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文:數位內容部
你知道嗎?要培育一棵「真正」的聖誕樹,需花費 6 到 12 年的時間才能成熟。而美國市場每年消耗的聖誕樹數量約有 2 千萬棵。然而,近來美國多地遭遇乾旱和高溫,許多樹苗無法成長,導致樹農損失數億美元,也讓這項延續近千年的傳統面臨變革。
氣候變遷如何影響美國的聖誕樹產業?
聖誕樹種植在美國已有 300 多年歷史。目前,全美 50 個州的農場種植了近 3.5 億棵聖誕樹,每年收穫約 1450 萬棵。這些樹木需要 6 至 12 年的生長期,才能達到適售高度(6 至 8 英尺)。然而,極端氣候對這個長期運營的產業造成了嚴重威脅。
乾旱與暴雨的雙重壓力
近年來極端氣候對聖誕樹產業造成了嚴重影響,乾旱對聖誕樹生長的影響尤為嚴重,特別是對年輕樹苗。聖誕樹每年需要至少 50 英寸的降水量以維持健康生長,但隨著氣候條件的惡化,過去未曾設置灌溉系統的農場面臨嚴峻挑戰。
此外,隨著全球暖化,海洋變暖導致大氣層水分增加,極端短時降雨事件的頻率上升,過量降水可能引發根部病害,對樹木的健康構成威脅。
聖誕樹種植專家 Jill Sidebottom 進一步解釋,隨著海洋變暖,大氣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這使得極端短時降雨的發生機率大幅上升。過量的降雨不僅可能造成樹木根部的病害,還會加重已有的根部問題,進而嚴重影響聖誕樹的健康生長。
害蟲問題加劇
隨著冬季氣溫升高,害蟲數量顯著增加。以往嚴寒能有效遏制害蟲繁殖,但溫和的冬季讓蚜蟲、蟎蟲等病害威脅持續存在。
今年北卡羅來納州的弗雷澤冷杉(Fraser Fir)已有 95% 因球蚜侵襲死亡。2021 年的極端高溫使奧勒岡州樹苗死亡率高達 70%。今年樹農不僅因為 9 月份的颶風海倫(Hurricane Helene)侵襲對種植地造成了 1.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40 億元)重大損失。在東北部地區也因極端高溫,導致部分地區幼苗死亡率超過 2 成。
全國聖誕樹協會指出,去年聖誕樹的中位數價格為 75 美元(約新台幣 2450 元),今年可能攀升至 100 至 130 美元(約新台幣 3270 至 4250 元)。
協會還指出,儘管今年的市場供應可依賴外國進口,但由於聖誕樹的長期生長週期,未來 5 至 8 年內國內的供應仍會出現缺口,這將進一步推高往後幾年聖誕樹價格。
解決方案有哪些?
隨著氣候變遷對聖誕樹產業的影響逐漸加劇,專家建議,聖誕樹農可以考慮將種植地遷移到海拔較高或更北方的地區,以尋找更適合的氣候條件以促進樹木的健康生長。然而,這樣的搬遷需要承擔高額的成本,這對許多農場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發抗逆性更強的聖誕樹品種,目標包括提高樹木對極端天氣和害蟲的抵抗力,以及延長針葉保持時間。這些技術或許能在未來緩解供應壓力,但其應用成本和推廣過程仍面臨挑戰。
然而,研究團隊也表示,無論科學如何進步,對抗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依然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問題。只有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才能真正減緩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發,保障未來聖誕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準備好迎接 2025 超高齡社會了嗎?讓我們一起從個人、職場與社會準備度 3 大面向,探討現況問題與未來解方!>> 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