件皆為真實、正確且完整,若經查證發現有虛報、誤報、造假或隱匿情形,主辦單位得取消其獲選資格,並保留追究相關責任之權利
評分項目:
  • 議題關聯性:提案解方所關注的議題在相關領域中( 生態保育、 資源循環、氣候應變 )是否具有關聯性與重要性
  • 計畫創新性:提案解方是否能有效解決議題領域中( 生態保育、 資源循環、氣候應變 )的關鍵痛點 ; 此外,與市場現有方案相比,提案解方是否具備獨特的區隔性與競爭優勢
  • 計畫可行性:計畫未來 1 - 3 年預計完善解方( 或進入市場 )的規劃與預算配置是否合宜且可實踐
  • 計畫效益性:提案解方預期產生的環境和社會影響力是否具體可衡量且有相關資料佐證 ; 此外,組織營運概況( 或團隊過往經歷 )是否能支持此項計畫如期落實並發揮預期效益

四. 獎項支持

創新解方獎總獎金:新台幣 380 萬元 主辦單位將依據評選辦法之規則徵選出得獎者:
  • 獲獎名額:以入選 3 家團隊為原則,並根據得獎計畫的提案需求提供獎金( 總獎金:新台幣 380 萬元 )
  • 培力輔導:得獎團隊將有機會獲得聯電與社企流提供為期 1 年的培訓輔導等育成資源
  • 深化合作:聯電將於明年年中檢視今年得獎團隊提案計畫的執行狀況,若團隊能如期落實提案並產生具體可衡量的社會與環境影響力,將有機會與聯電建立進一步的合作關係

貳、青年行動獎

ㄧ. 徵件說明

徵件宗旨:鼓勵青少年採取行動,擴大地球環境議題的倡議、喚起社會大眾的關注
徵件對象:目前就讀高中職、五專或大學之在學學生組隊參賽;若為一人團隊參賽,須有指導老師,指導老師身份不限於教職員身份。若參賽者為跳級生或留級生,需提供在學證明
徵件期間:即日起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止
徵件項目:提出可促進社會關注並回應地球環境課題的實踐行動,包含氣候應變、生態保育、資源循環一項或多項議題
徵件內容: 1. 提出之實踐行動須符合以下至少一項的描述:
  • 實踐行動已執行至少 2 個月時間
  • 執行過程至少有 2 種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參與其中,例如:社區居民、學校老師等
2. 具體說明實踐行動如何促進更多利害關係人關注並回應地球環境課題:
  • 促進對溫室氣體 / 潔淨能源議題關注的【氣候應變行動】,例如:校園能源轉型、能源節約倡議
  • 促進對陸域 / 海域生態保護議題關注的【生態保育行動】,例如:淨灘活動、無痕登山運動
  • 促進對人為污染 / 資源廢棄議題關注的【資源循環行動】,例如:二手衣回收活動、減塑生活
3. 行動成果須提出具體可衡量的社會影響力指標:

二. 徵件資料

行動說明書大綱: 1. 團隊資料:基本資訊、過往經歷 2. 議題範疇:議題陳述、參與動機 3. 行動說明:行動摘要、執行過程、執行經費 4. 行動成果:對地球環境、受影響對象 / 利害關係人、團隊成員的影響與改變
檔案下載:檔案連結
1. 行動說明書範本:範本之架構及資訊為參考內容,隊伍可依情況調整內容及呈現方式
2. 行動佐證文件:請填寫並簽章後掃描,並上傳電子檔文件
  • 身分證 / 學生證之正反影本
  • 聲明書
  • 影像、文字使用授權書
  • 3 張計畫圖片 / 照片
  • 其他有助說明計畫執行的補充資料(如影片)
資料上傳辦法:請點選 表單連結,填寫進本資訊並上傳行動說明書等相關佐證文件

三. 評選辦法

第一階段「書面審查」:主辦單位將針對提交之行動說明書、行動作證文件審查是否皆符合徵件規範
第二階段「面試複審」:通過書面審查之參賽隊伍須推派至多 3 位簡報代表,與評審團進行口頭簡報及現場問答。如不克出席,將取消複審資格
  • 每隊入圍隊伍共有 20 分鐘,包含 8 分鐘簡報時間、12 分鐘評審提問時間
  • 評審委員參考書面資料及現場簡報問答後,按行動說明書等資料進行評分
  • 評分指標包含 20% 議題關聯性、30% 計畫行動力、 20% 計畫效益性、 30% 計畫溝通力
評分項目:
  • 議題關聯性:青年行動所關注的議題在相關領域中( 生態保育、 資源循環、氣候應變 )是否具有關聯性與重要性
  • 計畫行動力:青年行動的執行說明、佐證文件是否清楚完整且能彰顯團隊的執行能力 ; 此外,執行過程是否能有效帶動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或受議題影響對象參與其中,並回應其需求與痛點
  • 計畫效益性:青年行動的執行成果對於關注的地球環境議題、受影響對象 / 利害關係人 、團隊成員本身是否具有顯著的影響與改變
  • 計畫溝通力:行動說明簡報的內容與編排( 包含照片、圖表、影片 )是否清晰且具邏輯性。此外,簡報者是否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且能有效回應評審提問

四. 獎項支持

青年行動獎總獎金:新台幣 20 萬元 主辦單位將依據評選辦法之規則徵選出得獎者:
  • 首獎 1 名,獎金新台幣 5 萬元、獎座
  • 優選 3 名,獎金分別為新台幣 3 萬元、獎座
  • 佳作 4 名,獎金分別為新台幣 1.5 萬元、獎狀

【徵件期程】

【注意事項】

徵件辦法

1. 過去曾獲得綠獎經費補助之參賽單位可重複參賽報名,惟曾獲獎之計畫不得重複投件,若為曾獲獎之計畫的延續新計畫則可參賽報名。未曾獲獎之計畫,不在此限,可重複投件 2. 申請創新解方獎之參賽組織單位,若有其他補助來源須主動揭露相關資料,並填寫於計畫書。若於報名時未主動揭露,後經查證屬實,將取消參賽資格;已得獎團體,取消得獎資格,及取消未發出之獎金,並追回發出之獎金

徵件作品

1. 投件計畫及照片應符合本活動主題並符合規格,且照片所有權須為投件單位所有,嚴禁盜用他人作品參加投稿,不得重製、翻拍、拷貝、抄襲、合成他人作品。違反者,不予評選;已得獎者,取消得獎資格(獎項不予遞補),獎金如數繳回。其違反著作權之法律責任由參選者自行負責,概與主辦單位無關。若有致生損害於活動小組或其他任何第三人時,該投件單位應負起一切民刑事責任,本活動主辦及協辦單位對於任何不實或不正確之資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2. 參加徵選之計畫,如有資料不實、涉及仿冒、抄襲等情事者,或違反本要點規定者,主辦單位得取消登錄資格,並逕自網站移除相關資料。如有違反相關權利之行為者,將自行負責法律責任 3. 徵件投稿作品(包含計畫書/行動說明書、照片、影片等)之版權,將無條件授權予綠獎及相關合作單位、媒體等,用於網路報導、官網與粉專分享使用等推廣綠獎之所有管道

其他事項

1. 獎金若產生稅額,須由獲獎單位或獲獎代表個人自行負擔 2. 本次徵選活動所有申請資料及附件不予退件;徵選活動免收報名費 3. 缺件、逾時或未依規格準備申請資料者,恕不受理申請 4. 參賽單位如提供超過 3 張照片,主辦單位將挑選 3 張做為使用。不足 3 張者,以該參賽團體/隊伍提供之相片數量上限使用 5. 請確認是否同意本網站之隱私權政策及服務條款 6. 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得隨時解釋、修正之

【綠獎簡介】

聯華電子自 1999 年推動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措施,成為臺灣最早實踐碳權機制的企業之一,並於 2014 年完成臺灣首筆經環保署認可的碳權交易。為支持臺灣環境及生態保育,聯電將碳交易全數所得啟動「Eco-echo生態保育希望工程」,涵蓋保育及教育兩大構面,以促進環境生物多樣性與物種復育、提升環保觀念為主要目標。
為了鼓勵社會各界投入環境保護行動,聯電於 2016 年開啟「聯電綠獎」,期盼透過獎項支持具創新潛力的環境解決方案。今年第十屆綠獎攜手社企流協辦,一起支持與響應環境永續,期望集結跨界力量,積極尋求突破創新的環境解方。

【本屆亮點】

1. 擴大議題途徑:以回應地球環境課題為宗旨,尋求三大關鍵環境解方,回應全球淨零趨勢
  •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氣候應變
  • 保護陸域與海域生物的生態保育
  • 尋求減少人為廢棄污染的資源循環
2. 深化青年倡議:強化青少年參與角色,鼓勵青少年透過實際行動回應地球環境課題,讓倡議從校園延伸至社會,提升大眾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注與共鳴
3. 深化創新解方:鼓勵突破創新的環境解方,推動具有正向環境效益的解決方案,從技術、模式到促進生態系統的改變

文章標籤

2025 社區一家徵件-側欄廣告 2025 全家永續創新大賞-側欄廣告2025 綠獎-側欄廣告社造不設限!地方故事的 N 種樣貌-側欄廣告企業永續力三次方-側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