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James Lovelock 官網Photo Credit:James Lovelock 官網
「對世界而言,洛夫洛克最為人所知的是科學先驅、氣候預言家和蓋婭理論的構思者」洛夫洛克的家人為他做了定位。2019 年,洛夫洛克 100 歲時出版了他的最後一本書《Novacene》,提出地球上的人類將被電子人取代的大膽預測。
CSR@天下/文:黃昭勇
關注氣候變遷、提醒人類只是大地之母的一小部分、提出環境污染會進入人類的呼吸、飲用水與栽種的土壤,他的蓋婭假說 50 年來影響環境與氣候變遷思潮,儘管因為他的擁核立場有時會與環保運動的某些部分發生衝突,但英國唯一的綠色立法者卡羅琳・盧卡斯在推特上寫道:「綠色運動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擁護者和智者。」
英國《BBC》新聞網 7 月 27 日報導,深具影響力的綠色思想家(Influential green thinker)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 103 歲生日時辭世。
BBC 指出,洛夫洛克於 1960 年代提出的「蓋婭理論」(Gaia theory Earth),認為從岩石到空氣,整個地球是一個巨大、相互關聯而且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系統,這個理論構成了大部分氣候科學的基礎。
洛夫洛克 1960 年代為美國太空總署(NASA)工作時,經歷了他的尤里卡時刻(Eureka moment),他意識到生物對周圍環境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這帶動了一個激進的想法:地球上的一切,從海洋到每一個生物,都是一個有生命、相互聯繫的系統,他把這個想法稱之為蓋婭(GAIA)。
(洛夫洛克與蓋婭。來源:James Lovelock 官網)
(洛夫洛克與蓋婭。來源:James Lovelock 官網

蓋婭假說啟發當代環境思維,更是生物多樣性倡議的源頭

據此發展出的蓋婭假說(Gaia hypothesis),成為環境與永續領域一股非常重要的思潮,也成為許多環境與綠色思維的基礎。
蓋婭假說認為地球是一個「有機體」,洛夫洛克把這個有機體取名為蓋婭,即希臘傳說中的大地女神(大地之母之意)。
在蓋婭假說中,地球這個大地女神的範圍包含了地球的生物圈、大氣層、海洋與土壤等,地球上的生物與環境,就像一個我們已知的生命一樣,可形成回饋或調控的體系,這個體系中的生物在改變地球環境,同時被改變的地球環境也推動著生物的演化,生物與地球環境相互影響,遂結合成一個能自我調控的大地之母,而這個大地之母一直為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尋求最適宜的物理與化學環境,並維持內環境穩定(homoeostasis)。
洛夫洛克提出許多大地之母能自我調控和監控的例子,例如透過微生物每年製造出 10 億噸的甲烷,可調控大氣中氧氣濃度的穩定;地球上的植物在積極穩定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可見大地之母自我調控的能力還需要廣大的生物來參與,如果地球失去生物多樣性,大地之母的調控能力將面臨考驗。
蓋婭假說提出後引起科學界廣泛討論和爭辯,1993 年由生物多樣性之父愛德華・華森(Edward O. Wilson)出版的「親生命假說」(The Biophilia Hypothesis)一書,就是以蓋婭假說探究地球上生命演化的問題;《生物多樣性公約》也在 1992 年的里約地球高峰會成為聯合國的重要倡議,目前有近 200 個國家簽署。
洛夫洛克認為大地之母的重要器官不在陸地,而是在港灣、溼地及大陸棚的淤泥,因為這些水域固碳的速率,可自動調控大氣中氧的濃度,讓許多對生命重要的元素重返大氣層。這也與當前的氣候變遷息息相關。

沒有洛夫洛克,全球環保運動會更晚開始

《衛報》報導,洛夫洛克是一個獨立的科學家,自 1960 年代中期以來,他一直在個人實驗室做研究、提出各種預測,並且持續工作到 100 歲。他甚至在 2 年前還表示,生物圈正處於生命的最後 1%;也曾經警告,氣候變遷最終恐將造成大量死亡,地球上的人類最後僅會倖存 5 億人,屆時因為地球升溫,只剩下極圈附近還可以居住。
認識洛夫洛克的《衛報》全球環境編輯喬納森・瓦茨(Jonathan Watts)說,「如果沒有洛夫洛克,全球的環保運動會更晚開始,並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他指出,1960 年代,洛克洛夫的超靈敏電子捕獲探測器,首次證明有毒化學物質會潛入人類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以及種植食物的土壤中。
洛夫洛克也是第一個確認平流層中存在碳氟化合物的人,並發布了最早的警告之一,即石油產品正在破壞氣候穩定並損害兒童的大腦。

旗幟鮮明地力挺核能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網(NPR)報導,洛夫洛克支持核能的立場,激怒了許多環保主義者,但洛夫洛克認為這是阻止全球變暖的唯一方法。報導指出,洛夫洛克在 2004 年曾表示,「反對核能是基於好萊塢式的小說、綠色遊說團體和媒體所引發的非理性恐懼。這些恐懼是沒有道理的,核能從 1952 年開始就被證明是所有安全能源中的一個。」
台師大教授葉欣誠認為,蓋婭假說是一個具有學術架構的理論,對環境與永續領域非常重要,假說的影響力將會持續下去。他表示,洛夫洛克提出人類是地球生態系的一部分,引導人類反思過去想要主宰地球的想法,也讓更多人同意地球的發展有一個臨界值,必須要避免觸及臨界值而導致人類世界的崩潰。
葉欣誠比喻蓋婭假說很像是電影《阿凡達》所描述的世界,星球上的所有東西都連結在一起、彼此相互影響。他說,蓋婭假說雖然沒有成為主流理論,但與聯合國永續發展所談的經濟、社會與環境均衡,以及 17 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都相通。
(洛夫洛克認為使用核能是阻止全球暖化的方法。來源:Kilian Karger)
(洛夫洛克認為使用核能是阻止全球暖化的方法。來源:Kilian Karger

魏國彥引用蓋婭假說爭取國際舞台

洛夫洛克的蓋婭假說,曾經被引用在台灣爭取國際舞台上。
環保署前署長魏國彥於 2015 年巴黎氣候峰會(COP 21)前,以「台灣貢獻力量分擔減碳責任」為題向國際發聲,呼籲國際社會支持台灣實質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讓台灣善盡地球公民責任。魏國彥當時在專文中就引用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的「蓋亞假說」(Gaia hypothesis)指出,地球有如一個能自我調控適應的生物母體,而人類則是該生物體的細胞或器官,是以母體能否永保安康,便端看這些「人類細胞」能否好好運作,抑或變異成為致命的「癌細胞」了。
魏國彥文中表示,身為地球村成員,台灣長期以來便認真而積極地為維護地球母體而努力,最近更藉由氣候變遷立法,納入長期減碳法定目標,展現願意與世人共同分擔溫室氣體減量義務,來維護地球生態永續的決心。這個努力,已經獲得歐美等先進國家之肯定。

台灣蓋婭因為假說堅定發展仿生科技、社企創業

此外,還有一家社會企業,就是以蓋婭假說作為主要的經營理念。
台灣蓋婭社會企業共同創辦人林盈指出,在成立社會企業前,家族就已累積 20 多年的農業經驗,也開發出農業仿生科技,最主要的技術就是地下灌溉系統,也就是讓灌溉水是在土壤內流動,比起一般的農業省下 70% 的水,而這個仿生科技就是把地球環境當成是一個有機體。
2012 年,林盈為了舉辦一個仿生科技論壇,接觸到蓋婭假說,對於假說提到地球上有許多人類以為沒有生命的東西其實是有生命的印象深刻。為此,她還請教了台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方煒、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陳加忠等,深入瞭解永續與仿生科技之間的關聯。
林盈表示,蓋婭假說認為地球是個有機體,只要沒有太多人工的破壞,環境會在原本的生態系中獲得治療,而雨林跟潮間帶就是最能治癒環境的系統。她說,土壤的地下灌溉系統可以模擬出雨林跟潮間帶的效果,等於是把蓋婭假說中的地球環境縮小。
林盈指出,許多對人類身體愈營養的作物,像是青花椰等會吃掉很多地力,這也是許多從事高經濟作物者最終會變成土地掠奪者的原因。她說,用地下灌溉系統,土壤可以永續運用,即使是需要大地力的作物,用仿生科技農業也可以維持地力。
林盈說,蓋婭假說幫助她們專注,聚焦在土壤永續上,從土壤的角度出發理解整個環境系統,扮演永續農業的關鍵角色。此外,讓團隊更有使命感,透過假說認知到環境永續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且急迫的任務,要讓地球的自我療癒成為企業營運的一環,也不斷鞭策團隊要擴大永續農業的影響力。
哲人已逝,氣候危機未解。或許有一天,蓋婭假說將變成主流理論,持續推動人類世往更平衡環境的方向發展。
全文轉載自 CSR@天下,原文標題:沒有他,全球環保運動會更晚開始!洛夫洛克的蓋婭假說助台灣向國際氣候界發聲,還引導一家社企創業
在台灣各個角落裡,有著一群人默默為地方努力,持續地方、社區帶來活力,讓美好事物能不斷延續。點進專題,細細閱讀他們的充滿感動的故事。 >> 閱讀專題

文章標籤

  • CSR@天下

    CSR@天下

    1997年,《天下》率先提倡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觀念。二十年來,CSR逐漸受到重視,成為企業成長的第二曲線。呼應趨勢,《天下》在2017年成立「CSR@天下」網站,除了持續介紹最前瞻的趨勢觀點,也搭建起CSR交流平台,期望提升台灣企業價值,打造更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