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社企流Photo Credit: 社企流
社企流/文:蘇郁晴
全台第一個以社會創業為主軸的育成服務「社企流 iLab 育成計畫」,於 2022 年 1 月 21 日舉辦 Demo Day #4,共計 6 組加速器成長團隊、10 組孵化器新創團隊登台發表,吸引超過 150 位關注社會創新創業的企業、政府單位、產學業界代表與社創團隊出席。
啟動自 2014 年,iLab 育成計畫截至 2021 年底,已支持 207 組團隊走過創業的第一哩路、創造超過 400 個工作機會、服務超過上百萬受益者、合作團隊總募集資金超過 1 億台幣。
2019 年,第三屆 iLab 計畫擴大範疇,以「孵化器」和「加速器」兩大服務分別支持「創革之初的早期團隊」以及「創革之後的成長期團隊」,其中加速器由社企流與活水影響力投資攜手首開濫觴,為全台第一個針對成長期影響力組織設計的育成機制。
近年在疫情衝擊下,許多企業逐漸重視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而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 也不再只是單純的口號,同時,許多社會創新組織在邁向永續經營過程中,也在積極尋求與企業合作的可能性。
因此, iLab Demo Day #4 以「CONVERGE 永續匯流」為主題,除了聆聽不同發展階段的社創團隊如何持續突破成⻑,此次活動也特別安排兩場座談會,邀請企業代表與團隊代表分享對於企業和社會創新組織的共創經驗與自身觀點,一同探討如何攜手共創 ESG 價值與永續共融的願景。
(iLab Demo Day #4 以「永續匯流」為題。來源:社企流)
(iLab Demo Day #4 以「永續匯流」為題。來源:社企流)

企業視角看社創合作:創立初衷、營運模式、可量化影響力是衡量關鍵

首場座談邀請到家樂福企業社會責任暨溝通總監蘇小真、星展銀行(台灣)集團推廣策略暨傳訊處副總裁 Rachael Fang、與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從企業視角出發,分享與社會創新組織合作的目的、過程與建議。
「ESG 的崛起,讓企業與社會創新團隊有了共通的語言。」蘇小真分享,越來越多企業除了在乎賺不賺錢外,還著重社會影響力;而社會創新團隊除了追求影響力外,也重視營運面。這樣的變化,使企業紛紛與社會創新團隊展開合作計畫。
企業通常喜歡與什麼樣的社會創新團隊合作?蘇小真表示,團隊的成立理念、商品的穩定性等都是家樂福的評估要素;Rachael 補充,星展銀行(台灣)也相當重視團隊營運模式的可行度以及影響力是否能夠量化。
Rachael 與蘇小真建議,在與企業合作時,團隊需思考該如何用淺顯易懂、且站在企業角度思考的方式,與企業溝通自身理念;商品若要進入一般通路,也需要研究什麼樣的包裝可以吸引消費者、以及該如何與大眾闡述自己的理念。「可以把商場當作實習場域,在通路觀察消費者會受到什麼樣的產品吸引,以此作為參考。」蘇小真表示。
最後,兩人也鼓勵團隊在擴大規模的同時,也要秉持自己的創業初衷、慎選合作的企業,放大自己的影響力。
(左起星展銀行(台灣)集團推廣策略暨傳訊處副總裁 Rachael Fang、家樂福企業社會責任暨溝通總監蘇小真、與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來源:社企流)
(左起星展銀行(台灣)集團推廣策略暨傳訊處副總裁 Rachael Fang、家樂福企業社會責任暨溝通總監蘇小真、與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一強。來源:社企流)

​社創角度談企業合作:落實良好溝通、讓資訊透明,才能避免合作落差

第二場座談則從社創團隊的視角,由直接跟農夫買創辦人金欣儀、島內散步執行長邱翊、與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以涵,分享與企業客戶合作時,在產品提供與業務開發上的眉角與建議。
創立於 2014 年的直接跟農夫買,年均營收約 3 千萬-5 千萬(企業客戶佔 15%),提供企業客戶客製永續農食禮盒、電子禮卷、 ESG 企劃與活動等服務,期待創造農友永續生產、企業永續採購、氣候變遷因應等社會影響力。而島內散步成立於 2012 年,年均營收約 2 千萬-3 千萬,其中 7、8 成來自與企業客戶合作員工照顧、教育訓練、品牌溝通等永續旅行,為客戶實踐員工終身學習、員工永續消費、支持兼容經濟等 ESG 價值。
被問及企業客戶與一般客戶對於產品的要求有何不同?金欣儀表示,企業通常較重視社會創新團隊的理念與產品的獨特性;邱翊補充,部分企業會依照企業文化、以及今年欲達成的目標,客製化合作的項目。
但為企業高度客製化產品或服務,同時也可能有難以預測的風險。「雖然我們通常以客戶的目標設計客製化的服務,但若碰到難以掌握的企業需求,我們會選擇拒絕合作。」邱翊表示,對島內散步來說,能同時兼顧服務品質與客戶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事。
要吸引企業合作,如何具體展現合作效益與組織的影響力也是社會創新團隊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每年都會製作影響力報告書,內含影響的田地面積與人數等,今年也開始做碳盤查,預計揭露組織減少的碳排量。」金欣儀説。
邱翊與金欣儀也分享,在企業合作前期,就應該先落實良好的溝通,包括費用、風險、解方等資訊都需要透明,才能盡量避免後續不必要的誤會。
作為社企流 iLab 育成計畫前兩屆的加速器參與者,金欣儀與邱翊認為,參與加速器讓他們釐清自己為何要創業、欲解決的問題為何、更帶著他們逐步成長。「過去我是一位不擅溝通的人,但在加速器導師的課程中,我學會了溝通的技巧,這有助於公司內部文化的改進。」邱翊説。而兩位也分享,在 iLab 育成計畫社群中,也讓他們認識並接觸到不同的企業,進而開啟合作的機會。
(直接跟農夫買創辦人金欣儀、島內散步執行長邱翊、與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以涵。來源:社企流)
(直接跟農夫買創辦人金欣儀、島內散步執行長邱翊、與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以涵。來源:社企流)

與企業合作,放大加速器團隊的社會影響力

第三、四梯次加速器共 6 組團隊加入,包括推動創新教育的「玩轉學校」、推廣海洋保育的「台灣潛水」、致力打造永續社區支持系統的「甘樂文創」、推廣傳統醬油文化與食農教育的「御鼎興」、支持友善耕作農民的「三小文創」、以及帶領青年探索使命與熱情的「城市浪人」。
玩轉學校透過設計議題式遊戲等活動,啟發孩子的自主學習動機,希望能創造出更多教育的可能性。
玩轉學校共同創辦人林哲宇分享,他們的組織規模不大,但至今已吸引 27 間企業與基金會與他們合作,且有 11 間企業穩定合作 3 年以上。今年,他們將成立據點,目的是要成為台灣社會創新教育的典範,讓對教育有興趣者,不必再跨海前往河濱學校與綠色學校取經。玩轉學校歡迎對教育有興趣的企業,長期贊助他們的共玩聚落,讓孩子能在此快樂自在的學習。(延伸閱讀:點燃孩子學習熱忱、將知識化為行動!玩轉學校將打造以孩子為本的學習基地
台灣潛水的使命是「將海洋帶進每個人的生活」(Bring Ocean Into Your Life),致力透過潛水活動與課程、海洋保育的推廣等,讓大眾可以從親海、知海、到愛海,重新看見大海的美麗與珍貴。
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分享,截至目前,已有超過一千人因為參加台灣潛水的活動,而開始展開友善海洋的行動,預計在 2023 年,他們將可再影響約 800 人。在企業合作面,台灣潛水歡迎企業客戶邀請他們前往公司,分享與海洋議題相關的內訓,希望大家能一同加入守護大海的行列。(延伸閱讀:這裡不只教潛水,還教你認識大海!台灣潛水發展度假村、恆春慢遊,要將海洋帶進大眾生活
甘樂文創透過改造百年古厝和閒置空間,在三峽老街旁經營甘樂食堂、禾乃川國產豆製所、合習聚落、小草書屋、以及青草職能學苑,欲透過 5 大核心主軸:弱勢兒少教育、青年培力育成、在地產業發展、文化扎根行銷、環境永續,將社區中的孩子、職人、居民等利害關係人串連在一起,進而減少社區問題。
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表示,成立至今,甘樂文創已陪伴超過 250 位弱勢兒少,與他們一同找尋夢想、創造多元機會。種種創新行動,讓甘樂文創在 2021 年獲得英國商會社會企業獎、新北市文化局新北文化獎等的肯定。未來他們將持續投入地方創生、青少培力行動,期待與企業客戶透過通路合作、食材選用、員工旅遊、公益捐贈等方式,成為他們永續成長的最佳夥伴。(延伸閱讀:創生之路走了 10 年,下一步往哪去?甘樂文創林峻丞:盼讓全台社區都能永續經營
御鼎興 60 年來堅持以手工柴燒的方式釀製醬油,除了醬油的研發,他們也著眼於醬油文化與食農教育的推廣,期許以文化為基底,希望醬油未來也能成為品味生活的一環。
御鼎興第三代製醬人謝宜哲分享,2021 年,御鼎興聯合新和春、萬豐、美東、日新 4 間傳統醬廠,推出一款吃得到台灣風土的「島國純釀聯名禮盒」,希望能藉此讓大眾體會到台灣風土的價值。歡迎企業進行採購。現在,他們正在建構醬油的品評系統,希望未來醬油能像歐洲的橄欖油一樣,只要人們看到不同的品項,就能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料理方式。(延伸閱讀:以自然農法黑豆製醬油、邀飲食專家品評風味——御鼎興:醬油也能成精品,發揚在地產業價值
三小文創透過與生產者合作舉辦農夫市集、食農活動等,讓更多人認識食材背後的故事,期許打造從產地到餐桌的農業創生模式,促進顧客成為友善耕作的支持者。
三小文創執行長李宜倩分享,組織目前正推動企業好田計畫,透過媒合好田、物產開發、產地體驗、製作好田履歷 4 模式,鼓勵企業認購土地,支持從事友善耕作的農民。計畫至今已協助企業認購 4 位生產者的農地、並與超過 10 位加工生產者合作。此外,三小市集也提供客製化禮盒、食材採購等服務,邀請企業成為品牌成長夥伴,一同推動友善耕作。(延伸閱讀:從學生作業變成 10 年事業——三小市集發起友善耕作革命,帶大眾看見產地故事
城市浪人透過啟發性的探索體驗與任務設計,鼓勵年輕人勇敢跨出舒適圈、探索自我,並在實踐自我價值的行動中,讓世界變得更好。
城市浪人執行長楊御廷表示,流浪挑戰賽是城市浪人最具代表性的體驗活動之一,8 年來共有約 1 萬 2 千名青年參與、且有超過 7 成的青年認為挑戰賽使他們有勇氣嘗試陌生事物、願意試著改變在乎的社會議題等。為了持續深化、並擴散影響力,城市浪人目前正計劃建立校友會員社群,提升互動與影響的深度;同時也開辦演講工作坊、與企業合作活動,讓更多青年了解如何找到自己的使命感。(延伸閱讀:流浪,是找回自己的途徑——城市浪人開辦挑戰賽,帶青年探索生活熱忱所在

從飲食到生活,孵化器團隊關注多元議題

本屆 iLab 育成計畫 Demo Day 除了 6 組加速器團隊的分享外,也有 10 組孵化器團隊上台發表,包括直覺職掘、自備客、Hibāng、wowAfrica 阿非卡、蘆葦女力、牙驛通、HMT 你好明天、玩艸植造、Miss Eco 和二拾衫,他們以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在兼顧商業模式的情況下,改善所發現的社會問題。
直覺職掘致力賦予國中生自主探索的動能,透過多元實作課、探索知能課、親職同樂會,期待能替國中生的家長,解決孩子「從學習中逃走、缺乏未來意識」的問題。
自備客平台提供知識、工具與社群,分享「外出減塑」、「居家減塑」、「經期減塑」、「育兒減塑」 4 種生活提案,讓減塑生活不再是難事,進而使更多人能享受減塑生活的美好。(延伸閱讀:阻止垃圾流入海!自備客林詩懷:從生活小習慣做起,都是創造改變的關鍵
Hibāng 推動更全面的廢棄漁網回收,並將它們再製成兼具環保與美觀的眼鏡,減少漁網成為海洋廢棄物的機會。(延伸閱讀:廢棄漁網變眼鏡!台灣設計師創立「Hibāng」為海洋找希望
wowAfrica 阿非卡是全方位的華文非洲資訊媒體,致力促進華文世界對非洲的瞭解。他們藉由網路傳播多元資訊,協助讀者重新認識非洲,同時深耕在台非洲人社群,搭建共同合作的機會。
蘆葦女力致力推動以女力發展為核心的社會創新、社會企業及社會福利服務。他們結合設計團隊及社區婦女,將廢棄咖啡麻布袋,再製成新的質感商品。(延伸閱讀:廢棄咖啡豆袋在她們手中再生!「蘆葦女力」結合循環經濟與手作文創,打造培力女性的共融社區
牙驛通打造牙醫到府服務平台,透過串聯從事居家醫療服務的醫護人員、並強化居家醫療服務生態系,協助不便出門就醫的民眾申請牙醫到府診療。
HMT 你好明天以南投信義鄉為起點,透過舉辦營隊與社區活動等方式,期望帶動家庭互動、活絡社區關係,同時培力偏鄉孩童、帶他們進行職涯探索。
玩艸植造研發、並量產低環境負擔且符合環境永續目標的產品,透過從源頭契作原物料創造合理採購價、優先聘僱弱勢族群員工,到研製 100% 自然分解的各式產品,持續推動農業與經濟的平衡。(延伸閱讀:無痛放棄塑膠吸管!台灣青年在蒲草田中找到最佳替代方案
Miss Eco 一口覓食堅持與秉持環境友善、健康永續精神的餐飲業者合作,他們透過循環餐具派送餐點,減少外送製造的一次性垃圾問題。(延伸閱讀:台灣青年創環保版Uber Eats,在家點外送也能零廢棄) 
二拾衫透過「收衣、消毒、上架、販售、循環處理」5 步驟,大幅提升民眾閒置衣物的循環使用率,期望能降低衣物生產與購買時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
目前孵化器計畫中共有 145 組社會創新團隊,2021 年 7 月加入的第六梯次團隊中,有 8 成為成立 3 年內的初創團隊,多處於驗證商業模式、發展最小可行性產品的階段。孵化器團隊投入之議題領域涵蓋 10 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反映出台灣早期社創團隊的議題多元性,其中最多團隊投入的熱門領域為「永續消費及生產」與「公平教育與終身學習」。

攜手政府與企業,打造社會創業生態圈

近年來,產官學界逐漸凝聚了一股共同關注、支持社會創新創業發展的強大能量,如獨家贊助第三屆育成計畫的星展銀行(台灣),自 2014 年與社企流合作推動 iLab 育成計畫,除了提供社企專屬帳戶、高階經理人擔任社企導師等企業資源,也擴大影響圈,邀請集團員工與客戶共同支持社會企業。
星展銀行(台灣)透過金融專業與集團資源,全力扶持社會企業迄今已 10 年,2020 年也以「零剩食」為倡議主題,不僅在社群上推出多篇圖文策展、剩食食譜募集活動等,號召大眾關注議題、了解減少剩食的重要性。
此外,星展基金會每年舉辦「社會企業獎勵計畫」支持亞洲區的社會企業發展,每家社會企業提供最高 550 萬元新台幣的獎助金,齊心協力加速擴大影響力,計畫中更特別設立「零食物浪費獎助金」,加強推動致力改善剩食問題的社會企業發展。
除民間企業的參與,政府亦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臺北市產業發展局以指導夥伴身份支持第三屆社企流 iLab 計畫,並與社企中介組織合作,推出最低 1.6% 利率的「社企啟動貸款」,為有志透過商業模式改善社會問題之組織掃除資金取得障礙。其他公私部門貴賓如研華科技、建弘文教基金會等也都到場共襄盛舉,共同見證 2021 年 iLab 計畫的學習與展望。
未來,iLab 將持續為社創團隊打造資源豐富的社群網絡,也歡迎有心支持、投入資源的企業與個人共襄盛舉,一同成為推動台灣社會創新創業發展的關鍵力量。
(今天參與 iLab Demo Day#4 的所有與會者。來源:社企流)
(今天參與 iLab Demo Day#4 的所有與會者。來源:社企流)
​核稿編輯:李沂霖
  • 社會創業趨勢新知

    社會創業趨勢新知

    此專欄收錄 iLab 執行團隊每月精選的社會創業相關文章與 iLab 最新動態,帶領大家一同關注國內外最新趨勢與洞察。自 2014 年起,社企流啟動 iLab 育成計畫,致力於成為社會創新創業者的成長引擎,至今已支持逾 100 位創業者以商業啟動更多、更深遠的社會影響力,計畫期間已創造超過 18 萬位受益者、合作團隊總募集資金也超過 1 億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