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文:蘇郁晴
22 歲的郭孔寧,剛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畢業,採訪當天她身穿 t-shirts、牛仔褲,臉上畫著淡妝,踩著輕快的腳步踏入相約的咖啡廳,全身洋溢著青春的氣息。而當她開口提及自己從高中畢業就開始接觸的武陵部落,與從零到一創辦的團隊,郭孔寧彷彿已是一位身經百戰的領導者,少了一絲同齡層該有的稚氣,面對任何事情都相當果斷、很有自己的主見。
郭孔寧出生於平凡的家庭,家中雖然沒有特別富裕,但父母對孩子的任何選擇都抱持支持的態度,尤其母親的教導對郭孔寧的影響尤深。從小到大,郭孔寧從沒聽過母親以一位家長的身份要求她該做什麼事,反之,郭孔寧的母親會向她一一分析事情的各個面向,包括可能碰到的問題、好處壞處等,最後的選擇仍由郭孔寧決定。
這不但培養郭孔寧解決問題的能力與面對事情負責任的態度,郭孔寧也將相同的教育模式帶入武陵部落中。
18 歲誤打誤撞創立「Ibu 部落共學團隊」
高三畢業的暑假,郭孔寧與一群夥伴期望能透過變換生活環境與模式,尋找各自對人生疑惑的解答,一行人來到台東縣延平鄉的武陵部落打工換宿。那時的郭孔寧不曾想過,高中畢業打工換宿的部落,將成為她人生中的第二個家。
起初,為了能和當地的部落小孩們有更深入的交流,郭孔寧和同行夥伴決定以文化差異為切入點,與部落小孩分享彼此在共同生活元素中的不同。比如說,郭孔寧和夥伴們向部落孩子們分享用電生火的方式,部落孩子們教導他們傳統烤肉的生火,其中共通元素就是「火」。這種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模式奠定了郭孔寧與部落孩子們相處的基礎。
有一天,郭孔寧與當地社區協會的課輔班老師聊天,談及自己對原住民文化的研究與對教育的理念時,老師便鼓勵她將理念化為行動、邀請她協助教導部落的孩子們。滿懷對原住民文化與教育的熱忱,郭孔寧立刻點頭答應。
因此,郭孔寧成立了「Ibu 部落共學團隊」,主要的團隊成員有同是北教大特教系的同班同學王翔暉,和就讀台灣大學社工學系的妹妹郭孔勳。他們將陪伴部落的孩子們讀書、玩樂,又或是聽他們分享心事視為己任,與部落孩子們無話不談,雙方相處像是朋友、也是家人,同時也帶領團隊教導他們社會中可能會使用到的技能,例如,訓練表達、問題解決和領導等。
而那年的郭孔寧只有 18 歲,她並非天才,也沒有十八般武藝,但她非常努力,不將年輕視為行動的阻力。她真誠待人,不以他人的既定眼光看待部落的孩子們;她將學校所學的專業帶入部落的教學現場,不以玩樂的心態看待每位孩子的學習;她認真、積極地面對團隊經營中會碰到的課題,不畫地自限,就這麼一手創辦一個團隊,一走就是 4 年。
「其實每位孩子都想被認同、被理解」
進入武陵部落的第二年,郭孔寧接觸第一批青少年。很多青少年的家庭背景複雜,導致他們學習態度低落,也因生長環境迫使他們早早就要面對現實,許多青少年早開始抽菸、喝酒,部落的大人也總視他們為麻煩人物。不過,這些都沒有影響郭孔寧看待這群青少年的眼光。
郭孔寧分享,她在武陵部落中接觸到的第一位青少年,是一位名為「橘子」的國中生。兩人初見面就讓郭孔寧體驗到青少年的威力,「那時,橘子聯合她的夥伴追著我跑、夾擊我,然後一腳踩在我的鞋帶上,讓我從山坡滾 3 圈。」郭孔寧比手畫腳地分享。
事後,郭孔寧並沒有指責橘子,她自我沈澱一陣子後,向橘子說明自己的感受,也和她討論這樣的行為有哪些不對的地方。經過雙方溝通後,郭孔寧才明白,原來橘子只是想和自己親近一些,才做出這樣的行為。後來,橘子和郭孔寧成為非常親近的朋友。
還有一位染著一頭紅髮、總戴著一副顯眼耳環的青少年「烏懂」,曾是一名讓所有課輔老師頭痛的人物,還有人提醒郭孔寧可適時地「放生」這名青少年。
但郭孔寧沒想太多,她以對待其他人的方式對待烏懂,並沒有將他視為不良少年。
之後,郭孔寧更帶著烏懂去參加由實踐大學副教授方信淵發起的「公路上的公民課」——徒步送愛至偏鄉的活動,不斷推動烏懂去做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為烏懂撕下他人貼上的標籤,一步步帶著他遠離不良少年的封號。「其實他們也想改變,也想被認同、被理解,但大家覺得他壞時,他就會想變得更壞才能保護自己。」 郭孔寧分享。
部落工作假期結束的最後一天,烏懂對郭孔寧說:「謝謝你讓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好人。」郭孔寧將這句話收藏在心底,成為推動她繼續為部落孩子們盡一份心的動力。
將學校所學專業帶入教學現場——陪伴部落孩子探索職涯
不只成為孩子們的朋友,郭孔寧與團隊夥伴也陪伴部落的小孩與青少年讀書、考試,甚至教導他們職涯發展的相關技能。
郭孔寧發現,部落的孩子們在國中階段幾乎就會決定自己未來的職涯走向,不外乎就是警察、軍人和護士。然而,這些職業都不是部落孩子們的夢想,而是傳統家庭心中的「正當職業」。
為此,郭孔寧與團隊成員設計一系列的課程,盼能推動部落孩子們持續學習,並培養生涯發展所需的技能。
首先,為了引發部落孩子們的學習動機,郭孔寧與團隊成員採用「文化回應性課程」將課堂搬往部落孩子們熟悉的山中進行教學,希望能將學習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數學要計算距離,郭孔寧與團隊成員便帶著孩子們走吊橋計算。
接著,為了讓部落的孩子們覺得學習是對自己有幫助的,郭孔寧也發揮自己在大學課堂中所學的專業,為部落孩子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舉例來說,面對部落孩子們課業程度落差的問題,郭孔寧採用北教大特教系課程中的「個別化教育計畫」——讓成績好的孩子協助其他同學完成任務;讓成績中等的孩子嘗試用更多元的方式解決問題;讓成績較差的孩子規劃前往山中進行課程的路線,使他們都能從任務的達成中獲得學習的成就。
不僅如此,郭孔寧和團隊夥伴還為部落孩子們設計生活化的領導力、創造力、問題解決力等課程。以表達力課程為例,Ibu 團隊會引導部落孩子們以電話聯絡有參加部落孩子們與 Ibu 團隊舉辦的活動的參與者,若是孩子們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就請孩子們事先擬定草稿並逐字唸出來,練習幾次後,孩子們就能夠自己與參與者溝通。
又以領導力課程為例,Ibu 團隊會要求青少年在團康活動結束後一一向其他部落孩子們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成長,盼能不只培養青少年領導別人的能力,也要懂得領導自己——定位自己在這個社群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去年帶的兩位青少年,本來一個要去唸警專、一個要去讀護專。但最後他們一個上了銘傳的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另一個去讀慈濟大學社工系,都是他們自己喜歡的。」郭孔寧談起部落孩子們現在的發展,彷彿是自己孩子的成就般喜悅。
全力以赴,兼顧「老師」與「學生」身份
身兼部落青少年的「老師」以及台北教育大學「學生」雙重身份,郭孔寧一邊奔波於武陵部落,同時對於自己的課業也絲毫不馬虎。
「我大一的時候還有拿書卷獎耶!當時也有打系籃和校隊羽球、當班代、也參加學校輔導類型的社團。但我就是把我玩樂的時間拿來念書。」郭孔寧說。「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本分還是要顧到,至少學科都要過嘛!」
為了兼顧課業與團隊,郭孔寧大一結束後重新檢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並決定將心力著重放在團隊相關事宜,開始她的提案撰寫人生。
「我大一就開始寫提案了。當時我們確定要好好經營團隊,就打開電腦把所有台灣的基金會、協會的網站點開來,能投的我們就去投。」郭孔寧說。那一年,Ibu 部落共學團隊獲得廣達文教基金會 IDEAS Lab. 創新教育補助計畫、歐都納圓夢計畫、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圓夢計畫、青發署夢想實踐家競賽、青年志工服務績優團隊競賽共 5 項經費補助獎項。
不僅如此,郭孔寧自覺不懂的事情還很多,剛創立團隊時也沒有什麼人脈,便逐一寄送陌生開發信件給相關領域的前輩們,希望能有機會向他們當面請益 Ibu 團隊的未來發展方向。郭孔寧目前就已拜訪過「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吳靜吉、「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爸、「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劉安婷等。
「我覺得年輕就是本錢!」每當聊到這些豐碩的成果,郭孔寧總會大笑說著這句話。「因為我們還年輕,若事前有認真做好準備和功課,大家都會覺得很棒。那就要把握機會好好去做。」
與原鄉青少年一同成長,重新找回生命的著力點
郭孔寧從 18 歲開始進入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現在已經 22 歲,剛從大學畢業。4 年來,她接觸約 40 位小學生、30 位左右的青少年,目前也正帶領第二批青少年。
「我常常說,我們是一起長大的。」郭孔寧回想起這些年的點滴,感慨地說。幾乎所有大學生的學生生涯都充滿同班同學、社團夥伴等,但郭孔寧的學生回憶中,武陵部落就佔了一大部分。「我 20 歲生日,是人生第一次和一群人過生日,就是他們幫我過的。」
當年郭孔寧接觸的國小生,都已上了國中、高中,而第一批接觸的青少年也都上了高中、大學,「這個陪伴是需要很多時間的,一個孩子需要 4 年你才能看到這樣的結果,我覺得這個互動是很真實的,且讓你覺得很有動力。」
郭孔寧陪伴部落孩子讀書、尋找人生志向,武陵部落的孩子們也教郭孔寧騎摩托車、陪伴她度過失戀的時刻。「我覺得是他們陪我重新找回生命的著力點。」郭孔寧緩緩地消化這些情緒,述說她心底最深層的感動。
將「在地生涯試探系統」推廣至需要的地區
隨著郭孔寧的畢業,原本的 Ibu 部落共學團隊也於今年立案成為 Ibu 原鄉兒少生涯教育協會,郭孔寧預計最晚於 9 月初搬往台東,全力協助原鄉孩子們探索生涯發展。
在團隊營運的這 4 年中,郭孔寧與團隊夥伴們也已重新建立好「在地生涯試探系統」,欲透過部落共享空間培養部落孩子們的自律毅力、合作信任;透過生涯試探實習培養部落孩子的學習技能、職場通識;透過部落巡禮遊程培養孩子們的社區實作能力。
未來希望可以將這套模組轉移至有需求的部落,並希望可以由對當地已有了解的人來進行。「因為我們外人需要花 4 年的時間才能真正了解部落,並看到成效。但我覺得這是可以培養的,若是由原本就了解部落的人進行,可能只要一年就可以做好。」郭孔寧解釋。
目前,郭孔寧已和台東大學簽好產學約,也安排好辦公室會定在台東大學的校區內。面對這即將到來的日子,郭孔寧開心之餘依然帶著一絲緊張感。「今年要先穩定組織啦!我還要先試試看成為一名正職,目前還無法想像!」郭孔寧大笑說道。
致畢業生們:人生沒有準備好的時刻,想做就去做,不要被社會框架限制!
從自組團隊,到成立協會,郭孔寧經歷、學習了很多同齡層的青年們不曾想像過的事。
「我覺得這個社會對有心人的包容度和接受度很大,你想要什麼就直接去問,雖然不一定能取得機會,但也一定能從中學到很多。」郭孔寧整理這 4 年積極搜羅學習資源的感想,並統整出這一句話。
對於那些對未來職涯感到徬徨的人,郭孔寧也建議,絕對不要被社會框架所限制,不一定要一畢業就要急著找工作,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也可以給自己一年的 gap year 去尋找自己想做的事,若是不能接受自己有空白的時間,那就去找實習、打工等。「不用一定要準備好才行動,先做了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然後從做中學!」郭孔寧說。
採訪的尾聲,郭孔寧分享,晚上回到宿舍又要繼續撰寫提案了,但她的語氣中完全聽不出一絲疲倦,彷彿這才是她的休閒活動似的。就如同她總穿著那件左胸口印有一隻山豬、下方印有布農族語「Kulumaha」(回家吧)的 t-shirts,只要是與武陵部落相關的事物,早已是她最甜蜜的日常。
核稿編輯:李沂霖
在台灣各個角落裡,有著一群人默默為地方努力,持續地方、社區帶來活力,讓美好事物能不斷延續。點進專題,細細閱讀他們的充滿感動的故事。 >> 閱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