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共農共食粉絲專頁Photo Credit: 共農共食粉絲專頁
環境資訊中心/文:蕭紫菡
究竟每個月要賺多少錢,才能過上一種快樂幸福又豐盛的生活?如果想有一畝田,每季有豐富的收成,還能與群眾共享,與自己喜歡的人在風光明媚之地共食共居⋯⋯這樣的生活,又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呢?
在台東鹿野,有一群人,以友善耕作的方式,過著互助共享的生活。他們合作買賣自己的農產品、分享彼此的料理,所有 11 個成員都在 40 歲以下,為了維持一種「愛護土地」的生活,他們以不施肥、不用藥的方式耕種,並各自以不同的「斜槓」維持基本開銷——有的做小農、經絡按摩、私廚料理;有的從事咖啡烘豆及甜點販賣;有的從事木工、鐵工、客製傢俱工作;還有從事自然建築及美編設計、廣告行銷、餐桌主持、婚禮佈置等。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共農共食」。
6 年來,他們跳脫追逐金錢的生活方式,堅持著一種「好好生活由愛而居,好好吃飯因食聚群」的理念,在台東鹿野的土地上,一年一年種出多元的收成。
(「共農共食」的伙伴 6 年來定居鹿野,以友善耕作的方式,過著互助共享的生活。來源:曾樂天)
(「共農共食」的伙伴 6 年來定居鹿野,以友善耕作的方式,過著互助共享的生活。來源:曾樂天

從淡水幸福農莊到鹿野,第一年收成幾近於零

談起「共農共食」一群人如何相遇,得從 2013 年說起。
那一年,成員之一童亞琦剛從澳洲打工度假回來,原本是社工人員的她,在澳洲親眼見證了四季的變化,看著土地在不同季節中,長出不同的作物,那過程深深地療癒了她。
回台灣之後,她看了一本書《我的幸福農莊》,是由淡水的一對醫師夫妻所寫的,深受啟發,她開始到淡水幸福農莊當志工,為期兩年。在那裡,一群人在淡水租了一塊地,以「秀明自然農法」耕作(無農藥、無肥料、連作、自家採種),一起吃飯、生產,當有農產收成就以「共農共食」的名義售出,粉專也因此誕生。
離開幸福農莊後,亞琦與幾個伙伴,未來仍想一起以這樣的方式繼續生活,便開始尋找台灣各地有秀明農法的所在。2016 年,他們來到了鹿野,這裡有許多前輩,幫助他們找到土地與房子,便安頓了下來。來到鹿野之前,亞琦與樂天在蘭嶼相遇。那時,亞琦去蘭嶼當代課老師,剛離開環保組織的樂天,走路環島後到蘭嶼當環境志工。當時,樂天正想著「要如何繼續為台灣這土地做些什麼」時,亞琦邀請她一起到鹿野耕作,她答應了。
(童亞琦(左)最初在淡水幸福農莊接觸秀明自然農法後,因緣際會在蘭嶼遇上曾樂天(右),邀請她一起移居鹿野「共農共食」。來源:曾樂天)
(童亞琦(左)最初在淡水幸福農莊接觸秀明自然農法後,因緣際會在蘭嶼遇上曾樂天(右),邀請她一起移居鹿野「共農共食」。來源:曾樂天
「那時我想,也許可以從保護一小塊土地開始做起吧!」樂天說,一開始,5 個伙伴一起住在 13 坪的鐵皮屋裡,沒有紗窗,就在外面搭帳蓬,並建了間有點破爛的廁所,另買了台 30 歲以上的老貨車,當地的長輩看到這群年輕人很開心,不時地給予他們家裡不要的傢俱或物資。他們租了一甲田,從 3 分地種起,然而,第一年,卻種什麼沒什麼,他們帶著淡水幸福農莊的經驗到此,卻發現淡水經驗已發展了 10 年,土地、氣候都已相融,但台東當時土地的體質還未成熟,那一年,他們收成幾近零。

「我的不需要是你的需要」——減少欲望,跳脫金錢遊戲

在所有投資皆無回收的情況下,他們得想辦法生活下去。沒有錢,他們瘋狂找打工的機會,幾乎前 4 年都是如此。由於土地的不穩定,他們 6 年種了近 12 塊地,有的半年就被收回去了⋯⋯直到前年,才開始有能長期穩定使用的土地,在能改善土壤體質的情況下,收成才漸漸豐富了起來。
成員也不斷有變化,一起生活快 3 年後,13 坪後來住不下,找到一間 80 坪的鐵皮屋茶工廠,成員也從 5 個人變成 7 個人。裡頭有 7 成的東西都是撿來的二手物,沒有隔間,就用布遮著替代,窗戶是用破紙板去黏的⋯⋯在那裡,他們一起生活了兩年,直到地主要賣地,他們才又開始找別的地方落腳。歷經多次遷移,直到現在,6 年來,總成員是 11 人,最後拆成了 3、4、4 人,在不同的房子,同一個鹿野生活。
樂天說:「我們常被說是『人民公社』,一起生活,一起討論錢怎麼用,都是為了減少資源消耗,並用最環保的方式生活,像是一起洗衣服,就不會浪費水源。我們幾乎沒有吵過架,每一周,都會一起討論生活上有什麼需求和問題,一起共同解決。」
即便收成不理想,只要金錢上沒有虧損,他們就繼續耕作,從未想放棄。沒錢就去外面幫人除草、種樹、打掃房間;沒錢租土地或買種子,就用別的資源交換;在路上散步時,也不時看看有什麼種子可以採回來種,發現洛神、薑、芋頭、胡蘿蔔等可以一直保種,不用再花種子錢,而他們自己翻田,也不需花人力工錢。
為什麼再困難都想堅持共同耕種的生活?樂天說:「我一直覺得『共享』是一種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我的不需要是你的需要,你的不需要也可能是我的需要,成立了就交換,不需用金錢來衡量。」

堅持友善土地耕作法,仔細聆聽自然訊息

他們不只在物質世界裡用自己的方式求存,也開始聽懂自然界的訊息。有一年,種的田搶不到水,但還是想種菜,那一年的冬天,她們的菜全是用自來水種出來的,把保濕做好後,就開始等雨水,菜會長得很小,但很有味道。樂天說,她們寧可花點水費,也不想去外面買菜。「別人可能種 18 個月就能收成鳳梨,我們就要種兩年以上,比別人慢,但既然自然告訴我們的訊息是:『這土地和水目前的狀況就是這樣,沒辦法再給你更多』時,就接受它、順應它,拿我們該拿的。」
(「共農共食」從第一年收成幾近於零,到 6 年來豐收不斷。來源:曾樂天)
(「共農共食」從第一年收成幾近於零,到 6 年來豐收不斷。來源:曾樂天
樂天從未學過務農,在過程中一邊向伙伴學習,一邊自學嘗試。在一年一年的親身投入中,她發現,自己小時候最討厭吃胡蘿蔔,覺得很臭,但自己種出來的,一點也不臭,還有甜味;草苺原來很香;甜菜根沒有土味;而用半年以上養出來的地所種的玉米筍,凡吃過的人都說非常好吃。
現在的成員各自耕種或從事不同的工作,相同的是,都以愛惜土地的方式生活。她與亞琦在 5 分地上,種了約 100 種東西,少量多元,光果樹就有 20 幾種,其他如稻米、洛神、薑、黃豆、芋頭⋯⋯6 年來,堅持著不使用農藥及肥料的耕作方式,收成與土壤愈見成熟豐富。
樂天說,自己不斷在跟土地學習,像是,聽很多人說,種薑會傷地,但她認為,有哪一種植物會想傷害自己的後代呢?種薑,很多人會把土壤及微生物殺死才種,但若用相對友善土地的方式,「有人種了 10 年的薑都沒有發生任何破壞,可見傷地的是耕種方法,而不是薑。」

全台擴點販售在地商品,堅持小眾而獨立的存在

自種自食之外,他們也在網路上公開販賣。結合在地信任的小農、小店、個人聯合販售,讓民眾可同時購買「共農共食」及他們認為好的在地商品,集合在一箱內聯合售出,包裹也是用撿回來的紙箱、自己做隔板製成,減少資源浪費。
今年,將在全台擴點,推出以民眾半自備容器、回收押金的機制販售,若無自備容器就把容器租金拉高,徹底減少一次性使用的資源,一年約 4 次,主推隨著四季變化的特色商品,有他們自己用種出來的洛神結合在地的海塩做成的調味塩;用種的青蒜,跟塩巴打在一起、再跟奶油一起發酵所製成台灣特色青醬;還有用台東種的米做塩麴、用胡蘿蔔發酵成黃金泡菜的醬料、豆腐乳、洛神果醬等隨季節、隨作物,去生產及加工的台東在地商品。
(每年推出隨著四季變化的特色商品,並在全台擴點以半自備容器方式販售。來源:曾樂天)
(每年推出隨著四季變化的特色商品,並在全台擴點以半自備容器方式販售。來源:曾樂天
每年,他們也定期參加市集販售,並預計於今年推出每個月一次的五感體驗式餐桌。
目前,所有成員仍然在各種斜槓中,維持著「好好生活由愛而居,好好吃飯因食聚群」的群居生活,在分享彼此的技藝中,一同為土地進一份心力。他們有的擺攤、接餐;有的持續種米種麥;有的接客製化的傢俱設計;有的在飲料部工作,並規劃自己小小的甜點咖啡廳。
「在這裡很難不養活自己,因為我們的欲望沒有那麼多。我和亞琦現在已經決定不再為任何人打工,有多少就花多少。很多人很嚮往我們的生活,但常懷疑這樣活得下去嗎?」
曾有有朋友決定加入他們,但最後還是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樂天說,很多人覺得很難熬過沒有收入的時期,但,他們熬過了,也想讓人知道,這樣不追逐金錢的生活是可行的。「我想創造一個可能性,不是為了去改變別人,而是讓這世界的可能性多一點,因此,我想繼續活出這個可能性。」
他也鼓勵想投入自耕的年輕人,不要借錢,據她所知,很多青農陷入還款借款無限輪迴,爬不出來。她說,她們從來沒有想要做大,只要夠用就好,這樣才會有很多種可能性,獨立的小農、小店也才會出現。「我們永遠不會是大眾,也不需要做大,讓主流裡的人,看見這個可能性後,有一天他也可以選擇當小眾。」
6 年,從收成幾近於零到滿田的多元豐盛,「共農共食」繼續以小眾而獨立的姿態,在一場場充滿對土地之愛的盛宴中,播種、翻土、收成、分享。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從零收成走向豐收不斷 「共農共食」在台東鹿野的簡單生活實踐 延伸閱讀 >> 從學生作業變成 10 年事業——三小市集發起友善耕作革命,帶大眾看見產地故事 >> 想吃蛋,自己養隻雞!他將陽台改造成雞舍,啟動都市裡的自給生活 >> 做農友的後盾!放下外觀與價格的評斷標準,選購友善土地的蔬果

追蹤社企流社群 ,最新消息不漏接! ► Facebook ► Instagram

文章標籤

  •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