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文:陳昭宏、吳奇諺、李國伊東京報導;謝明珊編譯
熱浪襲向日本,高溫逼近 40°C。7 月初,全國在一週就有超過 9100 人中暑送醫,19 人死亡。8 月 3 日,又一波熱浪報到,日本氣象廳和環境省向全國 37 個一級行政區發布「中暑警報」。
日本政府規定,中暑警報發布後,須開設「涼爽場所」(クーリングシェルター)提供民眾休息,知名地標東京鐵塔也入列。7 月在日本採訪的環境資訊中心記者團隊特地在大白天的高溫中前往東京鐵塔,看看涼爽場所有何特殊之處。
熱浪傷痕,高溫不能輕忽
在台灣的我們,或許有點難想像「涼爽場所」的必要性。2003 年的熱浪敲響了歐洲的警鐘。這個夏天,超過 40 度的持續高溫帶走 3 萬多條性命,在法國就有 1 萬 5 千人死亡。
當時的歐洲,很多人家裡沒有冷氣,也沒有意識到熱浪嚴重性。這個悲慘的後果,促使歐美國家制定熱浪應變計劃。在氣象預報高溫即將來臨時,「避暑中心」(cooling center)就會開設。
上午 10 點半,鐵塔外的地面熱到蒸騰。受不了暑氣的觀光客撐起陽傘,躲進避暑場所的陰影裡。戶外的定時水霧噴起,一消所有人的燥熱,商場門外告示,寫著「東京鐵塔預防中暑對策!遊覽時納涼一下吧」。(同場加映:降溫有解!來自各國的 5 大消暑解方)
走進鐵塔內的商場,涼意襲來。記者詢問服務人員涼爽場所在哪裡,他說,「整個商場都是」。鐵塔的 1 到 5 樓與觀景台,都屬涼爽場所的範圍。2 樓美食街與 3 樓商場提供座位區讓民眾休息。
日本人跟台灣人一樣,也會躲去咖啡廳、百貨公司吹冷氣,但常去咖啡廳也是一筆開銷,有些人就會選擇住家附近的涼爽場所。
不只購物中心,日本提供兩種涼爽場所
日本的避暑場所分兩類,政府指定的涼爽場所包含公共或私人可提供冷氣的地點,如活動中心、圖書館、購物中心等。以東京鐵塔所在的港區為例,有 32 個公共設施被選為涼爽場所。7 月 1 日起,東京鐵塔也加入,提供近 100 個座位,開放時間皆可使用。(同場加映:對抗高溫有解方:創新空調技術將用更少的能源,在夏日為人們帶來涼爽的日子)
另一種選擇是「涼爽分享站」(クールシェアスポット)。涼爽分享站是為了節省能源而共享涼爽環境的場所。沒有開放的義務,多是民眾方便進入、有冷氣的地方,如藥局、社區中心等。
東京都墨田區就有 35 家藥局成為涼爽分享站。オリーブ薬局的浅尾一夫告訴《富士新聞網》的節目《Live news It!》,他們發現民眾不適時,會建議就醫;也會提醒服用可能導致脫水藥物的顧客,要充分補充水分。
如何知道附近有哪些涼爽場所跟涼爽分享站?日本環境省網站能查到全國的涼爽設施開設地點。東京都廳將這項功能納入東京防災地圖網,勾選「中暑對策設施」(熱中症対策施設)就能找到。
冷氣普及,避暑場所仍屬必要
近年高溫熱浪災害頻傳,冷氣在歐美等高緯度國家也愈來愈普遍。根據政府最新數據,美國家戶裝設冷氣的占比逐年上升,2001 年僅 77%,2020 年上升到近 9 成。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仍有 12% 的家庭(約 1270 萬戶)未裝設冷氣。
在這樣的情況下,避暑中心仍是必須的嗎?一份針對洛杉磯避暑中心的研究指出,天氣很熱時,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去購物中心、圖書館這類場所吹冷氣。但對於一些偏遠社區或弱勢民眾來說,能就近到達的避暑中心,仍是躲避太陽的重要場所。
參考資料
- Smartphone locations reveal patterns of cooling center use as a heat mitigation strategy(DOI:10.1016/j.apgeog.2022.10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