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Dylan Gillis on UnsplashPhoto Credit: Dylan Gillis on Unsplash
文:余孟勳(Simon)
最近參與一項亞洲社企競賽的評審工作,強調數位科技應用,在我所接觸的十餘個參賽提案中,有些經驗和反思。

幾乎所有提案都與 SDG 10 (減少不平等)直接或間接有關

這項競賽要求提案者說明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直接關聯,以及間接有關的目標。一方面代表 SDGs 已經成為衡量社會性的框架之外,另一方面也可證明各種社會環境議題都與不平等有關。因此,我在思考給分時有個重要的邏輯,就是這件事與不平等如何有關。也不是說一定要能解決不平等,而是團隊怎麼理解不平等、做了多少功課,除了那些「理所當然」之外。
更直白地說,就是回到社會問題本身,而不偏重技術。

型態多是平台,領域多是教育,有些可能有國家差異

數位科技的優勢就是可以整合並 leverage(善用)資訊的力量,因此很多提案都是要做數位平台。有的是著重在傳遞整合後的資訊,有的則是做預測。實際上從事議題的領域則仍是教育,並未與當前的慈善關懷有顯著不同。
另外有些差異我無法確定是國家不同,還是個別團隊,只能大致說像新加坡這種已開發國家,與印度、馬來西亞等開發中國家所面對的問題不大相同。也因此,這裡就出現給分的其中一個困境:究竟是解決那個國家的問題比較有影響力?
也就是說,不同的社會環境,可否拿來一齊比對?

影響力的權衡,求深還是求廣?

這件事有各種爭論,但這次的競賽讓我感受深刻的原因是,有兩個不同國家的提案具有類似的模式,對比更加強烈。其中一個服務使用者針對特定弱勢,顯然問題會在「誰來付費」;另一個則是廣大的群眾,巿場性很足。財務角度來看,誰的分數高很明確。
不過以社會意義來看,就沒有那麼明確了。針對弱勢者,是改變弱勢者的處境,但數量規模有限,深度則難以量測;針對大眾者,是解決廣泛的問題,數量龐大。因此,單純以社會報酬來說,是求深還是求廣?
這就是另一個困境:在選擇有限下,魚與熊掌不能兼得,該給誰資源才符合正義(我所想像的)?

評審也有自己的限制

2017 年就已經分享過評審經驗,有些還是適用。特別像是提案者提供多少資訊連結,對我而言是重要的。事實上這也是提案者在既有的提案格式之外,唯一替自己發聲的機會,但很少被善用。(同場加映:「評審沒有懂得比較多」—— 社企競賽評審 7 項經驗分享,告訴你評選看重的是什麼
不過很現實的是,幾個我曾參與的線上評審競賽都沒有報酬,只有在網站被列名感謝。所以身為社工(誤,是志工)的狀況下,評審願意花多少時間、貢獻多少價值就很難說。而這也是舉辦這些競賽必需面對的:如果要提升品質,怎麼會認為評審無償是應該的?又不是在找城巿代言人?
對我而言,每次評審或多或少落入某種「電車難題」:解決誰的問題比較重要?如果只有改善一點點,要不要試?改善一點點可能是旁觀者看到的,對於受助者本身其實是不對稱地巨大?
所以我想對這些參賽者說,競賽就是有著各種觀點和限制,不要太在意。如果你得獎,得以更順利地進行計劃,恭喜你,那非常棒;如果沒被選上,真實的世界和你的關懷都還在那裡。
「社企流」和「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共同製作的《社區自造家》專題登場!一起來看看英雄們如何翻轉社區、打造理想中的生活。 >> 通報!英雄大量出沒! >>《社區自造家》完整專題 >> 社區自造地圖募集中!

文章標籤

  • 賽門的財務任意門

    賽門的財務任意門

    挑戰地球表面最簡潔有趣的財務課程。扶植創業者或公益組織經營者能悠遊自在地以數字輔助管理決斷或策略規劃,通過這扇任意門到達更美好的地方。
    關於作者:余孟勳(Simon),木柵大學畢業不熱衷賺錢的finance major,會計師事務所查帳員每年考績第一名卻離職跑去環島及志工。到鹿特丹唸MBA背包了十三國,學習從脈絡看人生。回台找了個不用加班的財務主管工作,跟老婆約會三次就結婚,二年生了二個可愛的女兒認真當宅爸。想要用更有效率的方式改變世界,發起台灣公益責信協會,投入公益團體財務透明及治理能力基礎建設。擅長思考說話寫字解決問題及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