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喜樂小兒麻痺關懷協會粉絲專頁Photo Credit: 喜樂小兒麻痺關懷協會粉絲專頁
生命力新聞/鄭律竺、陳雲岫
小兒麻痺盛行於五十多年前的台灣,拄著拐杖的那群孩子長大以後,有些人幸運的找到了願意接納自己的職場,但有更多的小兒麻痺患者面對的是茫然的未來,愛加倍庇護工場成立,就是要為這群人提供工作機會,除此之外,他們計畫在未來興建伯立歐長照家園,期望達到永續、自給自足的願景。

成立愛加倍庇護工場 傳承無私的愛

1959 年,美國加州的瑪喜樂女士,因為聽到一位宣教士分享台灣西部小兒麻痺的病情,決定放棄舒適的生活,變賣家產,來台創辦喜樂保育院,照顧當時因為罹患小兒麻痺在地上爬行的幼童,教導他們依靠輔具走路,並且募款提供這些孩童讀書到中學畢業。
2004 年,現任愛加倍庇護工場執行長的陳忠盛,與幾位從小一起長大的院生,決定成立愛加倍庇護工場。在喜樂保育院長大的院生,有些人比較幸運,像陳忠盛執行長,因為考取藥師執照而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然而,有些人想要工作,卻處處碰壁,找不到適合的職務,看著逐漸衰老的瑪喜樂女士,陳忠盛與其他收入相對穩定的夥伴因此創立了愛加倍庇護工場,要將瑪喜樂女士這份無私的愛傳承下去,瑪喜樂女士在 2007 年辭世,但她的愛也隨著喜樂保育院和愛加倍庇護工場,永遠留存在世上。
(執行長陳忠盛在工廠入口處的歷史牆前分享工廠成立的契機。來源:陳雲岫)
(執行長陳忠盛在工廠入口處的歷史牆前分享工廠成立的契機。來源:陳雲岫
成立一家工場談何容易,況且是要為一群行動不便的小兒麻痺患者提供工作機會,共同創立的這群院生因此開始思考,有什麼工作是適合身心障礙者的?在這群院生當中,有超過一半都學過電腦或美工設計,他們也發現,身心障礙者透過學習電腦,可以克服許多障礙,因此決定從設計著手。將設計好的產品委外印刷一段時間以後,愛加倍庇護工場開始籌募資金添購印刷設備,將印刷的工作內部化,節省開銷,也能增加工作收入及營收,累積在市場的競爭力。
然而,還有另外一半的院生沒有這方面的技能,愛加倍庇護工場於是向縣政府、勞動部申請教育訓練,讓員工學習印刷技術以及更專業的繪圖或設計軟體,除了政府補助,這群共同創辦的院生當中,也有幾位電腦工程師,在這些資源提供、幫助之下,愛加倍庇護工場為許多身心障礙者提供了工作機會。
(唐寶寶小峰峰(右)站在自己包裝的商品前,與社工老師開心的交談。來源:陳雲岫)
(唐寶寶小峰峰(右)站在自己包裝的商品前,與社工老師開心的交談。來源:陳雲岫

從懷疑走向信任 身障者用能力證明自己

愛加倍庇護工場坐落於彰化縣芳苑鄉工業區內,2004 年成立初期,附近的工廠都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甚至覺得:愛加倍怎麼可能可以做印刷?然而,這些生命鬥士並未放棄,透過主動拜訪附近工廠,從幾百張的文宣品開始設計、印刷,取得業主信任,到現在有許多公司的訂單都全權交由愛加倍工場服務。
曾經在自由時報擔任美編的元龍,因為一場車禍導致行動不便而到庇護工場工作,元龍說:「如果工作只是工作那就太單調了。」負責廣告設計、寫文案的他,雖然講話速度、肢體運作緩慢,但是他做事非常細心,除了能力上得到客戶的信賴之外,他最喜歡和客戶交朋友,增添工作的樂趣。
負責美工設計的茜茜,因為周圍神經病變導致肌肉萎縮,如嬰兒般的小手,靈巧的使用著專業的繪圖軟體,搭配使用配合身障者職務需求而設計的設備,例如:將桌上型電話接上耳機、桌面增高等,讓她在與客戶的交流上,就像一般人一樣。
(先天肌肉萎縮的茜茜,設計出許多讓廠商滿意的商品。來源:陳雲岫)
(先天肌肉萎縮的茜茜,設計出許多讓廠商滿意的商品。來源:陳雲岫
愛加倍庇護工場有兩個樓層,除了一樓的庇護員工之外,二樓的小作所員工,是比較重度的身心障礙者,例如:唐氏症患者,俗稱的唐寶寶,比起一樓的客服、美工設計,二樓員工做的是比較簡單的工作,例如:商品包裝,一旁也有社工的輔助,按照他們的能力分配適合的工作。

有一天我離開 可以幫我照顧我的孩子嗎?

跟一般的庇護工場不同的是,愛加倍庇護工場目前有興建伯立歐家園的計畫,「伯立歐」起名自小兒麻痺的英文 Polio,希望打造一個可以讓身心障礙者長久居住的家園。
大約 7、8 年前,執行長陳忠盛與社工一起去拜訪一位小時候一起在喜樂保育院長大的院生,是極重度的身障者蔡明岳,終身必須臥床、無法出門工作,探訪結束離開之前,明岳的媽媽緊握著陳忠盛的手說:「我現在已經快 80 歲了,有一天如果我離開了,可以請你幫我照顧我的孩子嗎?」
於是陳忠盛開始思考、與核心團隊討論,愛加倍不該只是提供身障者就業的地方,因為有許多連工作能力都沒有的身障者,正在面臨家中經濟支持逐漸流逝的現況,團隊於是決定啟動建立家園的計畫,讓這些獨居、有經濟困難的身心障礙者,能在伯立歐家園,安詳地度過晚年。

公益路跑 希望之稻 建築伯立歐家園

目前伯立歐家園計畫已經用籌募的資金及部分貸款買下預定地,未來還需要經費成立財團法人基金會,將目前是農地的預定地變更成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就是所謂的社會福利用地,以合法興建家園。因此,在家園建立以前,也沒有荒廢農地,由企業贊助,從 2017 年開始,種植希望之稻來販售,同步籌募建築基金。
(伯立歐家園的建設計畫。來源:生命力新聞)
(伯立歐家園的建設計畫。來源:生命力新聞
(伯立歐家園預定地,目前由企業贊助種植希望之稻。來源:陳雲岫)
(伯立歐家園預定地,目前由企業贊助種植希望之稻。來源:陳雲岫
伯立歐家園的計畫分為 4 個階段:無障礙住宅、職訓中心、小兒麻痺紀念館、教堂,這些計畫所需要的經費除了仰賴販售希望之稻與一般捐款,愛加倍庇護工場也會定期舉辦一些公益活動。
(身障者騎著手搖車參加公益馬拉松。來源:愛加倍)
(身障者騎著手搖車參加公益馬拉松。來源:愛加倍
每年 12 月定期舉辦、今年邁入第六屆的公益路跑,是募款系列活動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活動之一,路跑,對身障者而言是個不敢奢求的夢想,因此,愛加倍團隊也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身障者與一般人一樣,在賽道上互相加油,行動不便的身障者可以仰賴各種輔具,有人自己推著輪椅、有人靠家人推輪椅,也有人騎著手搖車參賽,以手操作腳踏車的踏板,也讓身障者體會到騎單車的樂趣。

採訪側記

我們採訪結束離開工場之前,正好是員工們的下班時間,雖然一個個背著包包,像是郊遊的學童,排著隊等待下班,有趣的是,在隊伍的盡頭,是一台打卡機,就像一般的公司,上下班打卡,又回想到幾個小時前看見他們工作的模樣,突然覺得社會上所有的歧視毫無意義,他們就是一群用能力翻轉生命價值的鬥士。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愛加倍庇護工場 築起身障者的家
社企流 iLab 提供創業家從 0 到 100 的無縫支持,助你用商業啟動社會影響力 ! >> 第三屆 iLab 育成計畫強力徵件中,更多資訊請上 iLab 官網

文章標籤

  •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