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文:簡育柔
「我想爭取某個職缺,可是覺得自己能力不足…」
「我想成為某領域的佼佼者,可是市場上競爭者好多。」
「我雖然已經成為主管,可是我有足夠的領導力嗎?」
在職場打拚的你,是否曾在職涯路口不斷面對這種「可是型問句」?不過,你並不孤單,其實大多數的人,都有著相似的煩惱。
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 2022 年度特展「可是再製所」跨界對談——能把「可是」再製成「可以」的領導力。由 TFT 創辦人劉安婷、Google 台灣人資長呂亞樵、TFT 第七屆校友周恬永對談,分享企業、非營利組織工作者對於人才、領導力的理解與行動。以及如何將領導力應用於「再製可是,成為可以」。
格格不入、不舒服的感覺,是開啟探索的關鍵
歷經媒體、金融,目前在科技產業服務,呂亞樵回憶,探索的開始,來自疑問。求學時期,來自鄉下的呂亞樵進到城市中,感到格格不入、難以強迫自己融入在地群體。家人曾提出建議,如果覺得不舒服,就回到舒服的地方去吧。困頓之際,當時呂亞樵的老師對她說:「你可以回到舒適圈,可是,這真的是你要的嗎?」這樣的提問,成為契機,呂亞樵開始思考「所以我要什麼?我可以嗎?」
而周恬永的「可以」啟蒙,有些不同。周恬永大學就讀財務金融科系,職涯前景看好且有規則可循,身邊同學大多走在規則內的「光明康莊大道上」,畢業就職、待遇優渥、人生成功。可是,當時的周恬永,卻反而面臨「康莊大道陰影」。她思考著:「可是,要是我能力不足,或是不想走這條既定道路呢?可以有其他選擇嗎?」這樣的自我懷疑,讓她開始探索康莊大道以外的路。之後,她一路嘗試成為機師、企業顧問、TFT 老師,目前即將成為企業全球 ESG 顧問。
領導不是一個頭銜,而是一個開始、真誠的樣子
提到領導力,劉安婷分享改編自史實的電影《王者之聲:宣戰時刻》,臨危受命的喬治國王,在國家存亡之秋完成了振奮人心的演講,帶領國家走向繁榮。不過,群眾沒看到的是,喬治患有口吃,且其實對於領導群眾束手無策。演講前夕,他甚至崩潰地向妻子哭喊「I can't, I can’t, I can’t…」痛苦之際,喬治意識到自己對國家的熱愛,也知道當下只有他能扛起一切。最終,喬治選擇勇於面對這份痛苦,走向群眾。
領導力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一份經過痛苦的淬鍊。
呂亞樵體悟領導力的過程,跟喬治有些類似。一場重要的人事會議中,呂亞樵代替主管與會參與投票。當時,她認為自己根本不夠格在場,也害怕做出錯的決定。直到會議接近尾聲,自我懷疑仍然持續著。這時,主持人提醒「呂委員,你該投票了。」讓她意識到,該來的,躲不掉。從此以後,呂亞樵把這樣痛苦的過程,當作領導力的培養練習,並將練習變成一種日常。
相較於戲劇性的臨危受命,周恬永的領導力修煉則屬於探索內在的過程。某一次的機師飛行訓練,周恬永察覺到異常,跟同事討論後決定就近降落、檢查,才發現飛機大量漏油,當時如果沒有即時降落檢查,可能導致飛機失事。這個事件讓周恬永體悟,領導力是一種與未知相處的能力,察覺某種不對勁、冷靜分析現狀,並且採取行動應對。她表示,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整合過去的資訊、判斷當下情況,並且做出最好的決定,便是領導力的展現。
領導力的遷移,企業 x 非營利組織的人才定義
在人力資源領域工作 10 餘年,呂亞樵認為,企業中的領導力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建立在職場位階的「上對下關係」,像是業務彙報、任務交辦。第二個層次則是在團隊中,以無形的方式存在,影響組織內成員。在 Google 有一套行之有年、放諸四海適用的選才標準:
- 與職缺相應的能力
- 溝通表達與問題解決能力
- 團隊驅動、利益關係人管理能力
- 組織文化契合度(Googleyness)
4 項選才標準中,後 3 項幾乎都跟領導力直接或間接相關。呂亞樵表示,團隊中的領導力展現是「如何引領你想要發生的改變。」團隊中的領導者,需要能夠穿針引線、協調組織氣氛,不必然是主管或高位階者。領導者能夠影響團隊成員、發動改變,讓團隊成員有「我也想參與!」的驅動力。呂亞樵說明,Google 鼓勵這種驅力不斷發生,這套特別的選才標準也就逐漸成形。
身為 TFT 校友的周恬永,對於非營利組織人才的定義,聚焦在「破除迷思」。一般大眾對於 TFT 夥伴,常有的第一印象例如「熱血、衝勁、勇往直前」。然而,周恬永卻很害怕這些字眼。她表示,熱血很好,讓人有採取行動的爆發力,但是,要處理教育現場問題,或「教育」本身這個長久議題,更需要的是爆發之後的續航力。
劉安婷接著分享,在非營利組織工作,努力不會立竿見影,過程中,反而會面對很多質疑的聲音,包含來自組織外部的質疑、學生或家長的質疑、合作學校的質疑,甚至是對自己的質疑。所以,好好地內觀自己,梳理「為什麼而來」的理由,支持行動的信念是什麼,這份信念才能夠續航,作為穩穩前進的能量。
讓我們談談「可是」,當學歷或經歷不被認可時…
不論是 Google 還是 TFT,外界時常用迷思的標籤來討論選才。
「不是教育相關科系的人,很難加入 TFT 吧?」
「xxx 學歷更容易進到 Google 吧?」
這些提問,之所以被歸類為迷思,是因爲,實務上不是如此。以 TFT 為例,教育現場的老師,教學專業之外,跨域能力也不可或缺,甚至更加重要。劉安婷補充,曾經有一位應徵者,求學背景是犯罪心理學,雖然不是教育類科,但是應徵者利用其他經驗與能力展演,來向面試官證明,他足夠勝任這份工作。劉安婷形容這位應徵者:「他以比學歷更有力道的佐證,並且用不卑不亢的態度來證明自己夠格這份工作。」同時也鼓勵社會新鮮人,追求職涯,不必被科系設限。
呂亞樵接著提及,近年來,「學歷就是能力」的刻板印象,已經逐漸鬆動,她鼓勵年輕人要有實驗的勇氣,走出自己獨特的職涯。在她應徵 Google 人資長的過程,其實也有很多「標籤式」的自我懷疑,像是「我已經是 40 歲的媽媽,企業會要我嗎?」、「我沒有科技背景,我可以嗎?」、「我沒有千人以上大企業的經驗,沒關係嗎?」呂亞樵表示,她想要爭取職位的動機,終究勝過了種種質疑。
「雖然沒有關於職缺的直接經驗,但我有能力去詮釋我的能力。」呂亞樵認為,這是贏得職缺的關鍵。她也強調,這樣的詮釋,並不是誇飾、炫耀,而是基於事實之上,清楚地說明過往職涯的貢獻、成就、業績,讓面試官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與潛力,進而贏得該有的機會。對於能力的詮釋,可以做到不謙虛、不膨脹。
來自「可以人」的鼓勵,求職者可以這麼做
將「可是」轉化為「可以」,來自不斷地試錯與修煉。呂亞樵提到,轉化的關鍵有二,其一是「實力與心態」,求職者可以勇於失敗再嘗試,要有捲土重來的自信,要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拼圖。其二則是「學習的紀律」,實力若要能撐得起雄心,則必須有紀律、不斷學習,才能往前並獲得更多機會。
對周恬永來說,轉化可以透過「對外」與「對內」兩個視野的反思來練成。對外不斷累積實際體驗,過程中,求職者可以學會換位思考,將一件事情想得更全面;對內學會照顧自己的身心,勇於探索、關心內在變化。她將自我探索的過程比喻為山洞探勘,透過手電筒探照漆黑的山洞,每換一個視角,都能發現不同樣貌,藉此發掘自己的各種可能性、不同的面向。
活動尾聲,主持人劉安婷引用了 Tom Cruise 的經典名句作結。有記者曾問他,人生如何達到成功境界?Cruise 答道:「不要選角色,要選好的故事、劇本,加入這個故事就對了,在這個故事裡,你會得到自我實踐。」
領導力的核心不是自我中心,而是因為各種角色在同一個故事裡互相影響。劉安婷鼓勵所有年輕人、求職者,如果看到一個好故事,或自己有一個好故事,想方設法加入這個故事,讓角色自由發展,那便會是生命最合適的樣子。
QA 精華摘要
Q:尋找起點的方法,如何探索自我?
周恬永:大學生有個絕對優勢,就是「時間」,請採取行動、不斷地探索,尋找各種可能。另外,請不要相信「天命與真愛」,沒有非做什麼不可。黑格爾說,探索自己內在的過程,不是內在兜轉,而是與外在的互動而來。
劉安婷:我對於「沒有真愛」很有感。有些人覺得他必須得找到「天命」來從事某工作,可是沒有,我們就是從一連串的試錯、選擇中,選擇想要繼續下去的。如果你已經有選擇,那麼就挑一個出發吧。錯誤的選擇,就是不做選擇。唯有透過選擇與行動,你會接近「真的想要」的那件事情,而不是「被命定」該做的事情。
Q:到底要專精,還是跨域?
呂亞樵:過去我們談職涯規劃,會以「專精某一個技能、投入 10 年」的維度來談。但是,現今變化快速且充滿未知的世界裡,除了專業能力,還必須保有適應力、彈性。如果沒有嘗試過其它的領域,可能難以面對環境劇變,「只做一件事情就好」的觀念目前已經在鬆動當中。
劉安婷:大家談人才的定義越來越多元了。從「I 型」、「T 型」、「π 型」,現在甚至還有「梳子型」人才。能力是不斷學習、調適累積的,多元的能力是一種穩定面對變化的關鍵要素。例如兩張椅子,一隻 3 隻腳,另一隻 10 隻腳,一定是十隻腳的那張椅子,穩定性更高吧。
Q:除了領導的能力,「被領導力」是否也同等重要?
呂亞樵:其實,領導與被領導的界線應該不用那麼二元切分。實務上,那個界線反而是模糊的。比如在 Google,我們有個新的計畫,團隊內誰具備計畫最迫切需要的智慧、能力、經驗,那麼那個人就會自然而然成為計畫的領導人,且通常都不是管理階層。誰去發起、帶動凝聚的力量,才是重點。我們談的領導,反而比較像是雙向的交流,沒有主動與被動關係。
劉安婷:其實教室現場也是這樣的,雖然看起來是老師(在台上)領導學生(在台下),但是很多時候,學生也驅動著老師、學校的改變,那也是一種領導。領導其實是一股流動、多面向的動態關係。
核稿編輯:李沂霖
在台灣各個角落裡,有著一群人默默為地方努力,持續地方、社區帶來活力,讓美好事物能不斷延續。點進專題,細細閱讀他們的充滿感動的故事。 >> 閱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