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創團隊專訪報導

社創團隊專訪報導

帶你第一線認識社企流 iLab 育成計畫內的創業團隊,深入探索每個團隊動人的創業故事。自 2014 年起,社企流啟動 iLab 育成計畫,致力於成為社會創新創業者的成長引擎,至今已支持逾 100 位創業者以商業啟動更多、更深遠的社會影響力,計畫期間已創造超過 18 萬位受益者、合作團隊總募集資金也超過 1 億台幣。

專欄文章

48篇)
  • 讓孩子長出學習自信,DFC 臺灣用設計思考翻轉教育

    讓孩子長出學習自信,DFC 臺灣用設計思考翻轉教育

    社企流/文:Jenny Yeh
    1990 年代中期,臺灣開始一連串的教育改革,目的是為了解決「升學主義」、「分數至上」的教育問題。但數十年過去了,仍甩不開「升學神話」。
    「有超過 5 成的學童面臨因成績不好而受到責罵,在成績與自我否定裡成長。」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DFC 臺灣)創辦人暨執行長許芯瑋梳理出 4 個臺灣教育現場核心問題:社會習慣偏重以學業成績為評斷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參考依據,忽略孩子多元智能發展潛力、陷入學科與名次高低的框架裡;在學力落差加劇問題,後段的孩子無法跟上,導致學習動機越來越低外,傳統教學模式讓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沒有連結,使得知識淪落應付考試的工具。
    此外,根據 2018 年 PISA 國際調查發現,臺灣學生對失敗的恐懼在 79 個參與國家中名列第一,這也反映整體教育氛圍,包含教師、家長們都害怕失敗、害怕做錯決定,逐漸失去「試錯」的能力;最後一點則是,因著環境變化而不斷改變的教育趨勢,尤其 108 課綱上路,老師需要調整教學模式、家長則要重新理解孩子的學習方向與未來發展,集體產生焦慮感。
    面對充滿挑戰的教育議題,許芯瑋從孩子學習著手,2010 年引進印度河濱學校強調以人為本、解決問題的 Design for Change DFC 學習法,「我們相信帶著孩子們透過 DFC 設計思考的行動,能點燃他們學習自信;只要慢慢找回自信心,也就比較不容易自我放棄。」同年,成立社團法人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投入推廣教育創新,至今已走過 14 個年頭。

    以設計思考出發,陪伴孩子也陪伴教師

    Design for Change(DFC),又被稱作「DFC 學習法」,以學生為主體,透過感受(Feel)、想像(Imagine)、實踐(DO)、分享(Share)的 FIDS 四步驟,培養孩子活用所學知識,讓孩子們擁有「我做得到(I Can)」的自信心,而最簡易能夠經歷 DFC 學習法的方式,就是參加每年都會舉辦的「DFC 挑戰」。
    「DFC 學習法其實是一個工具,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讓教師們無痛順手地使用。」除了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自信心,DFC 臺灣也協助教師進行教育創新,許芯瑋觀察到,願意嘗試、勇於創新的教師較少,因此如何讓老師們維持對創新的熱情便是件重要的事。協會透過提供教具、教案的工具支持,鼓勵老師們嘗試使用 DFC 學習法,盼在教學創新上帶來新的可能,即使教師最終評估並不適用也沒有關係。

    加入NPO 加速器計畫,協助組織找到穩定前行的路徑

    作為非營利組織,除了對外的議題倡議工作外,因應外部趨勢變化及組織內部穩定發展也是重要課題。「在大環境中要讓組織生存下來,就必須不斷地進行迭代、開發不同模式與計畫。」許芯瑋不諱言地表示,前兩年受到 COVID-19 疫情影響,使得許多工作陷入停擺,入校工作也不得不暫停,讓協會財務狀況變得辛苦。
    面對大環境帶來的挑戰, DFC 臺灣申請加入由致伸科技創辦人梁立省支持、社企流與活水影響力投資攜手推動、致力培育非營利組織的第二屆「NPO 創新成長加速器」(以下稱 NPO 加速器計畫)。許芯瑋提到,過去自己不太知道如何讓協會財務數字變成可以引導組織前進的儀表板,但在電通行銷集團數位轉型策略顧問周允玉、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兩位導師陪伴下,有效地將團隊過去資料有系統地轉換成未來有用的資源,並重新梳理 DFC 臺灣的營運項目與對外倡議論述,「有人可以陪跑、協助團隊產出具體的改變、成果,我覺得非常重要。」

    面對多元利害關係人,長出不同的新策略

    在利害關係人經營上,DFC 臺灣面對的合作對象多元,學校、家長、企業端都需要提出不同的溝通策略。「以學校來說,和 DFC 臺灣合作動力多半來自於 108 課綱的施行,由於學校是由多人組成,有著不同聲音,會有許多需要『說服』的過程。」許芯瑋認為,雖然這些都需要時間醞釀,但面向教育端的學校與教師的溝通仍是 DFC 臺灣的強項。
    面對企業端卻有截然不同的經驗,由於多半企業並不一定了解教育,但在 ESG 浪潮下,企業有了與非營利組織合作的需求。因此,如何對焦雙方的需求,是 DFC 臺灣與企業合作的重要工作。「藉由 DFC 學習法與企業期待發展目標結合,為企業或基金會提供客製化的課程。」許芯瑋坦言,教學類型的課程所費不貲,並非每間企業都能理解,「我們必須嘗試說服合作企業,在扣除場地費、講師費後,一部分的經費是需要支持 DFC 臺灣這個組織,才能真正在教育、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端創造三贏局面,讓教育創新延續。」
    此外,在這次 NPO 加速器計畫的培力下,DFC 臺灣也發展出針對家長的溝通策略。許芯偉解釋,這並非是「家長陪伴」的課程或相關服務,則是將既有的教具、教案轉化,讓家長在陪伴孩子面對教育創新,有更多一些想像與可能;透過這個方式,也能增加來自家長的小額捐款,讓協會財務來源更加多元、穩定。

    深耕臺灣創新教育 14 年, DFC 臺灣往下一階段邁進

    推廣教育創新路上的 14 年,DFC 臺灣經歷了許多挑戰,同時也讓許多人看見創新教育的價值與意義。2023 年,DFC 臺灣榮獲第九屆傳善獎殊榮,未來將有為期 3 年,共 1,200 萬的資金挹注,讓 DFC 臺灣可以更穩健、永續地發展。
    談起過去一年的經歷,許芯瑋說,「同時期申請傳善獎,又參與 NPO 加速器計畫,對大家來說是非常辛苦的經歷,但也是正因如此,我們對於 DFC 臺灣的組織發展、定位及未來的輪廓更加清晰。」
    「過去 100 年以來,在醫學、科技領域,人們不斷面對工具的更新,但說到教育,還是維持著上對下的傳統模式。但我們不能用以前的教育方式,教孩子去面對未來的問題。」持續走在教育創新的道路上,許芯瑋認為,在教育裡不要害怕困難、害怕挑戰,回歸教育的初衷,如何給孩子愛和榜樣,讓孩子成為自己,或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同時也期盼有更多有志者,一起加入教育創新領域,為未來臺灣教育共同努力。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閱讀文章
  • 逆風劇團陪伴高關懷少年找回自我,創造不同的人生篇章

    逆風劇團陪伴高關懷少年找回自我,創造不同的人生篇章

    社企流/文:蘇郁晴
    打開電視新聞,我們常會看見青少年中輟、打架鬧事的相關報導,讓這群孩子身上被貼上「歹因仔」的負面標籤時,是否忽略了這些孩子只是因為來自家庭、學校等各種因素,讓他們找不到認同與歸屬,而成為社會大眾眼中的「高關懷少年」。
    曾經也是大眾眼中「高關懷少年」的成瑋盛、邱奕醇和陳韋志, 平均年齡不到 20 歲的他們,在 2015 年一同成立「逆風劇團」,希望陪伴這群高關懷的青少年能藉由接觸不同事情的機會,舉凡戲劇表演、公益活動等,讓他們重新對未來的日子有新的想像、創造自己人生的新故事。
    如今的逆風劇團已邁入第 9 年,為超過 300 名學員開設上千堂課程、帶著百名青少年回歸校園與社會。「沒有逆風劇團帶不起來的孩子。」團長暨共同創辦人成瑋盛提起,「或許正是因為我們都曾經走過一樣的歲月,更能同理這群孩子們的處境,才能找到彼此共同語言與互動方式。」

    在這裏,每個孩子都能找到想做的事

    逆風劇團除了以「戲劇」作為媒介,透過舞台表演讓這群孩子盡情展現屬於自己的故事,也藉由長期、深度的方式陪伴劇團裡的每個團員成長。「在這裡,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成瑋盛提到,每個青少年都是獨特的,他們有著不同興趣與專長,劇團為他們開設適性課程,諸如每週日免費的表演藝術課程;而不喜歡表演的成員,也可以學習劇團幕後燈光、音響效果等課程,或是攝影課、吉他課、美髮課等其他專業技能學習。
    此外,逆風劇團也從青少年的喜好裡,找到與社會對話的可能。成瑋盛看見許多孩子喜歡騎車、享受速度帶來的快感,為了解決青少年無照駕駛以及危險駕駛的問題,2019 年成立逆風聯隊,不僅陪著青少年考取機車駕照、邀請車圈知名人士分享法規與安全駕駛行為。此外,也提供機會,讓這群青少年能從被助者轉成助人者,「邀請青少年把武器放下、改拿鍋碗瓢盆,一起騎車到老人中心做菜給阿公阿嬤吃。」結合公益活動,透過物資送愛、關懷陽明山獨居老人,「過去,他們上新聞要被打馬賽克,不如現在我們一起做好事、正正當當地上新聞。」(同場加映:如果可以變好,誰想變壞?從戲劇演出到社區服務,逆風少年用行動撕下負面標籤

    參與 NPO 加速器重整內部工作制度,讓組織體質更健康

    逆風劇團想做的事還很多。2023 年更新建了「逆風樓」,除了在此培訓青少年考取咖啡師證照、做餐點,也開放讓一般大眾來喝咖啡、參觀青少年故事展等。但隨著組織規模擴大、專案越來越多,3 位創辦人看見營運面的問題一一浮現。
    由於組織內部沒有落實明確的溝通與分工,導致所有夥伴不清楚彼此的業務內容;3 名創辦人又須同時負責所有工作,因此,當夥伴要推進任何一個專案前,都需一一與創辦人確認、降低做事效率。2023 年決定申請加入由致伸科技創辦人梁立省支持、社企流與活水影響力投資攜手推動、致力培育非營利組織的第二屆「NPO 創新成長加速器」(以下稱 NPO 加速器計畫),盼能改善目前面臨的挑戰。
    回顧為期 8 個月的計畫,成瑋盛認為在策略輔導中收獲最多。第二屆 NPO 加速器計畫為逆風劇團媒合 RC 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王俊凱與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董事許慶玲作為導師,以協助檢視組織體質、辨識成長動能,提升企業對接能力。成瑋盛分享,「導師以很多組織為案例向我們分析營運的方式,陪伴我們建立內部工作制度。」

    重新梳理組織架構與目標,帶著團隊往新目標前進

    執行計畫的期間裡,導師為逆風劇團梳理出 3 個事業體及 3 位創辦人的分工,包括由成瑋盛負責的逆風劇團、邱奕醇負責的逆風聯隊及陳韋志負責的逆風協會,而共同目標是希望未來這些事業體皆能「自給自足」;針對組織內部也進行調整,「過去每一位夥伴都是以手邊的工作、或青少年問題為重,但這樣可能會使組織失衡,溝通過後,現在每一位夥伴開始學習站在組織營運的角度思考如何做事。」成瑋盛坦言,經過多次溝通後,已與夥伴們達成「以組織為中心」的工作模式。
    對成瑋盛而言,最重要的學習還有個人思維的轉變。過去,他總想要逆風劇團在全台遍地開花,但以現有的資源來說難以達成目標,「我後來才發現這個思維是錯的。若發現哪裡有需要陪伴的孩子,我們應該提供資源輔助在地社工與老師,而不是在當地再租一個空間自己經營。」什麼事都想挽起袖子自己來的想法,曾把 3 位創辦人搞得身心俱疲。現在的他們,學習建立制度,並讓這些制度可直接複製到有需求的地區,「簡而言之,我們要從用『加法』做事改成用『乘法』做事,擴大影響力。」

    成立學院讓青少年找回學習動力,還能取得畢業證書

    接下來的逆風劇團,有著嶄新計畫。除了建立與優化 3 個事業體的運作系統、培育管理人才,讓 3 位創辦人更有餘裕做自己擅長的事——前往第一線陪伴青少年。他們也成立「逆風學院」,目前已與部分高中職洽談,讓高關懷青少年能選修逆風學院的課程,並經過考核取得正式的畢業證書。
    「有沒有可能逆風現有的活動轉變成學院裡的課程,舉凡烘焙、餐飲等,讓青少年做的成品可以直接送到逆風樓咖啡館販售,讓他們讀書的同時也有收入。」成瑋盛描繪著未來可能的運作模式,希望讓許多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在有個人收入後能好好讀書。

    「在逆風,『家』不是形容詞,而是一個事實」

    逆風劇團走過 9 個年頭,當年才 18 歲的成瑋盛,如今也 27 歲了。「去年,我們參加超多孩子的畢業典禮,他們從原本覺得讀書沒用,到現在都決定要繼續升學!」看著青少年們的蛻變,成瑋盛的感動與滿足難以言喻。對於許多受到逆風幫助的孩子們,都願意離開後再回到逆風,「對我們來說,這個家從來就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一個事實。真的是能帶給破碎童年的孩子們一個家的感覺,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看著每一個家人年復一年成長的模樣,好像就有繼續往前走的動力。」今年的逆風圍爐活動,成瑋盛在個人臉書寫下一路走來的心情,期盼持續為逆風的孩子們撐起屬於他們的「家」。
    核稿編輯:葉于甄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閱讀文章
  • 從一雙被沙蚤寄生的雙腳開始,展開舊鞋救命 10 年的慈善關懷之旅

    從一雙被沙蚤寄生的雙腳開始,展開舊鞋救命 10 年的慈善關懷之旅

    社企流/文:Jenny Yeh
    「協會現在有各種專案,舉凡社區營造、挖水井、蓋學校、建水壩,或是教導農耕技術,似乎是很有策略和規劃進行組織發展和願景,但其實並非如此。」創辦人楊右任談起成立社團法人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舊鞋救命Step30)的契機,一開始只是跟隨著他的岳父、加拿大牧師 Allen Remley 到非洲傳教時,看見東非學童因沙蚤寄生蟲導致雙腳潰爛問題後,萌發在台灣募集二手鞋送往當地的「舊鞋・救命」行動,「從一個小小行動裡、慢慢擴張,然後發現這些計畫背後都需要一個支持的力量。」
    隨著在東非的時間越來越長,楊右任意識到無法僅透過捐贈舊鞋來解決在地的健康問題,「當每一個專案做得越深,就會看見更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當地就會不斷深入。」開始從醫療、衛教、居家環境、飲水等著手,逐一發展出不同子計畫,舉凡活水計畫、養雞農耕計畫、興學計畫及國際志工等數個專案,服務地區也從肯亞開始,擴散至南蘇丹、馬拉威及多哥共和國等國。

    找到在地夥伴、培力在地自主力量

    細談協會在非洲當地拓展專案的歷程,「我們面對的是不同於台灣的文化,必須了解他們的人文、取得當地人信任,才能建立一套系統、機制或是硬體設備是讓當地人願意使用,並有能力在團隊離開後,能永續地繼續使用下去。」楊右任表示,這十分仰賴協會在當地的駐點人員和在地居民間的互動,並慢慢地溝通形塑。
    以活水計畫為例,有許多人道救援組織都進到非洲沙漠地區挖建水井,在水井完工初期的確可以提供當地人乾淨水源,但使用多年後勢必會面臨維修問題。「我們每年為當地挖建十幾口井,不可能每一口井都負責後續的維護和修繕,不論在資金或人力,都會是一筆龐大的支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楊右任認為仍要回到在地自給自足,才能夠長遠經營。最後,選擇透過在地既有的人際網絡,邀請當地學校校長、教會牧師、地方長老或者在地的媽媽代表形成「水井委員會」,共同管理在地人集資的水井基金。並在水井遇到需要維修時,藉由變賣圈養在水井四周的家畜,作為維修水井的費用,達到在地自給自足的模式。
    「確保計畫能一直執行,最開始就需要找到可信的人、團體一起工作。」當地服務團體、教會、政府機關等都是楊右任眼中可以共創的夥伴,讓資源再投入後能有效利用。

    重整組織內部、強化內控,往下一階段邁進

    「我們希望在協會裡的大家能不斷學習。」對楊右任來說,從台灣到非洲,面對不同人群、文化與環境,不斷學習和創新十分重要,任何只要有助於專案推進、學習的機會都願意嘗試。因此,當聽到夥伴推薦申請加入 2023 年由致伸科技創辦人梁立省支持、社企流與活水影響力投資攜手推動、致力培育非營利組織的第二屆「NPO 創新成長加速器」(以下稱 NPO 加速器計畫)時,十分樂意參與其中。
    「從人事、財務管理到組織營運等,我自己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學習。」在 NPO 加速器計畫的培訓過程中,讓他學到許多組織營運作的工具,與在導師互動的過程中,更有邏輯、系統地思考舊鞋救命未來發展。「與加速器導師細談後,才發現,我們團隊的強項就是一直往前衝、開創新路,但反觀組織內部的內控是相對較弱。」楊右任認為,這樣的經驗很棒,也才真正聚焦團隊的問題、強化並協助團隊了解自身的優缺點,將團隊往下一個階段推進。

    邁入第 10 年,擴大並深化每個非洲在地專案

    自 2014 年成立至今,「舊鞋救命Step30」邁入第 10 個年,協會在許多工作執行上逐步穩健。「現在執行的每個專案,都有持續延伸和突破地方,也讓影響力觸及更多合作機構、志工和當地居民。」楊右任提到,當在台灣與非洲兩端都有越來越多參與者及資源投入,未來的發展就能更加穩定。對他來說,真正想做的是能創建一個完善的機制,讓組織能去除創辦人的個人色彩後,也能穩健的推展每個計畫。「如果多年之後,我還在講個人故事,那就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創辦人應該被機制取代後,讓組織能永續、自主地經營下去,這是接下來我們必須要邁進的方向。」
    除了協會組織的永續經營,在非洲執行的各項計畫,也希望都以「永續自主」為目標,回扣到「幫助當地人改善生活」這個最核心的目的。現今「舊鞋救命 Step30」在 10 個國家提供服務,楊右任希望未來能夠擴展到更多國家,近期也跟上 ESG 浪潮,嘗試申請碳權、預防沙漠化等新興的工作項目等。舊鞋救命不斷地嘗試以創新、永續的方式,持續深化他們在非洲的各項計畫、影響更多人。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閱讀文章
  • 台灣青年勇奪國際賽事 4 金卻乏人問津?Skills for U 為技職生謀權益、找資源

    台灣青年勇奪國際賽事 4 金卻乏人問津?Skills for U 為技職生謀權益、找資源

    社企流/文:蘇郁晴
    你有聽過技職國手嗎?他們就像體育國手一樣,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勤練自己的專業技能,可能是機械、機器人、或是家具木工等,並前往國際賽事參加比賽、為台灣爭光。
    只是,在鎂光燈下、被媒體爭相報導的總是體育選手,技職選手在賽事中獲取幾面獎牌往往乏人問津。
    「就讀技職教育的人數眾多,107 學年度高中與高職學生各約有 30 萬人,但聲量卻差很多。」非營利組織 Skills for U 創辦人黃偉翔表示。若在 Google 搜尋「指考、學測」與「統測」,前者的搜尋結果筆數是後者的 4-5 倍,顯見大眾對於技職的漠視。
    為了讓大眾看見技職的價值,當時就讀台大機械所的黃偉翔,在同時修習新聞所課程、看見媒體傳播的力量後,在 2014 年決定自架網站《技職 3.0》,分享技職國手的故事、也報導高職老師的權益、學生升學等。

    ​創辦平台《技職 3.0》,用報導影響技職政策

    這些累積起來的報導並非朝生暮死,它們一點一滴地改變技職體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修改兵役法——當年,政府只給予體育國手兵役配套措施,技職國手卻與其他人相同,仍需做滿一年的兵,黃偉翔對此充滿疑惑,便撰寫相關報導探討此問題。
    2017 年,立委黃國書引用《技職 3.0》的報導向教育部長潘文忠質詢,要求技職國手應比照體育國手有兵役配套,並提案修法,最終成功修改兵役法,讓技職國手比照體育國手,只需當 12 天的補充兵。
    後來,黃偉翔更受邀參與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並成功提案使技職選手能與體育選手一樣,能參與每一年的國慶典禮活動遊行。
    ​僅管撰寫數十篇報導討論技職議題,但黃偉翔發現這個行動或多或少能影響政策,卻難以在大眾心中泛起一絲漣漪。2017 年,提供各國青年技術人員相互觀摩、切磋的國際技能競賽在阿布達比進行,黃偉翔前往現場為技職選手做報導,發現國際上有那麼多人在關注此賽事,台灣選手雖然獲得 4 金 1 銀 5 銅 27 優勝的佳績,卻連一間前來的媒體都沒有,於是他意識到欲讓大眾看見技職,需要創新的作法。
    他在 2018 年成立非營利組織 Skills for U,盼能開啟技職與社會的對話,讓大家知道擁有技能的青年,是有助社會變得越來越好的力量。

    讓業界成為教室的延伸,改善「學用落差」問題

    成立初期,Skills for U 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他們策展、辦理活動倡議、前進學校陪伴老師教學、或邀請技職生為偏鄉學校改造教室等。
    但在過程中,黃偉翔發現新的問題——在永續浪潮下,高職教育與業界趨勢越來越脫軌。「舉例來說,家樂福現在因為提倡動物福利,開始推廣非籠飼雞蛋,但畜牧科的老師還在教學生如何讓雞隻下更多的蛋。」黃偉翔表示。顯見企業所嚮往的技職人才,與高職所提供的教育有明顯的斷層。
    因此,Skills for U 調整方向、著重於如何讓業界成為教室的延伸,透過盤點企業需求、提供技職教育現場市場所需的技能與思維,希望讓有技能的青年緊跟趨勢,成為兼具永續意識與專業技能的人才。
    他們與科技公司台灣 IBM 合作,善用 IBM 免費推出的線上學習平台「SkillsBuild」,並招募高職學校的教師,將其設計成課堂內容,在協助 IBM 落實全球教育公益目標的同時,也讓更多學生可以享有學習工程、行銷、科技等業界所需的能力。學生不但能藉此掌握業界趨勢、獲得必備技能,還可在完課後獲得學習證書、用於學習歷程檔案;或是取得業界認可數位徽章、可放在自己的履歷中。
    ​此外,Skills for U 也推出企業場域開箱計畫。「一直以來,老師被賦予眾望,好像什麼都要會,但以一位汽車科的老師來說,他過去不曾學過電動車,但現在電動車越來越蓬勃發展,我們可以如何幫助他緊跟趨勢、教給學生最新的內容?」黃偉翔說。
    為了幫助高職教師了解市場發展,Skills for U 與不同企業合作,邀請教師前往企業參訪,並與他們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設計成課程教材,為學生上課。
    舉例來說,看見現在的建築科學生多半只學習傳統建築,Skills for U 便與曾奪得國際 7 大獎座的綠建築建商「清景麟」合作,邀請高雄市 20 位高職建築科主任、教師前往綠建築參訪,並將其設計成課程教材,包括傳統建築與綠建築的差異、建築業的趨勢、業界所需的人才等,為學生的建築技能注入永續思維。

    用創新行動推廣技職,影響超過千名學生的教育

    談及從辦理活動、改造教室等行動,到聚焦於將企業資源帶入教室的過程。黃偉翔表示,加入由致伸科技董事長梁立省支持、社企流與活水影響力投資攜手推動、致力培育非營利組織的「NPO 創新成長加速器」,是幫助他們確認這個方向可行的重要助力之一。
    「加速器讓我們從原本的什麼都做,到現在收斂成往最要緊的事情邁進。」黃偉翔說。透過為期半年的 NPO 加速器計畫中的主題課程、策略輔導、財務責信等,讓 Skills for U 了解如何發展出能有效解決問題的商業模式,而非花了許多成本,卻只帶來一小部分的改變。
    「有時候不能只是空有理想,還需要用商業的角度去思考非營利組織在做的事,這樣才能增加非營利組織的存活率。」黃偉翔說。
    時至今日,《技職 3.0》社群已有近 4 萬名追蹤者、Skills for U 社群也有近萬人關注,他們也協同合作企業、技職老師一同設計跨域課程,影響了超過千名高職生的教學內容。
    雖然讓更多人看見技職教育的價值、改善學用落差問題,看似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黃偉翔並不洩氣,「我們不是只是嘴上說說,我們真的在影響政策、改變教育問題,讓人們知道有技能的人不是只有賺錢,更能解決社會與環境目前正面臨的問題。」
    創業邁入第八年,一路以來都唸技職教育的黃偉翔,走過因為不讀一般學校,而不被親戚關注的歲月,因此更能深刻體會技職生的心情。
    現在與未來,他都希望能踏實、穩定的將企業所需人才的技能帶進技職學校,如讓木工科的學生除了擁有技能,也能思考做傢俱的過程中,如何讓用木量減少。「希望技職人才能變成推動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來源之一。」黃偉翔期許,未來選擇就讀技職的青年,不再需要因為他人眼光、或是未來發展的限制而瞻前顧後,而是能昂首闊步朝著理想職涯邁進。
    核稿編輯:李沂霖
    閱讀文章
  • 「這裡是我的第二個家」小草書屋接住高關懷兒少,伴他們走過黑暗

    「這裡是我的第二個家」小草書屋接住高關懷兒少,伴他們走過黑暗

    社企流/文:蘇郁晴
    在三峽,有一群來自家庭功能不足的孩子,他們有的從小缺乏與父母的良好互動;有的家裡環境不佳、連能好好寫作業的書桌也沒有,導致無法像健全家庭的孩子一樣發展。台灣雖然有課後輔導班為他們提供資源,卻往往只能竭力改善課業落後問題,難以填補孩子受傷的身心靈。
    看見這樣的問題,「甘樂文創」創辦人林峻丞從 2006 年開始陪伴高風險家庭的孩子,並於 2015 年成立社區培育系統「小草書屋」,有別於其他課輔班著重於課業,小草書屋的老師們不僅陪孩子寫功課,還與他們一同探索多元主題課程、一起吃飯和談心,希望能給予足夠的關愛,使他們能好好長大、並擁有改變未來的力量。
    以堅韌樸實的生命為意象,小草書屋的老師們稱仍是國小生的兒童為「小草」、稱已是國中生的青少年為「青草」,並分別為他們開設小草書屋以及青草職能學苑,針對不同階段的孩子,提供符合其需求的課程,他們相信,小草與青草只要用心呵護,便能綻放成一朵朵繽紛花朵,成為城市中的絢爛風景。
    而今,小草書屋已陪伴孩子 15 年,累積陪伴超過 260 位孩子,使他們的身心得以茁壯;2021 年更獲得擁有社福界米其林指南之稱的「傳善獎」的肯定。在許多孩子心中,小草書屋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幾個禮拜前,有一位從青草職能學苑畢業的高中男孩,帶著他的女朋友回來書屋,並向女朋友介紹:『這是我的第二個家。』」一句簡單的話,至今仍深深烙印在孩子總稱為「貞媽」的小草書屋副校長阮家貞的心中。
    ​教導孩子生活大小事、陪伴他們探索興趣與一技之長、傾聽他們的心聲、並時時刻刻與他們維持聯繫,是孩子將小草書屋視為「家」的原因。
    在小草書屋裡的小草,多是由三峽在地國小的輔導老師或導師轉介的高關懷家庭的孩子。小草從學校下課後,便會來到書屋,老師們陪他們完成作業、教他們打掃書屋,培養對事情的責任感;平日與暑假期間皆會提供餐食,讓小草能攝取足夠的營養;此外,書屋也會安排如美感、吉他、烏克麗麗、游泳等多元課程,讓他們學習才藝、探索興趣。
    青草職能學苑裡的青草,則多是從小草書屋「直升」上來的孩子。針對青草,青草職能學苑除了日常的陪伴外,還多加了職涯探索課程,包括金工、皮革、烘焙等,助他們培養一技之長;另外還有如生命教育課、體能課、專體討論等主題式課程,陪青草一同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重要課題。

    ​與孩子的連結如放風箏,抽抽線頭就能找到

    小草與青草多為身心靈曾受傷的孩子,與他們相處自然不同於一般家庭的孩子。對此,貞媽觀察,小草與青草最需要的就是陪伴,以及有人能夠聽懂他們說的話。
    在小草書屋,每個孩子都有一份「幸福存摺」,只要他們好好完成一件事,就能獲得點數,積累起來的點數不但能兌換合作社裡的零食,還能任由他們許願。有一次,一位小草拿著他好不容易存起來的點數,向老師詢問:「能不能換老師們每天陪我玩 20-30 分鐘?」陪伴,對從小缺乏父母在旁的孩子來說,難能可貴。
    ​為了更加了解孩子,貞媽每天晚上會最後一個吃飯,善用這段時間,關心孩子們的日常瑣事、聽聽他們說話;其他老師們也各有自己關注孩子的方式,有些老師甚至會加孩子的 Line 與社群媒體,藉此了解他們的生活。而老師們與家長也有臉書與 Line 的群組,藉此佈達重要事項、保持聯繫。
    除了老師的陪伴,當地社區居民也會一同照顧孩子。貞媽分享,她剛來到小草書屋時,發生幾個孩子偷了家裡的錢,坐計程車到台北想去兒童新樂園玩,老師們為了找人,前往孩子常去的釣蝦場詢問老闆,老闆深入了解小草書屋後,不但成為為書屋共同照看孩子的居民之一,還送了 10 隻龍蝦,說要給孩子們補充營養。
    對貞媽來說,與孩子們建立連結,是最重要的事。「孩子就像風箏,風吹來時,他們會越飛越高,他們飛到哪我們不會知道,那是他們的未來。但我們若與他們有連結,我們就握有線頭,如果想找他,抽一抽線頭,他就會知道了。」

    ​堅決保護孩子的心,卻也因此受到傷害

    貞媽在小草書屋工作滿 3 年,與孩子的關係相當緊密。
    她過去曾擔任雙語教育工作者、以及台北偶戲館的館長,幾乎都與「金字塔頂端」的孩子相處,這些孩子多來自社經地位較高、家庭功能完整的家庭;因此在她工作超過 20 年之際,她看著他們便開始思考:「教育真的只有這樣嗎?是否還有自己沒看見的部分?」
    於是離開台北偶戲館後,貞媽思索著自己人生的下半場該怎麼過,在搜尋著各種認為自己不曾親眼看見的教育方式時,三峽的小草書屋便浮現眼前,在了解書屋有別於過往經驗,專注於陪伴來自弱勢家庭的孩子後,她毅然開啟人生中的第三份工作。
    「我住在汐止,每天通勤到書屋,不塞車的話 50 分鐘可以抵達,途中會經過 7 個隧道。」貞媽笑著分享,她深知通勤距離遙遠,卻無法澆熄想去小草書屋的熱忱,在她心中,深度陪伴孩子左右、且還有社區居民共同協力、組成社會安全網照看孩子的小草書屋,如此特別。
    雖然在小草書屋任職至今,有不計其數的溫暖故事,卻仍有一件令貞媽難以忘懷的憾事。那是發生在幾年前,書屋的老師發現一位女孩因為不懂得保護自己,而發生網路性剝削事件。由於女孩還未成年、又來自高關懷家庭,若依「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來看,是需要被強制安置的。
    面對這樣的情況,雖然所有老師不捨孩子需要離開家庭與家鄉,交由國家保護,但為了孩子的安全,老師們仍決定報警。由於當天時間已晚,老師還陪著孩子睡在汽車旅館,直到隔天清晨社會局將孩子緊急安置。
    「這對我來說,是存在心裡很深的一道疤痕,我不能接受有人竟然用這種方式犯罪、傷害台灣的孩子,而且這絕對不是唯一一個案例。」雖然至今,貞媽仍無法確認當初他們的決定是否正確,但她下定決心,絕不再讓同樣的事情,在書屋發生第二次。
    書屋的每一位老師都將孩子視如己出,每每看到孩子受到傷害,對他們而言,也是傷害。「我們都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貞媽解釋:「因為我們會一次次被刺傷、抹藥、撫平、調整自己再出發。」高風險家庭孩子的世界不同於一般人,貞媽與老師們皆需拋開過往對世界的認識,找到最能保護孩子的方式。

    ​進入書屋後的小草、青草,越來越茁壯

    談及對小草與青草的期待,貞媽深思後說道:「好好長大,好好就好。」這 8 個字看似容易,但於孩子而言,實屬不易。
    身為孩子們第二個家的家長,最令她開心的,不是誰拿了好成績、取得模範生,而是他們能夠照顧自己、開始擁有自己的夢想。
    某天晚上,貞媽要吃飯時,發現菜都被夾光了、只剩下白飯,一位小草見狀,便用她在書屋習得的烹飪技巧,端上一顆荷包蛋。「這大概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荷包蛋。」憶及此事,貞媽笑了。
    另外還有一位已畢業的青草,剛來到書屋時,有情緒方面的障礙、難以與他人溝通,但在書屋待了 5 年後,步入高中的他喜歡上烹飪,下課後會煮飯給阿嬤吃、寒暑假會回書屋煮飯給學弟妹吃。日前他與林峻丞、貞媽受邀上節目,聊到未來夢想,他說:「我想成為一名軍人,這樣才有能力保護書屋。」他已不如過去那般不擅長與人交談、而是能在節目中與眾人侃侃而談的男孩。

    ​努力募得資源,讓更多孩子得以好好長大

    為了能更深度幫助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小草書屋接下來預計深入與社工合作,讓社工能進到家庭、協助家庭能量的提升;此外,他們也希望為老師們建立心理支持系統,引進如創傷知情、正念等專業,並另外提供一筆經費給老師們自我充電,有助穩定心理狀況。
    欲達成上述計畫,他們還需要更多資源。2021 年底,小草書屋參與由致伸科技董事長梁立省支持、社企流與活水影響力投資攜手推動、致力培育非營利組織的「NPO 創新成長加速器」,希望能藉此強化組織定位、精準對外溝通,讓更多人認識、並支持他們。
    在為期半年的計畫中,小草書屋藉由主題課程、與來自業界與非營利組織導師的輔導與提點,優化自身的營運能力、並分析所有贊助經費的來源,除了幫助他們梳理組織的獨特定位、進一步訂定募款策略,也讓他們能比過往更精準地向企業提案。
    小草書屋想做的事還有很多,只要身心靈受傷的孩子仍存在,他們就不會就此停下腳步,希望能陪伴孩子開心、健康的長大,或許長大後的孩子們,也會在世界的某處種下愛的種子、並悉心呵護,持續這個正向的循環。
    ​核稿編輯:李沂霖

    每個在地行動,都能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力。社企流攜信義房屋推出最新專題《社區永續家 2.0》,帶你看台灣各地的社造者,如何接軌國際、實踐永續目標! 
    閱讀文章
  • 因看影片愛上科學,小五生跳級錄取生物培育計畫——LIS 如何推動易懂有趣的科學教育?

    因看影片愛上科學,小五生跳級錄取生物培育計畫——LIS 如何推動易懂有趣的科學教育?

    社企流/文:蘇郁晴
    回想我們學生時期學習自然科學的情境,面對看似天文的化學週期表、物理學公式、生物細胞構造圖等,可能會想:「這麼難懂,不如通通背起來就好。」順利考完試後,這些科目宛如過眼雲煙,再也不會與我們有任何交集。
    成立於 2013 年的非營利組織 LIS(Learning in Science)情境科學教材欲翻轉這樣的學習情境,他們為國中小學生拍攝「科學史」與「實驗室」系列教學影片,透過活潑生動的歷史故事與有趣的實驗,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並引導他們思考問題與解方,同時也為老師提供相關教材,協助老師教學。
    LIS 希望能讓每個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今,由學生時期開始創業的他們從過去每支影片觀看次數不到 100,到現在全台已有近 8 成的國中、3 成的國小在使用他們的教學影片,累計影響超過 13 萬名學生。
    究竟這 10 年 LIS 如何推動科學教育、擴展影響力,改變無數學生與老師對於自然科學的想像?

    ​投入影片製作、觀看數卻不到百人——回到教學現場,學會站在使用者角度思考

    LIS 共同創辦人嚴天浩過去的學習與家教經歷,讓他發現台灣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當時我在想,教育資源為什麼這樣分配。」他回憶道。於是,他將這份憤慨轉變為帶動改變的力量,在大學畢業之際,他號召夥伴成立 LIS,希望從拍攝自己擅長的自然科學教學影片著手,讓缺乏教育資源的孩子能有學習的機會。(延伸閱讀:教育的成功與考上台大無關!LIS 線上教學平台:「當孩子有求知慾,才是學習真正的開始」
    只是當時一年拍了約 50 支影片,卻沒什麼人觀看,為了找出原因,嚴天浩與共同創辦人陳儷文前往台東「孩子的書屋」、與孩子面對面相處。這才發現原來許多孩子因為成長環境的影響,常需面對生活與心理面向的課題、對於學習沒有過多想像,因此從小就缺乏學習動機。
    兩人在書屋實習一年,錄下孩子觀看教學影片的樣貌,並仔細觀察與記錄幾分幾秒孩子笑了、不專心了等各種反應,再逐步調整影片內容與編排,讓教材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忱。「書屋的這段經驗,讓我們學會凡事都要站在使用者角度思考。」陳儷文說。
    缺乏學習動機不只是偏鄉孩子的課題,也是長期受填鴨式教育的國中小學生正面臨的問題,因此 LIS 致力重新打造自然科學教材,點燃所有孩子的學習熱忱。
    為什麼是科學呢?「不管是否為理工組的學生,都需要學科學,因為這能讓孩子學習如何有邏輯地去思考一件事,且能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嚴天浩解釋。

    ​每一支教學影片,都要非理工背景的人都看得懂

    現在的他們,找到製作教學影片的黃金公式:講解知識的部分最多只能一分鐘,影片還需要包含有趣的劇情、以及符合孩子笑點的梗。
    然而生產一支教學影片並不容易,背後需要縝密的準備流程、與無數次的來回討論,LIS 有時需要耗費 3 個月的時間,才能發布一支影片。
    以科學史影片為例,製作前期,LIS 會先從 108 課綱中找出想要分享的自然科學概念,並將蒐集到的人物背景、看見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等相關資料寫成文章,編劇再綜合資料內容與時下孩子喜歡的元素寫成劇本。劇本完成後,整個團隊會一起讀本,「目的是要讓不懂科學、不喜歡科學的人都能理解。」嚴天浩說,只要有人看不懂內容、或覺得哪個環節不好笑,便會再做調整。
    等到一切就緒後,團隊會開始準備拍片道具、部分成員也會瞬間變成演員,就是希望影片能盡可能還原歷史景象,讓孩子能有身歷其境之感;難以用表演呈現的畫面,LIS 則用孩子喜歡的動畫取代。
    「我們堅持一段動畫 300 字,只能溝通一個概念,才有助孩子理解,同時我們也會仔細思考每個詞彙需要搭配什麼畫面才合理。」陳儷文分享。為了緊跟孩子的喜好,LIS 也會定期前往教育現場觀察他們的現況。

    ​因為 LIS 愛上科學,小五生自學錄取高中生生物培育計畫

    有一天,嚴天浩與陳儷文在查看捐款者資料,發現有一筆 5 千元的款項,竟是來自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我看著覺得奇怪,一個小學生哪有那麼多錢可以捐給我們。」嚴天浩表示。
    原來,這筆捐款是這名小五生透過請父母捐款,向 LIS 表達的感謝——他在國小三年級時第一次接觸 LIS 的教學影片,便被活潑生動的劇情與角色吸引、忍不住一部部看下去,隨著影片的提問與引導,他開始對自然科學感到好奇,不但參考書滿足不了自己的求知慾、請父母為他找老師特別指導,還大量自學相關內容。後來,他報考中山大學高中生生物培育計畫,成為唯一一個錄取的國小生。這讓 LIS 看見他們 10 年前開始播下的科學種子,正逐漸萌芽。
    ​除了幫助學生有效學習,LIS 也提供老師嶄新的自然科學教學方式。有一位老師曾與嚴天浩分享,過去在教學生牛頓力學時,自己不太了解如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教授,導致學生不是興致缺缺、就是搞不懂其中的原理。在使用 LIS 的教材後,學生不但能透過科學史影片跟著牛頓思考、增添趣味,自己也能藉著教學講義帶學生討論、做實驗,結果孩子的成績進步、自己對教學也更有自信。
    「教育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老師是一位踏上教育戰場的戰士,LIS 則是提供他們厲害武器的供應者,陪伴他們長期征戰沙場。」嚴天浩形容。

    創業十年的下一步:擴大教學影片的影響力

    走過 10 年的創業歷程,募款至今於他們而言仍然重要,卻與創業初期的目的有所不同。
    「過去我們需要他人的支持,來驗證我們的作法是否正確,現在作法已被驗證、影響力正在發生,我們就要把教材的製作流程規模化、並創造更大的影響力。」嚴天浩與陳儷文表示,LIS 的教學影片確實可以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他們的下一步是希望全台有一半的自然科學老師都能使用 LIS 的教材與建議教法、影響更多學生,同時他們也正計劃開發其他教學產品,以發展多元自營收項目,有助他們繼續產製優質內容。
    由於兩人都從學生時期即開始創業,長期沒有前輩隨時在前面教導與指引,在準備將 LIS 規模化的這個階段,嚴天浩與陳儷文都認為自己的能力與思考已面臨天花板、不知怎麼做才能有效達成目標,於是在 2021 年底參與由致伸科技董事長梁立省支持、社企流與活水影響力投資攜手推動、致力培育非營利組織的「NPO 創新成長加速器」,盼能透過其主題課程、策略輔導等資源,陪伴團隊邁向下一哩路。
    在為期半年的計畫中,處於創新成長階段的非營利組織可以優化財務責信、人力資源、品牌行銷等營運能力,並有機會獲得企業及第三方資源,擴大自己的社會影響力。
    而今,計畫即將邁入尾聲,嚴天浩與陳儷文都認為,參與計畫幫助團隊找到達成規模化的方法、也鞭策他們加快前進的腳步。「這就像幫我們兩人找了一個老闆,因為我們設定了一些階段性的目標要達成,每週都需要逼迫自己一定要推進一些進度。」陳儷文說。而嚴天浩則認為,自己能透過與導師間的互動反思自己與團隊的互動,現在的他,正學習開會時給予團隊更多的鼓勵,讓他們在會議結束後能更有動力往前邁進。

    一支教學影片,累積改變無數名孩子的學習歷程

    一直以來,LIS 一如他們影片中的科學家,發現問題,就找尋解方;碰到挑戰,就調整作法,從當初常被他人質疑「孩子下課後怎麼可能想看教學影片」,到現在成為許多學生、老師與家長重要的陪伴。
    談及最引以為傲的一件事,「我覺得是 LIS 累積出一個在台灣做科學影片的 know-how。」嚴天浩解釋,台灣的團隊通常各司其職,一個媒體團隊中通常都是由媒體背景的人組成,若需要專業知識,才會到外部找專家;但 LIS 團隊由理工背景、教育背景、媒體背景等不同專業人員組成,一支自然科學的教學影片從概念發想、劇本編寫、影片剪輯、到教案設計,團隊皆能一手包辦。
    「我覺得投資 LIS 的 CP 值真的很高。」嚴天浩滿是自信地說。「這些投資並非一次性的。我們都會與贊助者溝通,他們贊助的經費現在又累積服務了多少學生。」截至 2021 年底,LIS 的教學影片共累積超過 350 萬的觀看次數,只要贊助者支持 LIS 完成一支教學影片,未來就有無數孩子可能因為看了影片愛上自然科學、又或是因此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數人都走過因為不理解自然科學、只好選擇死背起來的學生時期,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有機會翻轉下一代的學習歷程。「如果平均花 3 塊錢,就能讓一個孩子產生對於自然科學的正向感受,你願意花這個錢嗎?」嚴天浩期待,透過親民易懂的科學教材,能使更多孩子在學習的路上走得更加輕鬆而有樂趣。
    核稿編輯:李沂霖

    每個在地行動,都能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力。社企流攜信義房屋推出最新專題《社區永續家 2.0》,帶你看台灣各地的社造者,如何接軌國際、實踐永續目標!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