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編譯:蘇郁晴
亞洲公益創投協會(Asian Venture Philanthropy Network,簡稱 AVPN),是亞洲目前最大的影響力投資網絡平台,於 2011 年在新加坡成立。其成員包含世界各地的基金會、影響力基金、企業、學院與政府組織。
AVPN 創辦宗旨為,擴展亞洲太平洋區的公益創投,為世界各地致力於解決教育、生計、健康和環境等挑戰的組織提供協助,創造合作機會。
為促進更具策略性和高影響力的社會投資,AVPN 為亞洲太平洋區包含台灣、香港、新加坡等 15 個國家整理了詳盡的社會經濟分析報告,包含市場潛在機會與挑戰,藉以連結不同國家的活躍成員,促進彼此間的認可與支持。
社企流長期關心社會企業的相關發展動態,特別整理了 AVPN 為台灣分析的 2019 年社會投資報告書「AVPN 2019 Social Investment Landscape in Taiwan」。希望能為社會企業創業者、從業者與投資者或是任何關心社會的人們,解析台灣社企生態圈的整體發展趨勢,帶領有需求者發現台灣的潛在機會、看見台灣正面臨的挑戰,並思考未來能努力的方向。
台灣社企生態圈的機會與挑戰
根據 AVPN 報告指出,台灣在 20 世紀下半葉迅速的經濟發展和工業化被譽為「台灣經濟奇蹟」,這也是使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不容小覷的關鍵。
儘管如此,台灣目前也正面臨社會經濟發展的挑戰。雖然貧窮問題已幾乎不復存在,但人口迅速高齡化仍挑戰台灣的社會保障措施。
以台灣社會企業發展而言,台灣的社會企業主要著重於弱勢族群的就業、食農創新以及社區發展。
目前,台灣現階段持續成長的社會經濟有賴於私人投資者和政府的支持。而相較之下,台灣的社會企業部門發展較不成熟,但政府已透過立法來推動社會企業、企業社會責任(CSR)和綠色經濟。自 2018 年 8 月起,台灣 12 個政府部門即推出《社會創新行動方案》,以 5 年為期、預算高達 88 億台幣。
除此之外,影響力投資與群眾集資則是社會企業額外的資金來源。據群眾觀點報導指出,台灣人參與群眾集資的比例相當高,亦是亞洲區集資專案項目最多元、集資金額最高的國家。而在台灣發起的募資案中,有不少是與社會議題相關的專案。(延伸閱讀:當社會企業遇上群眾募資:用「眾人之力」點亮社會的黑暗角落)
3 大機會:掌握台灣獨特優勢,持續培力與擴張
一、社會創業培養皿的潛能
台灣的數位高度普及化、基礎設施先進、人力資本成熟,使台灣成為良好的社會創業培養皿。
二、社會企業市場擴張
大眾對社會企業和社會企業使命的認知提升,根據 2019 年發佈的《社創大調查》顯示,台灣每 3 人就有一人聽過社會企業,且有超過 3/4 的民眾表示支持社會企業的理念,意味著社企市場越來越有擴張的潛能。
三、因宗教驅動而生的慈善捐款
據 AVPN 調查,台灣有 35% 的人願意捐款,且常因宗教因素而捐。因此,社會企業可活用此文化並發展相關策略,促進更多私人資源支持具社會目的的社會組織。
6 大挑戰:台灣社會企業生態圈尚未成熟,仍需集結眾人之力
一、人才流失
由於台灣的生出率持續下降,國內每位女性的總生育率約為一個孩子。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台灣將於 2026 年前轉變為「超高齡化社會」。
此外,國內年輕人才也受活躍的西方與中國市場吸引,造成潛在社會創業者與人才的流失。
二、社會企業較缺乏市場認可
儘管台灣社會企業發展已有逾十年的歷程,但大多數社會企業仍較年輕、規模較小,約有 7 成是非營利組織,較缺乏市場及公眾認可。根據 2017 年的調查顯示,60% 的社會企業成立不到 5 年,且有 40% 的社會企業持續虧損中。
三、社會企業相關補助金繁多
台灣政府提供社會企業許多相關補助和獎助金,2014 年至 2016 年期間,台灣政府於《社會創新行動方案》中補助社會企業約 1.6 億台幣;2018 年 8 月台灣 12 個政府部門更是以 5 年為期,補助社會企業高達 88 億台幣。
雖然經費對尚未發展成熟的社會企業至關緊要,但這可能導致社會企業過於依賴,使永續性降低。
四、影響力投資仍屬發展初期
對草創的社會企業至關緊要的影響力投資在台灣仍不夠成熟。
但 2018 年 2 月,台灣代表參加全球影響力投資策導委員會組織(Global Steering Group for Impact Investment)的研討會,並共同提出對設立國家諮詢委員會(NAB) 的共識,將加速台灣與國際間影響力投資的連結。
五、社會企業的商業模式不夠成熟
缺少孵化器與加速器代表社會企業的商業模式尚不足以達到穩定營利與成長的要求。大約有 7 成社會企業是登記為非營利組織,亦表示其在發展上缺乏有力的商業模式。(延伸閱讀:全台第一個著重「社會影響力」的創業加速器:社企流 iLab 助社創家錨定發展方向,讓營收與影響力同步成長)
六、永續發展目標(SDGs)較少被看見
許多公司皆有發佈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但報告中很少整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根據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報告(PricewaterhouseCoopers survey)顯示,全台只有 9% 的企業在他們的 CSR 報告書中納入 SDGs。而全球則有 71% 的企業有整合 SDGs。
台灣的企業需要有更多 SDGs 教育與企業使命,才能更協力企業實踐 CSR 。整體而言,希望提高 SDGs 倡議,使得 CSR 與 SDGs 互相協力。
3 大建議:台灣社企下一步該怎麼走?還需要更多元的支持
一、支持社企降低發展差距
二、重視社會投資
基金會應更積極考慮從傳統慈善捐贈模式轉換成社會投資,例如提供耐心資本(註一)以支持社會企業。
此外,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可以更近一步成為匯聚影響力的投資者平台,促進更多共同投資、有結構的輔導資源。
B型企業運動(B corp movement)能成為企業轉型發展的立基點。國內組織型投資者可與國際影響力投資者進行共同投資,更有效地整合在地市場的知識與影響力投資專業,並進一步開拓更大的網絡來支持社會企業的金融資本。
三、發展社企生態圈的支持
在政府端,公部門應提供更友善的環境,支持推廣社會創新創業精神的育成單位與中介組織。而作為社會創新領域的串連者,政府可和生態圈中主要利害關係人合作,提供更強而有力的支持。(延伸閱讀:推動台灣社會創新,政府首重「串連」——唐鳳:讓社創組織彼此連結協力,成為促進永續發展的巨大動力
在學術界,學校和研究單位間的夥伴關係有助於深化、細化社會投資研究,為私部門、公部門或跨部門合作的行動提供充足的理論基礎。
此外,台灣需要一個本地和亞太區域投資者能交流的跨部門平台,於此提倡社會投資方法、辨識高潛力社會企業,並形成新的夥伴關係。
最後,針對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公司總經理陳一強表示:「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正邁入下一個階段,需要更多擁有不同金融工具的資本提供者的支持,具永續典範的社會企業才得以擴大。另外,在中介組織的推動下,政府和私營部門間的合作關係也將在建立更健全的生態系統中發揮關鍵的作用。」
註一: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一詞源自「聰明人基金會」創辦人 Jacqueline Novogratz ,他提及,耐心資本是一種獲利不高的長期投資,其屬性介於慈善捐款與企業投資間,且需為投資對象提供多元的管理服務,協助其順利起步。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於孟加拉創立鄉村銀行,以微型貸款協助窮人脫貧,便是一種典型的耐心資本。
核稿編輯:李沂霖
自 2014 年起,社企流啟動 iLab 育成計畫,致力於成為社會創新創業者的成長引擎,至今已支持 112 位創業團隊以商業啟動更多、更深遠的社會影響力,計畫期間已創造超過 18 萬位受益者、合作團隊總募集資金也超過 1 億台幣。iLab 將於每月精選創業領域相關文章,與大家一同關注國內外最新趨勢與新知。 >>> 了解更多 iLab 育成計畫 >>> 追蹤 iLab Medium
參考資料
- AVPN 2019 Social Investment Landscape in Taiwan(AVPN)
【社企流 iLab 孵化器徵件中!】
在你的創革路上,iLab 從 0 到 100 陪伴創業者錨定方向、穩健前進,掌握社會創新創業必備技能與思維!
只要你正致力於改善某個社會議題、透過商業創造影響力,無論你正在驗證點子或商業模式、測試市場與產品服務、或已邁入穩定營運階段,在 iLab 孵化器,你都能找到對應的專業服務與資源,以及 100+ 與你志同道合的創業團隊社群!
+了解更多 iLab 孵化器:https://pse.is/J7W6X
+立即申請:https://pse.is/3aj4um
+徵件截止日:2021 年 1 月 31 日 23:59
+還是不清楚?來和 iLab 聊聊吧 >>> https://pse.is/QKE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