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10大經典譯文總結
文:顧遠
一個領域可以被稱作一個學科(discipline)的標志之一,是有了一份圍繞這個領域的具有專業品質的學術性刊物。社會創新作為一種用創新的方式去回應社會問題的社會實踐,從上個世紀末開始已經在全球蓬勃興起。2003年,一本叫做《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SSIR)的雜志誕生,順應了社會創新的時代浪潮,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領著這個行業的迅猛發展。
雖然誕生於美國最知名的學府斯坦福大學,這本雜志卻並非一本僅為學者們在各自理論的畛域裡自娛自樂的純學術刊物(這一點顯然也和斯坦福大學一貫重視創新和應用的風氣有關)。從創刊開始,SSIR便一直秉持著專業與實用並舉的原則,成為研究者和實踐者相互交流碰撞的平台,並彙集了業內最頂尖的意見領袖和實踐先導者。所以我們在這本刊物上既可以看到非常前瞻性的理論——比如今天在美國社會投資等領域流行的「集合效應(collective impact)」概念便最早出現在SSIR2011年的系列文章中,也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大量的對於社會問題解決方案的實踐總結和反思,這些社會問題跨越了從環保到社區到發展的極為廣泛的領域。
2013年,SSIR成立10周年。為了慶祝,SSIR除了推出紀念專刊,還提供了一系列福利,其中包括SSIR創刊10年以來刊發的所有文章中被大學課堂使用最多的10篇文章(top 10 articles used in universities)。這些文章原本可能需要付費才能閱讀,現在都可以免費自由下載。
這些優質的共享資源因為語言的關系,也因為其具有的專業性,所以還未能夠被國內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充分利用,甚至很多人對SSIR這本被譽為「社會領域裡的《哈佛商業評論》」的雜志根本一無所知。
社會創新的概念被正式引入中國不過只是本世紀內的事情。從積極地角度看,近幾年這個領域發展很快,在政府、企業和社會部門中都已經出現了很多的研究和實踐;而從現實的角度看,我們在這個領域根基尚淺,一方面,一些早已耳熟能詳的概念——比如公益、慈善、企業社會責任,我們都還很難說已經做到成熟,另一方面,一些國際上前瞻性的概念、理念也通過互聯網和日益增多的國內外交流而傳入國內,讓我們多少有些陷入語詞的繁蕪與迷惑之中,更遑論實踐上的深入探索。
有鑒於此,我們Aha社會創新學院,作為一家將社會創新、社會企業領域內的教育、傳播和連接作為己任的機構,便在沒有任何資助的情況下,主動嘗試譯介這些優質的資源。我們首先選擇的便是SSIR的這10篇文章。「十大文章」作為一個朗朗上口的系列名稱很易於傳播,這當然是我們選擇的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細看了這10篇文章後認為,縱然這些文章都是在幾年前寫就的,但是其價值並不因此而減少,甚至恰好能夠為當下的中國社會創新領域起到一些正本清源、啟發思考的功用。
從這十篇文章所論及的主題可以大概看出社會創新領域在這十年間的一些熱點話題和發展動向。十篇文章裡有三篇都是關於傳統的非營利機構(NGO)應該如何用創新的方法回應面對的主要挑戰。《公益領域跨界合作的三種模式及階段》是十篇文章中年代最為久遠的文章,寫於2003年,然而文中概況出的三種跨界合作模式對當下中國的公益領域仍有巨大的啟發借鑒意義。試問,今天中國的NGO中有哪幾家敢說自己已經能夠有能力並且成功地實施過文中所分析的「整合式」的戰略合作?對很多NGO來說,恐怕能夠實現「交易式」的合作已經謝天謝地了吧。
《非營利組織的戰略制定:「預期影響」與「變革理論」》也是一篇很早的文章,寫於2004年。那時,在美國的公益領域,對於「影響力(impact)」的關注還遠沒有現在這樣普遍,而「變革理論」在當時大約也是知道的人多,做到的人少。現在10年過去了,我們反觀一下中國的公益現狀,僅就這兩個概念而言,我們似乎仍然處在美國10年前的發展階段。還有一篇《非營利組織的10種籌資模式》,寫的年代近了一些,在2009年。這篇文章,可能因為談的是「錢」的問題,所以已經有了不止一篇中文譯文在網上流傳。但細看之下,這幾篇譯文都存在著一些漏譯和錯譯的情況。這種情況有時只是會讓讀者迷惑不解,有時卻會帶來嚴重的誤導。比如,這篇文章裡講到的10種籌資模式其實都是針對「大型」非營利機構,而一些譯文裡卻直接省略了作者在正文中對研究背景所做的說明,也難怪一些草根NGO看了文章以後連呼「不適用」了。
十篇文章裡有兩篇是關於「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而且都對CSR持批評和質疑的立場。《善因營銷的隱性成本》一文針對CSR實踐中的一些做法,指出了其潛在的危害性,中肯而有警醒作用。相較而言,另外一篇《企業社會責任的迷思》則多少顯得有失偏頗。作者持有明顯的左翼立場,對市場和商業運作模式存有深刻的質疑,對CSR的批判近乎釜底抽薪,一棍打死。盡管如此,作者所引用的具體案例仍然值得我們反思。
十篇文章裡還有兩篇是關於「小額貸款」的。2006年,來自孟加拉國的尤努斯和格萊珉銀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小額貸款作為迄今為止為數不多的被證明有效的扶貧發展模式達到了其榮譽的巔峰。然而,這種被廣泛引用和實踐的社會創新模式從來都不缺少批評的聲音。《小額貸款,客戶至上》一文,揭示了在小額貸款機構實現自身財務可持續的同時,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出現「使命漂移」現像,忽略了小額貸款的社會使命。作者並沒有止於提出問題,而是進一步地富於建設性地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提倡一種「客戶導向」的業務模式,並分享了真實的最佳實踐。對「變革理論」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將本文看作是的一次詳細的應用案例分析。
另一篇《迷失方向的小額貸款》是對小額貸款更為徹底的批判,作者Aneel Karnani教授認定小額貸款根本不解決貧困問題,同樣的錢不如用於建設勞動密集型的工廠,通過創造就業來解決貧困。觀點對不對且不說,作為讀者我們不妨借此來反觀目前國內的小額貸款現狀,看看是否存在文中指出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這篇文章發表於2007年,而尤努斯和格萊珉銀行獲得諾獎僅在不到一年之前。SSIR對流行風潮保持critical thinking的嚴肅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十篇文章裡還有兩篇文章勉強可以歸為一類,都是關於公益慈善項目應該如何更好地服務用戶。《社會創新中的設計思維》寫於2010年,作者是世界知名的設計咨詢公司IDEO的總裁。本文所介紹的「設計思維」在商業實踐上早已有之,而應用在社會領域卻是近幾年的事情。在其推廣過程中,IDEO功不可沒,這篇文章也流傳甚廣(這篇文章的譯文在Aha微盤上的下載量是十大文章中最多的),對社會創新領域裡的年輕人尤其有吸引力。
另一篇《開發「在地能力」:服務「金字塔底層」市場的秘訣》寫於2005年。彼時,印度裔美國管理學教授普拉哈拉德剛剛出版了《金字塔底層的財富》一書,首次提出了「金字塔底層(Bottom of Pyramid,BoP)」的概念。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Hart教授是普拉哈拉德的研究伙伴,本文所強調的「在地能力」也正是普氏書中所給出的建議之一。盡管對BoP市場存在不少爭議(比如前面批判小額貸款的Aneel Karnani教授就對這個概念不屑一顧),這些源自實踐的建議即便是在今天,也仍然對無論企業還是公益機構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十篇文章的最後一篇是關於《社會創業:定義與案例》,寫於2007年。本文是社會創新領域裡最為知名的文章之一,文中提出的對於何為「社會創業」的分析高屋建瓴、極具說服力,又振奮人心。這篇文章的翻譯是十篇文章裡耗時最多的,也是所有譯者公認最難的。事實上,僅僅是文章標題中的「social entrepreneurship」一詞的翻譯,我們便幾易其稿。中文中本沒有這個詞的對應詞,而一般翻譯的「企業家精神」、「創業家精神」、「社會企業」等都不足以涵蓋作者在正文中所提出的三大內涵,也容易在中文語境中產生不小的誤解。我們最後幾經比較,選擇了現在的譯名。但這個譯名也僅僅是所有不令人滿意的譯名中我們勉強覺得最合用的一個,希望讀者可以給出更多的意見。
既然翻譯的是創新的文章,Aha又是一家推動社會創新的機構,自然我們翻譯的過程也要是創新的。我們給這個項目起名為「閃翻」,意思是一群人聚集起來,快速完成一篇譯文。對我們而言,我們定位這個項目並非只是在翻譯,而是一個學習項目,也就是說翻譯只是手段,重點在翻譯完以後的相互交流、提煉、總結、收獲的過程。
每一次翻譯,我們都會事先通過微博來招募「閃翻團」的成員(這些成員,和參加過Aha其他活動的人一樣,都被稱作「藍腦袋」,至於為什麼是「藍腦袋」,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每次參加的人數在5-10幾個不等。藍腦袋們志願參加閃翻是出於不同的目的,有的是因為對社會創新感興趣,有的是想鍛煉英文,有的是因為馬上要出國讀相關專業,還有的純粹是好奇、覺得好玩。我們鼓勵上海本地的藍腦袋參加,因為更便於面對面的交流,但也不排除外地的藍腦袋們,有幾次我們便是通過skype語音對話,完成異地實時翻譯的。
在約定的時間,通常是某個下午2點到6點,藍腦袋們會齊聚Aha的辦公室。先是集體閱讀文章的導讀段落,對文章的主題有一個概覽,我也會適當地就這個主題做一些說明或者補充一些背景信息。然後把文章的正文平均分配給每一個藍腦袋,大家在限定的時間裡獨立完成各自的翻譯部分。我們使用了一個免費的電子白板工具(www.padlet.com),每個人在翻譯完稿後都把自己的譯文貼到白板上,這樣其他人就都可以看到了。
待全部翻譯完成,每位藍腦袋會就自己翻譯的部分講解大意,然後提出問題——不論是就語言翻譯本身,還是對與內容相關的專業知識的理解。這個環節對藍腦袋們的概括和表達能力是一種鍛煉。等到所有的藍腦袋都分享完,我會集中解答問題,並從這些問題出發,講解和補充更多的與文章主題有關的知識點和背景資料。這樣所有藍腦袋等於是就這個主題有了一次學習的機會。我很高興地得知,很多藍腦袋都反映說,最後的這個環節是他們收獲最多,也最期待的部分。
翻譯過程的結束不代表項目的結束。事實上,更耗時和繁瑣的工作還在後面。每一篇文章都需要做細致的統稿和逐字逐句的校對。為了能有助於更廣大的讀者理解和應用這些文章的內容,我們還特意就文章裡的一些專有名詞、機構等一一做了注釋。最後,每篇譯文還要再發到我這裡做最終的校對。然後,一篇譯文才算正式出爐,陸續地在我們的微博、《社會創業家》雜志,以及台灣「社企流」網站上一篇篇發布,免費傳播。
應該說SSIR的這些文章由於其專業性,對於譯者和讀者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不過翻譯和閱讀這些文章其實是有訣竅的。訣竅就在於這些文章的寫作方式。每篇文章開頭,編輯都會配上導語,理解了這部分也就理解了全文的主題和核心觀點是什麼。然後通覽全篇,會發現每篇文章都有著清晰的結構,每一個子部分都有小標題提示內容。再進一步細看,每一個段落都是差不多的結構:先是一句leading sentence總起全段意思,然後是案例說明,最後是總結或者推導。段與段之間的關聯都有連接詞清楚地顯現。每個子部分結束前的一個段落通常也都是對對應的子部分的總括。全文的最後有時還會有作者針對所述主題的行動建議。
熟悉英文essay和paper閱讀跟寫作的讀者一定已經意識到,這些其實都是英文論說文寫作的常見規範。所以我好幾次跟譯者開玩笑說,精讀了這些文章,你以後寫什麼雅思、GRE作文就都是小菜一碟了。從讀者的角度來說,這些文章既不像純學術文章那樣抽像和艱澀,也不像一般的新聞報道或者案例寫作那樣流於平面浮表。這些文章是兩種文體文風優點的結合,讓讀者可以相對快速地對某個主題有深入的了解並引發對正確問題的積極思考,而後者往往比直接給出一個正確的答案更加重要。
最後,就像每一本書的前言最後總會說到的那樣,由於我們學識有限,譯文中的錯誤在所難免,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而我還想在這篇前言的最後補充一句的是:希望這些譯文能夠給予讀者以思想上的啟發、行動上的憑借,如果您在任何主題上做出了探索和實踐,非常期待您能和我們分享您的經驗和故事。我們的聯系方式都在這本合集的最後一頁上。
最後的最後,歡迎關注和參加Aha的各類活動,包括未來會發起的針對其他優質資訊的譯介工作(事實上,我們已經選好了下一批內容,來自另一所頂級大學)。
祝您閱讀愉快!
顧遠,Aha社會創新學院創始人與執行長,在社會企業領域有非常資深的經驗,曾在英國從事社會創新的研究和實踐,並多次在國際性會議上做關於中國社會創新領域的主題發言;同時兼任《社會創業家》雜誌編委、在《中國財富》、《東方早報》、《CIO/CEO》、香港《信報》等報刊開設社會創新及公益主題專欄,曾先後主持編寫了《中國NGO管理案例集》(2007年)、《他年花開——公益新丁培養錄》(2008年)、《創新的力量—"芯世界"社會創新案例集》(2011年)、《坎—中國社會創新案例集》(2012年)等四本書籍,並在一系列社會創新、社會企業大賽中擔任評委、導師和能力建設顧問,開發有中國大陸第一套系統的社會創新課程Changes: Seven Steps to Social Innovation。可透過電郵與新浪微博聯繫他。

文章標籤

  • 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

    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

    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為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所成立之實體雜誌與線上網站。其目的在透過跨領域知識分享,促進公、私、非營利部門發展出創新方案來解決社會、環境、與經濟正義問題。雜誌每一季發行一次,社企流會於每季完整翻譯一篇文章、摘要翻譯數篇文章,分享美國社會創新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