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具包容性的社會,應確保人人不因其經濟、年齡、性別、身心狀況、族群或宗教等因素而受任何差別對待。全球有不少組織正在不同領域,為更平等的社會努力,本月專題自貧富差距、性別平權、身心障礙、移工權益 4 大領域切入,搜羅國內外社會創新案例,一同來看看這些組織如何回應 SDG 10、邁向平權未來。
SDG 10 減少不平等/從 4 大議題,看推動社會改變的關鍵少數
社企流/文:黃維萱
在世界上的每個人,因著出生背景、國族民情、性別角色、職業與產業等不同,有著獨一無二的面貌。然而,出於歷史因素、政治政策、社會觀念或迷思等種種因素,造成不平等的情形,舉凡貧富差距擴大,因經濟條件落差而無法取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因性別刻板印象,使女性投入無酬家務的時間遠高於男性;因身心條件差異而無法獲得同等的就業機會;又或者是因國族不同而未能獲得基本權益保障。
根據近期的調查與新聞,可窺見一斑—— 2021 年底發布的《全球不平等報告》指出,全球最富有的 10% 人口掌握全球 76% 的財富、近 50% 的人口只擁有剩下 2% 財富;根據聯合國婦女署報告發現,全球每天共 160 億小時的無償工作中,女性約需承擔 3/4 的時間;在2020 年勞動部資料顯示,台灣身心障礙者的勞動參與率為 20.7%,低於一般民眾;在今年度《報導者》的專題中,則揭發中部科技大學非但沒有保障境外學生權益,甚至安排學生至勞力密集工廠工作的消息。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十項「減少不平等」(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10:Reduce inequality within and among countries),呼籲一個國家、以及國際之間,應打造人人都享有安全、平等權利、受尊重、擁有公平競爭機會的環境。以下是 SDG 10 的 7 個細項目標:
SDG 10.1 減少收入不平等
聯合國呼籲在 2030 年前,家庭或人均收入底層 40% 的人口,所得成長能以高於國家平均值的速率漸進成長。
SDG 10.2 促進社會、經濟和政治包容
在 2030 年前,應確保所有人於社會、經濟、政治上獲得平等待遇,不因年齡、性別、身心障礙、種族、人種、祖國、宗教、經濟或其他身份地位所影響。
SDG 10.3 確保機會平等和消除歧視
歧視存在於人與人之間,造成弱勢者的經濟與社會上的機會不平等。聯合國建議透過推動適當的立法、政策與行動,如訂定消除歧視的法律,保障弱勢者的各項權益與機會。
SDG 10.4 採取促進平等的財政和社會政策
政府在維護平等有至關重要的角色。聯合國呼籲各國政府採用適當的政策,針對財政、薪資與社會保護制定完善政策來實現平等。
SDG 10.5 改善對全球金融市場和機構的監管
加強金融市場與機構的法規監管,使全球的財務穩健。
SDG 10.6 增强開發中國家在金融機構中的代表性
目前全球各國經濟發展狀況不一,有已開發、開發中、和未開發國家之分別。聯合國欲提高開發中國家於經濟決策過程之聲量,以建立更加有效、可信與負責的合法機構。
SDG 10.7 建立負責任且管理良好的移民政策
建立更有秩序、安全、規律且負責的移民政策。
台灣永續發展目標,核心目標 10「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
回應 SDG 10,我國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以台灣現況出發,評估台灣的人口結構、經濟樣貌、世界定位等條件,於 2019 年制定屬於台灣的永續發展目標,期望以企業的永續意識、公民組織動能和社區營造的基石為養分,朝台灣的永續發展邁進。具體目標分別為:
10.1 目標底層 40% 的家戶人均所得,以高於全國平均值的速率漸進成長
10.2 針對原住民族群以及身心障礙者,設計就業方案,改善經濟條件並提升經濟地位
10.3 強化性別平等及消除就業歧相關法令與宣導教育、建構完善性別暴力防治及兒少保護體系,提升民眾對於遭受歧視或暴力的覺察
10.4 透過推動社會保障措施,照顧經濟弱勢、強化就業能力、促進薪資成長。並提升租稅公平,持續改善所得分配
10.5 規劃完善的移民政策,促進有序、安全、正常和負責的移民和人口流動
10.6 建構社會企業友善生態圈,強化社會創新經營能量,以協助解決社會問題,消弭不平等。
10.a 針對開發中國家,持續以我國優勢協助其發展,也依照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給予開發中國家特殊待遇。而針對低度開發國家,研議提高我國予低度開發國家之免關稅免配額優惠待遇。
減少不平等,從你我生活做起
欲回應 SDG 10 減少不平等,涉及面向相當廣,個人可以如何採取行動?根據聯合國「美好生活目標」,我們可以透過以下 4 個方針,從心態建立、到實踐行動一同促進更加平等的生活:
- 保持心胸開闊,傾聽並理解他人
- 勇於捍衛權益,保障自身權利、並在他人權益受損時給予協助
- 利用消費支持,從公平待人的組織購買產品
- 利用選票支持,了解政治候選人如何採取行動消弭不平等
欲閱讀 SDG 10 各項指標,請見聯合國永續發展官網:Goal 10|Reduce inequality within and among countries
若有興趣了解其他 SDGs ,歡迎點擊以下連結,立即掌握 SDGs 各項內涵、指標與相關案例:
核稿編輯:李沂霖
社企流/文:簡育柔
在台灣,生活中隨處可見「無障礙設施」來友善身心障礙朋友們融入社會。不過,對於身障族群來說,在社會上生存,真正的障礙恐怕在設施之外。
東京帕運桌球女單銅牌選手田曉雯,2021 年末參加全國桌球錦標賽,因她天生右手神經萎縮、手掌無法翻正(一般桌球規則規定選手發球時手掌必須攤平),為了避免誤會,田曉雯賽前主動告知裁判自己的身體狀況,想不到裁判竟告知「你殘障應該參加殘障的比賽。」後來因為輿論炎上,裁判長賽後向教練及選手致歉,桌球協會也承諾加強裁判教育以及對身障族群的尊重。
我們必須思考,身障族群只能被迫困在「差別待遇」、「身障專屬」的環境中生活嗎?這樣的差別待遇是否又剝奪了他們在一般社會的參賽資格?如果身障族群想要克服自身限制,到一般人的社會環境中自我實踐,應該做足哪些準備?我們目前的社會足以讓他們得到應有的尊重了嗎?
台灣早在 2007 年就已經援引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CRPD)精神,制訂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14 年,立法院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後,根據法規,舉凡公部門、營利單位或者非政府組織,組織人數規模達一定門檻後,皆必須進用一定比例的身心障礙族群。
不過,聘用了,然後呢?「有一份工作就好」並不是身障族群就業的終極解答。
根據勞動部 2019 年身障者勞動狀況調查報告,14220 名受試者中,有 21% 身心障礙就業者在工作場所需要協助,且以「在職訓練」占比最高。此外,在就業中的身障族群問卷中,身障族群普遍認為自己受到任用、獲得雇主青睞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專業能力受到肯定」。
除了克服自身條件限制、獲得工作以作為職涯開端,身障族群也期望能夠持續精進專業技能,在專業上受到認同與肯定。其實,身障族群的職涯期待其實與一般人無異,同樣包含了提升專業能力、獲得升遷及成就感、發揮影響力等面向;職涯面臨的挑戰也是,包含面試如何準備、應該投入哪個產業、組織文化是否契合個人等。
坊間隨處可見給一般人的職場交戰守則、面試準備、職涯規劃等分享文章,或是人力銀行提供的職涯諮詢服務,不過由於身障族群在求職過程、職涯規劃的準備要點與一般人不同,這些坊間知識、商業服務的知識或技巧,很難直接適用於身障族群。
來自澳洲的 WDEA works 是一個地區型非營利組織,致力於身障族群就業服務諮詢、職前訓練及預備學校。組織成員協助身障族群進行職涯健檢服務,並協助媒合工作,以及確保身障族群的職涯發展與就業保障,其中聚焦於身障族群的就業職場安全、就業環境、職場待遇等。
一、離校生就業支持(The School Leavers Employment Supports, SLES)
該計畫由澳洲政府的《國家殘障保險計劃》(National Disability Insurance Scheme)之子計畫。自 2020 年開始,致力於訓練年輕身障族群建立踏入社會的自信、自尊,協助身障族群建立求職前應該具備的心理準備與應對方式,最終協助學員進行求職準備、媒合工作,學員年紀介於 12 至 22 歲。
二、基礎就業訓練(WDEA Works Training)
根據身障族群的興趣及專長,WDEA works 會提供相對應的職前專業訓練課程。針對每一位求職者,組織則會提供急救的基礎課程,2020 年共有超過 650 位身障學員取得基礎急救認證。
三、就業過渡期支援(The Career Transition Assistance, CTA)
2019 年因為 COVID-19 新冠肺炎爆發,澳洲也無可幸免地出現一波解職潮,Wdeawork 透過 CTA 計畫協助身障學員二度就業,其中有學員在疫情期間因為此計畫成功錄取一份在地超市的工作。
WDEA works 也致力於協助身障朋友追求夢想、實踐自我。2021年,Wdeawork 的就業諮詢顧問 Matthew Meek 見證 18 歲失聰少年 Pat Rogers 完成 SLES 計畫,並成功錄取當地保齡球館的工作。「我很開心自己沒有因為身障而退縮,很高興我勇於踏出舒適圈,對未來也有了新的目標。」 Pat 表示,在球館的工作上軌道之後,目前準備存錢、考駕照,以及為自己買一輛新車!
其實,身障族群對於工作的需求與期待,跟一般人無異,一樣有期待、有挫折、有挑戰。以「適才適所」的角度,身障族群的生產力對社會貢獻並不亞於一般人,他們也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屬於自己的專業職涯,成為社會發展、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
核稿編輯:李沂霖
參考資料
- International day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y | Sean cooks up a new career(AUSTRALIAN COMMUNITY MEDIA)
2023 年星展銀行(台灣)與社企流攜手推出「星展永續好時光」策展,邀請大家透過「零浪費生活風格」、「1.5°C 低碳生活風格」、「影響力生活風格」,認識更多不浪費、低碳排、挺人權的好點子,度過輕鬆的永續好時光! >> 立刻進站
社企流/文:簡育柔
離開原生國家的異鄉人們,來到新土地、新環境,多半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對於許多東南亞移工來說,來到台灣,只是圓夢的第一步,後續挑戰將接踵而至。
有些移工族群,因為語言隔閡與雇主溝通不易,容易產生誤會;或者因為文化差異、習俗不同,而遭受當地歧視或異樣眼光看待;更甚者,因為遭到不肖仲介剝削,陷入高工時低薪的窘境。原先充滿希望的台灣夢,可能扭曲成無盡的貧窮循環。
曾有一名來自印尼的移工 Lily,18 歲隻身來台打拚,卻遭到黑心仲介欺騙,原本談好的老人照護、一個月 1 萬 4 千元的酬勞,卻變成了在農場漫無天日的超時工作,且薪資遠低於當初談好的價格。當 Lily 終於受不了被壓榨而逃跑,卻換來 10 個月的牢獄之災。
移工族群在台灣如何安身立命?對移工族群來說,台灣的環境與現況能夠成為他們圓夢的基地嗎?
法律、語言雙重破口,移工的台灣夢道阻且長
根據勞動部統計,每年移工來台人數逐年增加,高峰時期曾達 70 萬人,自 2021 年 5 月起,因為全台三級警戒而稍有減少,平均仍有 64 萬人。目前,台灣的移工、新住民、新二代人口總數已超過 175 萬人,比原住民高出 3 倍,成為台灣第四大族群。移工族群已成為台灣勞動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族群,然而,移工權益似乎有待加強。
台灣的東南亞移工主要從事行業可分為兩大類,以產業移工(製造業、漁業、營造業)以及社會福利(家庭及機構看護)居多。其中,產業移工多半從事「3D」工作 —— Dirty(骯髒)、 Dangerous(危險)、Difficult(困難),移工職災率為全國勞工的 1.5 倍。
法源不夠完善以致移工勞權不彰,語言不通則導致移工與雇主溝通困難。黑心雇主或不肖仲介業者也會利用語言隔閡,以資訊不對等的手法來剝削移工,Lily 就是這個環境下的受害者之一。歷經無良仲介的欺騙、雇主無盡壓榨,出獄回國後,Lily 成立組織 Caring of Migrant,協助歸國移工生活輔導。
台灣離真正兼容的路,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要走。
增進技能、促進理解,One-Forty 盼拉近移工與台灣的距離
為協助移工伸張勞權並打破貧窮循環,非營利組織 One-Forty 自 2015 年創立以來,透過教育課程來培力東南亞移工,包含中文課程、理財與創業知識,增進移工族群中文識讀、溝通能力,進而增加與雇主溝通的效率;此外,透過課程訓練,期待移工回鄉後有能力經濟獨立,達成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的目標。
為觸及更多在台東南亞移工,One-Forty 還集資推出「好書伴」移工學習計畫,以移工的學習需求為出發,設計專業中文的套裝學習教材,內容包含融入東南亞文化的中文課本、充滿人味的歡迎信,學員還能獲得專屬學生證。2021 年好書伴勇奪 Good Design Award 金獎,從近 6 千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目前已觸及台灣 3 千多個家庭、累積幫助超過 6 萬名移工遠端學習。
除了給移工的學習教材,One-Forty 也預計推出「友善雇主指南」,內容涵蓋簡單招呼用語及移工宗教文化背景簡介,盼有助拉近移工與雇主間的距離。
防疫期間,One-Forty 還發起了 One-Forty CARE 的活動,設計移工專屬的防疫社群機器人,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表示,機器人一推出他們就接收到了勞動部的聯繫諮詢,兩週後勞動部也推出了 LINE 的官方版本。只要加入防疫社群機器人社群,便可由行動裝置接收母語版本的疾管局疫情資訊。系統也提供回饋系統,系統能夠彙整由移工提報的問題,反應給系統開發者,進行改善與優化。目前,系統已有超過 3 萬人次加入。(同場加映:讓在台移工疫情資訊不漏接!One-Forty 推東南亞 4 語防疫社群機器人)
「我們不是現代奴隸!」TIWA 督促政府完善移工勞權
除了 One-Forty 投入移工培力之外,也有組織督促政府修法,捍衛在台移工權益。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aiwan International Workers Association,簡稱:TIWA)於 1999 年成立,是台灣第一個服務國際移工的民間組織,協會聚焦於政策倡議,為勞工與移工權益發聲、督促政府完善相關法規。組織曾發起的倡議與遊行,包含關注看護權益的「血汗長照」、關注移工受刑人的系列報導「折翼驛鄉」、外籍移工相關的「漁業三法」。
TIWA 最新的倡議活動,是從 2005 年關注至今的仲介議題。當時的仲介制度讓移工「一頭牛被剝兩層皮」,以泰國移工為例,來台前要先繳費給當地移工,來到台灣又要再繳費給台灣仲介,導致移工未工作先背債,等於是來台前兩年都在做白工。
2019 移工大遊行,TIWA 提倡「廢除私人仲介制度」仲介公營化,希望由移工母國、工作國「政府對政府( G to G )」進行仲介工作,以確保資訊公開透明,也保障移工受到平等的待遇。只是遺憾地,勞動部給予的說明是「引進移工方式宜回歸市場機制」,因此不會採取近一步措施,修法的路恐怕還要走上一陣子。
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十項(SDG 10)為減少不平等,旨在增強並促進所有人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包容性,無論其年齡、性別、身心障礙、種族、族群、族裔、宗教、經濟或其他任何區別。打造共榮的社會環境,仰賴大眾持續關注與實踐。
核稿編輯:李沂霖
參考資料
社企流/文:黃維萱
法國社會主義經濟學家 Thomas Piketty 在 2021 年底發布的《全球不平等報告》指出,全球最富有的 10% 人口掌握全球 76% 的財富、近 50% 的人口只擁有剩下 2% 財富,富者與貧窮者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
若再探究不同族群的收入,我們會發現全世界女性的收入比例為全球兩性總收入的 35%,較男性少;在台灣,根據原住民委員會的調查,2020 年原住民有酬就業者,每人每月平均收入為 3 萬元,較全體民眾平均收入少一萬元。
在國際上以及在台灣國內,貧富差距的形成原因非一句話能總結,政府單位、專家學者與民間單位無不有其見解。若以社會創新的角度出發,有哪些組織正在嘗試改善經濟弱勢者的生活水平呢?以下以兩個案例來看如何採取行動、減少不平等。
SALASUSU 助柬埔寨女性脫離人口販賣,培養經濟力量過安穩生活
SALASUSU 是由 3 位日本人創立的手工飾品社會企業,致力改善柬埔寨鄉村婦女的人口販賣和貧窮問題,欲帶給她們安穩自足的生活。
組織成立之初,創辦人青木健太與友人發現,柬埔寨鄉村許多家庭出於貧窮問題,只得販賣女兒或讓她們前往鄰國工作。為改善此問題,SALASUSU 設立婦女學校以及社區工廠,培養當地婦女製作飾品、柬文、財管,和建立自我信心等能力。
在 SALASUSU 設計師與工藝師的指導下,SALASUSU 使用柬埔寨當地的特色植物——藺草作手作品的主要材料。一個個精美的袋子、錢包、涼鞋,在柬埔寨婦女巧手下誕生。經過SALASUSU 的營銷,在網路與各國實體通路販售。
翻轉當地婦女的貧窮處境,SALASUSU 不僅提供技能培訓,更營造友善工作環境,打造育幼中心,讓普遍年輕已成為母親的工作者能兼顧工作與育兒。此外,公司也教育員工儲蓄的觀念,使不少員工在面臨突如其來的醫療與天災危機時,能有一筆救濟金支援。
在 SALASUSU 13 年的耕耘下,使當地婦女的收入增加不少,甚至為鄉村平均收入的 4 倍之多。除了經濟上的收入改善,促進女性自信心的提升,更是 SALASUSU 所重視的。在組織的培力與鼓勵之下,使不少女性更有能力及勇氣追求更好的生活。
成為部落青年的成長夥伴——Rangi 開發原民特色產品、發展文創觀光
就讀新竹都會區美國學校的高中生許哲維,在一次參與伊甸修繕志工服務的機會中,發現新竹五峰鄉泰雅族原鄉部落的生活樣貌,與自己的生活樣貌有著不小的落差。進一步與當地重要人士訪談後,他瞭解原來新竹五峰鄉在經濟弱勢背後,還面臨青年外移與隔代教養的問題。該如何貢獻棉薄之力,改善五峰鄉部落的生活條件呢?
許哲維決定成立名叫「Rangi」的原民特色品牌,將部落裡的特色農作物——蒲草、馬告和小米,加工成護手霜販賣,而收入所得則全數捐給部落做發展基金。「Rangi 的意思是朋友,我希望號召更多人一起關注偏鄉議題。」許哲維說道。在過往 4 年的發展中,許哲維與廠商協力開發產品、在嘖嘖募資平台且以 360% 的達成率募得資金,也在一次次的擺攤機會中販賣產品,Rangi 逐漸打開知名度。
這樣的精神,帶動了部落裡的年輕人,用不同的眼光看自己生長的環境。2021 年底,在 Rangi 的協力下,鍾昊宇等 3 位五峰鄉部落裡的高中生,在民間企業的資助提案機會中獲得肯定,未來將開發部落的秘境行程、帶領遊客參訪部落,發展文創產業。部落青年在家鄉找到舞台,探索部落可能的發展方向,不僅改善部落的生活條件,也進而讓部落恢復生機。
核稿編輯:李沂霖
參考資料
社企流/文:蘇郁晴
2021 年末,一則有關親密關係暴力事件的新聞接連於各媒體平台播出——台北市立法委員高嘉瑜遭男友行使暴力而受傷。此新聞掀起社會對於家庭暴力與女性權益議題的關注與討論。
同年,依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最新編製作的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 GII),將台灣資料代入計算,我國性別平等表現為全球第六名,位居亞洲之冠。然而,在高嘉瑜事件後,行政院公布最新的《台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統計調查》,結果顯示,每 5 名婦女就有 1 人曾受親密伴侶的暴力對待。在台灣,性別真的平等了嗎?
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第十項目標「減少不平等」(SDG 10), 一個包容永續的社會,應確保人人不因其性別而受不平等待遇。台灣政府將「強化性別平等及消除就業歧相關法令與宣導教育、建構完善性別暴力防治及兒少保護體系,提升民眾對於遭受歧視或暴力的覺察」列為邁向平等永續的關鍵目標之一。
在台灣所制定的永續發展目標中,「降低女性過去 12 個月遭受目前或過去伴侶施暴(身體、性或精神)、或伴侶以外性侵害的女性比率」,是達成性別平權其中一項重要指標。
為落實性別暴力防制,台灣在 2021 年 11 月由立法院三讀通過《跟蹤騷擾防制法》,希望能從跟蹤騷擾開始防制,降低受害風險。由於過去跟蹤騷擾行為,僅有《社會秩序維護法》管制,跟蹤者經警察勸阻不聽後進行開罰,但罰責較輕、且警方難以確保跟蹤者之後的行為,對受害者的保護效果有限。而《跟蹤騷擾防制法》讓警察可以提早針對跟蹤、尾隨、歧視、通訊干擾、追求、寄送物品、出示有害名譽訊息、冒用個資購物等 8 類行為介入調查與告誡,且被害人、檢察官與司法警察也能聲請保護令。
總統蔡英文表示,跟騷法立法是落實性別暴力防制的重要一步,盼未來能有效遏止不當的跟蹤及騷擾行為,並提供被害人更完善的保護。
參照國際,在英國,慈善機構「Hollie Gazzard Trust」致力透過行動,降低性別暴力問題、促進兩性健康關係。該組織成立源自於一位名叫 Hollie Gazzard 的 20 歲女孩——她因前男友時常對她進行言語暴力而提出分手,在分手後幾天,她卻於任職的美髮店遭前男友殺害。Gazzard 的父親在難過之餘,成立該組織,盼相同的悲劇不再上演。
Hollie Gazzard Trust 從教育面著手,經營社群平台分享親密關係暴力的相關時事、推廣親密關係暴力的求救資源等,也與社區、學校、組織合作,協助青年認識不健康關係存在的危機與可能導致的後果,教導青年如何建立健康又正向的關係。
此外,Hollie Gazzard Trust 更創建一款 app「The Hollie Guard」,提供行程追蹤與警報設置服務,女性若感受到危險,只要按下一鍵,就能透過手機通知、並傳送位置給緊急聯絡人,並開啟手機的自動錄音與錄影服務,為女性提供保障。
無酬家務分工不均?國內外組織如何解
除了女性受暴議題備受各界關注,在達成性別平權的進程上,還有一項廣為人傳的議題——家務分工。根據台灣永續發展目標,「降低有偶女性與其配偶間(含同居)無酬家務與家庭照護的時間落差」,亦是邁向平權相當關鍵的一環。
根據行政院統計,有配偶的女性,投入無償家務勞動的時間(包括育兒與照護),約為男性伴侶的 3 倍。
對此,國內外政府與民間單位,紛紛從政策制定、社會創新等面向切入,促進更加友善平等的環境。
以台灣的社會創新組織為例,為了讓忙於家務生活的女性能有喘息空間、維持心理健康,在新竹有一群曾面臨無人支援的育兒困境的媽媽們成立「小村子」,提供「共玩、共食、共學」3 個家庭支持服務,盼媽媽與孩子都能有健康又開心的生活。
在共玩上,小村子開辦系列活動,讓孩童找到年齡相仿的玩樂夥伴,媽媽們也可以藉此機會喘息、結交新朋友。
在共食上,小村子舉辦活動,邀請媽媽們一同烹煮料理、吃飯,讓她們能暫時脫離家務,享受做菜的樂趣、並釋放壓力。
在共學上,小村子讓媽媽們許願自己有興趣的課程,由小村子找講師、並規劃課程內容,讓媽媽們能持續學習、進修。
小村子讓媽媽幫助媽媽,希望所有女性在為家人打理生活時,也能留點時間給自己、為自己而活。
另一個社會創新組織「到咖手 885」(以下簡稱到咖手),由曾在電子商務公司擔任高階主管、後來因照顧家人而離開職場的洪莉茜創辦。
洪莉茜觀察,中生代女性常因上有長輩、下有小孩要照顧的處境而離開職場,承擔照顧責任。因此,到咖手發揮「媽媽幫助媽媽的精神」,運用離職女性照顧家人的經驗與專業,成為仍在職場奮鬥者的後盾。
針對投入家務的女性,到咖手邀請她們成為銀髮族的生活導師,並提供進修機會,讓離職媽媽運用閒暇時間接案照顧長輩,一方便賺取經濟收入,另一方面也能重新找回自我價值感。
國際上,則可見不少歐洲國家以政策切入,避免無酬家務、家庭照護等責任落在單一人肩上。以冰島為例,該國自 1980 年代起,從實施男性請領育嬰假制度開始,讓雙親各有 3 個月不能互相轉讓的育嬰假,至今成功打造「父職責任」之文化。(延伸閱讀:當男性請育嬰假成為日常、女性可自選生育年齡——翻轉傳統思維讓育兒之路更平權)
同步認識 SDG 5 性別平等,了解更多性平議題
核稿編輯:李沂霖
參考資料
1/5篇文章
從國際與台灣永續發展目標,看 SDG 10 減少不平等
2/5篇文章
不是聘用了就好!澳洲組織打造專屬身障者的職涯諮詢所
3/5篇文章
打造兼容生活環境!他們製作友善雇主指南、促進政府修法,盼消弭移工在台困境
4/5篇文章
《全球不平等報告》:半數人口只擁有 2% 財富——社會創新如何協助降低貧富差距?
5/5篇文章
性平表現位居亞洲之冠,台灣真的性別平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