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移工、性別、貧窮,擁抱一個不遺落任何人的社會
從 2021 延燒至 2022 年全球熱門關鍵字無疑就是 ——「永續」,而實踐永續的關鍵在於全民參與。2022 年,由願景工程基金會與社企流主辦、星展銀行(台灣)共同策動的「永續行動嘉年華」,以培養全方位的公民永續力為目標,盼讓永續一詞不再遙不可及。
 
社企流/文:李沂霖
一個兼容永續的社會,取決於我們如何與不同身份、背景、性別的人共處。
在永續行動嘉年華中,特別安排社會兼容講座,由 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女人迷 Head of Content 張婉昀、以及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分別從移工、性別、貧窮角度切入,談眾人如何擁抱多元、促進社會兼容。

認識移工旅程:One-Forty 邀大眾撕下標籤、留下祝福

「過去 30 年來,移工在台人數持續上升。」陳凱翔開場即點出現況,多數移工來到台灣擔任家庭照顧者,在邁入高齡化的台灣社會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據統計,全台已有約 30 萬個家庭聘請移工擔任長輩的照護者。
「當我們家中的長輩,在人生晚年都需要這些移工陪伴時,我們與移工的關係是什麼?」陳凱翔指出,當大眾於 google 上搜尋移工相關資訊,仍常見「打群架」、「開毒趴」等媒體報導,以致多數人會對移工產生負面的刻板印象,「當我們對移工抱有偏見,彼此的關係自然會很緊繃。」
(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邀請大眾重新思考與移工共處的關係。來源:願景工程基金會)
(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邀請大眾重新思考與移工共處的關係。來源:願景工程基金會)
這些偏見的生成,源自於對該事物沒有足夠的理解。以雇主與移工間的互動關係為例,有些雇主見到移工在照顧老人家時老是用手機,常直接貼上對方工作不認真的標籤,甚至以沒收手機、安裝監視器等方式對待,如此自然無法讓雙方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若能進一步思考移工為何老是用手機的原因,便能理解,他們離鄉背井放下自己的家人、為別人的家庭幾乎 24 小時的付出,利用手機傳訊息、視訊,是他們唯一與家人聯繫的管道,並非只是表面地看到他們「愛玩手機、工作不認真」。
因此 One-Forty 致力於讓民眾看見移工更立體的樣貌,促進雙方交流理解。在永續行動嘉年華現場,One-Forty 以組織舉辦多年的「移工之聲 Voice of Migrant」佈展,展示移工的攝影作品、邀請大家一同看見他們眼中的台灣。
(One-Forty 於永續行動嘉年華設展攤,讓大家以不同角度認識移工。來源:社企流)
(One-Forty 於永續行動嘉年華設展攤,讓大家以不同角度認識移工。來源:社企流)
展攤中也設計「撕下標籤,貼上祝福」活動,讓民眾將牆上寫著對移工刻板印象的黑色標籤、撕下來換成寫上祝福的彩色便利貼。兩天的活動中,原本佈滿黑色紙張的牆,逐漸呈現一片彩色,民眾留下「每個夢想都是平等的」、「祝你們回國後都能做想做的事」等祝福,象徵放下偏見、促進理解的開端。
「這並不僅僅是移工受益,」陳凱翔說道,「當移工在台灣有很好的體驗、帶著美好的印象回到家鄉,也正能讓世界看到,台灣是友善包容的社會。」(同場加映:跟著 One-Forty 促進社會兼容,做生活中的平權大使
(One-Forty 「撕下標籤,貼上祝福」互動設計,讓民眾撕下黑色刻板標籤、貼上彩色祝福。兩天活動讓展牆逐漸增添色彩。來源:社企流)
(One-Forty 「撕下標籤,貼上祝福」互動設計,讓民眾撕下黑色刻板標籤、貼上彩色祝福。兩天活動讓展牆逐漸增添色彩。來源:社企流)

擁抱多元共融:女人迷促進 DEI 職場環境

One-Forty 從與移工相處看見社會兼容的重要,女人迷則從工作場域出發,點出現代人對於多元共融的重視及需要。 張婉昀分享,根據國際企業評論網站 Glassdoor 指出,近 8 成的人認為,工作環境是否多元共融,是影響其是否加入的主因之一。而根據女人迷 2022 年於台灣發起調查則顯示,96% 填答者偏好多元共融的工作場域。
這些數字的背後,代表的是一個令人安心的職場,應尊重不同的年齡、性別與身形外貌,給予公平待遇。張婉昀特別提及何謂公平:「公平是看見每個人的不同、了解其不一樣的需求後,給予所需的資源。」
對企業來說,落實 DEI(Diversity 多元、Equity 公平、Inclusion 共融)有何益處?張婉昀再以兩個關鍵數字說明——依據麥肯錫報告指出,團隊組成具多元性的排名前 1/4 企業、相較於後 1/4 企業盈利能力高出 36%;而據 Gartner 報告,性別多元共融團隊的表現,較性別單一、包容性較低的團隊,表現高出 50%。(同場加映:我們的職場夠多元、公平、共融嗎?千人職場真心話:過半組織仍放任不當性別玩笑發生
(女人迷於 2022 年發起「職場真心話大調查」,了解台灣職場多元共融的現況。來源:女人迷)
(女人迷於 2022 年發起「職場真心話大調查」,了解台灣職場多元共融的現況。來源:女人迷
多元共融很重要,多數人都知道,但我們該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呢?張婉昀邀請大家練習,對於日常中習以為常的情況,多去挖掘背後的為什麼,察覺自己的「無意識偏見」。比如,當有人告訴你他今天參與一場科技產品發表會,你想像在台上簡報的人會是什麼樣的性別、年紀?又比如,當你到一間餐廳,服務生說包廂裡有一對情侶在慶祝交往週年,你腦海中對情侶的想像會是什麼?
張婉昀邀請大家,從在日常中察覺自己的「無意識偏見」做起。比如,當有人告訴你他今天參與一場科技產品發表會,你想像在台上簡報的人會是什麼樣的性別、年紀?又比如,當你到一間餐廳,服務生說包廂裡有一對情侶在慶祝交往週年,你腦海中對情侶的想像會是什麼?
「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張婉昀提醒,重要的是對於自己的「習以為常」提問,去察覺形塑自己想法、印象的原因為何,再進一步思考,這樣的印象有沒有其他的可能。「事實上幾乎不可能消除無意識偏見。只要做到『有意識』地看見自己的歧視,就是很好的第一步了。」
(女人迷 Head of Content 張婉昀鼓勵大眾從生活中察覺形塑自己想法、印象的原因為何。來源:願景工程基金會)
(女人迷 Head of Content 張婉昀鼓勵大眾從生活中察覺形塑自己想法、印象的原因為何。來源:願景工程基金會)

看見貧窮處境:人生百味盼更多人「理解他人的痛苦與匱乏」

社會上的偏見也發生在貧窮者身上。巫彥德首先提問:「什麼是真正的貧窮?」
法律上定義貧窮者為「中低收入戶」,「在台灣大概有 3%,」巫彥德指出,「而在日韓差不多 12-14%。」這個數字代表台灣特別富裕嗎?其實不然。「事實上。台灣是中低收入認定比較嚴格的國家,因此有很多人可能處於『貧窮』的狀態,但不被法律認定為『貧窮者』。」
巫彥德味提及,真正的貧窮是指「失去選擇的狀態、是人與人之間連結的斷裂。」試想當你瀕臨身無分文,首先是會想方設法找身邊的親友商借、找社會救濟扶助,若無法尋求任何管道的幫助,便是處於社會排除的狀態、落入貧窮的處境。(同場加映:從社會實驗到商業創新,全球齊力實踐SDG 1 消除貧窮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認為,真正的貧窮是指「失去選擇的狀態、是人與人之間連結的斷裂。」來源:願景工程基金會)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認為,真正的貧窮是指「失去選擇的狀態、是人與人之間連結的斷裂。」來源:願景工程基金會)
當一個人失去選擇、被社會排除在外,不得已只得流落街頭、詐騙乞討。多數人僅看到貧困者失序的狀態,而不理解背後的原因,因此對其產生污名與排斥。
於是人生百味攜手芒草心、新巨輪、勞工陣線等多個組織組成「向貧窮者學習聯盟」,盼透過活動,讓貧困者被看見、能發聲。「希望讓大家走進平時不曾留意的生活場域,去理解為何一個人會變成現在這樣。」
巫彥德認為,當更多人願意理解他人的痛苦與匱乏,社會兼容的智慧與力量便會油然而生。
(人生百味攜多個組織組成「向貧窮者學習聯盟」,透過舉辦活動讓大眾更認識貧窮議題。來源: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
(人生百味攜多個組織組成「向貧窮者學習聯盟」,透過舉辦活動讓大眾更認識貧窮議題。來源: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

不遺落任何人

「沒有人是打從心底想要歧視他人。」3 人共同相信,消除偏見、促進兼容社會,得從看見不同、理解他人開始。回應永續的內涵——滿足自身需求外,不損及他人之所需,正是「不遺落任何人」的兼容精神。
想回顧社會兼容講座精彩內容,歡迎收看直播影片

文章標籤

  • 永續力是你的超能力

    永續力是你的超能力

    當永續發展漸成顯學,身為地球村的公民,如何具備相應的「永續力」回應當代問題、邁向永續未來?​社企流、願景工程基金會與星展銀行(台灣)攜手,以「永續力是你的超能力」為主軸發起系列內容,推出永續素養大調查,專題、嘉年華等系列內容,邀請大眾一同培養永續力!
    >> 瀏覽策展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