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Markus Spiske on pexelsPhoto Credit:Markus Spiske on pexels
極端氣候頻傳,讓外觀不佳的蔬果產量變多,消費者們可能不買單進而造成食物浪費。如何讓消費者接受醜蔬果呢?荷蘭的一間社會企業有辦法,改變消費者購買習慣,讓大眾愛上這些醜蔬果。
環境資訊中心/文:曹可芝編譯;許祖菱 審校
大小、顏色、形狀一一檢視,每個上菜市場買菜的人,都有一套挑好吃蔬果的祕笈。若是 3、5 個一袋的蔬果,更要精挑細選。最終,長得奇怪又畸形的蔬果被留在貨架上,成為滯銷品,丟進垃圾桶。
極端氣候加劇,蔬果生長期的氣候難料,讓農夫辛苦種出的蔬果變得又醜又小。加工或降價求售可能是解方,但有沒有其他方式,讓大眾真的愛上「醜蔬果」?

蔬菜變醜又變貴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醜蔬果」的食物浪費問題恐怕更加嚴重。《衛報》報導荷蘭農民布洛克 (Bastiaan Blok)的例子。去年他收成 117 公噸的洋蔥,但每顆都只有紅蔥(shallot)的大小。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加劇「醜蔬果」的產生,也造成更多的食物浪費問題。來源:Nguyen Dang Hoang Nhu on unsplash)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加劇「醜蔬果」的產生,也造成更多的食物浪費問題。來源:Nguyen Dang Hoang Nhu on unsplash
「上個春天非常潮濕,夏天又非常乾熱,洋蔥根本長不大。」31 歲的布洛克解釋。半數的洋蔥不到四公分寬,連加工都沒人要,最後的下場可能是賣去做生質燃料,或賣到波蘭做成洋蔥油。
布洛克的遭遇不是特例。2022 年歐洲受到嚴重熱浪襲擊,《世界經濟論壇》(WEF)指出,破紀錄的熱浪與乾旱造成蔬果變得又小又醜。超市再不「降低審美標準」,只賣那些符合大眾習慣樣子的蔬果,蔬果價格將會變更貴。
全球缺糧的同時,醜蔬果因賣相不佳放到變質,甚至直接被遺棄在田裡。2018 年英國愛丁堡大學一項研究指出,歐洲每年因為外觀因素而丟棄的新鮮蔬果高達 5000 萬公噸。

醜也能好吃

荷蘭社會企業「不浪費軍團」(No Waste Army)5 月推出群眾募資「午餐訂閱計畫」。他們以季為單位,販售各種醜蔬果製成的湯品、醬料、麵點、飲料和果醬。多虧該計畫,熱心的市民,加上一筆蔬果商的大訂單,布洛克終於將上百噸洋蔥全數賣出。
超市也有「處理」醜蔬果的方法,讓它們跟好看的蔬果放在同一個袋子銷售,但這麼做有風險。《歐洲新聞台》引述研究,醜蔬果的比例不能超過 6 成,而且要搭配降價,消費者才會買單。
切成紅蘿蔔塊,或是將小黃瓜切片能掩飾醜蔬菜的外型,但最終的挑戰是:如何讓消費者相信醜蔬果的品質一樣好,而且願意掏出原價購買?
一個有趣的例子或許點出了方向。研究發現,農夫市集買菜的消費者對那些「連著葉子的醜蘿蔔」購買意願很高。看來,「新鮮採摘」的形象有助銷售。更多扭轉消費習慣的秘訣仍待挖掘。

參考資料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 極端天氣讓「醜蔬果」暴增 如何讓消費者降低審美標準?
成為社企流網站贊助會員,打造個人化永續資訊頁、還能參與邀請制活動!

文章標籤

  •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保好點子,創新綠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