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AlphaTradeZonePhoto Credit:AlphaTradeZone
社企流/文:梁元齡
從 2000 年到 2015 年,隨著環境、社會趨勢,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動向也從「經濟、環境、社會」的 3 項維度,調向「人類、地球、合作、繁榮、和平」的 5 大元素。其中,關於企業營運的討論,也從過去談論獲利、損益平衡的概念,提升到「良善治理(governance)」的層次。
所謂良善治理,意指有效、協調的管理,目的是讓組織長期且永續的發展。在公司體質健康度的觀察上,企業可以使用財會報表來做監測;在考量利害關係人的權益上,企業則可以使用永續報告書來盤點自身行動,目標是否達成、合乎永續價值。
信義房屋、信義文化基金會與社企流發起「創業在走,倫理要有——小微企業倫理長養成班」第二年的計畫中,經濟面向課程規劃,從「企業治理」的角度出發,邀請到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林杏子、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連德元,為學員分享組織價值、財務經營等兩大治理核心,協助學員調整企業、組織體質,由內而外貫徹企業倫理價值。

檢視公司營運健康度,詳細帳務為治理加分

永續經營是企業最重要的面向之一,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連德元指出,財務報表中充斥著各類有關企業營運的關鍵訊息,這對管理者來說是很好的幫手。根據連德元初步觀察,絕大多數小微企業,20 人以下的團隊中並沒有聘請專職的會計人員。然而,詳細的財務報表並不僅滿足稅務機構查核,對公司經營者而言,學會閱讀財報,就能收獲更多有關公司或團隊組織治理建議與營運決策。「財務報表猶如公司的健康報告書,反映公司過去作為,在公司營運體質需要改善、加強之處。」
(講師連德元強調財務報表對於企業檢視進行營運和決策上,提供有效的資料參考來源。來源:社企流)
(講師連德元強調財務報表對於企業檢視進行營運和決策上,提供有效的資料參考來源。來源:社企流
在財務整合上,連德元建議主要閱讀「財務三表」:
  • 資產負債表:評估資產及負債品質,呈現公司整體財務狀況
  • 綜合損益表:衡量公司結構性的獲利能力,反映出一家企業的經營成效
  • 現金流量表:觀察現金流出與流入的穩定度,是中小企最在乎也最常用到的表型,甚至有部分中小企業需要每週製作,以掌握短期內即時的現金流。
針對初學者,連德元指出,要掌握財務報表的訣竅並不難,從現金、應收帳款、存貨及固定資產,4 種類型財務進行梳理,善用除法來計算出比率,並觀察佔比的大小或變化。此外,也可多注意重大、顯著的數字,掌握一家公司中最重要的營利來源或成本流失;最後,交叉比對的工作也很重要,例如與自己公司往年比較、與預算比較,或是與相同產業性質的其他公司比較,觀察帳面上可能被忽略的面向。
藉由財務報表,反映在營運決策和行動方案中。舉例來說,一家企業如果要計算應收帳款的周轉率,可先用「營業收入/平均應收帳款」公式算出獲利,該數字反映應收帳款「為公司做了幾次生意」,數值越高越好。再利用「365 天/應收帳款周轉率」公式,得出收現天數,用來計算公司是否按時收到款項。透過財務數字呈現公司營運實際情況,才能進行下一步正確的決策與行動方案。

組織目標串接永續理念,找出對應 SDGs 關鍵字

在永續概念當道的現今,許多創業者除了會在財務面的難題外,也會面臨考驗經營者對於自己公司理念的掌握。多數的經營者雖能清楚說出自家公司或團隊的理念,卻不知道如何與全球性的永續價值精準、適當地串接。相反地,若能串聯自家組織理念與 SDGs 價值,公司在跟消費大眾、客戶、投資人溝通,甚至編列政府要求的報告書都更有效率,也更能對齊全球的永續發展趨勢。
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林杏子表示,當企業在討論永續議題時,應該將組織目標回歸到「倫理」層面,再進而套入永續發展指標。「倫理」屬於抽象的道德概念,自發性地進行,而「永續」猶如法規遵循的範疇,企業的最低道德標準限度,兩者乍看下聽沒有相通性,林杏子卻顛覆這個概念,「永續不應只是法令及規範」以價值、產業、共利等 3 面向,細緻地串起兩者關係。
當我們面臨道德困境與兩難,倫理選擇的根本就是價值觀念,面對相同處境,不同觀念的人會有不同的決策結果。林杏子建議,創業者從「價值」出發,層層探究個人、家庭、公司、社會價值中,有哪些是首要且不可或缺的?面對個人價值,有些人的答案可能是「善良」,但當提高到家庭層次,答案可能會變成「責任感」,再提高到公司層次,或許「誠信」為主要的依歸。
企業理念是實踐專業的場域,林杏子提醒,當我們在執行專業的同時必須以倫理為根本,以倫理支持專業做對的事情。課堂上,林杏子也以九宮格概念,分別從企業場域、利害關係人、企業專業價值、治理、場域社會責任、社會、環境、責任等 8 個面向環繞著企業核心理念,輔助梳理學員們面對自己企業、團隊組織,進而討論與 ESG 指標相關連結。
盤點完倫理元素後,將企業價值對應到聯合國公布的 17 大類、196 個細項的永續發展指標,並搭配國立高雄大學協同開發的「多國語系 SDGs 字典」,一一將企業、團隊在做的事情或願景,拆解放進 SDGs 關鍵字,套入永續發展指標。

永續經營不是新名詞,貫徹倫理由內而外

「在過去,當一家公司希望長久穩定發展,除了追求利潤外,也必須通盤考慮組織內成員、組織外系統的權益,這是倫理的基礎」林杏子指出,企業永續經營不是新興的名詞,觀照過往企業在進行風險評估時,對內旨在確保長久經營,對外旨在確保與周遭利害關係人維持穩定的平衡關係,這跟永續概念中的「內永續」、「外永續」意涵實是相通。
(企業倫理個案分析的課堂,台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林杏子與學員合影。來源:社企流)
(企業倫理個案分析的課堂,台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林杏子與學員合影。來源:社企流
透過經濟面的 2 門課程,期望讓團隊組織進行實務操作時,能善用財務報表提供的訊息,強化公司治理技巧,並以永續指標重新定錨企業的使命願景,讓所做之事都能呼應倫理價值。如此一來,才能串連想望與行動,讓組織生生不息地運作下去。
核稿編輯:葉于甄 共同主辦:信義房屋、信義文化基金會
(此文章為社企流與信義房屋、信義文化基金會共同主辦之「創業在走,倫理要有——小微企業倫理長養成班」計畫課程精華。歡迎分享文章網址,媒體夥伴如欲轉載請來信洽詢社企流。)

文章標籤

  • 創業在走,倫理要有——小微企業倫理長養成班

    創業在走,倫理要有——小微企業倫理長養成班

    有鑒於 ESG 的發展對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性日增,為支持小微企業注入企業倫理精神、強健營運體質,社企流攜手信義房屋與信義文化基金會,於 2021 年啟動全台首創「創業在走,倫理要有——小微企業倫理長養成班」計畫(簡稱倫理長計畫),盼透過為期 3 年的課程培訓、交流串連、經驗輸出等方式,全方位培養計畫學員對企業倫理的認知、態度與技能,協助具社會使命的小微創業者厚實經營力、強化組織營運體質、完善公司治理文件,促進社會共好、擴大影響力。
    社企流將於此專欄更新倫理長計畫課程精華與相關報導,邀請大家一同關注 ESG 與企業倫理內涵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