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編譯:蔡潔凡
衝浪是一種與自然緊密相連的運動,但隨著氣候變遷與海岸開發加劇,全球許多衝浪地點正面臨生態危機。海平面上升、珊瑚礁退化、沙洲侵蝕及沿海過度開發,都可能影響海浪的形成,甚至摧毀衝浪點。然而,衝浪者與環保團體正在積極行動,透過「衝浪保護區」(Surf-Protected Area, SPA),不僅延續衝浪環境,也讓衝浪運動成為守護地球的一部分。而位於印尼東北角群島之一的 Rao Island,則在近日正被劃定為 SPA 範圍,為當地海洋生態注入一股保護的力量。
全球暖化成為浪點的隱形殺手
理想的衝浪浪點多半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海岸線,這些海岸線是由珊瑚礁、沙洲或岩石地形組成,海浪會在此翻捲起伏而形成理想的衝浪波。然而,理想的衝浪地正遭受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海水變暖、海岸線侵蝕等逐步破壞衝浪浪點;此外,沿海城市的擴張與旅遊開發使衝浪點面臨人為破壞,過度建設可能改變海流動態,影響波浪形成,污染與廢棄物排放則會危害海洋生態,使許多原本熱鬧的衝浪點逐漸失去生命力,不僅影響衝浪活動、更為自然生態帶來嚴重破壞。
根據研究,全球 25% 的衝浪浪點距離關鍵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如紅樹林、海草床與珊瑚礁)3 英里以內,這些海洋生態系統不僅能抵禦風暴與海岸侵蝕還能封存大量二氧化碳,減緩氣候變遷。此外,研究更發現,全球衝浪浪點 1 公里內的這些生態系統儲存 8,830 萬公噸的碳,其中,美國、澳洲、印尼、巴西與巴拿馬佔了一半。但卻有將近 2/3 的衝浪浪點缺乏正式的保護措施,面臨開發和其他威脅,使這些碳儲存地處於危險之中。「一旦這些碳儲存地遭到破壞,在未來幾十年內都無法恢復」該研究的共同作者 Marissa Miller 表示,若這些區域受到破壞,除了影響衝浪者,也將影響海岸生態與全球碳儲存能力。

追浪也能拯救地球,為海洋而衝的未來
這一全球性風險引起了衝浪愛好者的警覺,促使「國際保育組織」(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與「拯救浪潮聯盟」(Save the Waves Coalition)等團體積極行動,致力於全球範圍內保護衝浪浪點。國際保育組織的專家 Scott Atkinson 指出:「保護衝浪點除了滿足運動需求,更能對抗氣候變遷。」國際保育組織與拯救浪潮聯盟已在印尼、秘魯與哥斯大黎加合作,設立 30 個 SPA。保護區不僅保護海浪,也確保當地社區的生計與環境能夠共存。在印尼莫羅泰,當地社區與環保團體合作,結合衝浪保護與永續漁業與生態旅遊。例如 莫羅泰衝浪保育營,讓孩童在學習衝浪的同時,也了解如何守護當地生態,使未來的發展與環境並存。
除此之外,衝浪旅遊每年帶來 650 億美元的經濟效益,許多沿海社區仰賴衝浪觀光維生。然而,未受控的旅遊開發可能導致過度開發、污染與社區衝突,使原本脆弱的海岸生態惡化。國際保育組織的 Marissa Miller 表示:「若沒有相關的保護計畫,發展過度的問題將持續惡化。但我們還來得及改變,關鍵在於立即行動。」
衝浪不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與自然深度連結的方式。長期與海洋互動的衝浪者,能夠親身感受到海岸變遷,進而推動更多人關注氣候與環境保護。透過推動衝浪保護區,不僅能確保未來仍有優質衝浪地點,也維護了沿海社區的經濟與文化、對抗氣候變遷。當全球衝浪者與環保團體攜手努力,這場運動將不只是關於追逐浪潮,更是關於守護地球的未來。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葉于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