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啟動亞洲」

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啟動亞洲」

近年來,亞太各國政府開始重視、推廣與建構在地的社會企業生態系統,啟動亞太地區的社創新文化。
高峰會透過跨國、跨域的座談研討,點燃亞洲社企的潛在能量,並集結產官學界與民間力量,推廣區域合作的基礎建設、人才培育、行銷通路、輔導加速和交流網絡,更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暖實力」!更多詳情請見 啟動亞洲 2019 亞太社企高峰會網站

專欄文章

20篇)
  • 馬拉拉身旁功不可沒的啟蒙導師:Shiza Shahid 創馬拉拉基金會助上億名女童受教育,現在更用商業力量改變世界

    馬拉拉身旁功不可沒的啟蒙導師:Shiza Shahid 創馬拉拉基金會助上億名女童受教育,現在更用商業力量改變世界


    文:社企流
    你我或許都聽過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的故事:一位在上學途中被恐怖份子槍擊的女孩,幸運地生存下來後,仍勇敢地站上世界舞台,激勵全球女性爭取自身的受教權。2014 年,當時年僅 17 歲的馬拉拉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至今最年輕的獲獎者。
    在這位年輕的平權領袖背後,有一位功不可沒的啟蒙導師 Shiza Shahid。兩人於馬拉拉 11 歲時相遇,在馬拉拉受重傷後,Shiza 更協助她成立基金會,讓世人知道她的故事。
    現在,Shiza 於美國矽谷成立一間創投公司,盼望幫助更多和馬拉拉一樣渴望對世界促成影響力的人得以被聽見。

    從小見證不公義,決心為女性發聲

    從小在巴基斯坦長大的 Shiza,認為自己是相對幸運的,儘管來自平凡的家庭,但是父母皆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我的媽媽來自傳統家庭,她無法追求個人的生涯,只能全心奉獻給家庭,所以她堅持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與教育。」
    但是與 Shiza 同班的其他女孩們,未必如此幸運。許多女孩的家庭,並不鼓勵她們繼續求學,而是應當依循父母的旨意,與適合的人家結婚後,專心待在家裡相夫教子。
    同時,面臨巴基斯坦境內一連串的恐怖攻擊,Shiza 體驗到了真實的恐懼,並渴望將這份恐懼轉換為勇氣,幫助其他無法為自己發聲的女性。
    自此 Shiza 便熱衷於尋找女性賦權的途徑,並勇於至第一線親自了解真實情境。她 14 歲時便曾去女子監獄擔任志工、16 歲時更自願參加地震災後重建營隊,這些經歷使她確信,唯有在經濟上賦權女性,才能真正改變她們的命運。

    辦夏令營初遇馬拉拉,創辦基金會說出女孩故事

    在美國史丹佛大學求學的第二年,Shiza 聽聞在離家鄉不遠處的 Swat Valley,遭遇到塔利班組織的恐怖攻擊。Shiza 不禁感嘆,自己正接受全世界最頂尖的教育,但是家鄉的女孩們卻必須活在恐懼之中,連家門都無法踏出。
    因此大二暑假,Shiza 便返回巴基斯坦,在 Swat Valley 舉辦了一場「秘密夏令營」,鼓勵這群女孩投入維權行動,並透過網路向全世界的人們訴說自己的故事。也就是在這場夏令營中,Shiza 認識了馬拉拉,並看見這位小女孩稚嫩的外表下,無比堅定的勇氣。
    2012 年,一聲槍響在巴基斯坦的一輛校車裡響起,一位只是想求學的女學生被恐怖份子擊中,震驚了全世界。一時之間,馬拉拉的名字被世界所知,Shiza 也著急地在第一時間返回巴基斯坦、抵達馬拉拉身旁。
    「馬拉拉醒來後,我問她需要什麼樣的協助,她對我說:『我真的沒事,但你應該告訴世人,其他女孩也需要幫助。』」
    因此,原本正於知名商管顧問公司麥肯錫工作的 Shiza 決心辭職,接下成立馬拉拉基金會的重責大任。「我希望告訴世人,馬拉拉不只是一個受害者的故事,」Shiza 眼神堅定地說,「我當時只有 22 歲,對我來說,這是個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再有機會做的決定。」
    從 2013 年至今,馬拉拉基金會透過倡議、免費教育等行動,為全球超過 1 億 3 千萬名女孩無法上學的女孩,消除其接受教育的藩籬。馬拉拉基金會的成功,也讓 Shiza 體認到,「說故事是個強而有力、帶來改變的方式。」
    於是 Shiza 在 2017 年成立社會企業創投公司「Now Ventures」,盼望運用商業力量,幫助更多具有社會使命的組織發聲,用故事創造更多的社會影響力。

    成立創投公司資助社企,盼用商業力量改變世界

    身為全球數一數二專門協助社會創新組織的資金平台,Now Ventures 提供種子資金,並透過導師群與顧問群的專業知識,協助新創組織加速成長。
    談及如何篩選投資的團隊,Shiza 透露自己特別重視以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好點子,因為她相信科技的革新,將能促成更大的改變。至今 Now Ventures 已育成多間以科技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包括為在職父母成立線上支持社群的「Cleo」,用 app 媒合醫師與病人、促進個人化醫療的「Parsley Health」等公司。
    關於近年來興起的以商業力量解決社會問題趨勢,Shiza 分享自身的觀察,「商業無法承受漠視世界問題的後果。」Shiza 表示:「當世界的趨勢改變,我們不再只是如過去用捐助來關懷社會,企業就該思考驅動自己的社會使命是什麼。」
    Shiza 也分享,在加州有越來越多大型企業開始聘請「倫理長」一職,顯示不僅新創組織在意社會使命,連大型企業也正在朝著社會創新的趨勢邁進。
    最後,Shiza 更引用 13 世紀波斯哲學家 Rumi 所言,鼓勵所有渴望促成社會影響力的有志者,「每個人都能創造影響力,你並非只是大海裡的一顆水珠,而是一顆水珠裡包含了一整片海洋。」
    本文為啟動亞洲高峰會合作專欄,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閱讀文章
  • 「系統思考圖」帶你鳥瞰社企生態系,與世界各地專家共尋社企未來

    「系統思考圖」帶你鳥瞰社企生態系,與世界各地專家共尋社企未來

    文:社企流
    欲發展蓬勃的社會企業生態系,不僅僅需關注有多少社會創新好點子誕生,更得了解生態系中的所有利害關係人如何參與其中。然而當人身處在樹林中,往往僅能見到眼前的細節,而無法洞察整體大局的發展。
    究竟該如何「見樹又見林」、爬梳出社企生態系的發展全貌呢?2019 年亞太社企高峰會「啟動亞洲」,活動首日邀請到於哈佛大學與台灣大學任教、更創辦系統變革有限公司的系統思考專家薛喬仁博士,與來自世界各國的社企相關與會者,一同於「社企高階會議」中探討社會企業生態系如何永續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台灣社會企業系統圖,盤點各方利害關係人

    首先,薛喬仁先說明與社企流共同製作的「台灣社會企業系統圖」,其中描繪出社會企業從初始階段成長至成熟階段,進而達到促進社會影響力目標的完整路徑;同時,系統圖也羅列出所有會對此條路徑造成影響的利害關係人,包括支持組織、社企人才、大眾關注度、社企投資者等影響因子。
    接著,會議現場分為 5 組,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公司總經理陳一強、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教授鄭義與亞太 B 型企業協會理事長連庭凱擔任組長、分桌帶領組員討論,一同找出台灣社企生態系未來發展的阻礙與機會,並發想可能的下一步行動。

    社會企業與支持系統所面臨的挑戰

    在社企生態系中,社會企業可能面臨到的挑戰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社企於自今營運上面臨的挑戰,一類則為社企與大型企業、政府、投資者、大眾等支持系統互動時面臨的挑戰。
    關於社企在營運上面臨的挑戰,許多與會者認為,若社企創業者缺乏資金與經驗,將遭遇組織規模難以擴張,連帶使社會影響力無法擴大的問題。
    台灣知名的公平貿易咖啡品牌 IMPCT Coffee 共同創辦人傅聖潔便坦言,儘管 IMPCT Coffee 算是成長較快速的社會企業,但是因為資金有限,所以面臨諸多機會時,仍需依據組織目標排出優先順序,有時不得不放棄某些機會。
    同時,招募人才也是社會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亞太 B 型企業協會理事長連庭凱分析,社會企業即使提供與大公司相當的薪水給員工,人們仍認為去知名大企業較有保障,因此社企招募人才較為艱難。薛喬仁也補充,人們對於職涯的選擇,與整體社會的氛圍息息相關,目前社會的氛圍使人才更願意去知名大公司,而非小型的社會企業。
    關於社企與支持系統互動時遇到的挑戰,又可分為與投資方、企業方、政府方與大眾等 4 個角度來探討。
    針對與投資方的互動,連庭凱分析,當社會企業與出資者欲對接時,出資者最重視的指標之一為投資報酬率(ROI),「但是對台灣的中小企業來說,證明 ROI 很難,所以我們不常用這種方式募集資金。」
    針對與企業方的互動,社企面臨到的挑戰在於較難找到長期且穩定的企業合作夥伴。提供園藝治療服務的香港社會企業蒲寓,其共同創辦人陳詠欣分享,蒲寓過去曾有過大企業的 CSR 計畫合作的經驗,並從中獲得許多支持,但卻時常發生「今年有計畫,可以合作;明年計畫沒了,無法再合作」的情況,導致蒲寓的商業模式較難永續經營。
    精誠資訊 AI 新創加乘器營運長蔣居裕也對大企業提出建議,鼓勵企業擬定社會責任目標時,需考量 CSR 計畫的永續性。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公司的總經理陳一強也舉例說明,在大企業與社企合作的案例中,星展銀行與聯合報願景工程皆長期力挺社企,給予超過 5 年的支持。
    針對與政府方的互動,由陳一強擔任桌長的第三桌參與者,異口同聲地談及政策法規帶來的限制,有些法規未必有利社會企業發展、或是創造出有利社會企業發展的環境。
    澳洲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的全球影響力投資學院(Global Impact Investing Institute)負責人 Ruth Lawrence 也強調,政府不應該成為良好社企發展模式的阻礙,若社會企業已有可行的商業模式,政府便毋須主導社會企業的培育發展。
    針對與大眾的互動,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林鑫川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根據今年初攜手推出的《社會創新大調查》結果表示,人們認同、支持社會企業的比例,較兩年前略為下滑了 3.3 個百分點。顯見社企面臨的問題之一,是來自社會大眾對社企的疑慮。(同場加映:推動台灣社會創新,政府首重「串連」——唐鳳:讓社創組織彼此連結協力,成為促進永續發展的巨大動力
    陳一強補充說明,過去一兩年,社企生態系中的各個角色,皆很努力地在推動大眾對於社會企業的認知,如今已看見了一些成果,認識社企的民眾多出許多。下一步便是要面對民眾疑慮,向其證明社企模式得以永續經營、並能真正解決問題。
    由連庭凱擔任桌長的第五桌參與者,對於大眾看法也得出共識,認為事實上大眾並不是支持社會企業的型態,而是支持社會企業背後的永續精神。

    社會企業與支持系統所面臨的機會

    社企生態系中正面臨的諸多挑戰,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是可以切入的機會點。羅國俊便進一步分析,社創大調查結果中,大眾對社企的認知首度超過 30%,相較於 4 年前成長了 12%,對於社會企業而言是很好的機會。
    而當大眾對社會企業的認知度提升、吸引更多 人關注的同時,自然會有越來越多認同社會企業理念的人,願意進入社企工作。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亞太區青年培力計畫召集人 Savinda Ranathunga 指出,社企生態系的重點之一,正是讓源源不絕的人才進入社會企業,在其中變成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人才,這些人才並不一定會永遠留任於社企,但是可以帶著這份價值,於從事下一份工作時持續實踐。
    蔣居裕也樂觀地表示,台灣人富含創意,當中更有許多科技人才,期待未來科技與社企的結合,將創新科技點子應用於社會創新面。
    同時,社會企業、政府及企業的互動則將更為積極,2015 年起,行政院接續推出《社會企業行動方案》、《社會創新行動方案》,顯示政府部門對社會企業發展的重視。同時,隨著政府的支持與大眾認知度的提升,越來越多大型企業也提升了與社會企業合作的意願,未來社會企業有望與大型企業有更深度的合作,例如一同建構產品供應鏈、共同為社會議題倡議等。
    當社企生態系中的支持系統逐步到位,社會企業本身的能力建置也需要提升。Savinda Ranathunga 建議,社會企業尋求來自同儕的支持,是能力建置很重要的一環,透過社企前輩的分享和支持,將能幫助草創期的社企穩健成長。 最後,全場得出共識,無論是面對挑戰或機會,社企生態系中的每一個角色,皆應保持願意改變的力量(willingness of change)。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魏華星坦言,社企生態系永遠不會就緒,但是當中的利害關係人也絕不能永遠等待別人先行動,而是應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勇於面對挑戰,並看見彼此皆在同一個系統中共同努力。
    薛喬仁也提醒,各方參與者應謹記系統圖中的終極目標,是促成更多的社會影響力,例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當各方利害關係人皆朝同一目標貢獻己力,將能促進系統的正向循環,使社會影響力持續擴大。
    本文為啟動亞洲高峰會合作專欄,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社企流於 6 月與保德信人壽攜手推出《做你人生的財務長》線上專題,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財務健全的概念。邀請您填寫專題線上問卷,提供寶貴回饋給我們,讓我們持續努力、共織一張社會的財務安全網! >> 即刻填寫專題線上意見調查表
    閱讀文章
  • 心繫社會,以影像與文字為弱勢發聲——鐘聖雄:做採訪報導,是想要「幫得上忙」

    心繫社會,以影像與文字為弱勢發聲——鐘聖雄:做採訪報導,是想要「幫得上忙」

     
    文:社企流
    皮膚黝黑,反折的襯衫下隱隱露出手臂上的刺青,他是鐘聖雄,長年在街頭奔走、深入新聞現場。走過樂生保留運動、莫拉克風災現場、甘肅舟曲土石流災害封鎖地區等,他以銳利的眼與筆,捕捉一張張細膩的照片、寫下一篇篇反映社會真實的報導。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他與許震唐在 2013 年協力推出的《南風》攝影集,揭示彰化台西村遭六輕污染的情形。

    關注社會百態,用採訪報導揭示真相、促進正向改變

    「對我來說,報導就是想要『幫得上忙』,促成一些正向改變。」關注人權、環境、社會百態,鐘聖雄用影像紀錄六輕,將眾人目光從雲林麥寮鄉吸引到過去較無人聞問的彰化大城鄉。
    他寫移工、寫酒店小姐……,在他筆下,社會中大家鮮少了解的小人物有了鮮活的樣貌,於是故事出現了、議題得以擴散。鐘聖雄說,身為記者,是為讓小人物有發聲機會、讓議題被大眾關注,幫上一點忙,如此而已。
    而近年高討論度的議題如都更、海洋塑膠,鐘聖雄亦以影像及文字,將他的所見所查,呈現在大眾面前。如 2019 年初,《今晚,我們一起吃塑膠》專題上線,適逢除夕、大家準備圍爐吃年夜飯,鐘聖雄以塑膠入菜的策展主題,格外吸引人注意。

    記者生涯,從參與社會運動開始

    細數記者生涯的軌跡,鐘聖雄自 2008 年踏入媒體界,從 IT 週報的採訪編輯、莫拉克新聞網記者,到 2010 年進入公視新聞網,如今則擔任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記者。
    問及踏入媒體界的初心,鐘聖雄遁入大學時期的回憶,彼時他就讀輔仁大學英文系,在一次旁聽新聞相關課程後便萌生興趣,而後進入台大新聞所。他真正開始走進社會現場,啟蒙對於社會議題關注與思考,是因準備論文,因緣際會下,鐘聖雄加入青年樂生聯盟,參與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
    自此培養的社會關懷,令鐘聖雄時時抱持著好奇心,「沒有什麼事情是理所當然的。」因此,他的使命就是為那些不合理的、不正義的、不被了解的事情,找出發生的原因,然後藉著報導,讓更多影響力發生。
    「做每件事情就像跑馬拉松接力賽,你把自己的這一棒做好,不跌倒、不傳錯人,就可以好好地傳出下一棒,會有人接著往下走。」如《南風》甫推出時,並未旋即引起大規模關注,但卻漸漸有越來越多媒體來到彰化,當地的問題也被挖掘地更深更廣、促使影響力慢慢發酵。在去年的一場座談中,鐘聖雄更曾指出,因為《南風》的出版,使大城鄉獲得台塑 4 千萬的補償。
    今年 4 月,《報導者》推出《煙囪之島》線上專題與實體專書書,以厚實的篇幅,再次將六輕的環境議題揭示在大眾眼前。在此專題記者房慧真贈與鐘聖雄的書籍中,房慧真便稱自己為「接棒的人」,接下由鐘聖雄等人先行的紀實使命。
    鐘聖雄堅信會有人接棒,而做採訪報導只是開端,後續可以引發的關注與行動,是每一個報導者希望能促成的馬拉松賽。
    鐘聖雄也深信「沒有人是局外人」。比如身在北部,看似遙不可及的西部空污,其實也會散逸至其他地區影響居民健康;而人類大量丟棄塑膠垃圾,進了海洋生物肚中,也會再回到人類的胃裡。「環境是一體的,大家都是一體的。」他說。

    創辦《眉角》,特立獨行於新媒體世代

    長期處在社會運動、社會議題中,身心皆承受不小壓力,在 318 學運之後,鐘聖雄決定放自己一段長假,暫別新聞現場。彼時媒體環境正逢改變,即時新聞如雪片般飛入大眾眼中、資訊破碎混亂。雖說是想要休息,鐘聖雄卻在此時興起了創辦雜誌的想法,面對新媒體時代來臨,鐘聖雄的初心很簡單:「就是想做一本像《COLORS》那樣新奇好玩的雜誌。」以紙本形式特立獨行於數位化的潮流。
    2015 年,鐘聖雄找來另外兩位媒體人劉美妤與黃驛淵,一本名為《眉角》的雙月刊就此誕生。雜誌出刊前,《眉角》於網路平台募資,最終達標,募得 500 萬元,確立了小而美的使用者付費機制。出刊 6 期之後,鐘聖雄依原訂計畫結束《眉角》營運,而當時雜誌仍是有獲利的。

    記者是「搭舞台的人」,讓議題的重要性被看見

    鐘聖雄向來活在當下,只管持續前行,走在屬於他的媒體之路上。擔任記者十餘年來,他的影像與文字皆曾獲「卓越新聞獎」肯定——在 2010 年以舟曲報告系列報導入圍卓越新聞獎的國際新聞報導獎、2014 年則以《南風》獲得第十二屆卓越新聞獎的新聞攝影獎。
    「我始終覺得,報導者不是一個最重要的人,我去寫這個故事,比較像是在搭舞台,讓大家看到台上演員的故事。人們應該看見的是台上的角色,因為真正的演員不是我,真正需要關心的,是那個故事本身。」對鐘聖雄來說,還有太多社會議題需要關注,如今他仍奔走於新聞現場,為每個議題搭建舞台,只盼能盡一份心力,讓議題撥雲見日、直至大眾眼中。
    本文為啟動亞洲高峰會合作專欄,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參考資料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想以具體行動支持我們,歡迎按下標題下方或文末的「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鼓勵社企流創造出更棒的內容!灌溉指南請點此
    閱讀文章
  • 新加坡第一間為弱勢者開設的小販培訓學校:「廚尊」培訓逾 700 名弱勢者就業,助其找回尊嚴、重返社會

    新加坡第一間為弱勢者開設的小販培訓學校:「廚尊」培訓逾 700 名弱勢者就業,助其找回尊嚴、重返社會

    文:社企流
    新加坡有一座與眾不同的美食廣場,在這裡不僅匯集了餐點佳餚,還同時提供老人陪伴、弱勢培力等解方。
    超過 300 位身心障礙、受暴者與更生人,在此找到工作;超過 3 萬名高齡長者,每天在此享用午餐、彼此陪伴。
    這是新加坡社會企業「Project Dignity」旗下的「廚尊」(Dignity Kitchen),揉和職能培訓、老人供餐,為社會中的弱勢者開啟生活新契機。

    發掘社會中被隱匿的弱勢,「廚尊」以小吃販賣作為培力破口

    Project Dignity 創辦人許承俊表示,走在新加坡街道上,很難看見流浪漢或身心障礙者,在菁英主義的社會中,弱勢者只得遊走社會邊緣、甚至隱匿在縫隙之中。萬事萬物皆有裂縫,而那也是讓光進入的契機——時任飲食業顧問的許承俊,眼見身心障礙者求職無門,便決定以最親民的小吃作為讓光進入的破口,一座廣納各式需求的美食廣場便在腦海中萌芽。
    許承俊腦海中藍圖在 2010 年化為實體,廚尊成了新加坡第一座由身心障礙者經營的美食廣場,也是新加坡第一個專為弱勢者量身打造的小販培訓中心。行動不便的、失聰的、雙重人格的、患小兒麻痺的還有受暴者及更生人......,這些原本隱身於社會邊緣的人們紛紛來到廚尊。
    面對不同需求者,廚尊盡其所能地敞開大門、回應需求。在軟體面,廚尊開設培訓課程、設計職務,培力弱勢者獨立作業;在硬體面,他們則改良小吃攤設備,如可單手煮麵的機具等,方便不同需求者作業。
    「我們培訓弱勢者,除了授以技能也要提供工作機會,更重要的是協助他們重返社會。」許承俊說道。
    創業初期,徐承俊表示,培訓身障者固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更大的挑戰的是改變大眾的看法。當時,社會企業的概念尚未普及,民眾對於身心障礙者經營的攤位存疑,甚至有上門的顧客問道「我會不會因為吃了這些食物而死亡」。
    對此,許承俊說「耐心」是最佳的解方,只能專注於使命,慢慢地建立大眾信任。一年之內,美食廣場由 3 個攤位擴張到 14 個攤位,也有了不少企業與民眾開始投入資金,支持廚尊營運。廚尊以贊助資金發展老人供餐服務,在每日中午邀請療養院的長者來到美食廣場共享午餐、彼此交流陪伴。

    服務範圍擴及醫院,「Dignity Mama」為病患家庭帶來工作機會

    雖漸漸獲得大眾信任與企業贊助,廚尊的營運狀況仍面臨虧損壓力,許承俊腦袋一轉,開始發展其他計畫,一方面擴大服務範圍、另一方面則增加更多元的收入管道。
    其中一項計畫是「Dignity Mama」,在醫院中設置二手書與二手物品販售舖,由長期需就醫的年輕病患與擔任照顧者的媽媽共同經營。這個點子主要是為了讓這群年輕病患能培養經營、銷售等企業家技能,也讓長時間擔任照顧者而離開職場的媽媽們,得以獲得工作機會、擁有稍微喘息的空間。目前,Dignity Mama 已開設 3 間店面、協助 25 人就業。

    累積培訓人數逾 700 名,Project Dignity 盼持續擴大影響力

    2015 年,Project Dignity 獲頒新加坡第一個社會企業獎——「總統挑戰社會企業獎」,有許多國內外媒體紛紛報導,因此漸漸打開 Project Dignity 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新加坡民眾開始認識並支持他們。
    回首將近 10 年的社企創業歷程,許承俊分享,要成立社會企業、解決社會問題,有 5 個不可缺少的要素:一是以「熱忱」的心,去面對服務的對象、去理解他們的需求並找到解方;二是投資「時間」,要具備耐心、投資心力去解決問題;三是「知識」,必須謙虛、持續學習;接著是「資金」,找到商業模式,讓企業永續經營;最後是「健康」,在心理與身體層面保有健康,是創業家經營企業、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根本。
    如今,Project Dignity 已累積培訓人數超過 700 人、創造無數個就業機會,協助曾經遊走於社會邊緣者找到尊嚴與歸屬。而目前 Project Dignity 旗下共有 64 個員工,其中 40 名為身心障礙者。
    「從小,父母就教我,25 歲之前要盡量去學習、50 歲之後就要回饋社會。」許承俊始終謹記父母教誨,盡其所能地回饋社會。下一步,許承俊計劃除了在新加坡當地持續拓展 Dignity Mama 店面外,還要前往海外,開拓國際市場,在香港、中國等地協助建立屬於當地的 Project Dignity 模式,盼將影響力持續擴大。
    本文為啟動亞洲高峰會合作專欄,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想以具體行動支持我們,歡迎按下標題下方或文末的「媒體小農捐款灌溉」按鈕,鼓勵社企流創造出更棒的內容!灌溉指南請點此

    社企流於 6 月與保德信人壽攜手推出《做你人生的財務長》線上專題,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財務健全的概念。邀請您填寫專題線上問卷,提供寶貴回饋給我們,讓我們持續努力、共織一張社會的財務安全網! >> 即刻填寫專題線上意見調查表
    閱讀文章
  • 賽德克青年的返鄉告白:地方創生的根本,是生生不息的土地

    賽德克青年的返鄉告白:地方創生的根本,是生生不息的土地


    文:社企流
    數十年前,埔里南豐社區的東岸部落一帶,還能見到 200 多種蝴蝶翩然起舞;田野之間,也還種植著繁盛且多樣的作物,在健康豐饒的土地上生長。然而,當經濟開發進入當地,卻使寶貴的生態景觀逐漸流失。捕蝶現象猖獗,蝶種數量一落千丈;外來資本占去了農田,化肥與汙染在土地上肆虐。
    但就在近幾年,蝴蝶已重回山谷間撲翼飛行,青年也漸漸回流此地,用友善的耕種方法守護家園。這塊里山寶地能重拾往日榮景,王嘉勳(Awi Sapu)是功不可沒的背後推手。

    返鄉尋根,先把自己「倒乾淨」

    20 多年前,王嘉勳還是個不會說族語的賽德克族青年,甚至連自己的原住民姓名也不知道。大二時,一場赴紐西蘭的毛利族參訪,改變了他看待原鄉的眼光。
    「毛利人的家屋裡,每根柱子、每面牆壁上,都描繪著不同的家族故事,訴說著每個家族特有的傳統。」王嘉勳說,那景象令他印象深刻,埋下了他畢業後返鄉的種子。
    15 年前,王嘉勳回到部落展開尋根之路,希望找到被自己所遺忘的部落文化,更想見見祖先留下了什麼樣的智慧與能量,供後人於生活中承襲。他發現,我國政府並不如他在紐西蘭所見,對原住民高度尊重、賦予完整的生活場域,而是用其他方式「關照」原鄉。政府補助款一波波往山裡送,最終,資金難以避免地流向了短期見效、當地人卻未必需要的建設上。部落居民真正的需求,與施政之間似存在著巨大鴻溝。
    因此,王嘉勳下定決心,要為部落帶來新的氣象。起初,他帶著在外所學加入社區發展協會,試圖改革現行事務,包括會議進行的流程、補助款項的運用、建設方向的改變等。
    然而,對部落的不了解、與原鄉長年的疏離和斷裂,使他飽受攻擊——一個連族語都說不好、甫從大都市歸來就對部落指指點點的年輕人,憑什麼改造部落?
    「那時的我忘了一件事,就是我必須先把自己倒乾淨。」王嘉勳回憶,自己滿腦子裝著從外頭習得的工具,積極想帶領眾人,卻沒有放下傲心,去認識部落最悠遠的歷史。
    為了卸下族人的心防,他著手蓋起家屋。蓋家屋是賽德克族人凝聚彼此的工作,過去部落社會中,所有傳承、世代溝通與合作,都是透過那一磚一瓦的堆疊、一步一腳印的相互扶持,才得以建立起來。前前後後,王嘉勳耗費數年,4 座家屋才一一竣工。過程中,部落居民從對他充滿防備,到願意挽袖合作,耆老也打破沉默、開口分享起部落的文史脈絡,以及建造傳統家屋時使用的工法、應當遵循的規範等。這使老、中、青三代都投入的家屋工班,不但有了世代協力的美意,也有了傳承的意義。

    沒有文化認同,如何在地方創生?

    透過興建家屋,他與部落居民拉近了距離,認識了更多鮮為人知的歷史,並從耆老口中一窺部落那源遠流長的祖靈信仰。「在部落中,很多規範是息息相關的。當你聽過一遍,你就會開始舉一反三、以此類推,應用到生活中其他層面。」
    但同時,王嘉勳也發現,部落的主體性、歷史認同正慢慢流失。比方說,東岸部落雖也屬賽德克族,但電影《賽德克巴萊》中關於莫那魯道英勇抗日的過往,實與東岸部落無關。
    早在霧社事件爆發前 28 年,當地部落就首度與日本發生大規模衝突,是為「人止關之役」。當時,起義者中也有東岸部落的先民,且最終成功擊退了日本官兵,但這段重要的歷史卻很少被提及。
    「從生活、產業到歲時祭儀,我們明明都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文化脈絡跟知識系統,但年輕一輩卻未必知道。」王嘉勳說,正如過去的他,許多返鄉青年或官方單位來到部落,常稱某些做法「不夠文明」,應該套用更社會化的方式,甚至連學校規劃部落教材時,都還得去其他地區借鏡參照、而不是提筆書寫自身歷史。這些都使他想起初回部落的自己——戴著社會給的眼鏡觀看部落生活、站在遠處批評。
    「但原住民與土地的關係如此緊密。我們談永續、談地方創生,如果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都無法理解,那究竟還要談什麼呢?」他指出,在文化失根、認同消弭的洪流之中,人口外移的現象加劇,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因此,面對許多年輕人提問:想到地方耕耘,有沒有捷徑?王嘉勳的回答往往是:「回來好好瞭解這片土地吧,這就是捷徑。」

    外來資本攻佔原鄉,族人失土也失根

    想瞭解土地,就要先與土地休戚與共。但王嘉勳說,在外來資本入侵之下,部落裡的農地遭承租戶長期把持,要讓居民與土地建立連結並不容易。就連王嘉勳自己家中的茶園,也因長輩年邁、無力管理,而出租給外地人使用。
    在外來租戶眼中,農地並非生活的一部分,而是等同於經濟資產。他們坐擁資本和農業機具、化學肥料等資材,向原住民簽下長年租約,租期近乎等同土地買賣(註一)。接著,許多租戶會再以人力派遣的形式,聘請原地主擔任農工,替他們耕種。
    「在自己土地上為他人耕種」的荒謬現象,不僅剝奪了居民與土地的依存關係,也摧毀了自然生態。多數人為了讓農產量大幅提升,便使用非永續的耕種方式,破壞地力的機械、汙染土壤的化肥充斥著田間,不少人也不假思索,便在田裡種下生薑這樣的「土地殺手」,使土壤的健康程度每況愈下(註二)。又由於土地並非承租戶所有,他們不會萌生想要好好守護的心情,這些問題隨著時間推移,日益加劇。
    王嘉勳指出,對耕種的資本、知識條件不對等,使原鄉的耕作生態呈現惡性循環——原住民缺乏經營土地的知識,僅能靠出租土地、當臨時工維生;當他們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實踐永續生活的機會,無力翻身、只好繼續租地打工。

    找回與土地的連結,復興部落生活

    為了扭轉原鄉命運,2012 年前後,當時已經接任南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王嘉勳,率族人推廣「公田共耕」制度,盼能結合合作社經濟和小農契作,提高族人留農、從農的意願。
    首先,社區發展協會詳細瞭解了每一方土地的使用狀況、地主不再耕種的原因。並結合地方農民銀行、儲蓄互助社等組織,找來資本向地主承租土地,同時也將其中一塊歸還給地主、讓其自主耕作。
    同時,他們成立了產銷班和農業中心,開設課程引進友善環境的「自然農法」。一方面,他們教導農民如何在不使用化肥、不過度耕種之下,種植出無毒的作物,並妥善運用農業廢棄物;另方面,他們也替尚無法獨當一面的農民管理田園,使用各種永續的土壤改良法,確保土地能休養生息、常保健康。
    「我們的型態不是單純的產銷單位,更像是個共學組織。當農民學會農法、有了信心,就會更想照顧土地、把土地當成生活的一部分。」王嘉勳說。
    通路部分,產銷班與鄰近的社區或熟識的社群串連,目前正嘗試推廣「契作」,以「根據需求量、決定種植量」的模式經營小農市場,降低耕種的風險和成本。
    「耆老曾經告訴我,這裡並不是每個人都想賺大錢。過去的收成和獵獲,都不是用來賣錢的,而是要拿回部落分享、自給自足。」王嘉勳說:「財富死後也帶不走,為什麼不把握當下、不要貪心,凡事夠用就好?這就是祖先的智慧。」
    自推動至今,王嘉勳等人經營的平台,從僅十多人參與,擴大為約 60 名農友的網絡,也成功讓近 20 名年輕人回部落從農。直到現在,這個網絡依然透過口耳相傳、相互引介,持續擴大當中。網絡中的農友們不僅會彼此求教,也會在人力上彼此支援。
    「透過這個平台,我們也能夠重拾賽德克族過去還工換工(mssbarux)的生活型態,透過你幫我、我幫你,來維繫部落情感(註三)。」

    把「巴萊生活」留給下一代

    另一段關於南豐社區、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復育蝶道的故事。2012 年,在王嘉勳與眾多社區族人的努力下,以回復自然棲地為方針的「諾亞方舟育種計畫」啟動,瀕危的蝶道因而逐漸恢復了生機。同時,他們也成立「璞拉蕾生態班」,培訓具有在地永續思維的蝶道導覽員,持續向大眾推廣友善自然的堅持。
    對王嘉勳而言,復育蝶道和公田共耕,背後的理念殊途同歸,都是出自對土地的關懷與連結,因而萌生守護之情。
    「你必須對自己生活的場域有所瞭解。因為當你與在地建立了關係,你便不再事不關己,對土地、環境的意識也因而提升。」王嘉勳說。
    近期,團隊創立了「8LIFE 巴萊生活」品牌,希望打造如「部落創業孵化器」一般的平台,預計透過媒體曝光、產銷串連,協助有意拓展業務的小農創業;同時,他們也將積極與消費者溝通、把賽德克族的精神傳遞得更遠。
    「『巴萊』在賽德克族語中,意思是『真正的』。我們的理念,就是想要打造真正的生活。」談起這 15 年來的耕耘與成果,王嘉勳謙虛地說,自己對於土地和永續,其實沒有什麼多麼偉大的理想,但求下一代能擁有一段「巴萊生活」。
    那對王嘉勳而言,什麼是巴萊生活呢?「自然的環境、快樂的童年、健康的身心。」他思忖片刻,接著補充:「最重要的,是不再背負社會施加的包袱、不再自卑,能夠認同自己的土地和族群。」
    註一:根據目前原住民保留地(簡稱原保地)政策,以原保地不能買賣、租用為原則。但過去合法承租至今者,可例外允許續租。
    註二:生薑成長時,會大幅吸收土壤中硫、硼等微量元素,使土壤酸鹼度難以平衡,易導致水土流失。因此,種植生薑後的土地,約需休耕 3 至 7 年。
    註三:「還工換工」是過去賽德克族人建屋、耕種、採集時「勞務交換」的工作型態。若自家人力不足,可請族人協助作業並記錄工時,留待日後對方需要人力時予以協助。倘若無法補足工時,則改以食物作為酬勞。
    本文為啟動亞洲高峰會合作專欄,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參考資料

    想要讓家鄉變得更好,卻不知道從何開始嗎?來看《社區自造家:第一次做社區營造就上手》專題,以移居者、返鄉者及師生團隊 3 種角色切入,帶你一探社造心法,齊心創造永續共好的生活環境! >>>看專題
    閱讀文章
  • 女性創業催化劑:婦權會兩大創業計畫,助原住民與新住民女性開創事業

    女性創業催化劑:婦權會兩大創業計畫,助原住民與新住民女性開創事業


    文:社企流
    台灣當代創業風氣興盛,所有人都有機會開創自己的事業。然而,在台灣仍是有許多弱勢族群──尤其是女性,在社會和經濟層面處於劣勢位置,遑論有資源建立自己的事業。扮演政府和民間溝通橋樑的「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即推動了「嫄品牌」和「新住民女性創業加速器」兩個計畫,幫助原住民和新住民女性,在照顧家庭的同時得以發展專長、開創夢想事業。
    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簡稱婦權會)由行政院成立,除了推廣性別相關政策外,更著重於媒合政府資源和民間 NGO 團體的倡議與資金,扮演推動性別平等與女性培力的角色。旗下推動「嫄品牌」和「新住民女性創業加速器」兩大計畫,串連台灣各地組織,形成了長期而正向的影響。

    風災毀家園,原住民女性微型手工藝一線線縫出部落重建的希望

    嫄品牌的起點源自八八風災, 2009 年,莫拉克颱風摧毀了位於高雄的那瑪夏部落,居住於當地的布農族人頓時流離失所。在標準的政府扶助措施中,每個原住民受災戶的戶長會收到救助金,作為實體部落空間重建的金錢來源。然而,婦權會的研究員張琬琪指出:「心理健康的重建也很重要,而這無法透過單純給予金錢來做到。」 張琬琪說明,在許多國際與在地案例觀察中,救助金不一定能協助受災戶恢復陷入困頓生活後的消沉心情。因此婦權會便推動嫄品牌計畫,以部落婦女原本就擅長的手工藝著手,將在地住民集結起來動手做工藝並發展為商品,一方面以此協助重建部落經濟,另一方面更提升部落的動能與向心力,進而緩解災後低迷的氣氛。
    就經濟面而言,婦權會第一步是協助部落中的工作坊做出差異化的商品,以便創造實質的經濟效益。嫄品牌的負責人 Vicky 說明,起初每個部落的手工藝品看起來都很相似,因此無法在市場上眾多商品中脫穎而出,因此他們以傳統元素結合現代設計的方式,推出獨一無二的文創商品。
    從產品源頭的設計、開發、到末端銷售、推廣,婦權會手把手協助部落開創商機。如今,在婦權會的培育之下,嫄品牌計畫從原本的那瑪夏部落擴及全台各地,現已有 15 間工作坊運作、生產各具特色的布類、月桃、琉璃、皮雕商品,由 47 名全職和 35 名兼職婦女共同參與。以位於屏東三地門部落的「達瓦蘭布落工坊」出產的「十字繡」系列商品為例, 2017 年度銷售額已達 70 萬元,成功支持部落的經濟生活。
    透過手工藝工坊,不僅讓那瑪夏族人有穩定的資金來源進行部落重建,更讓各地部落藉由商品復興傳統文化、凝聚部落精神,更進一步促進原住民青年回流,替部落人口老化、傳統文化式微的困境帶來正向解方。
    此外,越來越多原住民女性因參與嫄品牌計畫而改善了自身的經濟狀況,因而建立起自信心,進一步提升部落女性地位。在參與計畫之前,許多原民女性的月薪不到 1 萬 5 千元;參與計畫後,薪水顯著增加為將近 2 萬 5 千元。比起原本的兼職工作,參與嫄品牌計畫、做手工藝的收入更為優渥,促進更多女性加入計畫,進一步鞏固女性也能創業、走出家庭獨立工作的觀念和實踐。

    外籍配偶飄洋過海來台灣,創業加速器助新住民落地紮根

    除了台灣的原住民以外,日益擴增的東南亞和中國新住民也是婦權會關懷的對象。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截至 2018 年 3 月底,全台已經有超過 53 萬名外籍配偶,其中將近 49 萬名是女性。
    在台灣落地,就能安心生根嗎?張琬琪指出,大眾普遍仍對新住民抱持歧視的眼光,會用「拿了身分證就要跑了」的態度予以訕笑,新住民也常被貼上沒能力的標籤。 歧視的氛圍、語言的隔閡以及資訊的落差使多數新住民持續落於社經地位上的弱勢。為改善此情形,婦權會便開設「新住民創業加速器」創業輔導課程,培力新住民女性,使其獲得經濟自主權、扭轉其社經地位。
    張婉琪表示:「很多新住民在台灣開小吃店、美容美甲店這種很貼近生活的社區小店,這些收入支持了她們家庭經濟獨立,因此我們就想怎樣可以協助她們的小企業變得更穩固,甚至是擴張成為更大的企業規模?」 許多新住民女性骨子裡充滿商業幹勁,但是因為缺乏資源,導致她們心中的創業夢想無法實踐,而婦權會扮演的就是女性創業催化劑這樣的關鍵角色。婦權會媒合了「財團法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的資金和各地新住民服務中心的人際網絡,替新住民女性開設創業課程,包括財務概念、營運管理、行銷規劃、顧客管理等知識,並鼓勵她們提出創業計畫、參與創業競賽、爭取高達 30 萬元的創業獎金,後續更有業師持續進行輔導。 其中一名計畫參與者鄧秋賢表示:「我自己開店,沒有錢裝冷氣、電動門,有了獎金、改裝店面後,生意越來越好,就可以存錢以後買房子。」這項計畫幫助新住民女性增強了在台灣紮根的力量和速度。

    共同分享創業經驗,身處異地不孤單

    透過新住民創業加速器一系列的課程和輔導,新住民女性不只從中習得新知,更進一步有能力去幫助其他新住民女性,如新住民女性陳竹玲創立「名媛美容連鎖發展計畫」,除了拓展她的美容連鎖店面,更召集其他新住民女性,傳授美容知識,培養她們獨立創業。 同樣也是計畫參加者之一的吳觀妹則創立「培力廚房」,她堅定地說:「雖然有一些台灣人對我們有一些負面的想法,但我相信每個人來到這邊都是為了生活更好,所以我希望姊妹來學做食物,雖然不是賺很多錢,但是推廣我們的美食,讓別人看到我們在這塊土地上的付出,我覺得很有意義。」 除此之外,創業這件事也拓展了新住民女性的人脈、形塑了她們身處異鄉的凝聚力。張琬琪指出:「這些課程表面上看起來是商業課程,但其實創造了新住民互相連結的機會。很多新住民服務中心說,上過課程以後,新住民女性更樂意去中心聚會交流,這也是她們走出家庭、認識其他人的機會。」 在婦權會媒合與陪伴下,每個懷抱理想的女性皆有有機會突破社會限制,活出更踏實、有自信的生活。
    本文為啟動亞洲高峰會合作專欄,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需要你的支持,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馬上支持
    參考資料

    想要讓家鄉變得更好,卻不知道從何開始嗎?來看《社區自造家:第一次做社區營造就上手》專題,以移居者、返鄉者及師生團隊 3 種角色切入,帶你一探社造心法,齊心創造永續共好的生活環境! >>>看專題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