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隨筆:公益和賺錢只能二選一?
文:陳玟成
「請評審亮燈!」 「結果是………挑戰失敗!」
  王勇,上海科技助老服務中心的創辦人,在創業家選秀節目上遭到淘汰。
「你的公司要做公益又要做生意,這兩條路是無法一起走下去的!」一位商業創投界的評審,給了這樣一個殘酷的回應。
(圖片來源:老小孩綠葉長青部落格
上海科技助老服務中心是一間提供老人資訊學習服務的社會企業。公司成立初期透過網際網路提供老年人一個名為「老小孩」的網站服務,讓老年人在網路上交朋友、寫文章和吸收相關新知。後來發現許多老人心靈和知識上的需求,開始提供線下服務,包括旅遊活動、電腦教學、社群聚會等實體活動。
過去公司大多是執行政府專案和企業的公益項目,現在開始往社會企業的自給自足模式發展,要提供老人更多增值的服務內容。於是創辦人王勇上了創業家選秀節目募集架設平台和人力資源的資金。
這個選秀節目評審大多來自創投公司,而參與節目的新創團隊幾乎也是一般商業公司,身為社會企業家的王勇顯得與眾不同。
在選秀過程中評審一針見血指出公益和商業不應該混為一談,市場和消費者不會接受這樣的概念。而有位評審表示不願意投資,但是願意以公益捐款的方式支持。
這段影片有趣的地方在於,當社會企業這個概念被社會大眾檢視的時候,一般人會有什麼反應?這或許呼應目前中國社會企業發展的窘境—人們認為公益和商業不該混為一談。
中國在90年代經濟起飛之後,民間開始興起關注社會議題,而中國當地公益組織多由官方發起,民間發起非營利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多半不易,直到近年才有較多民間非營利組織成立。相較於台港先有成熟的公益組織之後再發展社會企業,中國社會企業與公益組織的發展時程並沒有很大間距。但是普遍民眾只對公益有基本概念,不清楚社會企業精神,就算知道也不一定認同這個概念,反而認為賺大錢再捐錢做公益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這樣的現象,不僅發生在中國,其實在台灣和世界各地也都有類似的情況。然而,公益和商業只能二選一嗎?或許我們可以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觀察。
在丹.艾瑞利(Dan Ariely)《誰說人是理性的!》一書中提到:「我們的生活是由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所組成的,人們對於做公益不回報和追求最大利益這兩件事情劃分地很清楚,無法忍受模糊地帶。一旦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相衝突時,社會規範就會退場。」像社會企業這樣融合公益和商業的概念,是容易受到挑戰和懷疑的。
但是我們環顧目前在世界各地興起的社會企業,如Big IssueGrammen BankDialogue in the Dark,創辦人試圖運用創新的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讓做公益這件事情可以持續下去。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公益是最終目的,商業則是一種手段。
公益和商業只能二選一嗎?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是這個問題可以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和討論社會企業的可能性,是否能成為公益和商業之外的一種新選擇。
註:本文是筆者在2014年初社企流、中國恩派、香港城市大學聯合舉辦的上海社會創新之旅中,與上海科技助老服務中心創辦人王勇先生互動之後所寫的觀察筆記。

文章標籤

  •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由社企流編輯搜羅整理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相關的即時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