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台灣正面臨人口負成長,鄉村青年湧進都市、社區僅剩高齡人口,使城鄉發展差距越來越擴大,若要促進台灣永續發展,重振社區活力為當務之急。11 月專題,社企流回應「SDG 11 永續城鄉」,邀請大家認識議題、了解趨勢、觀看案例,一同加入打造宜居家園的行列!
SDG 11 永續城鄉/重整家園進行式:打造永續社區的 N 個行動
社企流/文:蘇郁晴
擁有一個居住品質與生活機能良好、且可負擔的家園,是每一個人的權利。
然而,在全球各地,仍有許多人只能住進擁擠的貧民窟、或是住家附近沒有便捷的交通工具、甚至住在不堪一擊,只要地震一來隨時可能坍塌的屋簷底下。而在台灣,則正面臨鄉村青年湧入城市、城鄉差距越來越擴大、房價日漸攀升,青年無從負擔等問題。
本月專題,社企流邀請你一同了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十一項「永續城鄉」(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11: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認識議題,並尋找打造宜居家園的靈感。
以下透過 7 個案例,與大家分享 SDG 11 的內涵與細項目標內容:
SDG 11.1 確保人人都可獲得適當、安全、可負擔的住宅與基本服務,並改善貧民窟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全球居住在貧民窟的人數已不斷增加,在 2018 年時,就有 10 億人在此生活;疫情竄起後,失業率的提升導致貧窮人口越來越多,有更多人被迫住進貧民窟,使那裡的生活品質逐漸惡化。
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如何確保所有人皆能擁有適當、安全、且可負擔的住宅,並改善貧民窟的居住環境,是各國正面臨的課題之一。
在印度的貧民窟和村落中,有超過 300 萬人生活在不安全的屋簷下,他們的天花板非常脆弱,時常有漏水、甚至塌陷的問題。為了幫貧窮者打造宜居的居住環境,印度工程師 Hasit Ganatra 在深入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後,打造一款低成本的天花板系統,不但安全穩固,又能防止漏水。(延伸閱讀:一塊天花板可能是改變一家人幸福的裝置——印度工程師以廢塑料製屋頂,為貧民窟居民帶來安全生活)
SDG 11.2 提供人人都可負擔、且符合永續的交通運輸系統
2019 年,在 95 個國家裡的 610 個城市中,只有一半的人口擁有便捷的大眾運輸工具,意即自住家步行 500 公尺內有公車或電車、步行一千公尺內有火車或渡輪的人口。
因此,聯合國希望在 2030 年前,各國能提供所有人安全、可負擔、便利使用、且符合永續發展的交通運輸系統,其中包括改善道路安全、擴大公共運輸、及滿足身障及老弱婦孺的運輸需求。
在瑞士,到了夜晚的離峰時段、已經沒有大型公車營運時,有夜間巴士系統會載晚歸的民眾回家。巴士司機會一一詢問每一位乘客的住家地址,並在短時間內排出路線,力求將每一位乘客送到家門口,讓他們的返家之路能夠便利又安全。(延伸閱讀:照顧你的最後一哩路——瑞士推出「送人到府」小巴,讓錯過末班車的夜歸者也能安心回家)
SDG 11.3 加強城市與鄉村的規劃與管理
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已有一半的人們居住在都市,到 2050 年,世界上將會有 2/3 的都市人口。快速都市化的所衍伸的問題層出不窮,包括基礎設施和服務不足、住進貧民窟的人越來越多、空氣品質越來越惡化等。要能規劃具社會包容、且永續發展的城市與鄉村,才能改善問題。
美國商業雜誌《Fortune》以 3 個城市:美國舊金山、中國深圳、加拿大多倫多為例,點出快速都市化為城市與居民帶來的挑戰、以及建議的應對方式,例如,在城市中普設電動公車以改善都市的空氣品質、提供更多貸款方案讓人們可以買得起房屋等。(延伸閱讀:高房價、低效率與孤獨感——城市面臨的 5 大棘手挑戰有何解方?)
SDG 11.4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全球目前有 1154 處自然與文化遺產,其中有 52 處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品名單中。該如何保存在地的歷史遺跡、凝聚人們對土地的情感,是各國需要思考的課題。
為了支持法國鄉村地區的古蹟擁有者保存在地遺產,Airbnb 採取兩項行動,除了捐贈超過560 萬歐元(相當於台幣 1.7 億元)給古蹟基金會的「古蹟與當地旅遊計畫」;還與法國鄉村市長聯盟,合作發表一系列振興法國鄉村地區古蹟旅遊的計畫,希望在為這些旅遊地區提高曝光機會的同時,也能為在地小型家庭與經濟體帶來新的商機。(延伸閱讀:Airbnb 投注上億元支持法國鄉村地區古蹟保存,復甦當地旅遊)
SDG 11.5 降低自然災害為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報告指出,過去 50 年來(1970 年至 2019 年),有一半的災害都是如風暴、洪水、氣候變遷等自然災害,死亡人數佔總數的 45%、經濟損失也佔了超過 7 成,顯示自然災害對人與社會帶來嚴重的傷害。
對此,聯合國希望各國能在 2030 年前,大幅減少各種災害的死亡及受影響人數,且減少災害造成的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直接經濟損失,包含與水相關的災害,並著眼於保護貧窮與弱勢族群。
SDG 11.6 降低居住在都市的人們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空氣品質、都市管理與廢棄物管理
隨著快速都市化,越來越多人們湧進城市生活,進而衍伸出許多問題,其中包括空氣污染、廢棄物的污染等。
在空氣污染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每年皆有約 700 萬人死於與空氣污染相關的疾病,因此他們在今年首次更新空氣品質指南,更新版的標準相較 2005 年的版本更加嚴格,希望能改善嚴重的空氣污染;在廢棄物污染面,根據丹麥研究機構「The World Counts」統計,每年全球平均製造 2.21 億噸的廢棄物,為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
所幸有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重視此問題、並祭出解決方案。疫情爆發前,印花樂共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沈奕妤(Ama)走訪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記錄她觀察到的城市永續趨勢,其中包括為了減少廢棄物產生,積極推動以環保餐具取代一次性用品;為了降低空氣污染,人們紛紛以低碳、共享交通工具,取代排放廢棄的燃油汽機車。(延伸閱讀:跟著印花樂總監遊歐洲:5 個綠色生活趨勢觀察)
SDG 11.7 提供所有人安全、且具包容性的公共空間
聯合國呼籲各國在 2030 年前,應提供所有人安全、具包容性、且可便利使用的公共空間,此外,需特別注意是否滿足身障者及老弱婦孺的需求。
在新加坡,有一處一站式社區服務中心「Enabling Village」就為眾人提供完善的公共空間。它主要功能是透過職業培訓課程、媒合合適的就業機會等,助身障者能自力更生,此外,也附有商店、餐廳、藝廊等供一般民眾使用,期望在提供大眾公共空間休憩的同時,也能幫助身障者融入社會。(延伸閱讀:全球首座為身障者設計的社區活動中心——新加坡 Enabling Village 以通用設計打造兼容環境)
近幾年台灣也正面臨城鄉發展失衡的問題,為此,在台深耕地方創生議題的社會實踐家共同組成民間組織「台灣地域振興聯盟」,期望串連有共同理念與熱情的地方團隊,一同合作、並分享資源。
今年,台灣地域振興聯盟開辦了一場台灣地方創生年會,邀請在第一線的地方創生團隊、資深業師等,齊聚分享其深耕在地、回應社會議題的經驗。活動當日社企流也到訪現場,期待能讓大家看見台灣團隊如何重塑宜居家園。
5 個行動,我們也能改善自己的家園
身為社區一份子的我們可以如何實踐 SDG 11?讓我們從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多多關心及參與地方事務開始,打造更宜居的家園:
1. 選購在地生產的飲食與產品,以支持所處社區的事業
2. 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3. 保護社區內的文化與遺產,如已有歷史的建築、將失傳的傳統文化等
4. 做好防災準備,降低自然災害對居民與家園造成的影響,如定期進行防災演練等
5. 參與與社區有關的決策,為自己理想中的家園投下一票,如參與與家鄉事物有關的公民投票等
欲閱讀 SDG 11 各項指標,請見聯合國永續發展官網:Goal 11|Make cities and human settlements inclusive, safe, resilient and sustainable
若有興趣了解其他 SDGs ,歡迎點擊以下連結,立即掌握 SDGs 各項內涵、指標與相關案例:
核稿編輯:李沂霖
社企流/文:蘇郁晴
身在數位時代,要做出能與他人競爭、甚至略勝一籌的地方創生行動,不只要將自己的服務或產品做出市場區隔,具備良好的數位行銷能力、讓自己的優勢能被大眾看見也至關重要。
這在創立 20 年的企業、或是開辦不到兩年的 Youtube 自媒體上皆適用。在數位行銷越趨重要下,原本只發行紙本雜誌的深度旅遊媒體「微笑台灣」,開始製作數位專題、直播頻道、Podcast 節目等,吸引不同樣貌的讀者;而隻身一人創立「山小日子」Youtube 頻道的青年蔡山,則透過影音與大眾分享青年返鄉議題、教導老屋改造技巧,吸引一票粉絲。
「先做,才會接近完美」微笑台灣從紙本跨足數位
微笑台灣從紙本跨足至數位的過程,總監李佩書形容:「像是練兵。」
李佩書在微笑台灣工作近 10 年、過去生長在紙本世代,對於數位工具,有說不盡的陌生感。但一次團隊與讀者共同參與的麻豆小旅行,讓李佩書看見不得不接納數位的關鍵——參與旅程的讀者年紀最大的已有 80 歲,在讀者年紀越來越大、越來越少的情況下,紙本雜誌只會越賣越差。
微笑台灣該如何重新被看見?除了原本的圖文內容外,他們開始透過經營粉絲專業、做數位專題、開直播、錄 Podcast 等,希望透過不同的載體,接觸到更多元的使用者。
首先,他們製作數位專題,透過主題包裝、精緻設計、有趣互動等方式,帶讀者深入認識台灣。舉例來說,今年微笑台灣做了《368 再開鄉》,以點擊台灣地圖及閱讀鄉鎮簡介的互動方式,邀請讀者開箱 368 個鄉鎮、認識在地特色、閱讀地方故事。「我們透過數位專題與讀者產生互動,也逐步訓練自己的數位力。」李佩書說。
接著,順應青年世代喜歡看影音的喜好,微笑台灣也開直播,與讀者一同走入每個景點,更沒忘記在路程中適時與讀者談天、拉近距離。一開始,微笑台灣從一支手機、一支穩定器、與一支陽春型的麥克風開始,過程中還有讀者建議他們「收音還要再加強。」到現在,已有許多合作單位看見微笑台灣的努力與潛力,紛紛投注資源與他們合作,目前已陸續產出一支支如電視節目高規格般的直播。
近來,嗅到「聽潮流」的趨勢,微笑台灣更開始錄製 Podcast 節目,目前已製作超過 30 集。他們開始思考該邀請什麼樣的受訪者、談哪些議題,才能同時吸引 20 歲左右的青年、又能回應自己的品牌精神,新興的媒介使微笑台灣開始接觸到新的讀者。
「數位是一場無止盡的實驗,考驗每個人在數位時代的應變能力。然而,沒有人可以在一開始就一步到位,唯有先開始行動,才會越來越接近完美。」李佩書說。一如微笑台灣從數位門外漢、到成為熟悉各式數位工具的行家,熟能生巧,一步步讓微笑台灣被更多人看見。
成立「山小日子」頻道,為在地青年打造創業空間
Youtube「山小日子」頻道主蔡山,17 歲時和擔任農夫的父親一起務農、20 歲開始學習木工和自然建築,近幾年,他開辦 Youtube 頻道,分享老屋改造、以及木工 DIY 的方法。
為何從務農之路,轉職學木工?蔡山分享,自己是受到一本書《向大自然學設計》的啟發。這本書的作者孟磊,是台灣第一位引進「樸門永續設計」的永續生活設計師,主要提倡以走善地球的方式生產食物、並設計具永續精神的居所。
閱讀完此書後,蔡山意識到自己或許也能成為主動改變環境的一份子,而非只能過著隨遇而安的生活。因此,他報名樸門永續設計與木工課程,學成後,蔡山回到家鄉宜蘭南澳實際應用。
每當遇到自己不會的事物,蔡山總習慣上 Youtube 找尋教學影片,卻因此成為自己拍攝影片的轉捩點。由於台灣較少人務農、木工 DIY 相關的教學影片,多半是國外創作者的作品,於是蔡山下定決心要以此主題成立 Youtube 頻道,「我希望能解決資訊不對等的問題, 一旦達到資訊對等,大家都可以透過看影片學技能,一個地方的特色很快就可以發展起來。」蔡山分享自己的觀點。
透過 Youtube 頻道的經營,蔡山開始認識與他相似的返鄉青年、也慢慢接到廠商業配。這些返鄉青年希望能回到家鄉創業,希望蔡山能協助他們改造舊空間,但還沒闖出一番事業的他們沒有太多資源,於是蔡山以拍片為交換,免費為他們設計。「我還會拉贊助、找業配,我希望在養活自己的同時,也能幫助在地青年站起來。」他說。
山小日子頻道成立約一年半,目前已有超過 50 支影片,也有知名企業如 Airbnb、特力屋找上門來合作。從一人經營的頻道出發,如何吸引大企業合作?蔡山分享:「找我幫忙老屋改造的在地青年都有不同的需求與狀況,因此也讓我累積不少經驗。只要合作單位提供我道具,我就可以在不同的真實情境中,為他們曝光、創造價值。」
一直以來,蔡山不害怕接觸自己陌生的領域、積極學習新事物,並用以讓人與環境共好,使他成為擁有超過 6 萬名粉絲、小有名氣的 Youtuber。他鼓勵青年:「在人生這條路上,不要使用地圖、一直接受他人給你的建議,因為成功的經驗是不能被複製的,應該拿著指南針、知道方向就勇往直前。」
核稿編輯:李沂霖
從事社區營造有 N 百種方式,一起來聽兩位返鄉青年透過藝術,讓人更想回家的歷程及故事>> 立即報名
社企流/文:李沂霖
近幾年,老年人口上升、青壯人口減少,高齡化社會越來越有實感。隨著青年往城市聚攏謀生,在不少鄉村地區,就剩下長輩獨自生活,他們的日常起居、身心健康由誰照料?如何照料?都是當代欲打造高齡友善社會備受關注的面向。
在 2021 台灣地方創生年會上,來自嘉義的「銀色大門」與扎根台南的「食二糧」,分別看見高齡化社會下的問題,提出相應解方、為在地注入新思維。
送餐也送關懷,銀色大門推出長輩專屬送餐平台
銀色大門共同創辦人孫士姍,提及組織成立的初衷,源於自己在嘉義擔任送餐志工的經驗,當時她觀察到,送餐的品項常是超商微波食品,「這些食物對長輩真的好嗎?」她暗想,同時也看見許多照護單位的限制——需求太多、資源不夠、人力不夠。
在送餐的過程中,孫士姍更體悟到,送餐這個舉動,不只是替長輩張羅一餐,更是長輩與人交流、接收關懷的絕佳時機。
從長者的需求出發,銀色大門發展兩項主要服務,照料那些在現行長照體制下無法觸及的長輩——一是為家中長輩送餐,讓不在長輩身邊的子女可為家人訂餐;二是為弱勢長輩送餐,由銀色大門提撥部分經費,提供弱勢家庭送餐服務。
目前,銀色大門開發了一款 app,用科技串連老人送餐資源,欲改善長照產業中資訊與資源不即時、不流通的問題。
一名身處外地工作的社福從業者感動地分享,「當我們在照顧別人家的長輩,總會想誰來照顧我家的長輩。」所幸有銀色大門,開啟一扇讓資源流通的大門,成為高齡化時代下的創新解方。(同場加映:銀髮族專屬送餐服務!銀色大門讓長輩不只溫飽更有溫暖)
養雞不只能取蛋、還能獲快樂?食二糧為銀髮族打造樂齡生活
銀色大門看見銀髮族飲食的需求,食二糧則看見長輩「陪伴」的需求。
食二糧創辦人楊環靜原是飲食旅遊作家,在走訪世界各地的農村後,看見友善母雞飼養對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更觀察到歐美興起的養雞潮,於是決定將心中的「友雞生活」付諸實踐。
楊環靜提及,當我們給雞更舒適、人道的成長環境,也就能獲得更健康安全的雞蛋,為飲食健康加分。而一隻雞的價值不僅是下蛋,更能成為生活中重要的寄託與陪伴。她分享,當時她從自家頂樓蓋雞舍開始實驗,爸媽起初相當反對,現在則通通變成雞奴,與雞非常親近。
和楊環靜的父母相似的案例還有許多,不少長者透過餵雞、撿雞蛋、掃雞舍等行動,保持身體活力,而雞蛋還能為自己加菜、甚至售出增加額外收入,更讓長者獲得滿滿成就感,也重拾對生活的期待。更有一名獨居長者因而戒酒,在養雞的過程中謀得生活自立的能力。「他現在還計畫要自己賣茶葉蛋。」楊環靜笑著說,眼中滿是驕傲。
自稱「雞校長」,楊環靜不僅打造了友雞生活食農教育基地,透過體驗活動、教育課程,讓更多人認識養雞的力量;更打造母雞的移動學校,致力走訪各地推廣友雞生活,鼓勵並輔導更多長者加入養雞行列。她期待,終有一天人雞共好的景況將能成為常態,為雞謀福利、也為長者帶來幸福。
社企流/編譯:黃維萱
Airbnb 11 月宣布將捐贈超過 560 萬歐元(相當於台幣 1.7 億元)予古蹟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的「古蹟與當地旅遊計畫(Heritage and Local Tourism)」計畫,作為法國鄉村地區的古蹟建築修復費用。
除此之外,Airbnb 近期也和法國鄉村市長聯盟(French Rural Mayors Association)合作發表系列振興法國鄉村地區古蹟旅遊的計畫。這兩項 Airbnb 的古蹟旅遊計畫將會推廣歷史悠久的社區,協助保存鄉村風景,並且為法國的小型家庭與經濟體帶來新的商機。
與古蹟基金會合作的捐贈協議,旨在為疫情肆虐後的鄉村地區帶來經濟效益。值得留意的是,2021 上半年,鄉村地區的預約數量為 2019 上半年的兩倍;而鄉村地區 Brittany 的遊客數量是首都巴黎的兩倍。
隨著 Airbnb 現今已有超過十億位用戶抵達法國鄉村地區,且旅遊業越趨復甦,再加上 Airbnb 在法國鄉村地區的金援,已為鄉村地區帶來史無前例的革命,為過去未從旅遊業中獲得益處的鄉村地區家庭與社區帶來利益。
為了支持鄉村地區旅遊發展,並讓法國豐富多元的古蹟旅遊地區有更多曝光機會,Airbnb 將會發展一系列兼容計畫,來支持古蹟主人來充分利用 Airbnb 平台:
- 發展一項 3 年的行銷溝通計畫,針對國內外旅客宣傳法國古蹟旅遊。
- 利用創新平台,使用戶更容易找到古蹟住處,同時發展創意策略使更多用戶入住古蹟住處,並探索周圍社區。
- 與鄉村地區市長協會發布一項「鄉村地區古蹟住處上線培訓營」,幫助古蹟住處主人將住處發佈至 Airbnb,以獲得更多財務資源裝修古蹟。
Airbnb 的共同創辦人兼首席策略長 Nate Blecharczyk 表示:「Airbnb 企圖擘劃出永續旅遊協助在地旅遊更興盛的願景,而這項法國鄉村資助鄉村計畫便是重要的一步。法國目前已有兩萬個古蹟住處在 Airbnb 上線,而過去這些年來 Airbnb 的平台也是提供古蹟住處主人財務支持的工具。未來,Airbnb 將會持續長期支持振興法國古蹟。」
法國鄉村地區市長協會執行長 Cédric Szabo 表示:「除了傳統的都會旅遊勝地,法國的鄉村與城鎮提供豐富多元的古蹟家庭住處,使我們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多遊客嚮往的旅行地區。我們感到非常榮幸能和 Airbnb 攜手合作,使下一代能繼續享有這些資產。」
Airbnb 於 2021 年初亦和法國政府合作,共同引領旅遊業復甦,為鄉村地區帶來經濟收益;同時和鄉村地區市長協會合作鼓勵法國鄉村地區短期租賃住處,並且支持當地旅遊發展計畫。這一系列的法國鄉村地區古蹟保存和古蹟旅遊計畫,意味 Airbnb 在永續旅遊上又邁進一步。
核稿編輯:李沂霖
參考資料
從事社區營造有 N 百種方式,一起來聽兩位返鄉青年透過藝術,讓人更想回家的歷程及故事>> 立即報名
社企流/文:郭潔鈴
跟著專人導覽,走進觀光客鮮少造訪的秘境,聽聞在地耆老才知道的歷史故事。如今台灣各地已有越來越多在地團隊,將地方特色融入遊程,帶給旅人有別於走馬看花的體驗。
在台灣最北端,有返鄉青年單彥博創辦「雞籠卡米諾」,從文化歷史角度認識不一樣的雨都;在台灣最南端,則有老家在屏東林邊的鄭佑軒,成立「大小港邊熱帶漁林」,創造屏東一帶的旅遊生態圈。
今年 11 月由台灣地域振興聯盟主辦、於桃園舉行的 2021 台灣地方創生年會,邀請單彥博與鄭佑軒兩位創業者,一同分享開創結合地方特色遊程的心法。
雞籠卡米諾:成為基隆 400 年歷史的索引
「我沒辦法參與妳(基隆)的過去,但未來我會在這邊。」單彥博雖然從小在基隆長大,但生活其實就像半個台北人,每天花兩、三個小時通勤至台北,回到基隆往往已夜深,而這幾乎是每個基隆人成長必經的生活縮影。
直到踏上前往英國留學的旅途,才使單彥博興起深深的思鄉之情。「我在國外要介紹自己的家鄉時,我才發現自己很不了解基隆。」回台灣後,他開始主動了解基隆的歷史,向當地的文史工作者探聽即將被人遺忘的老故事,更廣泛蒐羅與基隆相關的實體書籍,找回散落在各地的歷史記憶。
談起基隆,單彥博總有說不完的故事。例如在日治時期,基隆觀光其實非常發達,基隆港內甚至有交通船可以坐;近年,基隆更挖掘出西班牙教堂遺址,證明其在大航海時代的重要地位。
2016 年單彥博成立雞籠卡米諾,開始帶起第一場導覽,至今已開發 17 條路線。「我們希望建構對基隆的世界觀,」單彥博表示,「一開始我們從單點的古蹟、砲台去找尋歷史發展的成因,後來發現古蹟之間互相有牽連,所以現在開始用路徑來串聯基隆。」
未來,雞籠卡米諾自詡成為一本基隆的指南,從點、線到面串起基隆各區的連結。「我們想成為店家的引路人、成為了解基隆文化歷史的帶路者,希望勾起旅客的興趣,願意來這裡玩個一兩天。」
大小港邊熱帶漁林:打造串連屏東四地的旅遊品牌
大小港邊熱帶漁林創辦人鄭佑軒的老家,位於屏東中部的小漁村林邊,這裡以盛產黑珍珠蓮霧和養殖漁業聞名,卻難以發展成觀光優勢。因此鄭佑軒以擴大腹地的方式,將鄰近較知名的大鵬灣、小琉球、東港等旅遊勝地,納入遊程規畫的一環,打造在地旅遊生態圈。
在創業之前,鄭佑軒曾待過香港會展公司,也曾在台灣旅行社推旅展,然而業界常為了促銷而降低品質的做法,使得鄭佑軒心生自行創業的念頭。
「在地旅遊跟地方創生不是同一回事,」鄭佑軒坦言,「在地旅遊是商業模式,追求如何賺錢;而地方創生是在地經營的長期行動,講求如何真正解決地方的需求。」
回到林邊後,鄭佑軒開始以地方創生的思維思考,實際跟漁民合作、走入地方。他從盤點資源開始,歸納出兩大重點:魚(漁業)跟水(濕地、海洋等生態),並花費 4 年開發在地行程,如今推出牡蠣園下午茶、夕陽海鮮晚宴、午仔魚一夜干 DIY 等特色遊程。
「未來,我們想成為南台灣的魚水文旅品牌。」鄭佑軒提醒,觀光與生態經常是衝突的,觀光上升、生態就會下降,而讓地方永續經營的關鍵,取決於創業者在兩條不同路線上的抉擇。
核稿編輯:李沂霖
從事社區營造有 N 百種方式,一起來聽兩位返鄉青年透過藝術,讓人更想回家的歷程及故事>> 立即報名
1/5篇文章
增設夜間巴士、推廣古蹟旅遊——看全球如何實踐 SDG 11 永續城鄉
2/5篇文章
為在地發聲!看資深媒體與青年 Youtuber 如何善用數位力、行銷地方事
3/5篇文章
送餐、養雞帶來樂齡生活?她們用創新服務為長者謀幸福
4/5篇文章
Airbnb 投注上億元支持法國鄉村地區古蹟保存,復甦當地旅遊
5/5篇文章
SDG 11|在屏東夕陽下吃海鮮、走訪基隆歷史巷弄——返鄉青年開創特色遊程,用在地人視角探索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