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精選專題
編輯推薦
用一棵樹換一天旅行!加拿大社會企業推動永續旅遊新玩法
你喜歡旅行嗎?或許你有意識到旅遊對環境帶來的衝擊,卻不知道如何實踐?因應永續旅遊浪潮,加拿大的社會企業開發計畫「種樹換天數」(Trees for Days),為永續旅遊帶來新的面貌!

搞懂有氣候焦慮 Z 世代!永續品牌如何看見需求,贏回消費者信任?
深受氣候變遷衝擊的 Z 世代,面臨前所未有的氣候危機,不僅影響他們參與氣候行動的信心,也改變了日常消費習慣。他們已不再盲目追求價格與產品功能,而更在意品牌是否展現真實的永續承諾。企業唯有洞察這股趨勢,並轉化品牌敘事,才能引領永續責任,重獲 Z 世代的支持。

AI 浪潮掀起的不平等,逆轉女性職場上的「雙重劣勢」
AI 正在改變職場遊戲規則,但女性卻面臨職場上的「雙重劣勢」。一方面受 AI 科技影響而有所「加值」的職位和技能管道中女性的參與度較低;另一方面,女性多半從事文書行政等工作,但卻容易被生成式 AI 所取代。這場科技浪潮,會讓性別落差更深,或是翻轉女性在職場劣勢的契機呢?

破解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惡性循環,看國際企業如何讓危機變轉機
當生物多樣性流失衝擊著依賴自然的脆弱社群,經濟與生態不該是零和遊戲。5 個國際企業案例,看見他們如何與在地社群合作,將海藻養殖、雨林復育、公平貿易等保育行動,轉化為強化社群經濟韌性的力量,創造出環境、社會與商業三贏的永續新路徑。

全球每 4 人就有 1 人患有缺鐵性貧血,但解方竟是一條魚?
加拿大生物醫學博士生 Gavin Armstrong 在柬埔寨發現缺鐵性貧血問題普遍,傳統補鐵藥品昂貴且有副作用,難以普及。經過多次試驗與文化考察,他設計出「幸運小鐵魚」與「幸運葉」,將鐵塊烹煮釋鐵,不僅符合當地文化信念,也有效補鐵。近年更於各村落展開營養教育並與當地組織合作,持續將「幸運」傳遞到更多人的手上。

還我居住空間!伊斯坦堡城市街區大改造:為生活而設計,不為觀光粉飾
從南歐反遊客示威,到日本觀光稅的徵收,顯示有越來越多國家開始意識到過度旅遊對於當地居民、社區和交通環境造成的嚴重影響;旅遊業雖能帶來可觀經濟收益,但如何平衡在地居民與遊客的需求,已經成為各國政府需要重視的問題之一。一項土耳其的街區改造計畫正積極地改寫城市面貌,讓居民重新拿回生活空間的主導權。

人人期待的演唱會,卻有人不敢進場?「感官友善」服務讓他們不再缺席
近年越來越多韓國藝人與團體來到台灣舉行演唱會,舉凡 Twice 今年舉辦首場台灣演唱會、甚至韓國 Asia Artist Awards(AAA)頒獎典禮也首度移師台灣,不過你是否有注意過有些人就算熱愛音樂,但他也沒辦法參加嗎?

告別生態赤字!專家指路:扭轉危機的關鍵思維與創新途徑
國際研究顯示,生物多樣性風險正快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未來 5 年將是扭轉自然和氣候危機的關鍵時刻。因此,當我們談論起生物多樣性,已不再是珍稀物種或遙遠雨林的生態保育,而是需要擴展至社會公平及經濟穩定的層面,共同看待在這緊密的共生網絡裡還有什麼議題是急待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