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TastemePhoto Credit: Tasteme
近幾年「惜食」已成為政府與民間專注的環保議題之一,各大餐飲店家紛紛做起打烊前的促銷,希望將浪費降到最低。最為人熟知的惜食服務,除了 7-11 的「i珍食」、全家的「友善食光」外,現在還有了一個新選擇——使用 Tasteme app,就能以一個 50 元銅板,買到超過價值 100 元的麵包或便當,不僅能為消費者省荷包、更有助解決食物浪費問題。
社企流獨家特派員/文:林品君
你曾想過那些店家煮好但沒能銷售出去的熟食,最後可以怎麼處理嗎?
吃不完的食物冷凍起來,怕有不新鮮的問題;丟棄又會產生大量的廚餘成本、且對環境造成負擔。
近幾年「惜食」已成為政府與民間專注的環保議題之一,各大餐飲店家紛紛做起打烊前的促銷,希望將浪費降到最低。最為人熟知的惜食服務,除了 7-11 的「i珍食」、全家的「友善食光」外,現在還有了一個新選擇——使用 Tasteme app,就能以一個 50 元銅板,買到超過價值 100 元的麵包或便當,不僅能為消費者省荷包、更有助解決食物浪費問題。

讓「良食」循環!為店家減浪費、為消費者省荷包

從小就秉持著節省不浪費的 Tasteme 創辦人暨執行長葉柏軍,先是留意到家旁的甜甜圈店,在打烊時間後,將未能販售完的甜甜圈整袋整袋的丟棄,又看到日本將「用不完的剩餘食材做成餐點」的創新服務,便開始思索是否有什麼自己能做、台灣也可以發展的模式,可以降低浪費的情形,一個「剩食交易平台」的構想便逐漸成形——讓店家能將當日還能吃但賣不完的食品售出、而消費者得以用經濟實惠的價格購入,讓這些「良食」持續循環、送到需求者手中。
「一開始帶著初步的想法、拿著很簡單的提案,跑了 100 間餐廳訪查,但只有不到 1 成的店家有興趣。」葉柏軍四處拜訪店家,一一向店家說明,該如何讓還能吃的良食找到需求者,一方面為店家省去處理食物的煩惱、一方面也能以優惠機制打開消費者上門的機會。
不少店家曾表示,以低價出售食物看似是一項虧錢之舉,葉柏軍則回應,若食物賣不出去,到了打烊時只得進入垃圾桶、成為廢棄物,而處理這些廢棄物也需一筆支出。「何不視為一個收入的機會,賣給需要的人?」
歷經兩個多月,總計拜訪雙北市超過 800 間店家,最後約有 2 成業者表達合作意願,這才開啟了打造 Tasteme 的起點。
(Tasteme 團隊合影。來源:Tastame)
(Tasteme 團隊合影。來源:Tastame

打開 app,50 元就可愛地球

對消費者來說,使用 Tasteme 的方式相當簡單,打開 app 即可定位搜尋所在地附近有哪些合作店家,鎖定想要的食物後,可於平台上儲值 T 幣來下單,在店家提供的時間過去取物,就能拿到一袋保證價值超過 50 元的美食。
使用平台專屬的 T 幣,可減少信用卡資料外洩的危機,也能預防刷退的處理時間成本,預先儲值 T 幣還能享有買 8 次送 1 次的優惠。而一個 T 幣等值於新台幣 50 元的設計,則是因 Tasteme 團隊認為,50 元是親民的銅板價,可降低消費者使用此服務的門檻。
(新台幣 50 元可獲得一袋良食福袋,物超所值。來源:Tasteme)
(新台幣 50 元可獲得一袋良食福袋,物超所值。來源:Tasteme
對店家而言,預先在系統付款完成的訂單,無需現場交易,可降低棄單的情形。藉由 app 販售出去的食物,不只能減少高昂的剩食處理成本,無形之中也增加品牌形象。透過良食循環,讓社會共享閒置食物,降低廚餘量也有助降低環境負擔,可說是一舉多得。而 Tasteme 則透過向店家抽成良食福袋的方式賺取營收。
(使用 Tasteme app 可搜尋附近提供良食的店家、在指定時間取貨。來源:Tasteme)
(使用 Tasteme app 可搜尋附近提供良食的店家、在指定時間取貨。來源:Tasteme
問起 Tasteme 服務最獨特、與眾不同之處為何?葉柏軍自信地説 : 「我們與眾不同之處,就是預訂排隊的機制。」消費者可以預先在 app 上選今天想購買的店家福袋,讓店家清楚知道,當天有多少的消費者在排隊,最後依照實際剩餘的食物份量去決定要接幾張單,確保供需能正確地媒合。
同時,消費者在 Tasteme 的福袋中也可以買到「嚐鮮」的品項,搶先體驗店家新口味商品,店家也能以消費者回饋來評估市場對此新口味的喜好度。
Tasteme 自 2021 上線近一年的時間,已累積 3 萬多筆消費紀錄、擁有超過 75 萬名用戶。據葉柏軍觀察,主要客群多是 18-45 歲、關注生活、社會、經濟的消費者。
在店家端,目前則累積雙北市超過 250 家餐飲業者加入,還有為數不少的加盟店正在洽談中。除了非常態的流動攤販,因考量到無法核實的狀況無法加入 Tasteme 外,只要有食安檢驗報告與相關營業登記即可於官網申請合作。
目前,合作店家有知名連鎖品牌阿默蛋糕、聖瑪莉烘培坊及綠原品自助餐等等,2021 年起 Tasteme 也與喜憨兒基金會合作,讓惜食的服務還能支持公益。

首獲德國 iF 2021 社會影響力獎!Tasteme 盼擴服務據點、號召全民加入惜食行列

回首創業歷程,葉柏軍分享,初期推廣時常常被店家以為是詐騙,甚至還曾被用掃把趕出門。雖曾遇過不少對 Tasteme 提供的服務沒興趣的商家,但願意支持的店家也不少,更不吝對於 Tasteme 良食循環的服務給予鼓勵。
身為媽媽的外送員用戶回饋,因為工作繁忙難以定時照料孩子的三餐,而透過 Tasteme 的服務,幫助她省時又省錢。這些與使用者交流的經驗,都成為葉柏軍經營組織的堅定力量。
而在組織成長的路上,Tasteme 加入社企流 iLab 孵化器,讓團隊同仁能透過課程獲取專業技能、也因此結識其他創業夥伴。
成立至今,Tasteme 屢獲「桃園社會企業創業競賽」、「燃點公民平台-燃點之心」、「 APSIPA 亞太社會創新合作獎」等獎項肯定,2021  年底更成為台灣歷年唯一榮獲德國 iF 設計社會影響力獎( iF Social Impact Prize)的組織,站上世界舞台。
未來,Tasteme 盼能擴大服務據點,讓更多人都能享有這項惜食服務。「今年的目標是要將合作去點拓展到中南部,北部開滿 8 千間、南部 2 千間,未來 3 年更希望能走向國際化。」葉柏軍說道。

特派員心得

去年疫情時,不得不減少原本每天在外飲食的次數,也留意起身邊餐飲業被迫與病毒共存而需轉型的新聞,所以這次採訪的主題,毫不猶豫地選擇與惜食相關的企業 Tasteme。
一開始很好奇這樣的商業模式會如何發展,但深入了解後,發現對消費者而言除了可以省錢,還有機會可以支持公益機關做愛心;店家不只能節省成本,也能藉此做新品市調,最終不論是店家或消費者,都能協助減少飲食浪費來愛護我們的地球,實在是一舉好多得,也是我真心會想支持的社會企業。
寫文當下回想起那天近距離採訪到 Tasteme 的過程,還是有種小小滿足感,能夠傳達這樣的理念給大家,感覺真好。
一直以來都很支持社企流為社會傳遞正向的價值,相信這些良善的種子,也會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因為社企流的影響而發芽。

「獨家特派員」為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的回饋方案之一,由社企流編輯帶領特派員親自完成訪綱擬定、採訪、撰文等編採流程,一同記錄社創團隊的創業故事。特派員除了能親自體驗編輯採訪工作,也有機會第一線認識創業團隊、並與他們展開對話。

核稿編輯:李沂霖
星展永續好時光系列活動「食物零浪費一週挑戰」,邀請大家參考食物零浪費指南,用簡單步驟挑戰零剩食生活,一同減少食物浪費、節省飲食開支,還能把 Line Points、電子書閱讀器等多重好禮帶回家!>> 參加挑戰

文章標籤

  • 社創團隊專訪報導

    社創團隊專訪報導

    帶你第一線認識社企流 iLab 育成計畫內的創業團隊,深入探索每個團隊動人的創業故事。自 2014 年起,社企流啟動 iLab 育成計畫,致力於成為社會創新創業者的成長引擎,至今已支持逾 100 位創業者以商業啟動更多、更深遠的社會影響力,計畫期間已創造超過 18 萬位受益者、合作團隊總募集資金也超過 1 億台幣。
  • 社企流獨家特派員

    社企流獨家特派員

    「獨家特派員」為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的回饋方案之一,由社企流編輯帶領特派員親自完成訪綱擬定、採訪、撰文等編採流程,一同記錄社創團隊的創業故事。特派員除了能親自體驗編輯採訪工作,也有機會第一線認識創業團隊、並與他們展開對話。
    >>> 點此了解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