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在走,倫理要有——小微企業倫理長養成班

創業在走,倫理要有——小微企業倫理長養成班

有鑒於 ESG 的發展對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性日增,為支持小微企業注入企業倫理精神、強健營運體質,社企流攜手信義房屋與信義文化基金會,於 2021 年啟動全台首創「創業在走,倫理要有——小微企業倫理長養成班」計畫(簡稱倫理長計畫),盼透過為期 3 年的課程培訓、交流串連、經驗輸出等方式,全方位培養計畫學員對企業倫理的認知、態度與技能,協助具社會使命的小微創業者厚實經營力、強化組織營運體質、完善公司治理文件,促進社會共好、擴大影響力。
社企流將於此專欄更新倫理長計畫課程精華與相關報導,邀請大家一同關注 ESG 與企業倫理內涵與趨勢。  

專欄文章

19篇)
  • 從環境到社會責任,善用 ISO 國際標準支持企業的永續發展

    從環境到社會責任,善用 ISO 國際標準支持企業的永續發展

    社企流/文:蘇郁晴
    近幾年,永續在全球已然成為顯學。從政府訂定相關政策約束企業行為,到大眾有意識選擇永續品牌。由此可見,想要邁向永續發展的企業,眼裡不能再只有賺錢,還需由內而外落實倫理,也就是 ESG(Environment 環境、Social 社會、Governance 公司治理)。
    由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與社企流發起的「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在第三年的環境面課程中,邀請 BSI 英國標準協會資深經理林應祥分享如何藉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制定的全球工商業國際標準(以下稱之 「ISO 國際標準」),來輔助企業落實環境友善計畫。

    從 ISO 國際標準檢視,進一步制定企業的環境友善計畫

    ISO 是一間非官方的國際組織,目前共有 169 個國家參與其中,其成員是由各國的標準制定機構或具代表性的企業所組成,並集結各國及各領域專家所共同研議一套世界各國皆通用的品質管理系統和國際標準。「目前有許多國家的政府與企業以 ISO 為標準;若企業對外能以此溝通,將有助接軌國際。」林應祥表示,「沒有量測就沒有標準」,因此透過這些標準,明確制定材料、產品、流程及服務的相關流程、規格、品質等,在國際影響力上是具有公信力、一致性且可比較性。
    在環境議題上,企業可能會面臨到的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廢棄物、毒化物或噪音等問題,而這些也都會也相對應的標準、流程來進行管理。林應祥建議,對於在執行特定環境議題的企業,可以從基礎的面向來掌握,例如透過涵蓋面向最廣的「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MS)開始,釐清哪些議題是與自己切身相關,再進一步延伸建置其相關的流程、績效評估等;倘若企業本身已制定具體環境目標,在碳稅即將上路之際,可從最直接影響營運成本的碳排放管理相關標準,如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方法依據的 ISO 14064-1 標準,或針對企業組織的產品或服務所產生碳足跡的 ISO 14067 等開始檢視。
    「當我們在特定議題上持續深耕,就會發現它其實會連結到許多不同層面。企業不只要著重於單一指標,在其他相關議題上也要做到全面的揭露。」他提醒,永續涉及層面廣,企業應該關注整體永續議題。此外,企業若想了解自己關注的 ISO 國際標準回應哪些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也可以到 ISO 官網查詢。

    從 ISO 國際標準掌握永續趨勢

    該如何進一步利用環境管理的 ISO 國際標準,轉變為公司治理上實際作為?林應祥認為,我們必須了解並深思企業因應社會需求所提出的解方,都可能成為新的商業模式,但隨著時間推移、環境變化,難以預測這些既有的商業模式或服務會如何改變。
    因此,企業可以透過持續關注原本的議題以及全球風險等,如世界經濟論壇每年提出《全球風險報告》中,找到企業可著力的永續關鍵,除了用來評估、檢視企業在此議題下發展的商業模式是否需要被管理、深耕以外,也能藉由尋找相關過渡性的國際標準、倡議等作為企業執行實務的框架。「從議題出現到形成國際標準,需要 2-3 年的時間;形成法律規範可能又會花 5-8 年。當我們跟緊國際趨勢時,才有機會成為領先者,以先驅者的角色帶領他人影響特定議題。」此外,若企業想提前掌握永續趨勢、搶先推動相關計畫,林應祥建議,可以依循最終國際標準草案版(Final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DIS)以及國際標準(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來進行規劃。
    對於企業來說,對抗風險至關重要,無論企業規模大小,都可以使用 ISO 國際標準來思考、應對企業營運會面臨的風險問題。林應祥進一步解釋,BSI 英國標準協會將這種能力定義為「組織韌性」,藉由企業韌性因應外在風險並抓住商業機會。
    在組織韌性包含了 3 大領域,分別為涉及企業基本業務運作的營運韌性、數位時代下數位資訊使用、處理與保護的資訊韌性,以及高度合作關係環境中穩定的供應鏈韌性。從企業的組織韌性出發,在營運、資訊與供應鏈等面向上遵守國際標準,能協助企業更好地在面對全球風險議題時做出正確的決策,協助企業更好地應對未來挑戰,同時也提供企業穩定經營的基礎。

    獲利不忘顧環境,有助企業永續經營

    環境面兩堂課程,談到 ISO 國際標準的重要性、查閱方式、以及如何落實於企業的友善環境計畫,為欲投入環境議題的小微企業提供有助規劃與執行的工具。在全球越來越重視環境友善的世代,企業在訂定發展策略時,若能藉此工具掌握最新政策、洞察未來趨勢,將有助企業永續經營。
    核稿編輯:葉于甄 共同主辦: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
    (此文章為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與社企流共同主辦之「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計畫課程精華。歡迎分享文章網址,媒體夥伴如欲轉載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閱讀文章
  • 深耕企業倫理,推動台灣企業永續:信義文化基金會 31 年來的信念與堅持

    深耕企業倫理,推動台灣企業永續:信義文化基金會 31 年來的信念與堅持

    社企流/文:Jenny Yeh
    信義文化基金會成立 31 周年,2023 年12 月 22 日於信義學堂舉辦「信義文化基金會 31 周年暨第一屆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孫震、信義文化基金會董事柴松林與許士軍等貴賓到場外,也有來自全台超過 30 家企業倫理長計畫所培植的社會企業、青年創業家代表前來與會。
    現場特別安排第一屆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結業學員上台領獎,信義房屋精心準備給每位學員的結業獎座是來自團隊成員木酢達人利用台灣山林廢棄杉木所製成森林循環木獎座,象徵永續前行的精神;此外,也邀請學員所屬組織們到活動現場擺攤,展示並介紹他們帶有社會使命的產品及服務,讓與會貴賓及信義企業集團員工能近距離認識團隊、交流意見。
    除了展現信義文化基金會長年扎根企業倫理教育、培育青創企業及人文關懷,也啟動第二屆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提供中小企業 3 年免費企業倫理、ESG 等相關培訓課程,更加入導師輔導機制盼積極推動台灣企業永續轉型。

    以信義為名、實踐企業價值

    立基於信義文化核心理念,在過去的 31年中,信義文化基金會發起企業倫理扎根計畫、深根校園,並舉辦全國企業倫理教師營、全國大專校院企業倫理個案暨微電影競賽、創新教材研發、人文講座、podcast 等為企業倫理推廣提供有效的平台,讓大專院校的師生與企業們能有更多認識、實踐企業倫理的可能。
    「以信為名、行義之事」信義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周俊吉致詞時表示,1980 年信義房屋成立之初,就寫下 70 字的立業宗旨,訂下企業應對於客戶、員工負哪些責任,以及在追求利潤上應以「適當利潤」維持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適當利潤是奠基於當我們心中有別人、願意為他人做事情下,藉由行正當、良善之事來達成,這也是信義文化的核心精神。」周俊吉也期盼將這樣的理念傳播得更遠,於是在信義房屋創業第十年,成立了信義文化基金會。

    企業倫理計畫協助團隊打開視野、實踐永續經營

    奠基於信義文化基金會在推動企業倫理上的豐厚經驗,為了協助更多社會企業或青年創業家在創業初期就能投入企業倫理精神、建立良善價值觀等,2021 年信義文化基金會攜手信義房屋與社企流共同策劃「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以經濟、社會與環境等 3 個面向為主軸,提供 3 年的課程培訓與輔導,培育具備企業倫理精神的同時也強化組織營運。第一屆「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以未滿 5 人事業規模的小微企業為主要對象,共協助逾 50 位學員,藉由培訓課程,深化企業倫理、強健經營體質,且廣大的同儕社群亦促進學員彼此間交流經驗、串連資源、跨域合作。
    除了扎實的課程內容,為學員帶來豐厚的學習與收穫外,也促成多組學員間的合作。「3 年的倫理長計畫,讓身為創辦人的我有機會思考除了獲利以外,還有哪一部分可以更加精進。」作為學員代表的元初豆坊創辦人蔡明儒分享,因為加入倫理長計畫,重新省視品牌對於環境的意義,將綠色採購納入公司章程,也建立並推廣產銷履歷,讓原料來源與流程更透明、公開,實踐企業責任。
    「我們在這裡也找到幸福良食,很棒的合作夥伴!」元初豆坊與幸福良食共同推出的有機黑豆漿產品,目前已上架至全聯超市,第一年的銷售數量也有十萬瓶的好成績。蔡明儒坦言,倫理長計畫結業不代表結束,未來盼能將更多企業倫理的精神融入公司章程中,成為企業文化,也希望未來有機會開發更多在地社企夥伴,一起將更好的產品推廣到市場上。
    在結業頒獎典禮上,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也分享 3 年來 7 個關鍵成長與變化:
    1. 企業規模與年營收增加:多數學員已突破小微企業門檻、年營業額逐步增加。從一開始 8 成學員的企業未能達到損益兩平,已成長至 6 成企業能達損益兩平。
    2. 理解事業經營法規、導入且持續優化營運機制:透過培訓課程,學員學習依據組織願景、目標及策略制定具體營運計畫,持續追蹤關鍵經營指標,進行評估、修正。
    3. 形成核心團隊、規劃人才管理:經過 3 年培訓,多數企業已逐漸有核心團隊成員成形,且透過制定招募計畫、培養人才。
    4. 強化財務管理與內控機制:藉由會計 3 表,檢視組織財務狀況並制定預算、財務規劃、風險管理等,讓企業邁向更穩健成長的方向。
    5. 資源、產品及服務開發能力提升:取得並整合外部資源機會及管道,針對不同用戶,提供合適產品、服務,將持續擴大企業影響力。
    6. 落實環境永續:將永續理念融入經營策略與產品服務,從產品、服務設計開始的各項環節都能回應永續。
    7. 實踐企業倫理精神:近 7 成學員具足夠能力,登錄至經濟部社會創新組織資料庫,且超過半數學員投入製作所屬組織的公益報告書、影響力報告,以實際行動展現企業倫理的精神與價值。
    「我們希望能夠透過 3 年計畫,培養更多企業並深化企業倫理精神,讓更多永續與正向改變的行動得以發生。」 林以涵表示。

    從小微企業延伸至中小企業,擴大企業倫理影響力

    為了擴大信義文化精神與企業倫理影響力,並持續培育企業,信義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楊政學進一步說明「第二屆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3 大轉型方向。第一,服務對象將從原有的小微企業,進到 10 人以上、營收 1000 萬以上的中小企業,且期望從信義企業集團做起,讓上下游供應鏈廠商也能參與其中。
    第二,著重量化企業倫理對於企業經營的影響力評估,透過數據量化、指標評測協助學員更好釐清問題、掌握企業倫理對於企業體質實際改變情形。
    第三則是更著重在以企業倫理作為心法、 ESG 相關課程為工具,並導入導師機制,學員在每堂課後都能有反思、回饋。同時也會持續協助學員進行對接資源。
    「由企業倫理出發,邁向企業永續之路。」楊政學在期盼,藉由信義文化基金會深耕於學術界的影響力,逐漸擴大至產業界,對企業形成真正的影響力。盼未來 3 年計畫能更持續有更多正向行動出現,讓信義文化基金會在 31 年前種下的良善種子結果成林,朝向永續台灣前行。
    共同主辦: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 (此文章為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與社企流共同主辦之「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計畫課程精華。歡迎分享文章網址,媒體夥伴如欲轉載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閱讀文章
  • 打造健全財務管理策略,助小微企業邁向永續經營

    打造健全財務管理策略,助小微企業邁向永續經營

    社企流/文:蘇郁晴
    永續浪潮來臨,落實 ESG(Environment 環境、Social 社會、Governance 公司治理)對大小公司而言已是優先事項,不只要將此精神注入環境保育、社會友善上,也要體現於經濟活動中。
    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與社企流共同發起「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第三年規劃的兩堂經濟面課程,邀請中友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夥會計師楊承璁分享,從建立公司內稽內控的資金管理、資訊揭露透明,到透過內外帳整合,強化公司財務體質,也提供指引,讓團隊了解與外部投資人溝通時機與方式,一步步引導企業建立財務紀律,邁向永續經營。

    對內:了解會計基礎與內部控制,加強公司資金管理

    財務資金管理是企業經營的重要事項之一,想了解如何管理財務前,一定要先認識「會計」。楊承璁解釋,會計是記錄企業收付現金「權利與義務」的工具,為報表使用者(企業股東、債權人、供應商、客戶、企業利害關係人、政府單位等)提供一項共同語言,消弭彼此的認知落差。
    企業常用的報表有 2 種。一個是「財務報表」其內容包括資產負債表、總合損益表、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第二種則是「管理報表」,種類像是部門別損益表、產品別損益表、專案管理表、帳齡分析表等,不同報表所揭露的資訊也不同。以財務報表尤為重要,楊承璁提醒企業財務報表最重要的資訊是記錄企業的資產、負債與業主權益,「使用財務報表時,通常會比較特定期間與過往同一期間的數字是否有顯著差異;若出現差異,可能意味著組織營運上有風險產生,必須注意。」
    財務報表除了檢視營運是否存有風險外,也有助於接下來的財務資金管理。在資金管理上,依目的不同分為「短期資金管理」與「長期資本預算」。前者是企業評估資金的運用與需求;後者則讓企業能評估資本支出的有效性與需求。楊承璁舉例,若一間企業準備發展新品牌或新分店時,就可透過長期資本預算,評估新事業的發展可行性。
    此外,為了防範財務資金管理的舞弊與錯誤發生,企業內部控制格外重要。內部控制簡而言之是事前預防可能發生的問題,有助提升營運效果與效率、確保財務文件正確且一切遵循法律。楊承璁分享實踐心法,包括將作業流程標準化、利用文件留下紀錄、仰賴外部人士協助調整與檢查,但他也提醒,「做好內控不代表全然避免錯誤或舞弊發生,只能降低風險與影響程度。」

    對外:募資關鍵,在對的營運狀態、找到對的投資人

    當公司發展到相對穩定、往下一個擴大規模的階段前進時,勢必需要有更多資金進入,向投資人進行募資是最常見的方式。楊承璁認為,募資的重點在於「企業在對的營運狀態、找到對的投資人」。此外,他也點出許多新創團隊操作募資時,「經常不清楚自己到底缺乏什麼,是資金、資源還是時間?」在沒有謹慎評估公司現況與未來發展時,可能導致團隊在資金缺乏後才開始進行募資,這也大幅增加公司營運上的風險與失敗。
    因此,楊承璁建議,公司應該根據不同發展階段,來尋求不同的投資人。常見的投資人種類有 5 種:
    1. 親友:適合有初步構想,但缺乏啟動資金的團隊
    2. 天使:適合有簡單的商業模式,但未經市場驗證的團隊
    3. 創投:適合商模已驗證且具發展性,需大量資金複製或搶市佔率的團隊
    4. 影響力投資人:不同發展階段的團隊都適用,重點在價值論述是否符合投資人期待
    5. 策略投資人:適合正在擴大商模、整合市場或供應鏈的團隊
    團隊在準備募資時,擁有一份完整的營運計畫相當重要。其中,營運計畫內需包含營運目標、營運內容、實施方法、執行進度、人力配置、資金運用、風險評估和預期成果,才能幫助投資人清楚建構可預見的未來。
    此外,在募資期間,公司與投資人會進行「股權設計」,即是針對股權分配、股東權益、投票權等進行討論。對此,楊承璁提醒資本、投票權和持股比率可分開進行規劃,「需要注意的是,公司不要輕易割捨投票權,可能導致辛苦打造的事業被他人全部拿走。」倘若投資人堅持想要投票權,公司屆時可用「特別股」和「投資協議」來保護自身權益。

    由內到外的財務策略,協助企業永續營運

    良好的財務管理、資金運用是企業營運的根本,藉由經濟面的 2 堂課程,從公司內部常見的 2 種報表及內部控制的 5 大要素進行管理,盡可能降低財務資金管理上的舞弊與錯誤發生機率;在對外尋求投資人募資時,則需評估公司狀態與募資目標、準備完整的營運計畫書,並掌握股權設計心法。透過楊承璁的分享,期待企業能由內而外打造邁向永續營運的體質。
    核稿編輯:葉于甄 共同主辦: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 (此文章為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與社企流共同主辦之「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計畫課程精華。歡迎分享文章網址,媒體夥伴如欲轉載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迎接新年,社企流舉辦讀者小聚,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與我們聊療癒!>> 即刻報名
    閱讀文章
  • 將環境包進菜餚中——Plants 創辦人饒孟蓁:落實 ESG,實現創業初衷

    將環境包進菜餚中——Plants 創辦人饒孟蓁:落實 ESG,實現創業初衷

    社企流/文:蘇郁晴
    點進蔬食餐廳 Plants 的粉絲專頁,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張擺盤精美宛如藝術品的餐點照,內文除了詳述餐點特色,也揭露每一項在地食材的產地來源。
    「我們希望消費者不會因為改變飲食習慣失去享受美味食物的樂趣,有了好的食物,也讓消費者更有動機了解每道食物的理念與意涵。」開業 7 年,Plants 致力推廣植物性飲食,共同創辦人饒孟蓁與林莉,希望將全植物、無麩質、全食物、裸食 4 個概念注入每一道料理中,「讓大眾知道只要透過三餐的選擇,就能為環境議題盡一份心力。」
    店內環境設計與用餐須知上也別具巧思,除了鼓勵消費者只點自己吃得完的餐點、盡可能不造成浪費,還在店內的每張餐桌放上一本自製小冊子,裡頭介紹各種植物性飲食相關的專有名詞與料理方式。
    2023 年 10 月,小超市 mise en Plants 開幕,專門販售純植物、無麩質食材與永續選品,要讓大眾更容易認識、並取得這些友善環境的品牌。

    將知識化為行動,將永續價值植入團隊營運

    Plants 是饒孟蓁與林莉兩人第一次創業,饒孟蓁坦言,起初經營與管理公司對她們來說並不容易。於是,在 2021 年參與由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與社企流共同策劃的「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以經濟、社會與環境等 3 個面向為主軸,提供 3 年的課程培訓與輔導,培育具備企業倫理精神的同時也強化組織營運。她們希望能透過課程內容與師資輔助了解開設一間公司需要建立的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還能進一步了解如何將企業倫理精神與ESG 落實在公司營運中,這是一般課程不會提及的內容。」
    回憶 3 年的課程內容,饒孟蓁認為,在社會面與環境面課程中提到的改變理論、影響力評估、環境管理工具與公益報告書等學習與分析能力,對她們來說受益良多,從不同面向釐清自己目標和可以努力的空間;而經濟面課程講到的會計、財務管理則有助她檢視日常營運中有哪些數據是特別需要留意的。此外,她也表示,「計畫提供的課程師資相當好,遇到問題時向老師們提問,都能很快就能獲得協助。」
    此外,饒孟蓁認為參與計畫另一項收穫,是有助於團隊積極訂定中長期計畫。過去,雖然饒孟蓁與林莉兩人都深知 Plants 的理念與願景為何,只是每天忙於營運各項大小事,難有時間好好思考、規劃階段性目標,她笑說:「這個計畫會逼我們思考未來 1-3 年的計畫,神奇的是,當我們將目標寫下後,就默默地朝那個方向邁進。」2023 年創立新品牌 mise en Plants,正是她們 2 年前訂定的目標。

    從公益報告到策略合作,邀請蔬食夥伴共創影響力

    日前,第一屆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雖然已經結束,但也鼓勵參與學員根據團隊需求,產出一項具體成果,而饒孟蓁選擇產製一份公益報告書,盤點、彙整出 Plants 7 年來積累的影響力。但其實一開始她並不知道何謂「公益報告書」,經過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柯勇全逐步剖析「公益報告 WHY、HOW、WHAT」,讓她了解透過公益報告書,有助於對組織內部的對焦溝通、深入了解公司理念與影響力,朝共同願景前進;此外,也藉由鮮乳坊品牌長陳聖凱分析不同組織的公益報告書製作方法,讓她掌握其製作心法,利用公益報告書爭取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支持。
    然而,準備的過程中,饒孟蓁曾一度不知該如何量化影響力而感到困擾,「餐飲業的影響力數據比較抽象、難以量化;舉例來說,若要談垃圾減量,就需調查、比較其他同性質餐廳的垃圾量,但這其實這並非易事。」後來,經過老師的提點、解惑,具體影響力數據可以和過去營運數據相比、檢視是否成長;無法量化的影響力,則可清楚條列出實際行動,並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為指標、並對應其發展目標。
    此外,Plants 也與同為學員的「腴釀康普茶」展開合作。饒孟蓁表示,同樣作為推廣蔬食、植物性飲食的團隊,便在 2020 年邀請腴釀一同聯名製作不同風味的康普茶。「市面上有許多康普茶口味較酸,但腴釀康普茶的口感細緻、有花草香,是一般大眾都能接受的好風味。」正式推出後,廣受大眾好評,成功透過夥伴合作方式讓蔬食理念觸及更多不同群體受眾。

    透過多元管道,將植物性飲食理念散落各處

    在推廣理念上,2020 年 Plants 獨立出版《全食物料理哲學》食譜書,「因為在台灣兼具植物性與無麩質的相關書籍較少。只要能回應我們的理念與願景,不管透過什麼樣的媒介,我們都願意嘗試。」饒孟蓁表示,想再彙集近年所學的新知再推出新版食譜,又或是為志同道合的餐廳或主廚出書。
    Plants 希望接下來能透過更多元的方式推廣植物性飲食,這也包括開啟電商平台,讓不限北部的消費者也能買到純植物、無麩質食品與永續選物,也希望能在社區公園舉辦蔬食市集,讓共享相同理念的品牌能聚集在一起,在彼此交流的同時,也讓周邊住戶能認識優質店家。
    核稿編輯:葉于甄 共同主辦: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 (此文章為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與社企流共同主辦之「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計畫課程精華。歡迎分享文章網址,媒體夥伴如欲轉載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迎接新年,社企流舉辦讀者小聚,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與我們聊療癒!>> 即刻報名
    閱讀文章
  • 廢棄樂園到永續示範場域——集思行旅創辦人王秀文:企業倫理提升團隊營運能力,往永續前行

    廢棄樂園到永續示範場域——集思行旅創辦人王秀文:企業倫理提升團隊營運能力,往永續前行

    社企流/文:蘇郁晴
    當公車爬上蜿蜒小坡,抵達南天母廣場站牌後,步行不到 5 分鐘路程,便能來到宛若世外桃源的南天母森林小鎮。
    這裡原是廢棄多年的南天母森林遊樂園,2016 年集思行旅文創社會企業創辦人王秀文帶著團隊進駐後,一邊整理環境、一邊請生態專家調查當地自然環境,才發現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像是山蘇、茼蒿、鴨腳木等,甚至有能分解廚餘的黃金黑水虻。盤點完當地資源後,團隊著手規劃一系列的導覽活動與課程,如循環食農、生態環境、主題式探索教育等教育體驗等,期盼利用這片閒置土地推廣食農教育、生態保育,同時也培力弱勢族群。
    自 2020 年起,正式在南天母小鎮開辦實體活動,3 年內舉辦近 200 場活動、吸引 8 千人次參與。為土地賦予新意義的同時,也讓人們進一步認識環境議題。

    參與企業倫理長計畫,學習公司治理與永續趨勢

    團隊成立的第 4 年,正逢疫情嚴峻期間,所有實體活動必須喊停。多了一些閒暇時間的王秀文注意到全球正吹起永續風潮,各大企業開始注重 ESG 議題,市面上也出現許多相關的培力工作坊。「當時,我以為 ESG 對小組織來說太過遙遠,只有大企業才能做。」想跟上世界趨勢的她,無奈對 ESG 一知半解。
    一次的機緣巧合下,認識由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與社企流共同策劃「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以經濟、社會與環境等 3 個面向為主軸,提供 3 年的課程培訓與輔導,培育具備企業倫理精神的同時也強化組織營運。藉由課程深入淺出地學習、認識公司治理方式及永續發展趨勢,讓首次創業又積極想接軌永續的王秀文,二話不說便投遞申請。
    「一直以來,我們在對外溝通上只採取感性訴求、沒有提供理性的數據支持,難以讓利害關係人了解我們的行動帶來的影響力。」經過課程學習,王秀文意識到將影響力數據化的重要性,因此現在團隊在辦活動時,不忘記錄數據、思考量化影響力,以利日後對利害關係人的溝通、也能藉此檢視組織的目標取向。
    王秀文也表示,經濟面課程中提到的會計及財務報表知識,在組織營運上助益良多,「雖然現階段難以立刻著手改變,但接下來會一步步將所學落實於公司內部。」

    透過公益報告書,讓利害關係人間的溝通更順暢

    在 3 年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結束時,每個參與課程的組織依各自需求產出實際成果。王秀文有感於鮮乳坊品牌長陳聖凱的「以公益報告促進內外部溝通」課程中提到,「講師透過分析不同組織的公益報告書製作心法,哪部分做得好、哪部分可以做得更好,讓我了解該如何整理企業文化、品牌價值、質化與量化影響力,有助與員工、股東、顧客溝通。」對此,她受益良多,因此集思行旅選擇製作公益報告書,彙整 3 年來透過實體活動累積的具體影響力,預計於 2024 上半年發布團隊的公益報告書。

    開啟夥伴合作計畫,發揮1+1>2 的影響力

    2021 年,南天母森林小鎮看見雞飼料大幅調漲,也發現自己養殖的黑水虻是雞隻良好的活體飼料。於是,團隊從零開始,測試以黑水虻飼養雞隻。成功後,團隊將養雞的工作流程簡化,並邀請心智障礙者等弱勢族群擔任「雞管家」任務,從養黑水虻到養雞,讓他們在獲得一技之長也能認識循環經濟。
    王秀文在一次與同為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致力改善銀髮族居住空間的「居家安全達人」創辦人林道然聊天過程中,林道然主動提及,可以讓居家安全達人服務的銀髮族也參與集思行旅推廣的雞管家計畫,讓長者在照顧雞隻的同時能活動身體、獲得陪伴。目前兩個團隊已開始設計銀髮族的培力課程,接下來將正式啟動合作計畫。
    藉由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不僅獲得知識上的成就,也開啟與其他專注同一議題的夥伴進行合作,借力使力的方式,擴大彼此的影響力。

    復甦的南天母森林小鎮的未來永續計畫

    成立至今 7 年,南天母森林小鎮的下一步,希望能將雞管家培力計畫的模組複製到不同區域,培力更多地區的弱勢族群,目前已鎖定能提供場域的土城、石碇和南港。
    針對活動體驗,目前已有食育和農育計畫,接下來將拓展木育再生計畫。「我們發現這塊土地上有很多枯枝倒木,一直在思考如何重整與利用。」王秀文提到,團隊裡的設計師夥伴,能開設廢棄木頭再利用等文創商品課程,讓參與者不但能體驗手作,更能從中認識林木保育議題。
    沉睡了 30 年的南天母森林,歷經團隊耕耘後,不僅要重拾往日榮景,更是引領人們邁向更永續的未來。
    核稿編輯:葉于甄 共同主辦: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 (此文章為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與社企流共同主辦之「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計畫課程精華。歡迎分享文章網址,媒體夥伴如欲轉載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迎接新年,社企流舉辦讀者小聚,以心理健康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與我們聊療癒!>> 即刻報名
    閱讀文章
  • 將倫理思維植入團隊:從公益報告到人才管理,強化組織的社會影響力

    將倫理思維植入團隊:從公益報告到人才管理,強化組織的社會影響力

    社企流/文:蘇郁晴
    大談 ESG(Environment 環境、Social 社會、Governance 公司治理)的現今,企業不再單以經濟獲利為導向,而是更關注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從公益報告書出發,連結企業內外部的利害關係人,到人才治理,讓 ESG 深入企業文化裡。
    由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與社企流發起的「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在第三年社會面的 3 堂課程中,邀請到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柯勇全、鮮乳坊品牌長陳聖凱與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前副總經理黃淑芬,從梳理重要影響力指標、建立公益報告書呈現企業創造的價值,並與利害關係人進行有效溝通,對內凝聚共識、對外爭取支持。此外,也進一步分享面對人才管理議題時,企業內部的高階主管與人資,該如何找到且留住寶貴人才。

    回應 10 項關鍵問題,打造影響力價值的公益報告書

    對企業而言,製作一份能展現企業理念與成果的公益報告書,在倡議永續的當代越來越重要。「好的公益報吿書能幫助投資人、消費者和團隊內部做出更好的決策。」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柯勇全表示,不論對內、對外,公益報吿書都能為企業組織帶來價值的創造。
    然而,究竟一份好的公益報告書,該如何呈現?柯勇全整理出 10 項問題作為指引,讓企業在進行報告書製作前,好好思考以下的 10 項問題,並適當地呈現在內容上,就能展現企業優勢與價值:
    1. 我們打算處理什麼問題?觀察企業現況與理想狀態的差距
    2. 我們對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什麼?針對欲解決的問題,提出的服務、產品或活動
    3. 我們的方案將有可能改變哪些人?提出的服務、產品或活動將影響哪些利害關係人
    4. 利害關係人被改變了什麼?利害關係人在知識、行為與感受上有哪些具體的轉變
    5. 如何衡量成果或改變?透過一或多個量測指標證明利害關係人改變的程度、數量與持續時間
    6. 有多少成果或改變發生?記錄每個改變發生的時刻與提出相關證明
    7. 成果可以持續多久?提出的服務、產品與活動對利害關係人的改變可以持續多久
    8. 有多少成果確實因我們而產生?了解企業自身專長,有助彰顯自身價值
    9. 哪些成果相對重要?根據企業的理想與使命,呈現能展現企業獨特價值觀的成果
    10. 哪些成果需要管理?依據「相關性」和「顯著性」管理目前成果 - 相關性(質性判斷):組織政策或目標、主要利害關係人、同儕標準、普世價值等 - 顯著性(量化判斷):實際或潛在成果超過一定門檻,如改變總量、改變持續時間等

    鮮乳坊實戰經驗,做一本打動人心的公益報告書

    由乳牛獸醫成立的鮮乳品牌「鮮乳坊」,成立至今,已推出 2 本公益報告書。品牌長陳聖凱分享,鮮乳坊如何透過公益報告書與利害關係人進行有效溝通,並爭取內、外部的支持。
    陳聖凱提到,製作公益報告書有 3 個關鍵要素:第一,符合品牌價值、易於理解的視覺設計;第二,有記憶點且易於傳播的文案和數據;第三,有邏輯且便於更新的報告書架構。一旦掌握上述關鍵,就有助利害關係人一目瞭然企業欲傳遞的理念、行動與成果。
    若想獲得利害關係人進一步的支持,就需要在報告書中加入「感性訴求」。翻開鮮乳坊公益報告書,在 3 個呈現影響力的章節中,除了以具體數據呈現每個行動的成果,適時地插入一篇篇來自不同利害關係人的真實故事,陳聖凱表示:「若要吸引利害關係人響應行動,打動人心的感性訴求絕對是必要元素。」
    最重要一點,公益報告書的目的是要向利害關係人呈現品牌價值。「品牌價值是在利害關係人心中,感受一間企業展現承諾與競爭力的總和。」陳聖凱補充說明,這其中包括企業的願景、使命、核心能力、以及品牌與夥伴價值觀。藉由在公益報告書中清楚描述、呈現這些內容,達到與利害關係人間的有效溝通。

    不只選用育留!主管與人資的 3 個人才管理課題

    除了透過公益報告書與利害關係人進行有效溝通,擴展對外的企業價值,對於企業來說,「人才」更是一間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但每個人的價值觀、想法大不相同,該如何挑選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是人資與用人主管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談到人才管理,許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基本的「選、用、育、留」4 個關鍵,但除此之外,前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副總經理黃淑芬表示,「人資工作是環環相扣的,留意政策法規和關注組織環境也相當重要。」
    在功能任務(選用預留)上,黃淑芬點出,除了企業內部平時會用到如 OKR、KPI 等工具,如何向員工展現工作價值也會影響人才去留。「公司就算提供再好的福利,員工達到個人工作目標後,仍可能因為想去探索人生等個人因素離開。」一開始與員工溝通時,就該將工作賦予除了賺錢以外的意義與價值。針對政策法規,除了遵循法規是最低的基本原則外,不論是管理行為、創辦理念、組織設計等創造出的組織架構,都需要緊扣組織發展業務的策略藍圖,才能更好地支持企業核心目標。
    回應組織環境塑造,「人資和用人主管需要共同分擔管理工作,人資為用人主管提供技術和方法,用人主管則回饋管理技巧與經驗。」黃淑芬將一間企業比擬為一座花園,人才是需要養分、開花結果的花朵,;人資是根據不同花種提供技術和方法的園藝達人;用人主管則是無時無刻查看花朵成長的園丁。「管理人才前需先思考自己想蓋一座什麼樣的花園,再依此擬定策略。」

    從公益報告到人才管理,深化利害關係人與組織影響力

    藉由社會面的 3 門課,從製作公益報告書前的 10 個提問,逐步引導組織團隊深入思考公司理念、欲解決的問題與解方以及分析利害關係人等,掌握打動利害關係人的關鍵要素與心法;再帶著學員了解人才管理上需要注意功能任務、政策法規和組織環境 3 面向,協助小微企業能由內向外長出符合理念的行動與成果,進一步擄獲利害關係人的心,便有機會獲得實際支持、擴大影響力。
    核稿編輯:葉于甄 共同主辦: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
    (此文章為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與社企流共同主辦之「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計畫課程精華。歡迎分享文章網址,媒體夥伴如欲轉載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