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染樂工坊Photo Credit: 染樂工坊
染布在陽光下色彩鮮明,而這鮮黃、湛藍以及柔和的紅,竟然來自每天被丟棄的「廚餘」。來自香港的張駿霖 Eric ,將剩食製成繽紛的染料,重新定義了廚餘的價值。
整理/李沂霖
「在香港,大家可能都被超商教育到要挑 100% 完美的商品,所以那些有小小瑕疵的、破損的都會被扔掉,就讓人覺得那些資源不需要去珍惜,很容易造成浪費。」據一条 Yitiao 報導,香港每天大約有 3600 噸的食物被棄置、 1/3 垃圾為食物,Eric 自大學時期就開始關注剩食議題,他積極研究廚餘的可能性,畢業後成立 Run 2 Tree Studio,從事食物設計,更發想出用剩食製作染料的想法,將廚餘染布獨立成品牌,創辦「染樂工坊」。
Eric 表示:「一開始我們到菜市場收集剩食,一些阿姨們看到都對我們說:『大學生撿什麼垃圾,很髒、不要碰。』」後來,隨著 Eric 與夥伴的努力,當市場阿姨們看到剩食染布時,他們才開始漸漸受到影響,甚至進一步幫忙分類剩食,讓 Eric 收集回來後可以容易整理。
TVBS 報導,這些收集來的「垃圾」經清洗、消毒後,成了多彩的染料,佐以鹽巴、糖和醋,就可以調整顏色及深淺,而菜頭及菜尾還成了印章,塗上顏色蓋在布料上就成一個個美麗的圖案。
蘋果日報報導指出,要把廚餘製成染料,處理工序並不容易,因為各種廚餘的處理方法都不一樣。例如之前 Eric 從一家超市回收了一批減價後也賣不出的紫椰菜,要先切碎曬乾,再加入葡萄糖,用攪拌機攪拌打碎,然後真空保存 3 個月進行厭氧發酵,待它變成糊狀,使用時混入水分,才可作為染料。
而要製作黃色染液則更是繁複,得用上多種材料。Eric 說道:「法國人煮洋葱湯時,除了用洋葱,如果想顏色好看一點,會加入洋葱皮,不過洋葱皮顏色偏暗,所以我想到加入咖哩、薑皮和金盞花。」他口中的咖哩可不是咖哩粉,而是茶餐廳用剩的咖哩,Eric 將咖哩冷藏之後,除去油脂,再加熱隔渣,才萃取出可用的染料。
(不同的剩食能調製出不同的顏色。來源:染樂工坊)
(不同的剩食能調製出不同的顏色。來源:染樂工坊
畢業於應用科學環境能源系的 Eric 充滿研究精神,將廚餘製成染液的過程有如科學實驗,十分耗費心神,更因沒有前路可循,Eric 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只能一步步慢慢研發。
Eric 更與夥伴 Winnie 赴日本奈良傳統布坊學藝,為了讓染出來的布更有故事,他們將香港當地的特色如水磨石地磚、通花鐵閘的花紋,融入布料設計中製成旗袍、扇子等,並開設剩食紮染工作坊,
「我們希望透過染之工藝,把食物的故事、染藝的樂趣帶給每一個與之有緣的人,最重要的是想物盡其用,看似是垃圾的廚餘,其實也能擁有美麗的靈魂。」
(染樂工坊將剩食染料運用於傳統旗袍上。來源:染樂工坊)
(染樂工坊將剩食染料運用於傳統旗袍上。來源:染樂工坊
近年來,香港政府計畫推出垃圾按量徵費,生產商和餐廳希望減少成本、樂意捐出廚餘, Eric 從中看出「商機」,主動合作,創造雙贏成果。如今,工作室的剩食染料有來自連鎖咖啡店的咖啡渣、也有蔬菜批發商的剩菜,「貨源」相當穩定。(同場加映:「我們不再讓任何食物,因任何理由進入掩埋場」這間食物供應商100%利用剩食,開創多元商機
根據微文庫報導,因香港人外食風氣興盛, Eric 了解光是回收廚餘來染布,每天待處理的廚餘仍是源源不絕而來,因此,他們推出「歪果計劃」,要用另一種方法改善人們對「廚餘」的偏見。
歪果指的是那些賣相不佳、不受喜愛的蔬果,夥伴 Winnie 表示:「人們不願購買,以為那是基因改造,蔬菜批發商也知道大眾不感興趣,所以也不肯收購,歪果唯有農夫自己吃,但其實他們也吃不了這麼多,結果這些好好的水果也只能像廚餘一樣被丟棄、浪費掉。」 Eric 與 Winnie 舉辦活動、講座,分析不同歪果的成因,消除人們對歪果的誤解。(同場加映:顛覆剩食印象:七年級女孩創「扌合生態廚房」 推出零浪費美味
( Eric 與 Winnie 推出「歪果計劃」,希望消除人們對歪果的誤解。來源:染樂工坊)
( Eric 與 Winnie 推出「歪果計劃」,希望消除人們對歪果的誤解。來源:染樂工坊
過去 5 年來,Eric 與 Winnie 靠著自己的力量,將 5 噸的廚餘轉化成染料,他們希望,無論是廚餘染布或歪果計劃,都能帶領大家共同培養物盡其用的習慣,並減少過度浪費的情形。
核稿編輯:金靖恩
參考資料
社企流推出年度專題「打造韌性城市」與精華懶人包,並同時舉辦系列活動講座,從社會、經濟、環境三大層面分享國內外韌性案例及發展趨勢,邀請大家一起來幫城市做體檢,讓我們的城市更韌性! → 手刀報名去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