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媒體/文:葉琳喬
不老食堂位於台中的一處古蹟宮原武熊宅邸。這座老宅建於 1933 年,原是留德的日籍眼科醫師宮原武熊的私人別墅。宮原醫師不僅是醫學界的佼佼者,還曾擔任台中州協議員,與台籍精英共同創立「東亞共榮協會」,對當時的政界、醫界與教育都深具貢獻。隨著歲月流轉,這棟曾經風華絕代的老宅逐漸沉寂,甚至一度被遺忘。直到胡志強市長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這座擁有昭和浪漫氣息的建築才得以重獲新生。2016 年宅邸交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營運,搖身一變成為「不老夢想館」的一部分,充滿了新生命與暖意。

14 位不老料理人,平均年齡 66 歲
不老食堂正是這股暖意的核心所在。不老食堂延續弘道老人基金會著名的「不老騎士」精神,以銀髮退休人士擔任餐廳主力,餐廳的靈魂來自平均年齡 66 歲的 14 位「不老阿嬤」,他們以各自的專長與經驗,輪班擔任主廚設計菜單,每日提供一葷一素的「阿嬤精選定食」與「老ㄟ今天呷素套餐」。
中午時分是不老食堂最熱鬧的時候,也是阿嬤展現魔法的時候了。控肉的香氣飄出,三杯雞的湯汁咕嚕咕嚕滾著,還有一定要手打很多下、會爆汁的瓜仔肉丸子,讓人光是聞到就忍不住吞口水。「我們的菜都是家常菜,用心做的,客人吃了會想起家的味道」,阿嬤帶著笑意這樣說。每天更新變化的主菜同步更新在臉書上,想吃什麼不妨先查一查,皆搭配健康時蔬、藜麥飯、醋飲與湯品,飯後還有甜湯或是小冰棒畫上完美句點。

阿嬤自製鹹豬肉,做成特色鹹派
除了阿嬤的家常菜,這裏的鹹派與甜點也頗有看頭。鹹派的靈感來自國外的「清冰箱」,用蔬菜、紅蘿蔔和馬鈴薯泥,搭配阿嬤自己醃的鹹豬肉,讓傳統的食材玩出新花樣。而素鹹派則用南瓜、菇類和味噌,帶出溫暖濃郁的口感。
2023 年為了慶祝宮原武熊官邸建築 90 週年,食堂還推出特別甜點「宮原之心」,表達對宮原先生的敬意與情感。宮原武熊先生來自鹿耳島,而鹿耳島盛產地瓜,用紫心地瓜做成的提拉米蘇每一個細節都有寓意,以霧峰出產的初霧 99 米酒結合昭和時期引進的可爾必思,沾濕手指餅乾,讓香氣層次更為豐富;再加入細膩的紫心地瓜餡,最後撒上輕盈的紫心地瓜粉,紫色既美觀又有深意,象徵著宮原武熊先生的勇氣與智慧,讓甜點也成了一段傳遞歷史的方式。

不老食堂對銀髮族特別友善,工作時間是彈性的,每天僅 5.5 小時,還有高腳椅讓長輩隨時休息。薪資依勞基法計算,大約一個月能有 17000 元,雖然收入不高,但對於這群不老阿嬤們來說,這裡是快樂的「第二人生」。不僅如此,她們還推出便當外送服務,使用專用手推車減輕搬運負擔。會不會太疲累?一位阿嬤笑著說:「騎電動機車送便當,看到大家笑著接便當,心裡特別滿足。」(同場加映:「會上錯菜的餐廳」也受歡迎?從日本案例,看台灣銀髮時代創新解方)
院種香草入菜,廚餘堆肥回饋土地
不老食堂不僅用心照顧人,更展現了對地球的關懷。在響應減少碳足跡的行動上,她們早已走在前頭——以蜂蠟布取代保鮮膜,在後面庭院裡做堆肥,將生廚餘轉化為有機肥料,不僅減少了廢棄物,也回饋土地,讓資源循環再生。食堂的食材選用也極為講究,使用友善飼養的鮮乳、有機青菜,庭院裡也栽種香草,方便新鮮入菜,用最自然的方式,呈現出滿足顧客味蕾的好味道。
對於素食客群,特別挑選有機豆腐等環保食材,不僅對環境友好,也讓參與烹飪的長輩備感安心與自豪。為了進一步推動永續理念,積極參與「綠色餐廳」課程,學習如何在日常營運中從小細節落實環保。2024 年,不老食堂更榮獲綠媒體頒發的綠色宣言獎項,為他們的努力與堅持畫下一道美麗的綠色注腳。

變老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不老食堂讓長輩們重拾工作的成就感,同時也傳遞了環保與文化的價值。每一份便當、每一道料理,都是過去的智慧與現在的用心交織而成。在這座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宮原武熊宅邸內,生命故事與文化脈絡被串連起來,老建築的溫度交融這群「不老阿嬤」的真誠溫暖,讓人看見時間發酵沉澱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