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文:宋瑞文
「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一句耳熟能詳的詩,從現代的眼光來看,也可以當成完成生命周期的一次永續循環。最近日本有一項永續產品,是利用廢棄茶葉製成可生物分解的苗盆,在廢茶葉化為春泥之前,還能保護樹苗,並替代一般的塑膠製苗盆。
發想這項產品的丸山達平,曾經做過漁夫,對於塑膠碎片污染海洋的問題深有感觸。心想自己能否做點什麼來改善現況。在眾多海洋的塑膠垃圾之中,他特別在意的是塑膠製的、培育樹苗用的苗盆、樹盆(大型花盆)。
而後丸山達平發現,有塑膠是加了茶葉製成的(合成樹脂)。如果做成生質塑膠,還能 100% 在土壤中分解。於是和合成樹脂公司 Daishin、五十鈴東海公司合作、反覆實驗,終於用廢棄茶葉做成可以 100% 生物分解的苗盆。
丸山達平在生產前提出群募計劃「我的茶」,除了原本的可分解苗盆外,又搭配種在盆裡的茶樹樹苗。茶樹生長得快,消費者買回家後,可以體驗茶樹的葉、花,以及該苗盆帶有的兒茶素氣味。目前群募成績將近預定金額的 4 倍。
參與這個計劃的 Daishin 公司老闆大石親嗣表示,他每天都會到公司所在的,靜岡縣牧之原台地的茶園飲茶,希望這個世界能夠多了解一點茶的魅力。不過因為自己是做汽車用合成樹脂產品的公司,從未想過對茶能有貢獻。在完成這個計劃後,他相信這樣的苗盆可以成為教材,讓小朋友學習認識茶文化,讓茶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
「我的茶」群募計劃裡的說明提到,一般咖啡或紅茶可以賣到高價,但一般茶葉泡的茶,常常免費給人招待。年久月深之後,泡茶,逐漸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小時候每個人都曾看過長輩沖一壺茶的模樣,而現在這樣的習慣已經少見。
取而代之的,「喝茶就喝罐裝茶」,成為現代人的飲茶風景。罐裝茶雖然方便,但人們忽視了泡茶的香味及其熱度。茶葉的需求與價格走向下坡,相關的日本茶文化,也越來越少人傳承。因此「我的茶」群募計劃除了環境的永續,還有文化的永續。
同樣參與這個計劃的牧之原台地茶園「萩埜」的園主說道,儘管泡茶的市場在萎縮,但最近因為疫情,在家飲食的機會增加。綠茶又被認為有抗病毒的作用而受到矚目,消費量有回升,這對茶農來說是最大的喜悅,也是守護茶園的方法。
當消費者購買「我的茶」的茶樹樹苗及其苗盆回家,等於在家中有了一方「茶園」。一年到頭都能與茶為伍,隨時都能在家享受「茶的時間」,感受身心的平靜。「若能透過這樣的企劃,讓更多人對茶產生興趣,是我們茶農的幸福。」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社會企業如何加速轉型,掌握新成長動能?現在加入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即可參與贊助者限定線上座談,邀請您一同了解後疫情時代的社會企業最新趨勢>>>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