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企業發展的特點與建議

(一)社會企業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六點原因

1. 中國社會企業的發展現狀

目前還沒有關於中國社會企業發展規模及現狀的准確數據(註一),但任何關注中國社會企業發展的人都不會懷疑,社會企業最近幾年在中國呈現出了蓬勃發展的態勢。各類社會創新/社會創業大賽的出現以及數量不斷增加的參賽者無疑是這種發展狀況的最直觀的體現。與此同時,介紹社會企業的理念和實踐案例的書籍、文章和媒體報道開始增多,圍繞這個主題的各類論壇會議也在各地舉辦,它們的發起者和參與者包括了來自政府、企業、非營利機構、學術界、媒體和國外機構等各個方面。
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的11月,來自深圳的殘友集團——一家有著3700多名員工,其中大多數是殘障者的軟件開發企業——榮獲由英國社會企業行業的權威機構Social Enterprise UK頒發的「國際社會企業大獎」,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社會企業在國際上獲得的最高榮譽,在不少人看來,這標志著中國的社會企業作為一個整體開始獲得世界的認可。2013年的新年剛過不久,《人民日報》上的一篇題為《解決社會問題呼喚發展社會企業》的文章(註二)激發了很多人的想像: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社會企業大發展的春天就要到來?

2. 社會企業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原因

在憧憬未來之前,我們有必要先簡要回顧一下社會企業何以會在最近幾年在中國蓬勃發展。總結起來,原因有以下六條。
1) 非營利機構財務獨立性動機
社會企業在美國的興起,原因之一是非營利機構來自資助的收入大幅下降,資源競爭加劇,所以開始嘗試采用商業化的方式自籌資金,讓業務得以繼續,也讓機構能夠保持獨立性。在中國,非營利機構同樣普遍存在類似的情況。這使得許多非營利機構,甚至還來不及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企業,便已經開始熱烈地擁抱這一概念,將之視作一條有效的「生財之道」和「可持續發展之道」。但它們卻經常忘記了社會企業的目的並非是為了給機構籌資,而是在探尋比現有方式更有效的社會問題的解決之道。
2) 來自國外的影響,特別是英國
社會企業作為一個外來的概念,其引入和推廣與國際機構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the British Council, BC)。這家機構最早組織了社會企業領域的跨國學術研究和實踐交流。2009年,該機構推出了「社會企業家技能培訓」項目,是中國類似項目中的第一個。三年以來,該項目已經累計在中國的10個城市培訓了超過400名社會創業者。除了培訓,BC還與友成基金會、南都基金會、增愛基金會、新湖公益創新基金等共同發起社會企業大賽,大賽的獲獎者不僅可以得到一筆數目可觀的獎金,還有機會去英國與那裡的社會企業家們交流學習。如今,在中國各類與社會企業有關的大賽中都可以很容易地看到BC社會企業家技能培訓項目學員的身影。
與此同時,來自英美等社會企業先進國家的相關機構頻頻造訪中國:UnLtd(英國最重要的社會企業支持機構之一)在中國探索復制自己業務模式的可能性、Young Foundation(英國最知名的社會創新智庫)在亞洲的四個地區(包括香港)同時推出「全球社會創新學院」、Charity Aid Foundation(英國最大的慈善基金會之一)向中國社會企業界介紹「社會金融(social financing)」的理念、來自美國的社區基金介紹社會投資如何推動社會創新、Ashoka(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企業家支持網絡)不吝向中國同行傳授自己三十多年積累的經驗……他們的努力開闊了中國社會企業領域各方的視野,提升了中國社會企業領域的發展,也促進了中國的社會企業界與世界同行的交流。
3) 來自商業領域的推動作用
社會企業並非只是第三部門才會關心。一些商業企業已不滿足於傳統的慈善捐助行為,而將對社會企業和社會創業者的支持納入到了自己的CSR工作中。2007年,聯想集團發起了中國第一個「公益創投」項目,通過全國範圍內的選拔,挑出一批有潛質的社會創業家給予資金、能力建設和宣傳推廣等方面的支持。到2013年,該項目已連續進行了6屆,並在支持對像的選擇和支持方式上日漸成熟。另一個典型例子是由Intel中國發起的「『芯世界』中國社會創新計劃」。作為一家明確將「社會創新」列入自己「企業社會責任3.0」戰略的跨國企業,Intel中國的這種努力既體現了企業社會責任最新理念與實踐的結合,也為更多的企業帶去了示範的作用。
4) 一些創新型基金會的作用
隨著「公益創投」、「戰略性慈善」等概念的擴散,中國的一些基金會開始將注意力從傳統的公益慈善領域轉向培育更多具有社會創業家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的個人,幫助更多「促變者(change-maker)」的出現和成長。友成基金會和南都基金會是這些基金會中的兩個代表。它們都成立於2007年,由民營公司發起。友成基金會將工作重點放在社會創業家精神的教育上,並成立了幾家自己的社會企業,希望在中國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社會企業商業模式。南都基金會借鑒Ashoka的經驗,在2010年推出了「銀杏伙伴」計劃,在中國發現並長期支持一批優秀的社會創業者。這一舉動也影響了更多的基金會對於公益慈善行業和社會企業領域人才培養的重視。考慮到在中國公益慈善領域的基金會數量在最近幾年一直快速增長,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會看到更多像友成和南都一樣的具有創新性的基金會出現。
5) 具有社會創業家精神的個人日益增多
在中國的社會企業中,有不少是由那些具有社會創業家精神的個人創辦的。面對社會問題,他們不是選擇抱怨,而是考慮如何用有效的方式解決。很多人在創業之時便自發地想到如何將公益與商業相結合,盡管他們在那時並不一定聽說過「社會企業」這個概念。
6) 政府的支持推動
如同中國的其他許多事情一樣,在社會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因素不容忽視。在許多地方政府看來,社會企業不過就是傳統的「福利企業」。那些福利企業按照法律的要求,員工中殘障者的比例不能少於35%,他們也會因此而享受到政府在稅收和資助等方面的支持。由於意識到僅憑政府自身的能力已經難以應付不斷增長的社會需求(常常也意味著社會問題),地方政府開始將一部分原來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轉交給非營利機構來提供,政府由服務的直接提供者變為服務的采購方或者招標方。這種轉變客觀上刺激了一批非營利機構相應地轉型為以社會企業的方式運作,也催生了一批新的社會企業。
一些地方的政府在這種轉型中起到了引領作用。2009年,上海市民政局委托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NPI)舉辦了首屆上海社區公益創投大賽,成為中國第一個由地方政府向草根社會組織提供資金支持的創新性舉措。2011年,北京市政府在一份官方文件中宣布將對社會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使用「社會企業」一詞。
盡管如此,仍然有必要指出的一點是,中國政府所青睞的社會企業多以提供社會福利社會服務類的機構為主。從事其他領域服務的社會企業還很少能夠獲得政府同樣力度的支持。換句話說,政府更希望社會企業能夠成為自己的「幫手」,而不是公共服務的「競爭者」,更不能成為現行社會制度的「挑戰者」。

(二)社會企業在中國面臨的主要挑戰

盡管我們有充分理由為中國社會企業的發展而感到欣喜,然而我們同時也要清醒地意識到社會企業在中國仍然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在它的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如下一些主要的挑戰。

1. 存在對社會企業的誤解和質疑

雖然社會企業是一個「熱詞」,但無論從各種會議論壇的主題,亦或文章報道的內容(註三),或者人們經常提出的問題上來看,很多人對於社會企業究竟是什麼還是只有很模糊的概念(如果你也是這些人中的一個,請翻到本書的第三章)。對於一些從業者來說,社會企業僅僅意味著一種獲得收入的手段;對於一些政府官員來說,社會企業就是福利企業;對於一些商業企業來說,社會企業和企業社會責任沒什麼區別。
更糟糕的是,那種「商業就是商業,公益就是公益」的二元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在商業與公益的結合仍然會受到很多普通公眾質疑的情況下,社會企業也難免會被一些人懷疑是在“賺窮人的錢”或者打著公益旗號謀取個人的私利。

2. 社會企業的創新性匱乏

在第四章中,我們曾討論過「社會創新」作為社會企業三根支柱之一的巨大作用。然而在中國的社會企業中,能夠具有創新性的並不算多,相應的,社會創業者中也普遍缺少真正的「社會創業家精神」。這種精神用美國杜克大學教授Gregory Dees的經典定義表述,就是一種「能夠動員超出自己掌控範圍的資源去把握機會」的能力(註四)。
不少社會企業過分依賴政府的資助或政府采購,它們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讓政府滿意上,而犧牲了自己的獨立性和對受益群體的關注。政府顯然很歡迎甚至鼓勵這種依賴性。某種程度上來說,政府是在通過控制社會組織來延續自己對社會的控制。用公益領域的領袖級人物徐永光先生的話來說,現在的情勢非常像是「社會領域的計劃經濟」(註五)。即便是對那些並不依賴政府的社會企業來說,在創新性和社會創業家精神的體現上也很難說做得更好。他們往往缺少必要的能力去動員社會企業發展所必需的社會資本,也不具備運營一家企業所需的各種管理技能。

3. 缺乏有效的社會企業業務模式

公平地說,現在就來談中國社會企業的業務模式還為時尚早。一種模式的有效性需要時間來證明,社會企業所能取得的社會效應也同樣需要時間來顯現。上一章我們曾談到過,社會企業由於要同時滿足多重底線,因而可能比商業企業面臨更大挑戰。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社會企業的業務模式需要很好地體現和充分地利用它的三根核心支柱,也就是:社會效應、社會資本和社會創新。遺憾的是,目前中國的社會企業中能夠設計和運營有效商業模式的很少,而當社會創業者有困惑時,他們也很少能找到人來幫助自己。
目前的各種社會創新/社會創業比賽將重點主要放在了社會創業的「主意」上,而對後期的運營及其結果缺少關注。這在一定程度上有礙於發現和鼓勵真正有效而可持續的社會企業業務模式。另一方面,很多基金會和資助方更願意給予那些已經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的社會企業,造就了一些「得獎專業戶」,卻有意無意地忽視了播種耕田培養更多社會創業者的工作。要知道,唯有源頭活水來。

4. 社會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雖然社會中對社會企業感興趣的人在增加,但就現實的情況而言,社會企業在中國容易受到政策的影響、難以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容易招來誤解和質疑、工作強度大……,因而還很難說是一個有吸引力的行業(如果它已經可以被稱作是一個「行業」的話),特別是對於那些面臨著巨大生存壓力的年輕人而言。正因為如此,很多社會企業都把吸引和留住人才當成機構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5. 社會企業的教育、培訓與研究嚴重滯後

美國有超過100所高等教育機構,包括哈佛、耶魯、斯坦福這樣的世界頂尖大學,都開設有與社會創業/社會創新/社會創業家精神相關的課程。而中國目前開設同類課程的只有北京師範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等寥寥幾所。在培訓方面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在這幾個主題領域,除了由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發起的「社會企業家技能培訓項目」,中國大陸目前有影響力的培訓項目只有由AHA社會創新中心提供的「社會創新七步走」系列課程、由恩派旗下的社會創業家學院所提供的社會創業家能力建設系列課程、由友成基金會發起的針對大學生提供社會創業培訓的「創業咖啡」項目等為數很少的幾個。在學術領域,對社會企業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概念的引介和討論,或是文獻的搜集整理上,缺少對呼應現實情況的「真問題」的深入研究,也缺少對真實的社會企業實踐所做的行動研究和案例分析(由南都基金會資助,恩派組織編寫的《坎——中國社會創業案例集》可以算作是一次有益而可貴的嘗試)。

6. 很少有社會企業致力於解決根本問題

Ashoka的創始人Bill Drayton對社會創業家的作用曾有過一個極為精辟的描述:「社會創業家既不會滿足於授人以魚,也不滿足於授人以漁,他們在沒有改變整個漁業之前絕不會罷休。」也就是說真正偉大的社會創業家總是致力於解決「病根」,而不會滿足於只解決「病症」。中國的很多社會企業目前還只是在「給魚」或者「教漁」。考慮到中國社會企業的整體發展階段,這種現像完全可以理解。即便有社會創業家真的希望從根本上解決某個社會問題,他/她也必須小心地考慮不要觸碰到某些「紅線」。另外,中國的社會創業者們在和政府或企業的合作中普遍處於弱勢地位,因而妨礙了他們尋求跨界合作和共同設定議程的能力,而這兩種能力對於「改變整個漁業」而言恰恰是至關重要的。

(三)對中國社會企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為了讓更多人接受社會企業的理念,為了讓中國出現更多可持續發展的成功的社會企業,以下幾點可能是目前對推動中國社會企業的發展而言非常關鍵的地方。

1. 提高公眾認知,澄清基本概念

需要有更多的人了解社會企業,並相信社會企業能夠是一種有效的改變世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要讓更多人意識到自己就可以成為一個社會創業家。很多人第一次聽到社會企業都是通過尤努斯教授和格萊珉銀行的故事,而有不少中國的社會創業者都曾表示受到過一本名為《如何改變世界》的書的深刻影響。這本書講述的全都是那些致力於改變世界的社會創業家的故事。想像一下,如果有一本中國版的《如何改變世界》,講述中國的社會企業/社會創新領域裡那些真正的社會創業家的故事,該會對未來的社會創業者們產生多大的影響。
同時,高等教育機構應該與各方攜手,培養新生代的社會創業者。而高校也可以同時承擔孵化器的角色,幫助年輕的大學生們將創意轉換為真正的事業。

2. 提升社會創業家的能力

運營一家社會企業需要同時用到「心」和「腦」。社會創業者們需要能夠接受到更多真正有效的技能培訓,特別是對於從非營利背景轉入社會企業的從業者和年輕人。同時,一個能夠良性運轉的社會創業者社區和網絡對社會創業者們相互的學習交流至關重要。目前中國已經有了幾個這樣的社區,如南都基金會的「銀杏伙伴」社區和易社(ECSEL)學者社區等。如何使這樣的社區保持動態,真正發揮其功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3. 增加社會投資

資金問題一直被認為是困擾很多社會創業者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特別是在社會企業的初創時期。在政府方面,中國大陸目前還沒有類似香港政府的「社會企業發展基金」或者英國政府的「社會企業孵化基金」這樣的專項基金,一些地方政府所進行的「社會創投」和「公益招投標」一般青睞於社會服務、社會福利等特定領域的社會企業,難以普惠更多領域的社會企業。因此,來自私人領域的社會投資被寄予了厚望。然而就目前來看,社會投資(或者「社會效應投資」,兩者有區別,但這裡不是重點)更多只是在口頭上被談論的對像,直到2012年,中國才有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對社會企業的社會投資。而直到目前,中國實際發生的社會投資總數也寥寥無幾。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中國已經開始出現了幾家活躍的社會創投機構,正在積極的尋找投資目標,他們的嘗試有助於發展出符合中國情況的社會投資實踐,也有望吸引更多的基金會和私人投資者加入他們的行列。
如果中國的社會投資市場能夠變得規模更大、更專業、更多元,那麼中國很多的社會企業也就有可能擺脫對某個單一收入來源(比如政府)的過度依賴。而資金的注入也有助於社會企業擴大規模,產生更大的社會效應,並使得他們更加重視自己工作所帶來的真正變化(impact),而不是簡單的「產出(output)」。

4. 鼓勵由民間機構進行社會企業認證

在第三章裡,我們曾經討論過社會企業的立法和認證問題。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中國一方面需要對社會企業有一定程度的清晰界定,另一方面又不太可能指望政府會很快在立法層面給出明確的定義(即便有也不一定是好事),所以比較現實的做法是鼓勵由民間機構進行社會企業認證。事實上,英國最權威的社會企業認證機構Social Enterprise Mark並非官方機構,而是一家以「社區利益公司」身份注冊的社會企業。同樣,B Corporation作為美國的一種社會企業認證類型,也是由一家叫做B Lab的私人機構操作的。一旦形成了一個可以被廣泛接受的認證標准,至少可以帶來三方面的好處。第一,政府可以接受該標准,並在進行政府采購和相關政策方面給予一定的優先考慮(英國政府在2012年通過的《公共服務(社會價值)法案》便是典型的例子。該法案要求各級政府在做公共服務采購時需要將社會價值納入考量,這將大大增加社會企業贏取政府采購合同的機會。);第二,企業和公眾在采購時可以對認證過的社會企業給予優先考慮或者更加優惠的條件(當然,這有賴於「道德消費主義」的普及);第三,也可以預防「社會企業」這個稱號被一些商業性公司不當使用(註六)。

5. 培育支持性機構

社會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能夠有效運轉的「生態系統」,這個系統包括資源的提供方、社會企業、社會企業的受益人群,以及提供各種支持性服務的機構。這些支持性機構構成了生態圈裡的「基礎設施」,他們可以幫助社會企業與資源提供方構建協作關系,也可以幫助社會企業向其受益人群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目前最需要的兩類支持性機構一個是孵化器,向初創期的社會企業提供場地、啟動資金和網絡關系,另一個是能夠提供管理咨詢、能力建設、社會效應評估等專業服務的機構。
總而言之,中國目前正處在社會、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關鍵轉型期。社會中日益增加的未被滿足的需求促進了社會企業這種新型組織的快速發展,也要求它能夠提供更為有效的滿足社會需求的解決方案。為了發揮社會企業的潛能,進一步推動這個領域的發展,各方需要攜起手來共同努力。
註一:事實上,針對中國社會企業的發展現狀,最近幾年已有少量的研究報告。但這些研究在調研對像的界定上存在很大的含混性,在調研方法上也缺乏嚴謹性,因而這些報告很難作為有效的信息來源。
註三:這篇文章便典型地反映了一些對社會企業的常見誤解
註四:Dees,J.(1998). The Meaning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Duke University
註五:比如在2012年11月第四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上的這次發言中,徐永光先生又再次提到了「社會服務領域的計劃經濟回潮」
註六:關於類似情況,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文章標籤

  • 社會企業顧遠及近

    社會企業顧遠及近

    顧遠,Aha社會創新學院創始人,中國社會創新和社會企業領域的重要推動者,多項社會創業支持計劃的發起人、顧問和導師,多家社會企業和公益組織理事;先後主持編寫四部NGO管理及社會創新類書籍,已出版兩部專著,並多次在國際會議上做關於中國社會創新和社會企業領域的主題發言。由他發起成立的「Aha社會創新學院」是中國領先的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的教育及研究機構,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的社會創業加速器,目前主要支持包括教育領域在內的社會創業。可透過電郵與新浪微博聯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