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文:簡育柔
近年來,「賺錢不必為惡」、「做好事同時也賺錢」的經商模式逐漸成為顯學。越來越多社會新創組織在創立之初,除了聚焦解決社會問題,同時也發展商業模式,以便自給自足。
然而,要兼顧做好事與賺錢並非易事,根據《2020 社會創新大調查》,社會創新組織在經營上主要面臨 3 大挑戰,包含資金融通(27.9%)、行銷網絡(26.9%)以及消費市場(20.5%)。資金融通對應到利害關係人的經營與管理,行銷網絡及消費市場則對應到組織與消費者的溝通與互動,這些挑戰則與社會層面的溝通息息相關。
此外,組織也應思考,提供的商品及服務,是否符合當地的需求?是否能結構化解決社會問題?組織若忽略了社會層面的經營、忽略了溝通,不論在內部營運、顧客服務、利害關係人經營,恐將面臨接連挑戰,組織創立的初衷也更難以實踐。
為支持組織強化營運體質、建立企業倫理精神,社企流攜手信義房屋與信義文化基金會發起「創業在走,倫理要有——小微企業倫理長養成班」計畫,分別以經濟、社會、環境 3 面向規劃培訓課程,協助組織領導者更加理解企業倫理精神,進而能夠帶領組織發揮社會影響力。
在社會面 3 堂課程中,邀請到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社企流育成統籌龍映涵,以及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執行秘書洪怡如,一同探討企業倫理在社會層面上的知識與實際應用。
問題的解方就在社區,企業與社區的共榮之道
企業如何與社區共融共好?在三峽深耕十餘年的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在實務課程中分享組織與當地社區互惠共榮的經驗點滴,盼以自身的經驗啟發其他組織找到與社區可行的合作方式。
「台灣很棒的文化,正因缺乏傳承而逐漸凋零中。三峽的職人、師傅都感嘆,技藝都沒有年輕人要接(傳承)」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在課堂中分享,當時組織成員們正針對社區發展的議題思考著,如何運用組織專長、透過組織運作,讓珍貴的職人技藝、社區文化生生不息。
剖析三峽社區問題,林峻丞發現,除了文化、技藝逐漸失傳,在部分偏遠地區,長期的問題還有毒品犯罪、家庭功能不完整、青少年輟學及地方派系拉扯衍伸青少年犯罪問題。根據法務部數據,這些問題所產生的社會成本,每年高達 51 億。「什麼時候,社會錯過了拉他們一把的機會?」甘樂文創決定從教育著手,展開一系列社區計畫,至今持續耕耘了十餘年。
在「職人小學堂」專案中,甘樂嘗試連結社區職人、學校單位與孩子 3 方。由透過組織專業,甘樂將職人的專業職能、結合學校指定學科,轉譯成教學教材,並與政府、學校單位合作,請職人到校教學分享,或者以校外教學形式讓職人與孩子教學相長。
孩子在學習學科的過程中,也加深對在地文化的認識。透過「職人小學堂」專案,社區變成了教室,在地職人就是老師。部分孩子透過小學堂,畢業後持續向職人學習技藝,直接在地就業,老職人的經驗也因而獲得傳承。
「我們的任務,就是把種子灑在孩子身上,也許未來它就會發芽。」林峻丞表示,孩子透過學習技藝,有機會留在家鄉工作,就算不回鄉,等到事業有成時,因為跟家鄉有情感連結,更可能把資源投入家鄉,培育下一代專業人才,對社區形成正向循環。
2020 年底,林峻丞在準備當地展覽時,遇到一位對活動好奇的國中生,聊著聊著林峻丞發現國中生非常了解在地文化,便詢問原因,想不到國中生回答:「因為國小時候有參與職人小學堂,有學到一些。」林峻丞是又驚又喜,也體悟到,社區發展、再造需要長時間的醞釀才能發酵。
此外,甘樂文創也創立「小草書屋」透過學校轉介,高風險的青少年來到書屋,甘樂團隊從基本的情緒引導、常規建立、學習輔導做起,逐步讓青少年找到生命意義。2016 年,書屋的孩子甚至靠自己的力量賺到了環島的旅費。至今,甘樂文創已與當地 13 所學校合作、陪伴 200 位孩童脫離高風險。
「養育孩子,真的需要整個社區的力量。」林峻丞表示。社區發展無法單點成就,甘樂文創透過打造社區支持系統,接住更多孩子。甘樂文創在三峽投入的他們的專業與信念,期待在地職人的技藝能夠永續傳承、社區的孩子們能夠安居樂業、在地就業。
你做的好事有多大效益?改變理論與評測工具幫助組織定錨
做好事的人很多,如何知道這些好事有沒有發揮效用?在社會面的技能培力課程,社企流育成統籌龍映涵介紹了影響力評估工具及內涵,並應用改變理論,協助學員設定客製化影響力評估指標,以及辨別應用時機。
龍映涵首先定義社會影響力的內涵,影響力並不是組織內部說了算,而是必須先傾聽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及需求,組織才能進階提供合適的產品或服務。
在課堂中,龍映涵介紹了兩種影響力評測工具,分別為準則型的 SROI(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以及評等型的 BIA(B Impact Assessment)。SROI 屬於原則上的指導,透過建立影響力假設,以及組織成果,來檢核、驗收組織在經營管理上的成效與改進方向,優點是能依據組織量身打造合適的衡量標準,缺點則是難以與其他組織比較、也難以預知最終產出。
BIA 屬於標準化的衡量架構,此工具由國際性非營利組織 B Lab 提出,透過評估(Access)、比較(Compare)、改進 (Improve),可比較組織與其他同類型組織的表現,進而針對組織較弱項進行改進,缺點是制式化的評測不見得適用於所有組織部分指標難以量化、標準化。
由於影響力衡量沒有公認標準,龍映涵進一步說明「改變理論(Theory of Change)」提供組織作為定義影響力的參考依據。「工具的應用,並不是為了限制組織活動。組織在定義影響力的過程中,能夠形成組織共識,成為日後組織內的共同語言。」改變理論可為進入影響力衡量與轉裡的入門磚,組織透過工具得以釐清各階段行動的因果邏輯,試著將願景、使命等抽象概念,轉化為可具體實踐的行動或可被衡量的指標。
此外,組織也可透過改變理論的應用,來檢視組織營運概況。組織營運站穩腳步後,再進一步設定影響力目標,讓組織持續往前邁進。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粗略的正確好過精確的錯誤。」龍映涵鼓勵學員,越早開始進行影響力評估,組織就能有越多時間修正目標與行動。許多社會效益需要長時間才能實現,因此更需趁早開始,持續修正。
誰是重要的利害關係人?透過盤點形成內部共識
2015 年,商業周刊頭版斗大標題寫著「助人,是最好的生意。」社會創新成為學界新熱點、業界的競爭指標,以及新世代人才關注的關鍵字。當公益逐漸成為潮流,組織對於利害關係人的管理與溝通越顯重要,清楚定義利害關係人,組織更能訂定精準的服務與商品,在潮流中站穩腳步。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執行秘書洪怡如,在課堂中分享利害關係人的管理與經營,他強調「溝通」的重要性。首先,光是組織要定義、盤點利害關係人,內部就常有分歧意見,過程中凝聚組織共識相當重要;接著,組織成員須反思如何跟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溝通,確實向利害關係人傳遞他們在乎的事;最後,傳遞有用的資訊也是一項挑戰,如何用短篇幅說好一個議題、問題,或是提案,都是與利害關係人促成良性互動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利害關係人應涵蓋所有受到組織活動影響的人,除了「受益」,也包含「受害」。透過盤點,組織能夠釐清真正重要的利害關係人,例如加強與里長的互動、淘汰不適任供應商等;除此之外,盤點也能協助組織抓漏,找出「不重要,卻會影響組織活動,需要適時溝通」的對象。像是網路輿情風向、特定社群的經營等。
透過社會面的 3 門課程,期待企業組織透過社會層面的經營實踐企業倫理。透過甘樂文創的經驗可知,社區經營應由在地出發、解決在地問題,組織與當地社群得以合作共榮;組織評估社會影響力時,可參考相關工具與衡量指標,且依照組織目標、溝通對象可使用不同工具;利害關係人的經營更不可忽視,盤點利害關係人的過程中,除了可協助凝聚組織共識,也能提供組織未來活動更具體的方向指引。
核稿編輯:李沂霖
共同主辦:信義房屋、信義文化基金會
(此文章為社企流與信義房屋、信義文化基金會共同主辦之「創業在走,倫理要有——小微企業倫理長養成班」計畫課程精華。歡迎分享文章網址,媒體夥伴如欲轉載請來信洽詢社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