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型企業:重新定義好企業
B 型企業協會是 B 型實驗室(B Lab)全球夥伴的一員,致力推動使命與獲利平衡的影響力商業模式,用商業力量發揮對社會與環境正面的影響力,協助企業成為對世界最好(Best for the World)的企業。透過全球 20 萬多家企業已採用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管理平台,企業能從永續健檢開始、持續改善並建置實踐藍圖,以控管風險、提升營運競爭力,確實掌握全球永續 ESG 商機。
專欄文章
(87篇)
玩具減碳總動員——看老牌玩具商如何永續轉型,再創市場巔峰
文:B 型企業協會
還記得《玩具總動員》裡的巴斯光年發現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是一個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產品的那一幕嗎?雖說全球玩具業鼎盛時期少不了原料塑膠及當時相對便宜勞力的台灣,但永續設計力才是現今消費者買單的關鍵,研究顯示到 2030 年全球永續玩具市場規模將達 518.94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12.7%。玩具產業如何能抓住永續減碳商機呢?
百年家族玩具品牌 ESG 轉型成功
美國 B 型企業 Radio Flyer 為創立百年的玩具製造品牌,於 2016 年獲《富比士》小巨人獎,年營業額 1.5 億美金(約新台幣 48 億元) ,家族第三代羅伯特帕辛(Robert Pasin)接班後,專注於永續發展及重塑品牌價值,專為兒童設計的特斯拉 Model S,其訂製版本與全尺寸特斯拉完全一樣,在銷售和公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更為工作場所注入樂趣,不僅帶來 5 倍的成長,且營造了有趣的企業文化,使其列於求職網站 Glassdoor「最佳工作」榜首及榮獲員工票選 CEO 獎!
《富比士》採訪中他說,其實 Radio Flyer 算是一路上顛簸,傳統家族企業在人才或產品開發都跟不上時代;更甚,1328.6 億美元規模的全球玩具市場也面臨如塑膠氾濫、永續材料及碳排考量等的巨大挑戰。
因此他決心讓 Radio Flyer 向永續轉型,也期盼帶領玩具產業改變的更好,積極地將產品開發、營運及商模注入永續因子;更迎合消費者希望購買更永續的產品的需求 - 據美國玩具協會調查顯示,父母有 45% 會在購買玩具前會考量玩具的永續性。
他們首先進行產品生命週期評估(LCA),檢視整個產品線的 PVC 含量,至今已有 99.6% 不含 PVC 的玩具;更幫助工程師和設計師識別碳熱點,從設計或材料更改來減少重量及碳排、化學品使用。
更對產品化學成分採取強有力的預防措施,以限用物質清單(Restricted Substances List, RSL)清單與供應商溝通與安全化學品相關的優先事項和標準,透過每年更新來監控供應商的化學品使用。
成績如在 3 合 1 推車身中用織物代替塑料,減輕了約 3.17 公斤重量的同時更減少了 24% 的生產排放量。 Ride-On 三輪車 以當地製造的零組件以減少運輸排放量的一半。也全面改用紙質包裝,節省超過 19504 公斤的一次性塑料包裝,將包裝中使用的回收材料含量提高到 87%。
提高製造的能效,使產品所需的能源每年減少 8 萬度電(千瓦時 kWh);總部大樓更獲得美國綠建築 LEED 白金認證,提高水、能源等使用的營運效率,以實現 2030 年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i),減少了範疇 1、 2 的排放。
Radio Flyer 也與植樹基金會合作,為在其網站上購買的每個玩具種植一棵樹。自 2013 年以來,已種植了超過 29 萬棵樹。更持續 20 年向星光兒童基金會捐贈了超過 1.5 萬輛紅色馬車,分發給兒童醫院,為住院其間的小病人減少就醫過程的恐懼感,更帶來歡樂。(同場加映:這隻糖尿病童的「熊麻吉」,將病童感到不安的時刻,都變成遊戲的一部分——專訪 Sproutel 共同創辦人)
為未來世代留下美好世界的 Bon Ton Toys
荷蘭 B 型企業 Bon Ton Toys 創立於 1933 年,打造高品質的毛絨玩具更兼具永續環境和負責任生產實踐,因其使命是傳播愛、擁抱和微笑,更希望為未來的世代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永續世界。
他們使用經全球回收標準 GRS 驗證的 100% 再生塑料(rPET)毛絨填充物製作玩偶,目前正與碳盤查顧問公司合作,對旗下 601 個產品進行產品生命週期評估 (LCA)分析,以開展從產品設計減碳及落實環境保護等的承諾。且只使用獲得 ICTI 國際玩具業協會行為守則驗廠認證的工廠,驗廠內容如童工、工資、工時、職業健康、安全防護等,以確保玩具在安全和人道的條件下生產。
在過去的 30 年裡,Bon Ton Toys 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保持長期合作關係,透過與其聯名產品銷售捐贈(WWF),在 2021 年捐贈了 Bon Ton Toys 銷售額的 3%,也與戰爭兒童組織合作,保護、教育和維護在戰爭和衝突中的兒童生活權利。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

從垃圾場到伸展台——英國品牌將消防水管、廣告帆布變身時尚包!
文:B 型企業協會
波士頓顧問集團和 GFA 共同發布的《時尚產業脈動》報告估計,2015 年全球紡織和服裝業排放了 1715 百萬噸二氧化碳量和 9200 萬噸廢棄物及消耗了 790 億立方公尺的水。如果行業內不發生重大變化,到 2030 年將增加至少 50%。
升級回收消防水管變時尚包!
而英國 B 型企業 Elvis & Kresse (以下簡稱 E&K)因韋斯林(Kresse Wesling)和亨利特(Elvis Henrit)創辦人夫婦,得知許多報廢的消防水管將被當作垃圾處理,他們用升級回收的方式來重生這些水管為時尚包包及家居飾品。不僅拯救了超過 300 噸的廢棄物免於進入垃圾填埋場,且捐贈給支持消防隊身心靈康復工作的非營利組織,至今捐贈總額達 44 萬英鎊(約新台幣 1800 萬元)。
至今,E&K 技藝精湛的工匠將 15 種不同的材料,使用包含降落傘絲綢、印刷毯、裝咖啡及茶的大帆布袋、和大型廣告橫幅等升級回收成時尚的包袋和室內家居生活配件。(同場加映:碎布只能說再見?印度創業家攜上百時尚品牌,讓廢棄物再製成飾品)
《金融時報》報導,創業初期這對創辦人發現廢棄的消防水管是由丁腈橡膠(Nitrile Butadiene Rubber)製作的,也是許多時尚奢侈品牌所使用的材料,於是興起將它們升級回收為時尚包包。但遇到了障礙連連,他們聯繫了英國所有的手工坊,但都被拒絕了,終於找到羅馬尼亞的工廠能生產了一款手提袋原型,便訂購了 800 個包包,並正式於 2008 年秋季推出。之後銷售額如滾雪球般成長,第二年營業額幾乎成長了 15 倍,目前每年生產數萬件產品。目前 85% 的營業額來自直營官網,15% 來自於批發和零售店。
挑戰回收皮革邊角料
韋斯林說:「2010年 更發現了皮革剪裁邊角料被當作垃圾驚人的規模。」
她繼續:「研究指出每年至少產生 80 萬噸廢棄皮革邊角料的問題。一大批高品質、未使用過的、新鮮鞣製和染色的皮革邊角料都像看似無法使用的碎片。我們便與時尚品牌 Burberry 基金會建立了合作關係,發展像樂高積木一樣的拼圖系統,把皮革邊角料轉化成不受尺寸或形狀限制的手工編織皮革時尚配件和家居用品。」
對 Burberry 而言,他們不僅能大幅度降低皮革處理的高額垃圾處理費用,並與 E&K 合作拯救了至少 120 噸皮革,更能真正展示時尚品牌為皮革邊角料重生的價值。
圈粉消費者一起消除廢棄物,扭轉整個時尚產業才算成功!
在客戶服務及體驗上,韋斯林說:「E&K 不會過度生產再進行大規模折扣(事實上我們從不打折),不會因潮流的無意義而推出季節性系列,我們以透明及開放原則與消費者的溝通,促進有意識的消費實踐 !」
E&K也承諾對其產品進行修復,對於輕微受損是免費修復。即使是對於嚴重損壞的產品進行最複雜的修復,費用最多不超過 50 英鎊(約新台幣 2 千元),這些貼心服務幫助他們的消費者實踐循環再利用的生活,因此以有更好的品牌消費者體驗來圈粉,更使他們的品牌高度被消費者認同。
韋斯林說:「對於 E&K 來說,成功不僅是我們的業務增長,而是能與消費者一同消除廢棄物,轉變整個時尚產業,更進一步扭轉氣候危機及促進生物多樣性,那才是我們想要的成功。」
她更鼓勵許多企業領袖大膽擁抱循環 ESG 商模,從現在就開始,勇敢地去做。問問自己有什麼重大問題是可以幫忙解決的?當遇到問題時,表面看似很難擺脫,但會感受到解決它的力量,利用這種力量創造出令人興奮和美麗的物品,使人與環境共同獲利!

受消費者與地球歡迎的最佳零食——這款成長率達 198% 的巧克力品牌怎麼做到的?
文:B 型企業協會
每年價值 1280 億美元 (約新台幣 3.9 兆元) 的巧克力產業長期以來一直是不公平勞動、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代名詞,但環保組織 Mighty Earth 表示,抵制巧克力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貧困農民失去工作只會陷入更嚴重的困境,反之,應鼓勵消費者選擇那些願意對人、及環境都好的巧克力品牌。
創造對地球有益的高品質巧克力
美國 B 型企業有機巧克力品牌 Alter Eco 對此感同身受,其使命就是要創造對地球有益的高品質巧克力,同時要幫助農民及環境。Alter Eco 在 2023 巧克力記分卡的森林砍伐和氣候、可追溯性、勞工權利和永續農業實踐的綜合評分下獲前五大排名,且獲消費者買單,2016 年就已達成連續 3 年成長率達 198%,營業額超過 2 千萬美元(約新台幣 6 億元)。之後更銷售到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如 Whole Foods 及 Kroger 等超市。並於 2024 年取得新一輪的投資人,Trek One Capital 的負責人表示,預計有機零食市場至 2033 年將增長 135 億美元,很高興有機會投資,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對環境與人都好的 Alter Eco品牌。
「氣候緊急狀態和社會不平等是我們這個世代的重大挑戰」
Alter Eco 共同創辦人塞納德(Mathieu Senard)說:「氣候緊急狀態和社會不平等是我們這個世代的重大挑戰,兩者互有間連。因此從可可豆的生產採購開始,支付比公平交易價格高出 30% 的溢價,且透過公平貿易 Fair for life 認證確保我們供應商農民社區的兒童能上學,而不是在田間勞動。再來是有機種植,拒絕使用過多的化學農藥以保護農民和消費者的健康,促進混農林業及再生農業、防止森林砍伐,更扭轉氣候變遷。更以 B 型企業的第三方標準來衡量自身在環境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力,並持續地改進,也向通路商和消費者彰顯我們言出必行的品牌價值。」
2010 年 Alter Eco 目睹了小農所在地區受到森林砍伐的影響,並在可可田進行混農林業(Agroforestry),種樹不僅可固碳,使土壤恢復健康;更能改善農民的工作條件及增加收入,至今在 1490 英畝可可豆田,協助 573 位農民轉向再生農業。並支持合作社內的大規模植樹造林,支持賦權農民,使其種植額外作物,獲得額外收入。至今,Alter Eco 有 75 % 的可可豆來自再生農法種植。
影響力商業模式小寶典
企業營運中,除追求股東利益,亦關心社區經營、環境友善、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等利益相關者之利益。在B型企業認證所採用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涵蓋營運(Operations),及影響力商業模式(Impact Business Model)。而影響力商業模式,是指企業的產品/服務為特定利益相關者創造利益,且為其獲利來源。
以 Alter Eco 為例,獲得「社區扶植」面向的「供應鏈扶貧」影響力商業模式,意指透過簽約內容或相關勞動條件以支持較為貧窮之供應鏈,得分 26 分,簡述做法如下:
- 以較優渥之貿易條件,如溢價購買、預先簽訂合約、預先付款、與供應商討論定價等,並列出與供應商購買佔總銷貨成本比例
- 協助小型供應商能力建置,改善/維持供貨品質、社會/影響力實務建置,及提升營運效率等,並列出與上述供應商購買佔總銷貨成本比例
- 提供公平薪資,取得例如取得公平貿易認證,列出與上述供應商購買佔總銷貨成本比例

香蕉為何那麼便宜?北美企業這樣賣香蕉,改寫產業鏈困境
文:B 型企業協會
人們很容易認為平價的香蕉是理所當然的,《富比士》雜誌報導,它那黃澄澄的外表看似陽光明媚,但種植香蕉的農民卻面臨著極大的困境。因傳統種植香蕉在大型單一栽培的農場,密集種植的農法致土壤退化,迫使農民持續依賴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危及當地水資源及工人和周邊社區人們的健康。更糟糕的是低廉的市場價格進一步的低工資和惡劣的工作條件。
支付原住民農民 30% 的溢價,支持再生有機農法種植
美國 B 型企業 Barnana 是以 NG 有機香蕉及大蕉為原料製作升級回收零食的品牌,其核心價值觀是包括向 1500 名小型原住民農民支付 30% 的溢價,且以再生有機農法種植有機香蕉和大蕉。Barnana 在疫情其間的兩年銷售額翻倍,且收購了其拉丁美洲供應和製造長期合作夥伴 Agroapoyo,繼續推出新產品;確保了Barnana 可採購及生產足夠的商品來滿足不斷增長的訂單,更為小農提供可靠的收入來源。
小農的難處是只能把握作物的某個時刻採收,更因缺乏資源保存,長期被以低價購買的中間商所剝削。但 Barnana 採購 NG 香蕉並支付合理價格給這些小農生產者,也因此他們的辛勞努力便能進入全球食品市場,而消費者購買這些產品就等於幫助這些急迫需要的農民。
Barnana 厄瓜多 CEO 納爾瓦茲(Narváez) 說:「我們的成長能讓亞馬遜地區的農民每月有約 350 美元的收入,這遠遠超過以前每家每月 80 美元的收入,更希望在未來 5 年內將這數字再翻一倍。」
如此,能使更多的原住民小農得到資助及訓練 ,且能建設社區基礎設施,更使當地人無須遷移到城市,便能留在當地謀生。且在這些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地區支持並維持再生農業,更可防止森林被砍伐的威脅。
《FoodNavigator》媒體訪問 Barnana 共同創辦人山普利希(Caue Suplicy):「升級回收並不符合目前傳統線性經濟下的食品供應鏈運作,但隨著零售商和消費者看到這永續商品的價值,整個產業的採用範圍將擴大,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過去批評者懷疑我們有能力靠著 NG 格外品建立一個蓬勃發展的多元化業務,但產品線的擴張及成長卻證明他們是錯的。我們的香蕉及大蕉棒極了, 可像玉米或像馬鈴薯一樣,潛力無窮無盡!」
隨著大型民生消費性用品公司正在做出更永續和更公平的長期承諾,證明小型公司像是 Barnana 對其供應農民夥伴實現更公平的承諾及對升級循環商模和再生農業的促進,不僅走在前頭,更吸引消費者買單。(同場加映:SDG 12|這間 B 型企業不只實現公平貿易,更為當地農民社區及環境帶來福祉!)
讓更多人瞭解種植香蕉社區需要更多的關注
加拿大 B 型企業 Equifruit 於 2006 年在蒙特婁成立 ,是北美領先的公平貿易認證香蕉進口商,使命是透過採購公平貿易認證的產品,以確保其生產和貿易中的公平待遇、農民報酬和環境責任,來改變傳統香蕉種植所陷入的社會困境。Equifruit 已成功上架多倫多的連鎖雜貨店 Longo’s 及紐約的 Costco。
Equifruit 不只支付公平貿易價格加惠農民,更透過社區保證金(Fairtrade Premium)機制來直接影響供應夥伴的當地社區,採購 18 公斤需要額外多 1 美元的資金,這基金可由當地居民投票該如何使用。至今,Equifruit 已捐超過 35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1 億元)的資金,用於興建學校、住宅區、維護土壤健康、飲用水過濾系統、在當地植原生樹等。
Equifruit 的 CEO 珍妮‧科爾曼說:「在厄瓜多的供應夥伴因多年的單一種植而面臨土壤乾旱,因此他們將資金投資於一家生物發酵和堆肥小型工廠,所有 130 名合作社成員都可免費獲得天然肥料。透過將天然肥料,他們可最大程度地改善土壤健康並提高水果的產量和品質。且已種植了超過 10 萬棵原生樹種來支持當地的生態系統。農民也用資金改變包裝廠洗滌盆的尺寸和創建循環水過濾系統,大幅減少了用水量。」
「哥倫比亞的供應夥伴正建造 57 套低收入住房,且投資造林和保護當地紅樹林,並將其香蕉田農場的很大一部分保留為周圍的森林保護區。尼加拉瓜的供應夥伴運用資金支援 168 個工人家庭提供他們上學和大學獎學金。」
她繼續說:「還有許多人從來沒有質疑過香蕉如何能永遠便宜及為何香蕉價格不隨著通貨膨脹而變化。因此這就是我們的品牌存在的意義,讓人們思考他們的香蕉來自哪裡、誰種植的以及在什麼條件下種植的。我們不是抓住消費者用很嚴厲的對他們說,而以幽默的方式進行溝通,同時始終將訊息重點帶回公平貿易及公平支付農民及其家庭、社區的重要性。我們的溝通能讓人開懷大笑,就能化解一些因沉重問題而來的緊張氣氛,消費者也就更容易理解這當中的問題所在!」
「更關鍵的是我們的成長反應了消費者對溝通訊息的共鳴與認同,他們以實際的購買行動證明只貴一點價格(購買Equifruit 香蕉每年只會讓消費者多花約 7 美元)的公平貿易香蕉是他們的心頭好;更讓擁有 36 家分店的 Longo’s 雜貨店決心成為北美第一家只銷售公平貿易香蕉的通路商,這些都讓我們感到非常自豪!」

一次性醫材也能再利用?紐西蘭新創看見改變產業的好機會
文:B 型企業協會
據統計,在台灣 2.2 萬間的醫療院所,每年平均產生約 14 萬噸的一次性醫療廢棄物,相當於 1500 座台北 101 的高度,幾乎全都進焚化爐,但其實許多是有機會重新消毒清潔再使用的醫材,需政府出具標準規範及監管,也需專業回收再製業者投入。
紐西蘭 B 型企業 Medsalv 是以循環經濟原則來回收、修復和再製造的製造商,處理如病人轉移床墊、預防深部靜脈栓塞的袖套、血壓袖帶和止血帶及醫療鞋套等的醫材的再清潔及滅菌;透過延長醫材料的使用壽命和資源節約,使醫院減少成本,更減少原本新產品製造的環境排放負擔。目前紐西蘭 8 成以上,有 66 家的醫院都使用 Medsalv 的再製醫材。
來自醫療家族,看見改變產業的好機會
Medsalv 創辦人暨 CEO 奧利佛·亨特(Oliver Hunt)的家族都在醫療保健界,他說在準備機械及工程管理碩士學位論文時需要一個好題目,且當時正與擔任骨外科醫生的叔叔談到醫療器材使用的浪費時,直覺這是改變產業的好機會。
「醫療保健原是一個對人類福祉相當重要的產業,但在紐西蘭,約有 1700 噸的一次性醫療廢棄物,這對環境而言是一場災難。若能使用再處理的醫材,紐西蘭可減少整體環境排放,國家也可減少蓋焚化爐的成本,醫療院所更可每年節省 1 億紐西蘭幣(約新台幣 19 億元)成本 。」於是 2017 年在他的母校坎特伯雷大學的新創育成加速計劃 ThincLab 的資助之下創辦了 Medsalv。
醫材真的可以再使用嗎?
但一次性醫材真的可以再使用嗎?
亨特說:「除侵入性的一次醫材之外,多數製造商在其他許多的醫材仿單上都寫一次性使用,是因他們需提出驗證的程序,以確保這些產品可安全地再次使用;但他們通常選擇不驗證,好賣出許多一次性昂貴的產品。另,據美國 FDA 研究也發現,醫材會被標記為一次性使用,是因製造商不進行所需的研究來證明該醫材可重複使用。」
台灣的《康健》雜誌也報導醫材仿單雖大都寫一次性使用,因對製造商而言,病人用一個換一個才會增加銷售量。
但 Medsalv 決心投入再回收使用的合法製造,為每種醫材進行研究和驗證,且維護原製造商所需的所有文件和監管註冊。工廠再製造流程除符合超過紐西蘭法規,且通過 BSI 認證的 ISO13485 醫材品質管理系統標準 ,每件醫材的清潔過程會經過分類並視情況接受適當的消毒或滅菌,重新測試、貼標和包裝等,每段流程之間更進行多次檢查及數位監控可確保再加工的醫材與全新醫材具有相同的品質。
現在醫院客戶只需要支付 Medsalv 過去使用一次性新醫材價格的 40% 至 75%,且與掩埋或焚燒的處理費用相比,再處理的醫材可節省 80% 以上的費用,且大幅降低醫院的碳排。
客戶之一的南十字醫療院所的永續發展負責人凡妮莎·內文(Vanessa Neven)表示,一次性空氣輔助轉移床墊,以前在使用後會被當垃圾填埋,但現在由 Medsalv 收集、清潔和再處理就可使用了。
奧克蘭市立醫院則說,使用 Medsalv 再清潔處理的醫材價格不僅比購買一次性更划算,更有優質的客戶服務,因採購他們的產品直接降低了碳排。
亨特更說,Medsalv 與醫療院所的採購團隊及各類設備製造商和供應商密切合作,提供包括產品分析、低環境衝擊設計和材料的建議,及處置或回收成新產品潛力的討論,希望有讓更多醫材製造商看到從源頭就設計能循環再利用的價值。

實踐普惠金融,日出銀行成為移民社區的經濟支柱
文:B 型企業協會
能想像移民、或難民踏上了新土地安頓下來時要如何取得銀行服務呢?有了銀行帳戶,才能買物品,支付帳單,也才能從雇主那裡直接入帳薪水,甚至可以申請房貸,擁有一個永久的家!但傳統銀行對沒有正常信用的人是緊密大門的!
美國B型企業日出銀行(Sunrise Banks) 是位於明尼蘇達州雙城地區的普惠金融銀行,其使命是透過賦予城市社區和人們實現財務健康的能力,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經濟實力。2022 年,日出銀行提供了 12.45 億美元(1.245 Billion,約 380 億新台幣)的貸款,向移民及弱勢族群提供了近 1.5 億美元;用於可負擔住房項目的 2500 萬美元、及該地區小型企業的 1.86 億美元。 日出銀行的業務是實踐使命的最大驅動力。
美國明尼蘇達州雙城地區(由明尼亞波利斯和聖保羅組成的雙城)擁有超過 300 萬人口,其中近 1/3 是有色人種,是美國社會人口組成的縮影。傳統銀行的做法是拒絕為某些社區的人們提供放貸、保險和其他金融產品, 這使得城市世代貧富差距和不平等文化加據變大。
日出銀行總裁兼執行長大衛賴林(David Reiling)表示:「自日出銀行成立以來,透過合作夥伴關係和社區關係建立了堅實的財務地位,我們從3家岌岌可危的小型銀行,成長到現在擁有 9 億美元(約新台幣 280 億元)資產的銀行集團,在雙城地區擁有 6 家分行,和佔收入的 25% 的全國性預付卡公司。」
他繼續:「有人認為強調企業的社會和環境使命會降低利潤,但我們以豐富的心態看待使命,我們在營運的每一個面向都將使命落地實踐,使命讓我們的利潤倍增,而利潤又使我們的使命成長。」
賴林向《富比士》表示:「我在就讀大學時嘗試為低收入人群建造住房的志工工作,那些人的感激之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我第一次想到我是否可靠行善維生, 且思考了一生中想要的工作是什麼,及如何將這兩件事結合在一起。」
「開始在洛杉磯第一州際銀行工作,那裡給我許多重大責任。 而後我那從事房地產的父親在 1995 年希望我和他一起購買經營不下去的地區銀行,一起接管了這 3 家銀行,我也買下了父親的股份,最後買下了大部分股份。 」
先雇用當地員工,讓社區成功更是銀行的成功
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讓員工接受使命。賴林繼續「我們花了一段時間才找到合適的人選。我必須說找到了合適的人選,使得前進更加容易。」
「我意識到讓我們銀行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社區成功。 當時,銀行所在社區大部分都是 因越南戰爭逃往美國的苗族(Hmong)難民。 銀行先僱用這些人為銀行員工,與這群人互動,並找出他們社區的需求。 」
「如今銀行的 319 名員工的男女比分別為 55% 和 45%,其中近 1/4(23%)來自代表性不足(Undeserved)的社會群體。 我們員工會講多種不同的語言,從喬克托語美洲原民語言到波斯語、中文、衣索比亞的阿姆哈拉語和菲律賓的他加祿語等語言。
挑戰之一是這些移民社區是否認為日出銀行能幫助他們成功。
「首先讓他們了解我們銀行是投資、創業、購買房屋等的好去處。 再來,銀行做生意 的心態需要轉變,傳統的銀行從貧困的社區吸收存款並將其貸款給有錢的郊區。而日出銀行則將資本送到那些弱勢社區,最終使他們能逐步獲得經濟實力。」、「我們開始從內部建立銀行身分證。 如此,這些移民不必隨身攜帶超級重要的文件,每次他們進入銀行時,我們就能辨識他們,且深入社區並了解他們的需求。 然後,隨著我們的深入,我們開始思考還能做什麼。」
「透過《社區再投資法》(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CRA)的在地金融服務設立目的以確保我們能正確且合規地實踐使命, 且擁有優秀 CRA 評級已超過 25 年,全美只有 11% 的銀行擁有優秀的CRA評級。 」
「再來,成為社區發展金融機構(CDFI)的一員,加入有 20 多年了。 獲得 CDFI 認證的門檻之一是將至少 60% 的融資活動指定給低等和中等收入社區。 第三,B 型企業認證。 這代表我們每天開門營業,不僅為股東賺錢,也為環境和員工等利害關係人尋求利益。」
弱勢的新移民也能擁有房子?
難題之一是房東常因為移民身分而不願意出租給他們。但日出銀行堅信擁有住房是基本人權,因此提出創新的房貸計劃。
賴林表示,當日出銀行在拉丁裔移民的社區開設分支機構時,因很多人都沒有社會安全號碼,於是他找到了當時的邁阿密經營銀行正在做用個人納稅識別號碼 ITIN 進行貸款 ,他們說這可為社區和銀行帶來雙向的好處。
於是日出銀行開始允許那些沒有社會安全號碼,但符合資格的借款人使用其個人納稅識別號碼(ITIN)以取得房貸。
若移民能擁有房子,不僅為他們自己累積資產及信用,且可為建立家庭奠定基礎。一個社區若有完整的家庭,那這個社區的蓬勃及安定的狀態對整個城市及國家都是極好的益處。
賴林繼續:「目前日出銀行約 5 千萬美元(約 16 億新台幣)是新移民房貸,且成長得相當不錯。 但仍需我們為私人抵押貸款保險預留大量再保金額。 我們和借款人的目標都是將他們的無證身分改為永久居留權。 一旦他們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可為其抵押貸款再融資並將其出售給二級市場,並提供更好的貸款利率條件。 更棒的事是這些新移民的房子通常會升值,資產也會增加,他們可擁有真正的產權且擁有永久居留權,且都在往建立良好的信用記錄的路上。」
有些人質疑,銀行不能不管理放貸的風險。賴林表示,他們內部有建立這些貸款且謹慎地管理風險的能力,如此客戶及銀行才能成功,整體的社區也才算成功。
對世界更好的 B 型企業!
賴林說:「B 型企業是我們的未來。透過B型企業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日出銀行在公司治理和環境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我們是擁有首批兩家獲得美國綠建築認證 LEED 的銀行分行之一。 且我們從只有財務數字來衡量我們的成功,更轉向到檢視我們員工的滿意度及認同度,及我們在環保方面做了什麼等更全面性的指標。」
「BIA 推動我們不斷進步,繼續前進才能做得更好且成為對世界最好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