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文:劉俐君
「教育創新要成功,台灣永續才可能」——在永續行動嘉年華,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以此為題,邀請關注教育的產官學重量級代表對話,一同探尋台灣教育的未來發展。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彭富源率先指出,108 課綱的藍圖,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透過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問題導向學習,培養出學生的「非認知能力」——意即非閱讀、計算等科目,而是解決問題、自我覺察等能力。
均一實驗高中董事長嚴長壽則提及,台灣許多教育者也需要面臨轉型,「不能以過去的辦法來教明天的學生。」要讓學生培養獨立思考、關懷弱勢等機器所無法取代的能力。
後疫時代趨勢:台灣如何邁向優質公平的教育新局?
疫情衝擊對教育現場產生巨大的挑戰,凸顯教育及網路平權的重要,同時也加速台灣數位教育的實踐。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呂冠緯指出,疫情之下,全球都在適應遠距學習與自主學習模式。「數位學習開始成為教育創新、社會永續的熱門議題。」(同場加映:跟著均一消弭教育不平等,讓優質學習機會成為日常)
當學習不受地域、時間限制,Hahow 好學校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江前緯提醒,「教育也有看不見的手。」舉凡父母及社會的期待、職業收入的高低、性別刻板印象等,都有可能限制學生的適性發展機會。在網路蓬勃發展的當代社會,更需由老師的角色,陪伴學生找到專長與自我價值。
台北市教育局局長曾燦金強調,「未來人才著重跨域能力、要能自主學習,成為終身學習者。」而資訊科技便是重要工具,如台北市教育局與均一教育平台合作,拍攝數支教學影片,分享高中職的跨校選修學習資源、並有學分承認。「至少 50 個學校、14 個縣市參與跨校選修。」曾燦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公私協力的機會。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王慧蘭表示,公私協力能為少子化、小校、廢校等問題提出解方,如非營利組織 TFT 為台灣而教送老師到偏鄉,讓各地「生生有老師」,才是教育部「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政策的關鍵前提。要讓數位學習發揮影響力,教師的引導仍至關重要。
提及教師的角色,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李吉仁分享,「幾乎所有老師都是用他過去所學的知識,在教現在的學生面對未來的問題。老師及學校的角色必須重新定義。」
因此,誠致教育基金會給予老師及學校支持體系,帶進卓越教學架構,幫助老師用不同的實驗教育方法,解決教育現場面臨的問題。協助校長、主任等過去的行政領導轉型,更加以孩子為中心。誠致相信:老師成功,孩子才會成功。
李吉仁更勉勵,教育要能願意放棄過去可能的錯誤,並修訂出多元評量的方法,讓品格教育成為學習重點,讓城市及偏鄉的學校和學生都擁有相同的起始點,實現真正公平的教育內容。
當代人才必備:連麥肯錫也強調的「非認知能力」
面對多元、變動迅速的當代社會,個人應培養哪些能力因應?
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點出,當代人才應培養「非認知能力」,才能面對未來多元、易變的需求。TFT 為台灣而教創辦人暨董事長劉安婷亦表示,非認知能力——如自制力、同理心、適應力等,是學科成績無法顯現,但卻至關重要的。
麥肯錫諮詢公司全球董事李曉廬表示,他們的人才管理有一半評測員工適應、溝通、面對不確定性等的能力。SAR(Semi-Annual Review)的領導發展評量中,也有超過一半屬非認知能力。
KIST 花蓮縣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則分享非認知能力教學如何於教育現場實踐。首先,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在認知層次理解非認知能力的概念,產生共識後,能透過活動或班級經營觀察、記錄孩子的練習狀態,最後透過師生對話給予目標跟回饋,使孩子產生覺察和調控。此時現場老師的素養——陪伴、解決學生的情緒議題、建議良好工作習慣,就格外重要。
李曉廬進一步指出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的內涵,是了解人如何被影響。而均一利用此概念,設計出培養非認知能力的工具,雖然目前仍在封閉測試的階段,但已成功將非認知能力相關的教學資源平台化,未來除了能給老師操作型指南,提供紀錄學生相關歷程的工具,還能協助親師溝通。
解決學用落差:在教育現場導入 PBL
聯達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長暨前新竹實驗中學校長黃芳芷提出,教育的永續發展分 3 階段:教育扎根、培育企業人才、建立國家永續基礎。台灣教育的問題在維持「供給導向」,規定學生要懂全科,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林崇煕指出,若轉為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問題導向學習,為學生量身打造學習歷程,把教育轉為「需求導向 」,將給予學生強大學習動力。
數位發展部長唐鳳期許,108 課綱能協助建立虛實整合的學習圈,破除以往的單向教學,讓每位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熱情跟志向「進而成為適性揚才的終身學習者。」
在實驗教育三法下,學生除了體制內教育之外,可選擇在家自學(非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縣市政府推動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或實驗教育機構及團體。其中,由北一女中校長暨臺北市數位實驗高中代理校長陳智源帶領的台北市數位實驗中學,已建立個人化教育的雛型,並跳脫課綱。用虛實整合的方式,結合非同步影片自學、線上同步教學、實體空間手把手實作 3 種方式,重新定義學校。學生還能透過提出學習計畫的方式,選擇校內沒有的課程。
黃芳芷進而提及,企業所需的人才需要具備思辨能力以定義問題、收集數據、檢定假設,並提出方法論解決具體問題。她強調人才培育的場域不限於校園,鼓勵學生參與社團之外,也期許企業提供高中、至研究所產業合作機會。
有合作的創新才有力量,有鷹架的典範才能成功
呂冠緯表示,台灣是一個特殊的經濟體,夾在美國、中國、日本 3 強之間,需要面對許多地緣政治競合的挑戰,另外還有少子化的問題,除非教育能用更多元的方式,讓每一個孩子都發展出屬於他的成功,並能和社會成功對接,否則台灣未來難以永續發展。
因此,台灣的教育應該做到策略與目的兼具的改變,用數位工具將以往的「 工廠模式」轉換為「 個人化學習(Personalized Learning)」,將班級經營從過去強調「 服從乖巧」著重「 非認知能力(Personality Development)」,還要從注重「 熟練考試」的思維改為強調「專案學習力(Project-Based Learning)」。但是要能做到改變,背後需要官產學的創新與合作,建立典範鷹架,並由前瞻者領導,接續傳承。
數位學習的終極理想是個人化學習,而個人化學習的導入,可以隨著過去數位化學習的經驗,從活動開始做起,慢慢導入教育現場。一步步建立起老師信心後,透過老師對學生的鼓勵與回饋,也一步步建立起孩子的成就感與學習動力,就能最終達成典範轉移。
長期致力於教育發展的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TFT 為台灣而教、誠致教育基金會組成「教育創新合作社」,透過打造數位學習資源、培訓老師、改良教學現場等方式,致力創造社會的永續力。
「希望所有孩子可以快樂學習。」「如果台灣教育可以改變,我希望能擁抱多元價值、好好認識自己、並具備能理解他人的能力。」——在教育創新合作社於永續行動嘉年華的展攤中,民眾紛紛留下對於台灣教育未來的期許,期許藉由公民、公私部門之力,加速實踐優質教育的願景。
核稿編輯:李沂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