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文:蘇郁晴
在 2019 年 8 月 19 日於美國舉辦的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中,「企業使命」已從原本只重視股東的最大利益,轉而需一併考量所有利害關係人,其中包括員工、消費者及社會。(延伸閱讀:「股東利益不再是唯一追求」美近 200 名 CEO 重新定義企業使命,籲更重視員工、消費者及社會)
在這個世代,社會影響力儼然已成為每個企業設定營運目標時,會納入考量的項目之一。新創產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要如何祭出對員工、消費者及社會有實質影響力的方案,同時又要擬定獨特、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經營策略?以下將以內部經營治理、商業模式建立和外部品牌溝通 3 種角度,分析企業如何打造專屬的社會影響力。
43 年老品牌「Patagonia」把握內部治理法則,長留創新企業排行榜
對社會抱有使命感,想要發揮影響力的企業,也許可從內部治理開始做起。曾任外商管理顧問公司的 B 型企業協會秘書長黃惠敏便以創辦近 50 年的戶外服裝品牌「Patagonia」為例,探索一個經營多年的企業如何與多家新創產業並列於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於 2018 年篩選的前 50 大創新企業。
一個創立逾 40 年的企業,該如何經營,才能不落後於新創產業呢?黃惠敏整理出 Patagonia 獨樹一格的兩項要點:
員工認同:91% 的 Patagonia 員工認為自己在一個很棒的公司工作
公司理念:Patagonia 注重環保,發起 1% for the Planet 行動,將銷售額的 1% 投入環境保育
Patagonia 不但提供公司員工便宜的托兒中心,讓員工可以安心上班,甚至還可以攜帶小孩進辦公室,讓媽媽們可以在開會時餵小孩喝奶,父母也能利用午休時間陪伴小孩睡覺,讓員工可以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另外,黃惠敏也分享,Patagonia 的女員工生完產後回到 Patagonia 復工的機率高達 100%。
內部治理上,Patagonia 除了擬定人性化的員工福利外,環境保育一直也是他們的企業使命。而守護環境的第一步就是對自家產品的嚴謹把關,Patagonia 的商品兼具功能性、可維修性以及耐用性,就算顧客在 1983 年購買他們的商品,現在拿回 Patagonia 都還能享有維修的服務。(延伸閱讀:讓衣櫥中的舊衣重見天日!美國戶外品牌 Patagonia 推新方案促進二手衣回收)
「好剪才」挖掘產業痛點,將其轉變為具有影響力的商業模式
畢業於政治大學廣告系、同時為一名髮型設計師的陳亭安,有感於美髮產業的窮忙困境,創立髮廊「好剪才」,以 3 大行動創造具有影響力的商業模式,致力翻轉美髮產業的未來。(延伸閱讀:全台最幸福的髮廊:「好剪才」掀起美髮業革命,要在最「窮忙」的產業打造幸福企業)
好剪才成立於 2016 年,為了向消費者體現專業髮藝的價值、打破美髮科系學生與其家長對美髮業的窮忙印象,好剪才團隊為旗下的髮型師制定了嚴謹的培訓,並於內部制定「好剪才生態鏈」,將升職管道透明化,同時為髮型師提供多項未來職涯管道做選擇,不僅讓美髮業者不再受低薪、沒前途的困擾,也讓消費者明白,美髮技藝是有其價值所在。
除此之外,陳亭安也發現,多數髮廊缺乏教育預算以及系統化的學習管道,為此,他們開設「好剪才職能訓練所」,推出各式線上與線下課程,供美髮從業者進修,提升其專業技能並擴大職涯想像,將影響力從好剪才團隊內部,擴展至全台有需求的美髮產業中。
好剪才職能訓練所從去年正式對外開辦至今,已聚集了全台 452 名美髮學員。今年他們更推出個人家教班,整合好剪才內部 45 項培育實習師的課程,並提供一對一的教學,讓欲從事美髮業者都能夠獲得更專業、全面的美髮技能。
開始經營好剪才髮廊後,陳亭安在工作過程中也發現消費者與設計師間時常產生髮型的溝通落差,為解決這個問題,她推出髮型師諮詢圖庫工具 app「Hair Pick」,讓消費者可針對自己的頭型、臉型、想要的捲度色彩等,找到相關髮型的照片,設計師也能針對消費者的臉型等給予合適的髮型建議。此舉大幅提升彼此的溝通效益,讓好剪才有效維繫客戶、也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
這 3 大行動不僅僅是為好剪才帶來多元的收入,更透過商業模式為美髮業同行與消費者解決痛點,注入好的影響力。
「小人小學」把握品牌溝通的機會,從線上至線下注入社會影響力
在人人都想創業的時代,新創團隊的數量不勝枚舉,要如何在市場中脫穎而出、進而發揮影響力,考驗團隊的品牌溝通力。
致力於家庭關係溝通的「小人小學」,在 2017 年創業初期便面臨與市場溝通的挑戰。創辦人陳子倢表示,當時許多人仍不明白小人小學到底在做什麼,有人覺得是旅行社或是學校,大家看小人小學總是霧裡看花。當時團隊還不了解如何利用品牌向外界溝通,因此小人小學有約一年的時間幾乎入不敷出。
對此,小人小學調整品牌溝通策略,從線上走向線下,增加曝光度。首先,陳子倢將自己打造成小人小學的品牌人物——扣扣老師,拍攝線上節目、提出親子議題,並連結相關的意見領袖,在社群上打開知名度;接著,從品牌 Logo、品牌人物穿搭及造型著手,提升品牌的辨識度;最後,陳子倢開辦以扣扣老師為名的親子演唱會,並推出品牌人物系列產品與音樂,將品牌人物深入每位小朋友與家長的心中。
陳子倢分享,開啟線上節目「小人實驗室」提出許多親子議題後,影片觸及率出乎意料的高,也受到不少人的迴響,讓更多人看見他們。另外,有了明確的品牌人物形象設定,小朋友就能輕易辨識出扣扣老師,成為他們心中受歡迎的角色之一。
不僅如此,品牌人物從線上節目走向線下的演出和產品後,不少政府與企業組織也看見小人小學的親子溝通力,並紛紛向陳子倢提出合作邀約,更拓廣了小人小學的曝光度,其合作對象包括親子天下、線上旅遊服務平台「KKday」等。
調整外部品牌溝通模式使小人小學的定位更加明確,創立至今,他們已接觸過約 1500 個家庭。小人小學不但擁有獨特的商業模式,也將影響力推向更多家庭中。
綜合 3 位講者的案例分享,企業若是能仔細觀察社會痛點、把握每次可以發揮的機會,從內部經營治理、商業模式建立、外部品牌溝通 3 面向尋找注入影響力的切入點,便能兼顧商業需求與社會影響力,達成企業使命。
核稿編輯:李沂霖
自 2014 年起,社企流啟動 iLab 育成計畫,致力於成為社會創新創業者的成長引擎,至今已支持 112 位創業團隊以商業啟動更多、更深遠的社會影響力,計畫期間已創造超過 18 萬位受益者、合作團隊總募集資金也超過 1 億台幣。iLab 將於每月精選創業領域相關文章,與大家一同關注國內外最新趨勢與新知。 >>> 了解更多 iLab 育成計畫 >>> 追蹤 iLab Medium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