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one/編譯:徐佳渝
隨著永續意識抬頭,加上政策對於企業永續越趨高標,企業對於導入永續標準於專案實踐刻不容緩;然而除了企業本身自發推動永續專案外,與社會企業合作也是企業實踐永續的途徑之一。
近期荷蘭國際非政府組織「2030 促進者(Catalyst 2030)」和國際諮詢公司 Resonance 合作發表新的研究調查報告《Catalysing Collaboration:How & Why Corporates & Social》,探討一般企業是如何有策略地與社會企業合作,納入使命及目標,並將社企價值展現於其價值鏈或多元面向中。
根據此研究指出,企業與社會企業合作有許多益處,包含:
- 由於社企持續不斷地測試,進而擴展創新商業模式,能夠作為一般企業永續專案執行困境的關鍵解方;
- 因長期經營特定群體,社企之於特定族群擁有相關資源及接觸管道;
- 社企能夠促進更合乎道德且更具韌性的產業供應鏈。
因此,當社會企業以供應商、經銷商或是 B2B 合作企業等夥伴身分,成為企業價值鏈的一部份時,便能共同將資源浥住在「創造影響力」與達成「企業永續」的目標上。如此也能分別達成商業及永續目標,例如:減緩社會及環境風險、提升品牌聲譽、開發新市場、發掘與眾不同的消費者洞察及促進創新等。
供應商、經銷商、B2B 合作 3 模式讓企業與社企共創價值鏈
從大型跨國企業如嬌生、聯合利華,乃至小規模的地方企業,都已開始探尋與社會企業合作的機會。通常合作依循 3 種模式:社企化身企業產業鏈供應商、最後一哩經銷商,或是產生 B2B 合作關係。
- 模式一、社會企業化身產業鏈供應商
社會企業可以發展永續的生產作法及確保公正合理的勞動力,促進責任採購(Responsible sourcing)的社會責任理念。
- Javara 幫助印尼在地小農、漁夫及食品工匠進入國內和國際市場,並以此維護印尼食品與生物的多樣性。
- 泰國社會企業 FairAgora 提供數位實務解方,協助企業實踐供應鏈社會承諾(supply chain compliance)、永續及公平勞動力等問題。
另外,以跨國企業 Timberland 為例,其和社會企業 Other Half Processing 合作,建立永續皮革生產鏈,所選用的皮革全數來自再生放牧牧場。而 IKEA 則是與 Industree 合作,促進印度及非洲女性工匠所製的產品在市場上順利流通,如此結盟不僅讓 IKEA 在 6 個國家創造出超過 3 萬個工作機會,也加強其手工製品的差異及獨特性。
- 模式二、社會企業化身最後一哩經銷商
許多跨國企業苦惱於「如何與新興市場的消費族群建立連結」,而社會企業正好位處解決此項問題的優勢位置。社會企業可以透過專業知識與技能、創新企業模式和現有的當地社會網絡,幫助企業更加接近原來難以觸及的消費市場。如此結盟除有助於正在尋找新市場的企業,更重要的是,扮演經銷商一角的社會企業能將產品和服務帶給那些確實有需求,卻鮮少有通路獲得的消費群體。
- 模式三、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之 B2B 合作關係
社會企業不只能從供應商和經銷商的角度協助企業促進永續及社會責任,更可以深入企業的價值鏈及運營,施展影響力,而這無疑展現了更加寬闊的可能性。
合作共識、計畫設計、執行實踐 讓企業與社企共創影響力
企業與社企合作對於雙方多有非常多的助益,不過並非一蹴可幾,且常出現溝通不良。而在此份調查報告中,針對雙方建立合作共識、設計合作計畫及執行實踐的合作循環,分別提供以下建議:
- 合作共識建立:5 種企業內部的策略準備
- 確認合作具體目標與達成目標:透過本次合作,希望解決什麼問題?並確認與企業整體目標是否吻合。
- 聚焦企業內部合作策略,並保持彈性:找尋目標一致的社企需要時間,不過有助於企業後續執行。而面對市場與挑戰保持一定彈性,也能夠帶來新的機會。
- 思考最適合企業的合作模式:需考量最初目標、現有公司計畫、企業高層的支持與產業特性等等,以上都會深刻地影響企業的價值鏈。
- 參考同業競爭者的作法:參考先前成功經驗,除了學習,更可以重新聚焦、調整原先計畫。
- 設立專門窗口或人員負責:確保團隊成員有時間和能力執行合作案,並能對內協調、對外溝通,建立夥伴關係。
- 合作計畫設計:5 種與社企溝通的方法
- 共同定義影響力 – 並與商業核心結合:與社企合作並非意味著衝突,並可嘗試將雙方目前的業務和未來目標保持一致。
- 建立「真實的夥伴關係」:大型企業或跨國企業與社會企業常處於不平等的關係上,聆聽和學習,能夠使雙方瞭解彼此目標,並朝向共同目標前進。
- 確保有來自企業內部支持:關鍵的內部單位或高層是否支持?有了來自內部的支持,方可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且合作可轉變為長久、持續的旅程。
- 溝通的誠實且透明:儘管這聽起來很簡單,然而面對來自外部或內部障礙,誠實且透明的對話、溝通及計畫,將是推動合作向前的重要因素。
- 合作的耐心與彈性:在計畫合作過程當中,常會伴隨著改變,而適時調整專案時程、期望及政策,將會更有效地促成雙方合作。
- 執行實踐:6 大心法建立夥伴關係並帶來改變
- 團隊工作:共同推動專案:企業常將推動的責任歸屬到社企上,然而就像與供應商的關係,專案的查核點、里程碑,到後續影響,應當是雙方共同制訂與達成。
- 設立後備、緊急計畫:無論是與社企合作執行 CSR 專案,或是與社企合作進軍新興市場,都伴隨著風險,準備備用資金與計畫將會非常重要。
- 規律、開放透明的溝通:保持溝通對話管道,將會是專案窒礙難行時的重要推動力,另外,定期的溝通也能夠瞭解夥伴的知識與想法,並同時對焦企業自身業務。
- 收集數據、故事,和對業務的見解:在開始合作之前,收集相關資訊(數據、故事等)並展示,將會是維持內部支持的重要例證,且能激發更多的外部合作及投資。
- 推動影響力,讓整個產業帶來改變:透過分享故事、執行結果等相關作為方法及成果,企業能建立其在所屬產業的永續影響力,並帶來改變。
- 發展屬於企業自身的合作與溝通方法:當有了成功案例後,企業更可以深化與其他社企的合作,並透過所建立的資源和影響力,來發揮合作創造更廣泛的連鎖反應,為社會帶來變革。
檢視如今的商業環境,企業和社企合作已經變得愈來愈有可能性。雖然將商業模式融入公司的價值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仍然能為人類、地球和企業創造扭轉現況的機會,並共同在 2030 年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全文轉載自 CSRone,原文標題:3模式 X 3建議 讓企業與社企攜手共創永續價值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