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SE發布2012中國社會企業報告
不只是台灣,中國的社會企業在受到經濟與網路興起的影響之下,也正在蓬勃地發展。 然而他們同時面臨了和世界上其他社會企業類似的挑戰,例如如何籌措資金、吸引人才以及尋求政策支援等等。更詳盡的內容都在青年社會企業家基金會(FYSE),對於2012中國社會企業經營環境所做的報告之中。
以下全文轉載自公益時報

FYSE發布2012中國社會企業報告

2012年11月06日11:34  來源:公益時報  作者:高文興/摘譯
去年初,海南「博鳌青年領袖圓桌會議」,姚明爲代表的一批有志之士相聚探討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社會企業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內主流話題討論範圍之內。
中國社會企業對各自挑戰的認同度(圖表來源
盡管中國社會企業的公衆意識在逐漸增強,但公衆對於中國社會企業的現狀、規模和影響仍知之甚少。爲填補這個空缺,FYSE(青年社會企業家基金會)在中國的社會企業家中進行了連續兩年的年度調查。其2012年的報告在衆多行業專家的輔助下,由Andrea Lane編寫完成,其中數據來源基於2010/2011冬季和2011/2012冬季收集的兩組數據之上:由在線問卷基於52家中國的社會企業收集的有效數據;對行業專家的訪問,他們代表了12家扶助社會企業家的組織。

中國社會企業總述

當社會企業家的概念於2004年在中國初浮水面之時,並沒有廣泛流行開來,直至兩年後,特別是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才開始大爲發展。從那時起,社會企業和其倡導者們——孵化中心、社會效應投資人、媒體和學術研究者——就開始在全中國迅速擴張開來,盡管時至今日,這個初生的領域仍然留有廣闊發展和生長的空間。
僅從數據來看,中國社會企業在就業崗位創造、規模和個體動機上的潛力與包括英國和印度在內的所有國家的社會企業極爲相似。然而,由於政府的高度影響力和從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僅在中國出現的初期支持結構,這些社會企業所面對的、也是他們所要運行和挑戰的企業生態系統,卻是前所未有的。但只要能以下幾點建議上下功夫,包括對初期社會企業的原始資助、升級支持網絡和媒介以及構建整個部門的人力資源深度,我們相信中國的社會企業有能力對創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行業標志性事件

2004年
  • 第一屆「中英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座談會」召開
  • David Bornstein的《如何改變世界:社會企業家與新思想的威力》與Charles Leadbeater的《社會企業家的崛起》兩書的中譯本問世
2007年
  • 恩派啓動了公益組織孵化器項目
  • 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創立
2008年
  • 四川汶川地震
  • 英國文化協會發起「社會企業家技能」培訓與獎勵項目
2009年
  • 青年社會企業家基金會啓動「典範」獎勵金項目
2010年
  • 舍恩菲爾德基金會發起「易社」獎學金項目
  • 南都公益基金會發起銀杏夥伴成長計劃

中國社會企業家的動力

三股並駕齊驅的內力正影響著中國社會企業家的成長:
加劇的社會經濟懸殊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中國使數以萬計的人口脫離貧窮,然而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導致了環境的惡化、城鄉差距的加劇和可能危及國家穩定的社會懸殊。中國公民社會和社會企業正爲通往可持續發展探索著另一條道路。
NGO的資金匮乏 中國的經濟騰飛已經使傳統的國外捐贈者減少了對中國的資助,而中國的基金會和慈善家等新生捐贈者尚未能填補這塊資金空缺。因此,一部分NGO正從市場化和商業化入手,繼續提供其服務,並實現財政的可持續性。
社交媒體的興起 社交媒體爲公衆提供資訊和表達觀點的機會、分享突發事件,使他們能在由國家管控的媒體所限制的話題上進行協作和討論。中國現有超過5.13億網絡使用者,社交媒體正悄悄地構建著公民社會,網民也正成爲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關鍵性數據

63%社會企業家大多數爲接受過高等教育、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中年人士。在本調查中,63%的中國社會企業家都介於31至40歲之間,且所有企業家均擁有本科學曆。不僅如此,近半數的社會企業家曾於求學或就職於國外,許多人由此接觸並向往社會企業,從而一回國就朝此方向努力。然而,相比2011年的調查,擁有國際背景的社會企業家人數卻在減少,可見社會企業正逐漸地本地發源化。
42%中國社會企業中的勞動力,女性占主導地位。在毛澤東宣布「婦女能頂半邊天」幾十年後的今天,女性占了社會企業家的42%,社會企業中超過70%的勞動力均爲女性。
NGO開始商業化 由於收入的短缺和機構性的挑戰,越來越多的NGO正著手市場化和商業化的轉變。然而,由於往往許多組織在努力成爲社會企業的途中還是回退到依賴於捐贈的狀態上,很多中國專家也對NGO成功轉變爲可自力更生的社會企業的能力發出了質疑。他們更傾向於相信最有前途的中國社會企業將誕生於商業部門,但在中國的商業領域,這些或已誕生了的企業可能還並不知道社會企業的概念。
63%社會企業僅在一定的地理範圍內運營。63%的社會企業在單個城市或村鎮範圍內運營,13%在單個省內運營,17%達到了全國程度,8%在國際範圍內運營,而這8%中通常是將其産品在國際市場上銷售,而不是在國際間推行其服務。
2/3的被調查社會企業將其總部設於北京或上海,因爲這兩地能讓企業家接觸到大儲備的人才、財政資金和交際網絡,並更接近省級和區級以上的、思想較開放的政府機構。
66%機構注冊難和缺乏良好的機構管理是主要的絆腳石。由於本報告中的社會企業在中國仍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目前還沒有明細的相應法規,他們只能遵循現有的法律框架。這給社會企業帶來了諸多困難,但同時也爲他們在選擇法定形態上提供了自由,供選的廣泛形式包括商業公司、農業合作社和社會福利企業(SWE)等等。事實上確實如此,調查中66%的社會企業均注冊爲公司,20%爲NGO,而其余14%則根本沒有進行注冊。
54%幼齡化反映了社會企業概念的近期熱度。54%的社會企業於過去3年中成立,38%的企業成立超過5年,數量比2011年增長了15個百分點。而另一方面,處於初期的社會企業則爲數不多,成立兩年內和成立3至5年內的企業數量都在減少。研究顯示,一大部分社會企業都無法完成由初期成立到組織成型的成熟轉變。
71% 由於成立未久,社會企業仍然受限於自身的規模和經濟影響力。71%的受訪企業年收入低於50萬元人民幣,甚至成熟的社會企業也停留在低水平的收入階段。例如,調查中只有兩家社會企業收獲高於1000萬人民幣的營業額。受訪企業平均創造了7個就業職位和2個志願者崗位。

中國社會企業的挑戰

中國的社會企業面臨著一系列挑戰,有些挑戰與世界範圍內的同行所面對的大體相同,有些則是中國僅有的。主要的挑戰聚集在以下三項主題上:
  1. 資金的獲取,86%的社會企業家視夾層融資(介於股權與債權之間的資金)的獲取爲嚴重或重大的挑戰。
  2. 盡管人才儲備正在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社會意識,58%的受訪者仍將獲取和留住人力資源列爲嚴重或重大的挑戰。
  3. 中國政府的形態意味著政府法規對社會企業有著重大的影響,能夠幫助這個部門成長也能遏制這一成長延遲數年。47%的受訪者表示現有政策或類似政策的缺乏爲自身運營的嚴重或重大挑戰。
中國的社會企業家正初次面對繁雜的社會和環境難題,並首次重新定位著企業在社會中的角色,報告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觀察這些新興企業家們的表現,以及分析他們所面對的挑戰。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