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文:蘇郁晴
《別告訴她》:親人即將離世的消息,你會選擇據實以告嗎?
奪得電影獨立精神獎最佳劇情片、全球獎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等多項大獎的電影《別告訴她》(The Farewell)是發生於導演王子逸身邊的真實故事。劇中描述一個中國家庭的奶奶被診斷出癌症末期,醫生宣告只剩不到 3 個月的壽命,但受東方教育的家庭成員選擇不告訴奶奶實情。為了使各奔東西的家人們回來見奶奶最後一面,他們舉辦堂弟的假婚禮,同時也希望能藉此讓奶奶開心。
然而長期移民美國的孫女比莉對此十分不苟同,在美國,若是向當事人隱瞞即將離世的消息是違法的,且她認為奶奶或許還有想做的事、或是想好好與家人告別。但比莉的母親向她說,中國有句話:「患癌者,死之將至也。」往往殺死他們的不是癌症,而是得知自己即將去世而產生的恐懼。
面對親人即將離世的消息,該據實以告,還是隱瞞?在這部電影中沒有答案。但《別告訴她》呈現了東、西方的兩派觀點,西方國家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當事人的生死都應該讓他知情,才有機會不留遺憾的離世;但東方國家覺得人都是「群體」,該不該向當事人坦白,應為整家人的決定,且讓當事人知情,可能因而導致病情惡化。這仍是個大哉問,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值得大家進一步探討。
《老大人》:哪裡才能抵擋年老孤寂,不麻煩他人的好好安老?
「你們是把我送來這裡等死的嗎!」在電影《老大人》中,妻子過世、兒女成家搬往都市生活、自己一身病痛的爸爸金茂,在兒子益正將他帶往養老院時這麼說道,映照出許多家庭都在面對的真實處境。
其實金茂的兒女並非不孝,只是益正忙於工作,且過去照顧生病已久的母親,早已使益正一家人身心俱疲,金茂又因傳統觀念,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因此每當發生任何狀況,總是勞煩益正,將女兒玉珍拒於千里之外。又因為長期待在老家,金茂看著身邊的鄰居接連去世,無人送終,更是感到寂寞,所以總板著一張臉,脾氣也很硬。
但在經濟與生活的雙重壓力下,益正和玉珍選擇將金茂送往養老院,不捨兒女勞累的金茂只向他們說,「常來看我就好。」
《老大人》的劇情是台灣許多家庭可能正面臨的現實問題,在老年人口日益增長的時代,青年族群不僅需要工作,更要面臨「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顧的處境,若是長者不幸患有任何病症,兒女更需耗費心力陪伴在旁,導致有些力不從心的兒女最終選擇自縊,或是直接送被照護的長者上路等憾事發生。該不該將長者送往養老院,仍沒有一定的解答,但就像劇中金茂所期盼的,長者只希望有人能陪伴左右。
《我想念我自己》:面對失智症者,愛與陪伴才是唯一
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的一種,也是全球相當常見的失智症。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以此為題材,由奧斯卡影后 Julianne Moore 飾演擁有美好家庭與事業,卻患有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女主角 Alice。
病症初期,Alice 在演講中忘詞、外出時突然迷失方向、忘記自己曾說過的話。隨著症狀持續惡化,Alice 的生活也開始崩壞,她不得已離開職場,甚至忘記女兒的名字。
但就算 Alice 的丈夫與 3 個孩子生活忙碌,他們仍會撥空回來陪伴自己的母親。在一場阿茲海默症關懷討論會的演講中,Alice 分享,自己罹患阿茲海默症後,每天都在學習失去的藝術,她失去生命中曾為之奮鬥的一切,且自己變得古怪滑稽,不知該如何面對這樣的自己,但幸運的是,生命中還有深愛她的人。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 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 5 千萬名失智症者,30 年後患者更會翻倍成長,每 3 秒就會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在台灣,已有逾 29 萬失智症人口,未來 50 年內,更可能高達 90 萬人。面對這個無法根治的病症,除了帶著患者去看醫生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呢?也許就如 Alice 的家人一樣,在患者的生活中,注入更多的愛與陪伴,或許是滋養他們餘生的最佳解方。
《高年級實習生》:心中仍有音樂,選擇過「退而不休」的生活
「音樂家從不退休,直到他們心中無音樂時,他們才會停下腳步。我的心中仍有音樂,這是無庸置疑的。」膾炙人口的職場喜劇電影《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中,年過 70 的男主角 Ben 在工作面試時說道。Ben 的妻子已經過世、兒女都在外地工作、自己又已從職場退休,雖然他已盡情地享受退休生活,卻仍覺得少了什麼。
難道退休生活就只能盡情玩樂、享受餘生嗎?直到 Ben 看見網路時裝公司在徵求「高年級實習生」,才頓然發覺退休生活能有不一樣的選擇。
Ben 不因年紀較其他同事年長,而覺得自己沒用,反之,他利用閒暇時間向年輕同事學習新媒體與科技的應用,更藉由自己積累 40 年以上的人生經驗及智慧,幫助身邊的同事與老闆 Jules,使他成為同事們爭相交友的對象、老闆最得力的助手。
許多銀髮族在離開職場、孩子出走、伴侶離世後,頓失人生重心,成天只待在家獨處,不與外頭的世界有所接觸。然而所謂「退休」,也可以是「退而不休」,只要「心中還有音樂」,善用累積超過 40 年的生活經驗,也能開創絢爛的第二人生,就如劇中的 Ben 一樣,成為主管與同事心中的最佳夥伴。
《不老騎士》:平均 81 歲的長者,邁向 1178 公里的騎車環台之旅
「追求夢想時,你會忘記自己幾歲。」台灣紀錄片《不老騎士》記錄平均年齡 81 歲的 17 位長者的騎車環島之旅。這 17 位長者中,有人曾罹患癌症、有人需配戴助聽器、有人有高血壓,甚至在環島途中,當年 87 歲的領團團長賴清炎還曾 3 度進出醫院,但他們仍一一克服困難,完成為期 13 天的環島旅程。
這 17 位長者從原本不會騎機車,到順利考取駕照,邁向全長 1178 公里的行程,更向所有人證明,追求夢想,永不嫌晚。
我們普遍認為人進入老年階段,就應該在家安心養老,但其實不然,這 17 位平均逾 81 歲的長者們,心中都仍有著 18 歲的夢想,他們辛苦工作一輩子,退休之後,他們不受年齡限制,只想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
2019 年,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更開辦「不老騎士 2.0 版」,希望能帶著更多心中有夢的「不老長者」,完成一趟圓夢計畫。
《金盞花大酒店》:老了就只能接納現狀? 70 歲後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所有事情到最後一定會是好的,若是沒有,就代表還沒到達最後。」這是英國喜劇電影《金盞花大酒店》(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中的酒店經營者 Sonny 所說的話,同時也貫穿了整部電影的核心。電影描述 7 位在各自生活中擁有不同問題與困擾的銀髮族,為了追尋不同的目標,來到號稱「長者養老天堂」的印度金盞花大酒店。
其中有嚴重種族歧視的 Donnelly 更在劇中說道:「我這種老人,未來的事情說不準,我甚至從不買還沒熟的香蕉。」可知她對逐漸變老及死亡的未知感到灰心,認為自己老了,就已經沒有用處了,因此不對未來抱有任何期待就是 Donnelly 最初的生活方式。
然而就如另一位銀髮族 Evelyn 在日記上寫下的體悟,「當人適應新環境後,生活就自然豐富起來,再怎樣不捨過往,也都已一去不復返,唯有忘掉過去才能真正把握現在。」在印度生活一段時間後,大家都從環境、人與人的相處中找到過去問題的解答,他們放下過去的偏執,接納了新的生活,活出更加璀璨的第二人生。Donnelly 甚至從一個老愛抱怨,認為生活只有今天,沒有明天的悲觀者,變成協助金盞花大酒店營運的副總經理。
誰說頭髮花白、行動不便就只能接受現狀,無法開創新的生活?《金盞花大酒店》以 7 位銀髮族的煩惱與轉變,向觀眾訴說只要願意敞開心房,接受新的事物,就算是年過半百的長輩也有追求所愛、改變現狀的可能!
核稿編輯:李沂霖
想讓社區變好、讓台灣更好嗎?參加社區一家提案,讓不分年齡、不限主題、不限國籍的你,實現夢想 >> 立即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