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NEOM on UnsplashPhoto credit:NEOM on Unsplash
全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樣性危機,這不僅衝擊地球的自然系統,也嚴重危及潔淨空氣與水、糧食供應以及藥物研發等多項基礎需求。在第 16 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6)上,各國雖然做出了保護地球多樣性的承諾,然而距離 2030 年「保護 30% 陸地與海洋」的目標仍遙遙無期。面對這場浩劫,要真正恢復大自然的活力,僅靠政府或保育組織的力量遠遠不足;社會企業在提供創新解決方案與整合資源上展現潛力,更是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的關鍵所在。
社企流/編譯:蘇郁晴
全球生物多樣性正面臨嚴峻危機。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 2024 年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全球已有超過 100 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野生動物數量在過去 50 年內驟減 73%。如果不及時採取行動,這場生態浩劫將嚴重衝擊地球的自然系統,進而威脅潔淨空氣與水的供應、糧食安全、藥物研發,以及各類天然資源的獲取。
為了應對這場危機,第 16 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6)上,各國領導人開始採取積極行動,其中一項重要決議是設立常設機構,以確保原住民族能夠參與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決策。然而,整場談判仍籠罩在緊張氛圍中。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最新報告,目前全球在該議題的推進速度緩慢,原訂於 2030 年達成的「保護 30% 陸地與海洋」目標,按照目前進度,光是海洋部分恐怕就要延遲至 2107 年才能實現。此外,英國媒體《Carbon Brief》指出,在 COP16 會議上,196 個締約國中,僅有 44 國(約 22%)提出進一步的生物多樣性計畫,顯示全球行動仍然不足。
人類的健康與地球環境密切相關,要解決迫在眉睫的生物多樣性問題,我們需要結合自然科學與社會層面的解決方案,相比於氣候變遷的減緩策略,社會動態——包含人類社會運作模式、群體行為與價值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扮演著更加關鍵的角色。(同場加映:為什麼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對我們的生活有多重要?

改善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推手——社會創新組織

社會創新組織正位於經濟成長、社會公平與環境永續的交匯點,全球約有 1000 萬家社會企業,每年創造超過兩兆美元的營收,並提供 2 億個就業機會。這些組織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不僅協助解決生物多樣性問題,還能確保當地社群的生計發展,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同場加映:什麼是社會企業?3 分鐘看新手必讀,一次搞懂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
以埃及的社會創新組織 SEKEM 為例,該組織致力於綠化沙漠,將貧瘠土地轉化為肥沃土壤,並為當地社區提供教育,推動更具生態意識的生活方式,這樣的模式有助有效推進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目標。
在哥倫比亞,Kardianuts 則透過再生農業管理超過 2500 公頃的農地,打造農林復合系統,在當地原生的腰果樹 旁種植超過 30 種作物,以促進區域糧食安全。這種永續農法不僅改善土壤健康、減少碳排放,還能為當地社區創造穩定生計。Kardianuts 也與原住民族緊密合作,運用傳統生態知識來管理土地,確保大家能公平分享生物多樣性的益處。
此外,巴西社會創新組織 MapBiomas 則透過人工智慧保護亞馬遜雨林。他們分析衛星影像,繪製森林砍伐、洪水與火災影響的區域地圖,並提供數據給政府與私人保育機構,強化對生態系統退化的監測與保護行動。
(社會創新組織透過創新、具變革的行動,逐步改變我們的環境。來源:Pongpoonat Rungrueng on  pexels)
(社會創新組織透過創新、具變革的行動,逐步改變我們的環境。來源:Pongpoonat Rungrueng on pexels

只有社創組織參與還不夠!公私部門支持也不可或缺

社會創新組織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但若缺乏政府與企業的全力支持,它們將難以發揮最大潛力。政府可以透過消除監管障礙、制定有利政策及提供財務激勵措施來促進創新,企業則能提供資源、合作機會和市場管道,這對擴大解決方案的影響力至關重要。要真正釋放社會創新組織潛力,並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社會創新組織需要得到足夠的支持,來填補高達 1.1 兆美元的資金缺口。
在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國家,當地社群不僅是解決生物多樣性危機的核心,還具備領導應對行動的能力。透過與企業合作,社會創新組織能夠獲得關鍵資源,如導師指導與資金支持,進而擴大影響力。(同場加映:ESG 下一步——全球企業如何解鎖永續新動能?
舉例來說,美國金融公司 Banco Davivienda 的「Social Skin Award」便是一項成功的企業支持計畫,專為哥倫比亞與中美洲的創業團隊提供資源,鼓勵他們解決社會與環境問題,並為當地居民創造正向影響力。計畫參與者之一—— SiembraCo 致力透過衛星影像與人工智慧技術,改善拉丁美洲的農業、幫助農民與消費者建立更具韌性的供應鏈。
透過加強社會創新組織與公私部門之間的合作,不僅有助於共同守護與恢復自然環境,還能促進、並建立一個包容性經濟,讓人類、自然與企業能夠共同繁榮。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葉于甄
作為關注永續的企業領導者、負責人,想找到強化企業 ESG 實踐的創新方法?讓社企流「企業永續力三次方計畫」做你的永續神助攻,為企業由外而內解鎖永續動能:
  • 向外拓展,永續議題領談:強化品牌形象、支持關鍵議題倡議促進社會進步,跟著社企流一起領談永續議題,擴大永續話語權
  • 向內提升,企業諮詢媒合:與社會創新組織發展策略夥伴關係,回應企業需求,讓社企流為你鏈結社創夥伴,釋放永續創新力

文章標籤

  • 全民必備 ESG

    全民必備 ESG

    在永續浪潮下,ESG 不只是投資人、企業關注的議題,更成了與你我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的話題——作為消費者,如何促進企業採取對環境與社會正向有益的行動?作為工作者,如何在職場中累積行動、成為企業邁向永續的助力?在此專欄中,社企流將蒐羅國內外與 ESG 相關之主題,如 DEI、友善職場、員工永續素養、企業永續文化、減碳行動等趨勢、新知與實踐案例,提供日常工作中實踐永續的靈感參考。 如有任何 ESG 實踐問題、想了解社企流提供的服務方案,歡迎來信:s-value@seinsights.asia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