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精選專題

編輯推薦
SDG 14|年年有鰆創辦人巫佳容扎根澎湖,從「吃魚」開始、重新認識海洋!
4 月到 9 月是澎湖的觀光熱季,除了吃海鮮、玩跳島、賞花火外,有一群年輕人在此推廣食魚教育,以「年年有鰆」品牌推出不同的遊程設計、活動體驗等,讓不論是在地人、遊客都能更了解澎湖的海鮮、漁法或背後的海洋文化、知識等,期望藉由「吃魚」這件事,拉近人與海的距離,讓海洋議題走入人心。

社會創業家趨勢
立即加入社企流網站贊助會員,即刻擁有專屬個人的永續資訊窗
你的贊助與支持,能協助編輯全心投入議題研究與文章撰寫,誠摯邀請你成為社企流網站贊助會員,與我們一起讓社會創新成為促進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讓做好事更永續、更突破、有更多可能!

天才鄉民動起來!聯發科技「智在家鄉」競賽開跑——數位創新翻轉地方,爭取百萬獎金
家鄉,可以是出生、居住的地方、工作或唸書短暫停留過的地方,也可以是一群人有著共同生活經驗的地方。如果能用創意、科技讓地方變得更好,你想為家鄉做些什麼?

淨灘垃圾永遠撿不完?RE-THINK 黃之揚:回歸生活才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根據美國海洋保育協會(The Ocean Conservancy,TOC)的統計,台灣人參與淨灘的熱度之高,國際排名為第十一名。無論是自主發起、參與公司活動、還是響應環保團體的號召,淨灘已成近幾年來相當熱門的環保活動。
然而,一場又一場的淨灘活動過去,海邊仍有清都清不完的垃圾,究竟到海灘撿垃圾,有什麼實質的效用?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淨灘這件事呢?

阻止垃圾流入海!自備客林詩懷:從生活小習慣做起,都是創造改變的關鍵
欲降低對海洋生態的破壞,從「源頭」與「末端」減少垃圾,是相當關鍵的作法——源頭是指,在生活中落實垃圾減量,有助於降低更多垃圾流入海洋的機會;而末端,則是針對已經存在於海洋中的廢棄物進行清潔,以避免海洋生物誤食等破壞生態的情形持續發生。

因一門課堂專案獲前往矽谷的機會!他們研發無耗材、免耗電的過濾設備,力除海洋中的塑膠微粒
「獨家特派員」為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的回饋方案之一,由社企流編輯帶領特派員親自完成訪綱擬定、採訪、撰文等編採流程,一同記錄社創團隊的創業故事。特派員除了能親自體驗編輯採訪工作,也有機會第一線認識創業團隊、並與他們展開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