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元齡
台灣有不少人聽過「繭裹子」(Twine),就算不一定記得名字,也可能造訪過他們的實體店面。你或許就曾在不經意中,踏進他們位於大稻埕街區的兩家店鋪,穿梭在那些獨樹一幟、細膩精緻的手工織品與器物間,又或者透過店員的介紹,認識這個全台第一家為公平貿易而生的設計品牌。
創立 10 年,繭裹子以不達 30 人的公司規模,在全台展店多達 9 間、版圖遍佈北中南東——對於一家規模不大,且兼具營利與使命的企業來說,是相當不容易的成果。然而,展店成績只是繭裹子眾多里程碑中的一件,這些年間,他們默默耕耘海外的工作社群,獲得不少國際組織肯定,更在台灣方興未艾的永續消費市場中走出一條活路。
這個紮根台灣、串連世界的品牌,一路上有哪些體會?下一個 10 年,對於自身社會使命,繭裹子又有哪些新的思考?
10 年來秉持初心,以公平貿易開啟實踐路
兩位創辦人——楊士翔(Vinka)和蔡宜穎(Liz)皆為建築背景出身,工作一段時間後,兩人接觸了都市更新相關案件,發現了建築業的侷限、以及工作時面臨的掙扎。
「念書(建築)好玩,但工作不好玩。」Vinka 和 Liz 曾在過去訪談中分享,建築師進行設計時,為讓新建設與舊景觀和諧共生,會要求留下的老房、老樹;然而,這些他們認為對社區經營相當重要的元素,很容易在建商與政府單位「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下,依然逕遭拆除與破壞。建築師在第一線面臨的種種無奈,兩人都曾經歷過,也為他們踏上另一條路埋下伏筆。
懷抱著這樣「希望不再為世界帶來破壞」的心情,兩人因為一場上海的環保設計展 Eco Design Fair,獲得返台創業的靈感。設計展上,兩人見識到設計與環保結合的眾多可能,發現他們可以憑藉自身的設計專業,打造出具有環境關懷理念的商品。回台後,以環保、手作為理念的「繭裹子」很快誕生。
有趣的是,Vinka 和 Liz 並非在 2010 年投入創業時,便對「公平貿易」概念瞭若指掌。Liz 分享,創業初期,繭裹子一手包辦了衣著的設計與製作,後因人力實在有限,才決定專責設計,將製作外包給生產端。延續創業時對環保的執著,「當時,我們就給自己設下了一些目標,包括不尋求大量生產、堅持手工製作、希望材質能夠環保,還有照顧到生產夥伴等等。」Liz 說。
秉持這些自我要求、在快時尚當道的業內逆流尋覓,繭裹子才一步步與公平貿易理念搭上線,發現公平貿易的整體價值與繭裹子不謀而合,因此正式將其沿用、作為繭裹子的核心價值。
公平貿易的主軸是給予生產者合理待遇、避免資本對底層勞動者的剝削。然而,公平貿易也並不僅止於實踐工資的公平正義,而是一個與環境永續相輔相成的概念。因為唯有顧及環境與生態,才能確保土地和天然資源的永續,也才能更完善地保障生產者。如美國公平貿易組織(FairTrade USA)就針對旗下認證訂定嚴格標準,在土壤、水源等面向都有所要求。(同場加映:為何公平貿易也代表著環境保護)
親赴產區溝通細節,走進生產夥伴的生活
歷經 10 年耕耘,繭裹子目前合作的公平貿易生產組織多達 60 個、遍布 23 國,且有高達 80% 為長期穩定的合作。儘管人力有限,繭裹子依然堅持年年親赴產區,尼泊爾、印度與孟加拉等地都有他們的足跡。由於路途遙遠、且許多組織都位於開發中國家,生活環境也大相逕庭,像繭裹子這樣,願意每年千里迢迢、跋山涉水造訪各產區的組織並不多。
Liz 表示,堅持的緣由,主要是希望能夠第一線與生產夥伴溝通製作細節、現場調整設計以利作業。她分享,繭裹子的衣著多為設計款,與一般成衣的形狀不同,開發中國家的生產夥伴未必見過,偶爾會產生袖子縫錯、裙擺易位等插曲。「我們曾經傳實穿照給他們看過,但最後還是多多少少會出錯,索性親自跑一趟、看著他們做出第一版!」
除了與生產夥伴溝通之外,繭裹子也帶上內部員工,甚至開放少數機會、邀請消費夥伴一同前往,為的就是要讓公司裡裡外外都能了解當地生活與文化。無數趟旅程替他們累積不少溝通經驗,更縮短了繭裹子與生產夥伴的距離——住進對方的社區裡生活、實地體會他們一紡一織的辛勞。
但儘管如此,Vinka 依然謙虛地說,要透過公平貿易商品,徹底翻轉生產夥伴們的生活條件並不容易,因為既有的經濟結構一環扣著一環,很難在一夕之間被推翻;而履行公平貿易價值,只是希望能在從事經濟活動時,停止製造更多的不平等。
把認證當「體檢」,嚴以律己、照顧社會與環境
翻開繭裹子的成長軌跡,可以發現這家品牌從未停止自我提升,在社會與環境面上,總是用最嚴格的方式反求諸己。
成立 6 年內,繭裹子先後取得了「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會員資格、棉製品 Fairtrade Cotton 認證,貫徹他們對公平貿易的承諾;2017 年,他們再晉升 1% for the Planet 會員,將營收 1% 繳納「地球稅」,替環保盡一份心。同年,繭裹子正式加入 B 型企業行列,朝企業永續更進一步。
集眾認證於一身的獨立服飾品牌,在全球堪稱罕見,而繭裹子默默地做、默默收穫。Liz 說,他們把認證都視為「體檢」、一種對自我的要求;同時,這些認證也能夠作為與員工、市場溝通的管道,盼望推廣「不過量、不衝動」的消費習慣。
「有時你可能得花比較多的錢買一件商品,但你可以用得比較久、它背後也有著不同的價值與意義,這就是我們想傳達的消費觀念。」Liz 說。
回頭重新檢視使命,打開組織重整的可能
今年 7 月,繭裹子加入社企流 iLab 加速器計畫,為下一個 10 年開啟新契機。一開始,他們抱著拓展海外市場、建置電商平台的目標,盼望借重 iLab 的資源,學習更多經營管理知識來拓展市場規模,以期能讓營收進一步成長,但最終卻得到意料之外的收穫。
Vinka 說:「進入加速器初期,iLab 導師群就指出,繭裹子原本訂定的使命過多、不夠聚焦。」他分享,繭裹子的使命願景直至 2017 年才確立,內容包山包海,從公平貿易、環境保護到傳遞台灣文化皆有,雖然全面,卻可能導致資源不集中、執行起來難以追蹤影響力等問題。
因此,繭裹子進入加速器後,絕大多數的時間都用於「重新定義使命」——唯有讓使命更清晰、聚焦,才能根據使命來規劃更多後續行動,並且確保達成目標。
Vinka 表示,修改願景是個拉扯的過程,中間他們也一度卡關,但當使命願景與營運策略妥善串連,行動的優先順序便比過去清晰許多。加速器導師並沒有直接指示繭裹子「該做什麼」,而是建議他們「不做什麼」,並協助他們重新審視願景,再將願景、使命和實際行動連結起來。
導師也提供建議,指出提高營收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建置電商平台、拓展海外市場之外,或許還存在能夠以較低成本、且強化使命願景的方式來達成。
「過去,我們的資源分散、每件事情都想做,但當你什麼都想做,可能它們成效就都不會是最好的。」Vinka 坦言,「也許放棄掉一些事情、聚焦在真正能夠達到成長的事情上面,對於實踐使命更有幫助。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重新定位再出發,當責任消費者的「永續設計夥伴」
如今,歷經一番重新定位,繭裹子的使命可以用簡潔有力的一句話來表述:「成為責任消費者的永續設計夥伴。」
所謂「責任消費者」,指的是具備公民責任意識,且主動關心社會問題、進而在乎商品對外界影響力的消費者;他們透過日常消費選擇,來支持具備社會使命的企業,並有望對資本主義經濟帶來變革。
繭裹子不只販售永續商品,更在市場中為責任消費者劃開一道破口、觀望買賣關係的不同可能。
「我們不想把買賣當成單純交易,更覺得消費夥伴與繭裹子的關係,在結帳那一刻就結束是很可惜的事。」Vinka 說,他們希望持續與消費者們建立關係、用更多永續價值感染他們,進而成為改變消費價值觀的推手。
為了貫徹這層理念,他們計劃從門市著手,把店鋪當成溝通橋樑,制定更鮮明、完整的品牌策略。包括店員培訓、商品分眾營銷、各家店鋪的特色主題規畫、甚至開辦永續手作課程……等,都在他們的待辦清單中,不僅要讓消費者的購物經驗更深刻,還要用永續理念感染來店民眾、開啟他們永續生活的契機。
此外,這些作為也有望帶來更多人潮、提高顧客購買意願,估計將對店鋪營收產生加值效果,呼應繭裹子一開始投入 iLab 加速器「拓展市場以提高營收」的目標,可謂一兼多顧。
在全球問題加劇的這一刻,責任消費時代已然來臨,對兼顧商業面與社會面的企業而言,可謂是與公民開啟更多對話的好時機。下一個 10 年,繭裹子還要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永續設計;而他們一路走來的經驗與成績,也替使命型企業的長期經營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核稿編輯:李沂霖
【 iLab 加速器開放申請中!】Becoming More,加速成長 針對擴張成長階段的使命型團隊, iLab 加速器提供 3 對 1 的導師策略輔導、成長課程,以及緊密連結的專業夥伴及資源網絡,幫助團隊在計畫期間深入分析營運現況,並共同挖掘出成長動能,進而勾勒出社會影響力與商業營運共同成長策略的藍圖! |了解更多 iLab 加速器 |登上加速成長火箭,立刻申請(至 9/25 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