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樂 X 社企流無痛綠生活專欄

印花樂 X 社企流無痛綠生活專欄

印花樂成立於 2008 年,由 3 位從大學美術系畢業的創辦人,推出第一款「台灣八哥」印花圖案開始,即專注於開發台灣原創的印花布料商品,並致力於透過設計,傳播社會共好與環境保護的理念。
印花樂與社企流共同策劃「無痛綠生活專欄」,秉著與環境及社會共好的核心,為大眾提出平易近人的環保方案,讓人人都能輕鬆實踐兼顧質感與環保的綠色生活。

專欄文章

6篇)
  • 拿掉標籤有助提升回收效益!Evian 礦泉水直接將 logo 刻在瓶身,盼達到 100% 塑膠回收率

    拿掉標籤有助提升回收效益!Evian 礦泉水直接將 logo 刻在瓶身,盼達到 100% 塑膠回收率


    社企流/編譯:郭潔鈴
    寶特瓶上的標籤,和瓶身的塑膠種類不同,使得寶特瓶被送到塑膠回收廠後,需要人工一一除去標籤。為了減輕回收人力負擔,已有不少業者在標籤上設計易撕線,讓消費者可以更方便分類回收。如今知名礦泉水品牌 Evian 想到更一勞永逸的方法——全面撤除標籤,直接將品牌名稱跟產品資訊雕刻在寶特瓶上。
    「拿掉標籤的好處,是我們的全新包裝將能實踐循環經濟,所有的塑膠不再被當成垃圾,而是重複使用的原料。」Evian 全球品牌副總 Shweta Harit 表示。這間礦泉水品牌目標在 2025 年 100% 使用回收塑膠來製作所有寶特瓶,它的終極目標,是讓每一個製造出來的寶特瓶,都重新回到供應鏈。
    在塑膠回收廠,儘管技術上標籤是可以回收的,但是有些工廠的基礎設施不足以處理、另一些工廠根本毫不在意。「標籤往往會被直接丟掉,」Harit 表示,「這是我們的品牌持續想要克服的挑戰。」
    撤除產品上的標籤絕非簡單之事。「我們幾乎花了兩年才研究出新包裝,」Harit 表示。Evian 必須確保新包裝必須符合品質與安全標準。當塑膠在模具中塑型成寶特瓶時,Evian 的 logo 會同時雕刻在瓶身上。
    Evian 將在特定的飯店、餐廳、會館等場所,發送無標籤的新包裝。此外,這項創新包裝將十分適用於電子商務,因為商品不需要掃描條碼。
    除了瓶蓋之外,無標籤寶特瓶 100% 使用回收塑膠。儘管如此,Evian 仍然目標讓每個寶特瓶都能落實循環經濟,這將是具有挑戰性的目標。現今全球只有 10% 塑膠包裝被回收,當回收塑膠的需求量成長,目前的供給量仍有限。「我們一直在努力與不同市場的當地政府合作,一同建造有效果、高效率並能廣泛收集並回收的系統。」Harit 表示。
    多年來,許多品牌一直試圖提高回收率,但是成效不彰。設計創新的一次性塑膠包裝可能會有幫助,但是更大的問題是,這些寶特瓶是否真的進入了回收過程。為了解決此問題,許多品牌嘗試採用別種原料製作包裝,例如使用回收率高於塑膠的鋁,或者開始研究可重複使用瓶子的以租代買商業模式,從源頭解決垃圾問題。
    核稿編輯:李沂霖
    此文章由印花樂支持、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

    專為力世代設計、史上最盛大的「2020 社會創新嘉年華」,開放免費報名中!
    社企流今年度最後一場盛大活動「社會創新嘉年華」,10/31、11/1 在華山文創園區,有論壇、工作坊、社會創新市集等豐富內容。即刻免費報名,還送 100 元市集 coupon 券,渴望在工作中發揮影響力的你,絕對別錯過! >>>手刀搶票去
    閱讀文章
  • 在貧民窟誕生的設計師——這群巴西青年改造舊衣,創造最在地的時尚品牌

    在貧民窟誕生的設計師——這群巴西青年改造舊衣,創造最在地的時尚品牌


    社企流/編譯:郭潔鈴
    時尚產業惡名昭彰地不永續,但是在巴西第三大的貧民窟中,一群設計師正在扭轉局面。他們推出一系列使用升級回收材料的服裝,用來慶祝文化多元性,並從當地歷史中汲取靈感。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時尚業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 8% 至 10%,甚至多於航空業與船運業的加總。時尚業還會造成每年 50 萬噸的塑膠纖維流入海洋,並需為全球 20% 的廢水排放負責。
    但是上述現象可能很快就會改變。全球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最近的調查顯示,75% 的美國千禧世代在購買服飾時,會考量產品的永續性。
    在巴西,一群來自巴西第三大貧民窟 Aglomerado da Serra 的年輕設計師與創業家,正在改變時尚產業。他們創立的品牌「Remexe」,由 LGBTQ+ 族群、非白人女性及專門製造無性別服飾的專家領導。
    Remexe 是 Lá da Favelinha 藝文中心所創建的計畫之一。這間獨立營運的藝文中心,每周有超過 500 人造訪,不僅為年輕人提供免費的語言、音樂、舞蹈及藝術課程,更支薪給超過 70 位年輕的舞者、DJ、老師及各式各樣的藝術家,鼓勵他們在藝文中心以「微型創業家」的身分謀生。
    Lá da Favelinha 的創辦人與負責人 Kdu dos Anjos 聲明,這間藝文中心是營利事業,並不是非營利組織。「我們專注於創造收入與鼓勵創業。如果培力課程無法讓年輕人有買公車票的錢,那麼它是沒有用處的。」
    對於正在經歷政治與經濟危機的巴西人民而言,失業是真實存在且嚴重的問題。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局(Brazilia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Statistics)研究指出,高達 1180 萬的巴西人口正面臨失業,佔勞動人口的 11.2%。對於女性、非洲裔巴西人、貧民區居民、LGBTQ+ 族群與其他邊緣團體而言,找到一份安穩的全職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Lá da Favelinha 藝文中心代表著一種嶄新商業模式的成功,它在 2019 年透過政府與基金會的贊助和投資、募款,以及產品和服務的銷售,獲得了超過 200 萬雷亞爾(約等於 1100 萬新台幣)的收入。「我們就像是主持人、舞者與 DJ 的經紀人,還會舉辦時尚與文藝活動,以及創業家講座,並將 Lá da Favelinha 作為成功案例介紹。」dos Anjos 表示。

    貧民窟居民成設計師,改造舊衣呈現家鄉歷史

    「現在,我可以稱呼我自己為造型師、模特兒跟舞者了。」身為 Remexe 5 位設計師的其中一位、今年 19 歲的 Isabella Rodsil 表示。她展露自信地現身,但是她卻說自己以前非常害羞,從不開口說話,只會點頭,直到她參加了 Lá da Favelinha 藝文中心的一場活動。
    Remexe 至今已成立 3 年,推出了 6 次時裝系列,每次使用超過 50 件不同的舊衣改造。改造的步驟,先從 Rodsi 與其他設計師一同分類舊衣開始,他們會決定哪些衣服將被捐贈、哪些將於市集販售、哪些將會被重新改造。接著他們會將舊衣上色、縫製或裁切,重新組裝盛獨一無二的「新衣」。
    這群設計師的靈感來源從何而來?「我們幾乎從不搜尋流行趨勢,靈感都來自貧民窟的歷史。舉例來說,2019 年社區經歷了非常困難的一年,所以我們創造了以力量與韌性為主題的系列。」Rodsil 解釋。她計劃有朝一日要到大學讀書,但不是就讀時尚科系。「我相信永續與真正創新的時尚,不是你可以在課堂裡學會的事物,而是要通過努力實踐,並親眼見證影響力。」
    從小在貧民窟長大的 Rodsil,年幼時曾夢想要離開 Aglomerado da Serra,但是現在,她認為她的社區與其他地方一樣重要。「我們被迫相信在貧民窟裡沒有未來,Lá da Favelinha 改變了這一切,在這裡有許多很酷的人們會激勵你成長,並改變你的既定想法。」

    與英國展演公司攜手合作,創造跨國人才交流契機

    Remexe 於 2019 年 11 月推出的系列叫做「Aglomerado de Ferro」,象徵著 Aglomerado da Serra 這個地區,以及貧民窟居民必須擁有鐵一般的意志。「世人往往因為我們來自貧民窟,就認為我們必須接受一切,但並不是這樣的。」Remexe 的模特兒與造型師 Carla Santos 表示。
    Santos 在 2019 年 12 月與 Lá da Favelinha 的其他成員一同前往英國西南部的布里斯托,與來自 Creative Youth Network 慈善機構的年輕人分享實踐升級回收時尚與創業的點子。這趟旅行得以成行,歸功於由 Lá da Favelinha 與倫敦展演公司 ZU-UK 合作、由英國文化協會 DICE 計畫資助的合作項目。在同年 7 月,ZU-UK 還曾前往巴西,為 Lá da Favelinha 提供顧問服務,協助籌辦沉浸式的藝術展演與活動。
    ZU-UK 擅長創造互動式的表演,透過劇場、時尚和美術等不同媒介的媒體,思考藝術、科技與政治議題。「我們與社會團體合作,創造安全的空間來思考新的政治學。」ZU-UK 的共同創辦人 Persis-Jadé Maravala 表示。
    這兩間組織合作時,致力避免任何不對等的情況發生。因此 Favelinha 的團員遠赴倫敦教導創業、升級回收時尚、舞蹈與藝術課程,在英國布里斯托的觀眾也認識了 Lá da Favelinha 的設計與理念;同時,英國 Creative Youth Network 的設計師和 Lá da Favelinha 一起創造了一個時裝系列後,設立了他們自己的社會企業 Re:Wurk,成為 Remexe 的姐妹公司。
    Lá da Favelinha 也在英國布里斯托舉辦了一場舞蹈表演,透過放克舞蹈(Funk Dance)來引起觀眾對巴西的霸凌、歧視和警察暴力的關注。

    用當地人的視角,解決當地的問題

    當被問及 Lá da Favelinha 有何特別之處時, dos Anjos 清楚地表示:「這間藝文中心是在貧民窟中誕生的。在巴西,有許多從不知道如何在貧民窟生活的專家,規劃了許多公共計畫。那些都是理論,永遠無法實現。」在貧民窟生活一輩子的他,相信自己了解當地人的需求與問題。「我們用快樂、具有創業精神與可獲利的方式,做我們的工作。」
    Lá da Favelinha 借鑒了來自劇場、設計與街頭文化的知識。「我們總是不斷地挑戰極限,學習時尚、舞蹈、商業模式與如何成為更好的創業家。」dos Anjos 表示。他們最成功的項目,包括為貧民窟品牌建立市場、創造時尚品牌及培育非裔創業家。
    Dos Anjos 計劃更加擴大 Lá da Favelinha 和年輕人才的影響力。2019 年,Remexe 被邀請至紐約參與時裝秀,2020 年更在巴西的 8 個州進行巡迴舞蹈演出,還出版了一本書,透過照片和文章講述成員故事和計畫的歷史。「如果我們只想著困難,將無法做任何事,」dos Anjos 表示,「因此我認為我們的標語應該是『出發並實踐!(Go there, and do it)』」
    核稿編輯:李沂霖
    此文章由印花樂支持、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

    閱讀文章
  • 不只影音娛樂能訂閱,連冷氣也有訂閱服務!Kaer 提供「以租代買」空調系統,更用大數據降低 70% 耗能

    不只影音娛樂能訂閱,連冷氣也有訂閱服務!Kaer 提供「以租代買」空調系統,更用大數據降低 70% 耗能


    社企流/編譯:郭潔鈴
    當人們日益富裕,都市化程度逐漸提升,且面臨全球暖化的情況下,人們對空調的需求自然而然會提高,同時也增加了原料、能量與碳排放的消耗量。
    為了降低能源使用量,新加坡公司 Kaer 提供以租代買的冷氣服務,負責空調系統的設計與安裝,以提高系統效能,並避免規格不合的情況。Kaer 的創新之處,在於運用物聯網結合人工智慧的技術,持續感測並分析空調系統狀況,並能即時且自動地優化系統設定。
    藉由此套技術,建築物的耗能可減少 70%,建築物的營運成本可降低 10% 至 20%,為 Kaer 帶來更多利潤與更好的顧客關係。

    在變暖的世界裡渴求降溫

    由於全球中產階級數量增加,加上室外溫度逐步年升高,全球對室內冷氣的需求正在急速提升。加州大學能源經濟學家盧卡斯.戴維斯(Lucas Davis)推估,到 2030 年全球將有 7 億台冷氣被安裝,到了 2050 年將會增加至 16 億台。
    中國、印度等溫暖國家,預計會是冷氣需求量主要增長的地方。然而,隨著建築隔熱技術的進步,以及電腦、電視等發熱設備普及,英國等較寒冷的國家,對冷氣的需求也正提升。2020 年 5 月,冷卻系統已佔英國總用電量的 10%。
    以全球尺度來說,未來 15 年內對冷氣的需求將逐漸增長,因此需要增加 1390 億瓦特的發電量,相當於加拿大目前每年的能源需求。同時,隨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是目前英國碳排放總量的 3 倍。
    因為溫度升高,而增加冷氣使用,造成更多碳排,成了加速全球暖化的惡性循環。

    以租代買的空調系統,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面臨令人不安的暖化未來,Kaer 積極尋求解方。透過仔細研究傳統的空調系統設計與使用模式,尋找降低能源需求與材料使用的方法。
    這間公司研發了 Kaer Air 室內空調系統,透過以租代買的模式,將維護空調系統的責任從建築所有人身上轉移給第三方的專家。購買空調服務的客戶,再也不需要擔心冷氣壞掉。這對濕熱的亞洲國家尤為重要,因為空調系統失靈,可能延伸造成生產力下降、顧客滿意度降低等問題。
    Kaer Air 室內空調系統能依照建築所有人需求,將室內溫度維持在特定恆溫。所有設計、安裝與維護空調系統的細節,皆可外包給 Kaer。一旦空調系統開始運作,建築所有人則需按照固定的使用費率來付費。
    有效率地運營此種商業模式的核心,是持續蒐集數據,運用物聯網與數據分析技術,將系統所需能量降到最低。Kaer 業務開發經理 David Mackerness 以 F1 賽車來比喻:「如果由一般人來駕駛 F1 賽車,這輛車的真正潛力將只有一小部分被發揮;若是由專業賽車手來駕駛,那麼賽車的效能將會大幅提升。然而,要讓賽車手達到最佳表現,還需要龐大的後勤團隊持續提供賽道狀況、車輛狀況、天氣預報等數據,賽車手才能據此優化賽車的性能。」
    同樣地,當工程師安裝冷氣後,能持續收集空調系統與建築環境的數據,進而讓系統依據這些數據,進行最有效率的調整與操作。

    節能創造雙贏,買家賣家都受益

    以租代買的商業模式,能創造雙贏局面,同時符合商業效益。從「擁有」轉移至「租借」空調的思維,可帶來許多顯著的好處。
    在經濟方面,採用租借空調服務通常可減少 10% 至 20% 的成本,在某些特定案例中甚至可減少 70% 成本。舉例來說,新加坡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校區(INSEAD),其空調系統優化後,在 6 個月內減少了 35% 能源使用量,為學校省下電費與碳排量。
    對於 Kaer 而言,節能也會帶來好處。若減少製造每一單位製冷量所需的能源,他們的利潤將會增加。不僅如此,許多亞洲國家設有能源稅制度,若超越特定標準的每月能源消耗量,將會被收取稅額。因此若 Kaer 讓空調系統的能源消耗量低於此標準,將能留住更多營收。
    Kaer 執行長 Justin Taylo 表示:「我能訂閱娛樂或音樂,為什麼空調服務有所區別?有了 Kaer Air ,建築所有人不再需要擁有自己的空調系統,而是訂閱他們需要的室內溫度,並有更好的效能、更可靠的服務、以及更少的碳排量。」
    綜上所述,全球對室內空調的需求將呈指數性成長,印度也是其一。未來 30 年預估將有 4 億位居民搬進城市,並期待有空調系統,塑造更舒適的居住與工作環境。為了避免對居民、對地球都造成沉重的負擔,像 Kaer 這類的空調服務進駐當地,將是必要之事。事實上,Kaer 剛於印度開設了第一間辦公室,期待將以租代買模式帶進全球最大、成長最快的空調市場。
    核稿編輯:李沂霖
    此文章由印花樂支持、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
    參考資料 Air conditioning as a service reduces building carbon emissions(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想在工作中改變社會嗎?你不能不知道什麼是「力世代」! 來此讀新知、拓人脈、看職缺、找資源,讓我們一起出發,開創自己的影響力職涯。 >>>手刀前往《力世代——社會創新人才站出來》完整策展
    閱讀文章
  • 每周更新衣櫥不是夢!潮流品牌新推「服飾訂閱」服務,讓人兼顧永續與時尚

    每周更新衣櫥不是夢!潮流品牌新推「服飾訂閱」服務,讓人兼顧永續與時尚


    社企流/編譯:郭潔鈴
    每天都在衣櫥裡添加一件復古的 Levi's 牛仔褲,再也不是夢想!「Nuuly」 這個每月訂閱制的衣服品牌,讓消費者能用更永續的方式,用時尚表達自我。
    此為 Urban Outfitters、Free People 等潮流品牌的母公司 URBN 最近推出的以租代買女裝服務。每月付 88 元美金(約 2600 元新台幣),Nuuly 的訂閱者即可向 URBN 旗下品牌及數以百計的其他品牌,一次租借 6 件衣服。
    (Nuuly 服飾訂閱服務,每月可租借 6 件衣服。來源:Nuuly
    Nuuly 得以成真,歸功於一群 URBN 員工出差時,被大雪困在飯店房間而激發出的討論。這群人擠在一起,談論對於進入服飾租賃市場的興趣,由於 URBN 有著獨一無二的品牌個性,Nuuly 將能提供顧客獨特的產品,與市場有所區隔。
    於是,URBN 決心成立 Nuuly,投入服飾租賃這項快速成長中的新興事業,預估在 2018 年至 2023 年之間,服飾租賃市場將成長超過 10%。
    Nuuly 的行銷暨顧客管理總監 Kim Gallagher 表示:「我們品牌的目標族群,是不斷變化風格並走在趨勢前端的消費者。租賃服務使他們能用合理的價格取得更多元的時尚服飾,同時降低對環境造成的衝擊。」
    目前約有 15 人組成 Nuuly 的新興工程團隊,他們從無到有地建置了品牌平台,創造消費者可用的 app,並在英國布里斯托(Bristol)建造了全新的物流中心。
    對於像 Nuuly 工程總監 Chirag Dadia 這樣的技術專家,能創建一個新網站是不可錯過的大好機會。「身為一名工程師,這項計畫背後的邏輯設計與挑戰,對我來說很有趣。」
    而 Nuuly 野心勃勃的租賃平台計畫,的確促成了一些有趣的後勤挑戰。Nuuly 不只會經常更新可租賃的商品,還會提供消費者買下服飾的機會。舉例來說,如果有位 Nuuly 訂閱者非常喜歡某件商品,他可以用反映該商品狀況的折扣價買下衣服。這項服務使得 Nuuly 團隊必須即時追蹤每一件產品的完整生命週期,才能確保產品正確定價。
    對細節的關注,是 Nuuly 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透過廣泛分析現有數據及詳細研究,使得團隊能做出具備洞察的決策。例如面對動物花紋、丹寧等單品或最新流行服飾,消費者比起購買,更傾向於租借。
    Nuuly 軟體工程總監 Than Hedman 表示,「我們為顧客提供獨特的視角。與其成為籠統的衣服租賃服務,Nuuly 加入了策展的元素,輕鬆愉快、與眾不同及勇於表達的個性,使我們的品牌有所區別。」
    對於追求前衛時尚的消費者來說, Nuuly 提供雙重好處:穿得體面又感受良好。透過每月服飾訂閱服務,具有永續思維的消費者能夠放心嘗試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品牌,讓衣櫥保持新鮮感,同時還省下了洗衣服的麻煩。
    核稿編輯:李沂霖
    此文章由印花樂支持、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歡迎光臨《明日戶政所》,透過讀懂議題資訊、搜尋政府資源、了解創新行動、參與投票 4 步驟,一同關注少子女化議題,促進友善兼容的生育環境! >>>點此進入專題
    閱讀文章
  • 不完美也很好——從今天開始「無痕飲食」,在家出外都可輕鬆實踐

    不完美也很好——從今天開始「無痕飲食」,在家出外都可輕鬆實踐


    社企流/整理:郭潔鈴
    回想一下你家裡的垃圾桶裡由哪些東西組成,可能有許多種不同材質的塑膠、牛奶罐、香蕉皮還有已經過期的食品。過去幾個月,人們因為疫情更常待在自家廚房煮食,使得「無痕飲食」的概念,獲得了大眾更多的關注。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在城市裡被丟棄的固體廢棄物中,有 22% 為食物。同時,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估算,在 4300 億磅的被製造出來的食物中,有 31% 不曾被人吃過,也就是說,人們生產出的食物有 1/3 都被浪費。
    而多數家庭產生的垃圾,大部分集中於廚房,當我們想要在家實踐永續時,第一步便可從廚房開始嘗試。

    什麼是無痕飲食?

    無痕飲食的實踐方法,取決於有意識地減少食物垃圾的簡單行動。儘管字面上來看,「無痕」似乎代表完全不產生垃圾,但是許多專家學者同意,完全不產生垃圾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無痕飲食的倡議,更強調透過減廢、重複利用、回收等步驟,達到最小化垃圾量的目標。
    「每個人對無痕飲食的定義都有點不一樣,」知名零廢棄廚師 Anne-Marie Bonneau 表示,「對我來說,無痕飲食目標是盡可能減少送進掩埋場的垃圾,但是剛開始執行時,要做到完美是很難的。」
    Bonneau 經營她的廚房時,秉持 3 大原則:無包裝、無加工食品、無垃圾。這些無痕哲學,也激勵她改變料理的方法。比起遵從食譜、購買所有特別的食材,最終沒用完的食材卻在食物儲藏室腐爛,Bonneau 現在傾向發揮創意,活用手中既有的食材。
    「無痕飲食讓你得以檢驗生活中的每個層面。舉例來說,當你拒絕塑膠包裝,你將開始吃進更多健康食物和新鮮蔬果,因為大部分的加工食品都會用塑膠包裝,這都影響了我料理的方法。現在我會優先思考手上有哪些食材、該如何料理它們。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思維模式。」
    但是,實踐無痕飲食,需要一段學習的過程,有時候廢棄物就是會產生。「雖然最好不要製造剩食,但如果不小心讓食物腐壞或超過保存期限,可將其用於堆肥,而不要直接丟進垃圾桶中。剩食造成的一大問題,是當它們在掩埋場堆積後,將被厭氧細菌分解,並釋放出甲烷,而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強力的溫室氣體。」
    其實實踐無痕飲食並非專家才能做到的壯舉,只要稍微改變生活方式即可。Bonneau 分享了幾招簡單方法,讓人人都可以輕鬆開始。

    改變 8 大日常習慣,實踐無痕飲食

    • 一次專注改變一件事就好
    「不要嘗試一步到位,例如你可以從簡單改變購買食物的地點開始。」Bonneau 分享,她只在農夫市集購買食物,並在不製造任何包裝的情況下,將美味蔬果帶回家。
    • 隨身攜帶購物袋和保鮮盒
    「有時候你並不需要塑膠包裝!」若只買了兩顆洋蔥,就將它們丟進購物車就好。如果賣場有鮮食區,可以請店員直接將食物放進自備的保鮮盒中。
    • 學著烹調簡單的菜餚
    「秘訣是盡可能活用食材,」Bonneau 表示,「例如湯品就是可以簡單活用食材的料理。我曾經用了一把豌豆,製作了一碗碗豆湯,你不需要學會烹煮複雜的料理,只要好好地使用食材。」
    • 停止飲用瓶裝水
    安裝濾水器,將能減少使用塑膠瓶。Bonneau 分享,她會將活性炭置於水中,水中的雜質會吸附在活性炭上,因為水中的雜質會受到活性炭中的碳吸引。這是天然又有效的方式,既去除水中的氯等有毒物質,又保留礦物質和鹽分。
    • 購買散裝的無包裝食物
    雖然購買散裝無包裝食物,運送至店裡的途中,可能仍會需要包裝。但是一個大包裝,仍比許多個小包裝好上許多。此外,購買散裝食物還可能為你省下金錢。
    • 提前計劃
    舉例來說,若今晚將與朋友出外聚餐,可以預先準備保鮮盒,帶走吃不完的食物。一開始可能會感到有些尷尬,但是思考一下過去丟掉了多少外帶包裝,而自備餐具跟保鮮盒的簡單行動,將能減少這些垃圾。
    • 改良環保容器款式
    比起重複使用塑膠容器,金屬、玻璃容器將更耐用。Bonneau 分享,過去她會重複利用優格盒等塑膠容器,但是塑膠會耗損,最終仍得回收或丟棄。
    • 自製飲料或用環保容器盛裝飲料
    Bonneau 表示,在有些地方,你可以自備容器盛裝飲品,而她也會在家釀造蜂蜜酒或薑汁啤酒,微醺效果就跟外面賣得一樣好。

    出門在外自備餐具,來一趟無痕旅遊

    除了於在家的日常生活中實踐無痕飲食,出外旅遊時也可以透過自備容器、租借餐盒等方式,最小化購買食物產生的包裝垃圾。
    在外食族眾多的台灣,更出現青瓢好盒器等容器租賃服務,讓人們於辦活動、逛小吃攤時,可以租用環保容器,並於用畢後歸還。此服務不僅讓人們方便使用環保容器,更能促進環保容器的重複使用。
    舉例來說,台灣設計品牌印花樂,曾於赴高雄兩天一夜的員工小旅行中,嘗試實踐不製造任何垃圾的無痕旅遊。出發之前,印花樂夥伴向青瓢租借環保餐具,並提前將餐盒送至當地店家,再從台中送上火車,一行人即可享用不製造垃圾的火車便當。
    不僅如此,他們更隨身攜帶餐盒,於晚上享用 BBQ 烤肉時再次重複利用,完全不使用塑膠免洗餐具。印花樂員工坦言:「雖然旅程中背著餐盒有點佔位置,但是 40 人的小旅行,不製造任何垃圾的超綠色行程,其實真的很有趣!」
    實踐無痕飲食精神,不侷限於完美落實、完全不製造垃圾,更重要的是,有更多人願意從不完美開始,一步步地加以實踐。
    核稿編輯:李沂霖
    此文章由印花樂支持、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參考資料

    閱讀文章
  • 乘上企業永續之風——3 間無痛實踐綠色行動的台灣品牌

    乘上企業永續之風——3 間無痛實踐綠色行動的台灣品牌


    社企流/文:郭潔鈴
    企業永續之風正強力推送,全球第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Black Rock)的執行長 Larry Fink,即於 2020 年初公布「致 CEO 的公開信」,信中闡明往後將以永續性為優先投資的目標,引起各大企業對環境永續議題的重視,成為企業永續風潮的「起風者」。
    與此同時,更有越來越多企業成為「追風者」,轉身投入永續風潮。例如過去曾主打快時尚的 H&M、Zara 等服飾品牌,近年來積極主打綠色關鍵字,相繼承諾未來將 100% 使用永續材質,並降低產品供應鏈的碳排量,以達到零碳排目標。
    欲乘上企業永續之風,企業需檢視組織治理的每一層面,小至企業內部主動進行垃圾減量,大至改善整條供應鏈,甚至號召其他企業一同響應,皆是可發展的方向。
    對企業而言,改善供應鏈需投入一定的時間與成本;短期來看,在企業在日常事業推進中,也可從微小但有效的行動著手,達到永續的目標。在台灣,就有許多品牌以自身專業出發,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採取由小至大的永續策略,逐步實踐企業的無痛綠色行動。

    由下而上的綠色實踐——印花樂成立「綠色生活委員會」

    印花樂為台灣本土設計品牌,致力用原創印花布料商品,傳遞友善環境理念。2012 年印花樂開始了品牌的第一個綠色行動「好紙袋回收計畫」,以折價券做為鼓勵機制,向顧客募集使用狀況良好的二手紙袋,並於回收整理後提供給其他顧客做為購物袋使用。
    這一項簡單的回收機制,累積了可觀的影響力。據印花樂統計,約有 7 成顧客願意索取二手紙袋,至今已回收再利用了將近 10 萬個二手紙袋。
    印花樂在客戶端實踐減少廢棄物行動,取得初步成果後,便希望於員工端也落實品牌的永續理念。因此印花樂先透過共識營與工作坊,凝聚全體員工的永續思維,更於 2019 年底由各部門推派代表,籌組「綠色生活委員會」,每月一次討論並制定企業內的綠色行動制度。
    印花樂的共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沈奕妤(Ama)強調,在企業內部推動綠色行動,建議以由下而上的方式進行,由員工主動提議可具體實踐的綠色行動,才能發自內心的擁抱永續生活。
    舉例來說,印花樂的女性員工居多,時常購買飲料,因而製造出不少一次性容器垃圾。經由綠色生活委員會討論,眾員工決定從兩階段改善,第一階段先從紀錄開始,了解製造的飲料杯垃圾數量有多少,第二階段再設定垃圾減量目標,一步步調整生活習慣、邁向綠色生活。
    「我一直想提倡環保可以從很簡單、很無痛的地方開始。」Ama 表示。
    從小處慢慢貫徹永續思維的印花樂,未來也盼望透過改造產品供應鏈,發揮更大的正向影響力。2020 年開始,印花樂將積極提高永續材質的使用比例,例如採用有機棉、素食皮革,甚至計劃從國外引進鳳梨皮革與仙人掌皮革,完善永續產品的生產線。

    無痛建立永續習慣——綠藤生機號召大眾一起「綠色生活 21 天」

    綠藤生機為純淨保養品牌,致力將肌膚保養結合環境永續理念。身為連續 4 年蟬聯「對世界最好」大獎的 B 型企業,綠藤生機不僅從源頭研發產品時,嚴謹檢視每一項成分的永續性,在末端回收時,更於全台 10 處實體據點,推動「空瓶回收」服務。空瓶依照材質分類後,塑膠瓶會交由社會企業大愛感恩科技,升級再造成再生衣物;玻璃瓶則交由春池玻璃,可加工再製成高品質的工藝品。
    除了在企業內部實踐永續思維,綠藤生機更自 2017 年發起「綠色生活 21 天」倡議活動,號召社會大眾透過每天實踐一項簡單的綠色行動,例如將碗裡的米吃乾淨、一天不買瓶裝水、帶著環保袋出門等等,一同建立永續生活習慣。
    綠色生活 21 天倡議活動推行至今,已有超過 1 萬 6 千人參與,累積了超過 14 萬個無痛綠色行動。當大眾實際度過一段綠色行動的旅程後,將更能了解環保生活並非如想像中難以實踐,而是可以於兼顧生活品質的前提下,做出對環境更好的選擇。

    兼顧品質與便利的永續替代方案——社企流活動落實減廢行動

    身為持續倡議社會創新議題的組織,社企流透過數位、實體兩大管道,落實永續思維。
    在網路世界中的議題倡議,社企流持續追蹤國內外最新的永續議題趨勢,並系統化分析成因與解方。例如《剩食三部曲》專題中,拆解整條食物供應鏈,發現被忽略的食物浪費;《循環經濟》從源頭生產到末端回收,尋找廢棄物的新價值;《碳棄世代》則從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層面,提出創新減碳解方。
    在舉辦線下活動時,社企流也盡量落實減廢行動,在兼顧活動品質與便利的前提下,尋找各式各樣的永續替代方案。例如舉辦一場有提供餐點的活動時,優先選擇「Pick Food Up扌合」等剩食再造組織製作的餐點,並使用「青瓢」的環保容器租借服務,盡可能地減少浪費。
    正如 Ama 提及,「要表達維護環境的決心,真實行動才有實質意義。」如同建立個人的綠色生活習慣,絕非難如登天之事,企業若欲轉型、乘上永續風潮,可從無痛綠色行動開始,一步步累積對環境的正面影響力。
    核稿編輯:李沂霖
    此文章由印花樂支持、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