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精選專題
編輯推薦
ESG 下一步——全球企業如何解鎖永續新動能?
全球企業都在積極尋找社會創新組織合作,這不僅是永續策略,更是價值創造的巨大商機——企業究竟為何要與社會創新組織合作?雙方合作能帶來哪些效益?

勞資關係變革!企業如何因應新世代人力風險
在永續中的環境保護與公司治理面向中,企業組織已可逐步具體化資訊;不過在明確評估並處理「利害關係人」的社會責任維度上,企業則紛紛透過社會公益、外部單位共創等模式,以彰顯社會面向的永續績效。然而伴隨而來的是誤觸社會漂洗的風險,在公眾及員工對人權的關注度提高的狀況下,適時適度對員工的有效議合也越發關鍵。本文從新世代價值觀變化、企業人資角色因應到永續實踐,不同面向闡述企業因應人才變動方式。

友善職場神助攻!與社會創新組織結盟,為企業競爭力加值
隨著時代變遷、工作價值觀改變,員工對工作的期待已超越薪資福利,他們渴望在一個尊重多元、包容差異的環境中工作,同時能兼顧生活與家庭。然而,要打造一個友善職場並不容易。而今,社會創新組織的出現,將為企業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案!

「選擇永續,是組織創新的捷徑」從永續供應鏈開始,提升企業競爭力
近年來,永續浪潮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議題,利害關係人對企業永續的期待也日益提升。「永續供應鏈」不僅是企業實踐永續的關鍵方法,更是一種能夠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策略。究竟要如何在產業中落實永續供應鏈,又該怎麼和利害關係人溝通?

為員工與供應商謀福利,利潤還漲 8 倍?一探英國 One + All 的影響力心法
英國 B 型企業 One + All 是一家做校服及制服的小企業,2009 年經歷最失落的一年——公司業務面臨三低風險,利潤極低、員工士氣低,且公司沒有明確的願景或策略。他們是如何改變,重新圈粉自家員工與客戶、更讓獲利大幅度成長 8 倍?

放太陽能板的地方只能用來發電?一探生態光電的顛覆性實驗
面對氣候變遷和能源需求的雙重挑戰,如何兼顧發展與環境保護?在美國的聯邦土地上正展開一場綠色革命,透過生態光電與農電共生,找到能源與環境、能源與農業彼此的平衡,不讓任何一個角色成為能源發展的犧牲者。

從再生能源到環境教育,看看京都公民電廠怎麼做?
公民電廠是什麼?台灣該如何發展呢?一起造訪位於京都的公民電廠,思考在台灣發展的可能樣貌。

回收全台廢食用油,打入全球綠能產業鏈!87 歲礦工之子獲頒名譽博士
承德油脂董事長李義發將廢油變綠金產業,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生質柴油製造商,產品行銷全球,6 月 24 日獲台師大頒授名譽理學博士,以表彰他作為 ESG 及循環經濟的先行者,對推動我國能源轉型與永續發展的卓越成就與貢獻。

微塑膠攻占人腦比 8 年前更多!研究:份量約達一根湯匙
微塑膠攻占人體器官不是新聞,但哪裡最多?研究團隊從屍檢的人體組織樣本中找答案。

零廢棄風潮吹進美國旅宿業!小罐洗沐品將走入歷史
外出住旅館時,你會帶走房內提供的小瓶裝洗沐用品嗎?如果接下來規劃要去美國旅行,要留意飯店將不再提供小罐洗沐品了!

年度創新包裝獎!倫敦 B 型企業 Notpla 如何把包裝變不見?
號稱可於自然界中分解的材質,真的能完全回歸大自然嗎?我們如何不掉入商家「生物可分解」的綠色話術陷阱?來自倫敦的 B 型企業「Notpla」完美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可以吃的咖啡杯!保加利亞新創為外帶杯找到新可能
隨著消費者對永續的重視,一次性外帶杯的材質逐漸由塑膠轉為紙杯,然而紙杯真的比較環保嗎?除了自備環保杯和循環杯之外,還有什麼更環保的方法嗎?保加利亞新創品牌 Cupffee ,研發「餅乾外帶杯」作為環保外帶新選擇!

綠色消費的關鍵一哩路——如何讓永續價值超越 CP 值?
近年來,永續話題成為台灣社會的日常,不論是商場裡的減塑商品,還是企業推出的碳中和計畫,都讓人感受到「永續氛圍」正在成形。當社會風氣產生變化,產業的供給端強調永續轉型,民眾是否願意透過實際消費、支付較高價錢來支持,是永續商品現階段面臨的考驗。

消滅廢棄衣物山!90 天不買新衣服,你做得到嗎?
在全球化的時代,快時尚產業與網路商城蓬勃發展,購買新衣比以往更便利,人們的過度消費正對環境造成嚴重負擔。非營利組織 Remake 發起一場名為「無新衣挑戰」的環保運動,號召大眾重新思考我們與服裝的關係,連《BBC》主播也共襄盛舉。

「不勸敗」風潮席捲:社群媒體新風向,拒絕跟風購物、衝動購買
「網紅帶貨」早已是主流的行銷模式,網路名人的「勸敗」帶動大量的時尚潮流,然而也衍生了過度消費、浪費與環境負擔等問題。此時,一股反制的「不勸敗」(de-influencing)風潮,正迅速成為 TikTok、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用戶的關注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