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以色列取經:社會創業之旅紀實(下)
 編譯:楊丹琪
編按:原文作者為SocialEarth和Storefront的共同創辦人Tristan Pollock,本文以第一人稱寫成。

第五天

這天是由Bakery 29的早餐做為起始,這是由前華爾街交易員開創的社會企業,Bakery 29將所有盈餘捐獻給低收入的以色列軍人。在這裡,我們認識了名為Ziv Neurim的組織,它們讓高風險青少年體驗海上活動(如划船、風帆和橡皮艇),藉此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
稍後,8200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Support Program也加入這場談話,他們激發我對於以色列的科技公司如何與社會企業合作的好奇心。8200發展一項計畫,呼籲企業的創辦人回饋社區。
經過一小段車程,我們有幸造訪世界知名的Biet Issie Shapiro Center,該組織主要服務身心障礙的兒童。我們觀察老師如何以感官刺激的方式與孩童一起工作,同時,我們也在多感官治療室(Snoezelen room)當中,親自體驗其創新的治療方法。
感官治療室以多種的感官刺激著稱,包含多重動態來源的光刺激,以及附有撥放器的座椅,讓乘坐者感受並聆聽音樂。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將這些媒介運用在牙齒診療室當中,盡可能舒緩孩童在接受檢查時的坐立難安。
午餐時間,我們和各組織的領袖們展開一場具啟發性的談話,包含Yuval Bdolach的創辦人、Re-Lod Project的執行長,以及一位在阿拉伯之春和後續占領運動當中的活躍領袖。這些勇於挑戰政府權威的青年運動在以色列已帶來以下三方面的實質改變:
  1. 這些社運聯合了成千上百的群眾,而群眾的凝聚力在活動結束後仍繼續發酵。
  2. 以色列的政府當局已有顯著的權力移轉。
  3. 社運的相關研究已經出版成書,書中並指出以色列需要改變之處。
這樣的知識生產讓人感到愉悅,由於我同樣親身參與這些全球性(且持續中)的抗議運動,因此時常擔心這樣攸關人類未來的重要訊息,在人類未來發展的討論之中逐漸被遺忘。
日落之後,我們拜訪了特拉維夫一處富有文化、歷史和重生氣息的區域。ClassiKid的共同創辦人向我們四處介紹,也邀請我們到他們家中享用豐盛的家庭式晚餐,並搭配著世界級的音樂──這是他們向世界各地孩童巡迴演出的樂曲,來復甦孩子們對於古典音樂的熱愛。
第五天參訪的組織:

第六天

第一站,我們來到內蓋夫地區、特拉維夫往南方一小時車程之遙的社區,在這裡,OR運動(The OR Movement) 進行都市和鄉村的更新計畫,藉此賦予人口稀少的社區新的意義。我們參觀一塊即將被從頭打造為新市區和遊客中心的基地,這說明了在特拉維夫或耶路撒冷等大城市以外的生活是值得的。雖然更新計畫的發想相當有趣,若The OR Movement的核心價值能納入「建造永續性和智慧型城市」(sustainable, smart)的理念,我相信他們能夠帶來更大的影響力,甚至有潛力為以色列建造下一座馬斯達爾城(編按:Masdar City,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附近的規劃中新城,預計未來將完全依賴再生能源)。
另外,我們參訪了現代版的集體社區(Kibutz)-創立於1946年的Kibbutz Hatzerim。1959年,社區內的Blass父子檔(Simcha Blass和 Yeshayahu)研發了滴灌技術,不但取得專利、開創了一間名為Netafim的灌溉公司,更讓Kibbutz Hatzerim成為永續發展的社區。從此,他們廢除所有無法為社區帶來效益的措施,如今他們成為最成功的現代集體社區之一。
第六天參訪的組織:

第七天

參觀了專門服務恐怖攻擊和戰爭受害者的NATAL創傷中心後,我們來到以色列國內最具全球代表性的學校Bialik Rogozyn,在這裡有千名移民自南美、非洲等國家的學生,接受從小學到中學的一系列教育。其中,Appleseed Academy在校外另開設學程和計畫幫助學生精益求精。
在特拉維夫的海岸享用另一頓美味的餐點後(果真如同TriplePunditRaz Godelnik所說,「以色列就是有更美味食物的西方國家」),我們團隊有些時間來緩解壓力,並反思何謂真正的「以色列悸動」。路途所見的社會創新企業、社會企業在每一位同行者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象,並深深地啟發我們。在認識的每個以色列人身上,看見他們貫徹專心致力、多元文化的包容度以及為青年賦權等精神。在國際社會上,以色列總是搶先提供國際援助,而這樣的習慣和心態也充分展現在他們的公民身上。
以色列的軍隊也使我驚奇。許多情況下,以色列防衛隊(Israel Defense Forces,IDF)提供一個早期的平台,讓以色列人民展現創新精神、自信,以及對社區的關懷;相對於成為好戰的國家,在這兒,無論男女性都真心渴望建立和平,並在每一天展現善行。
我可以想見,將來我還會一再地回到以色列,特別是特拉維夫,因為當地的社會工業完美地和寧靜海岸及都會夜生活相結合,就如同這樣的景致:
第七天參訪的組織:
  • NATAL-以色列創傷中心,服務恐怖攻擊和戰爭當中的受害者。
  • Bialik Rogozin School-教導外籍工作者的子女。
  • Appleseed Academy-協助以色列境內的社會弱勢者獲得均等的發展機會。
  • Google TLV-Google的特拉維夫校區。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文章標籤

  • 社企案例地球村

    社企案例地球村

    由社企流編輯群介紹世界各國社會創新案例,讓你不出門也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