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雁婷
獻上令人垂涎欲滴的炙燒頂級牛腰肉沒有什麼稀奇,但把咖啡渣和牛鞭做成美味可口的餅乾,可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了吧!
美國國家餐廳協會訪問近1300位廚師,調查近年來二十五個熱門料理趨勢,結果發現「從鼻吃到尾」(nose-to-tail cooking)餐點大受歡迎—豬耳朵、牛胃、鳳爪,這些對我們來說尋常的食物,卻是歐美廚師的新大陸;使用全隻動物,將平時不料理的部位做成餐點的「垃圾烹調術」(trash cooking)近年在歐美蔚為風潮。
你養的是一整隻豬,而不只是排骨
差不多在十年前,大廚弗格斯‧亨德森(Fergus Henderson)的著作《全隻動物:從鼻吃到尾》(The Whole Beast: Nose-to-Tail Eating)掀起這股風潮的序幕,但是從鼻「煮」到尾其實並非什麼新鮮事,反而是遠古以前的老祖宗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芝加哥美度餐廳主廚李維娓娓道來:「以前農夫養豬,秋天時把豬殺了,再把肉保存起來過冬。他們會把整隻豬用到極致,不容許任何浪費。」
「養豬,你不可能只養排骨肉的部分。養羊,你也不可能只養羔羊腿。你必須養一隻完完整整的豬、一隻完完整整的羊,」他說:「從鼻子吃到尾的做法,其實就是永續發展。」
廚餘桶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除了環境和經濟的考量,現代許多大廚更把烹調廚餘視為一場能激發創意的實驗遊戲。他們紛紛跳進垃圾桶尋找新靈感,期待能從中淘出前所未見的美味餐點。「從鼻煮到尾」儼然成為廚師的美食煉金術終極大挑戰─每個麻瓜都能打開魚子醬罐頭,但唯有真正法力高強的巫師,才能從一座廚餘山中變出黃金。
牛鞭料理黑魔法
富冒險犯難精神的老饕有福了,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兄弟餐廳(Bror Restaurant)絕對能帶給你旅途上最意外的人生風景。兄弟餐廳的菜單上,羊腦、魚頭、牛睪丸樣樣不缺,每道餐點都耗費主廚大筆心血,終臻至化境。
「睪丸和魚頭都很美味,沒什麼問題,但牛鞭就真的比較棘手了。」餐廳合夥人山姆‧納特(Sam Nutter)分享過來人經驗談。歷經兩年廚房實驗,他和另一位合夥人維克多‧霍夫曼(Victor Wågman)終於破解這道難題,發展出一道牛鞭食譜─先泡鹽水再煮,煮過後去皮,再用保鮮膜包住,冷凍,接著切片,乾燥後把一片片小牛鞭丟進油炸鍋裡,大功告成。吃起來就像炸豬皮一樣好吃,口感還更脆,讓人忍不住一片接一片。
米其林名廚雷內‧瑞薩比(René Redzepi)是納特和霍夫曼的前東家,他也推崇垃圾烹調術,認為trash cooking挑戰了傳統定義「好食材」的方式。
咖啡渣轉生術
別再把咖啡渣當堆肥或往臭臭的地方塞啦,何不試試嘗它一小口呢?雷內‧瑞薩比的另一名子弟兵在哥本哈根也開了間餐廳,名為積累餐廳(Amass Restaurant)。在這裡,他們把咖啡渣放過夜,乾了以後搗成細末,再跟混合燕麥拌在一塊兒,把咖啡渣和燕麥的混合物和糖、奶油以及前一天剩下的咖啡一起煮,再把混合物倒在不沾餅乾的烤盤上,薄薄一層就好,不要太厚。接著,就可以進烤箱了!廚師會在兩片咖啡渣餅之間夾入巧克力慕斯和茴香籽,和一杯剛煮好的優質咖啡一起為您端上桌,完整獻上咖啡的前世今生。
「處理食材的時候,總會有一些不要的皮啊之類的,但我們的廚師不一樣的是,他們經過這些邊邊屑屑的時候,會停下來,仔細觀察,思考可以用這些玩意兒變出什麼新花樣。」主廚馬特‧奧蘭多(Matt Orlando)表示:「最棒的是,這已經成為我們日常思考的一部份。」
天下第一武道大會──垃圾烹調版
今年三月,紐約藍丘餐廳(Blue Hill)的名廚老闆丹‧巴勃(Dan Barber)在自家餐廳發起為期三周的限定活動:「浪費」(wastED),廣邀各路高手一起挑戰把從城裡蒐集來的骨頭、蔬果皮和殘餘碎屑等剩食,轉變成一道道價值五百元台幣的餐點。(這位主廚今年還用廚餘做了漢堡請聯合國領袖吃!)
這些赫赫有名、經歷豐富的廚師,有的把魟魚軟骨做成餅乾,有的把果泥加進漢堡裡,有的混合植物的莖與葉,再配上鷹嘴豆製成的泡沫,端上「垃圾桶尋寶沙拉」,各自大顯神通。就連紐約時報的美食評論家也不禁撫肚讚嘆:「這是我這一年來最享受的一次!」
呃……可是我本來就吃牛鞭啊
說真的,吃鳳爪、豬腸、雞心,對我們來說有什麼好稀奇?這些在歐美文化中被視為「不能食用」的部位,可是身旁許多人的心頭好。轉個彎想,這代表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去發展出新的垃圾烹調術!像是鳳梨皮和魚鱗,可能就可以發展出數十道特別料理。
不用害怕失敗,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場好玩的實驗。beast + bottle餐廳的主廚保羅‧雷利(Paul Reilly)就告訴你他的失敗經驗:「第一次料理全羊的時候超慘的啊,只知道亂砍,切得亂七八糟。」
「但那也沒什麼關係,我可以把這些做成醬汁,還可以烤羊肉。至於骨頭,那還用說嗎?當然是拿來做銷魂的高湯啊!」
這位廚師還不忘提醒你:練習垃圾烹調術就跟打高爾夫一樣,熟能生巧,即使一開始有點掉漆,永遠都還有進步的空間。
核稿編輯:金靖恩
資料來源
(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