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文:蘇郁晴
近年來,全球永續意識日益提升。為了協助中小企業將企業倫理精神融入公司內部、實現永續轉型,信義房屋、信義文化基金會攜手社企流,繼 2021 年推出全台首創的「小微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後,2024 年發起「第二屆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聚焦中小企業為主要培育對象。
年末之際,第二屆倫理長計畫舉辦以資源連結為主題的交流活動,旨在協助學員在推動企業倫理的同時,強化組織能力並鏈結外部資源。參考學員的需求,今年的交流活動主題聚焦於「政府資源」,特別邀請 KPMG 安侯永續社會影響力及永續創新服務協理侯家楷,分享其輔導中小企業永續轉型、以及與政府合作的經驗。另有政府的長期合作夥伴——愛長照營運長紀鈞惟,分享與政府合作的契機及經驗。
善用政府資源,擴大合作可能
KPMG 深具協助中小企業做永續轉型、連結資源之經驗,侯家楷提及,政府推動的「公司治理評鑑」是中小企業在判斷永續趨勢、尋找企業合作夥伴的其中一項好用資源。在公司治理評鑑中,可看見每家上市櫃公司的評鑑結果,侯家楷指出:「接下來,評鑑將轉向 ESG 評鑑,要求企業揭露更多永續行動,從以往僅關注是否有董事會會議紀錄或設立英文版網站,逐步納入其他永續相關指標。」例如,DEI——多元(Diversity)、平等(Equity)、共融(Inclusion)、友善職場、永續城鄉與地方創生、文化 ESG,以及永續與社會影響力採購等,這些都會影響評分結果,也揭示這些項目將為上市櫃企業所關注之焦點。
透過公司治理評鑑,了解最新永續趨勢後,侯家楷提供第二個推薦的資源,是由經濟部推動的「Buying Power 社會創新產品及服務採購獎勵」。該計畫旨在鼓勵政府機關、國營事業、民營企業與團體率先採購社會創新組織的產品或服務,協助這些組織取得資源並拓展市場商機,促進工商業界與社會創新組織之間的合作。提供永續服務、產品的中小企業可將組織資料登錄至社會創新平台,便有機會成為企業、政府的採購對象,開啟合作的可能。
借力政府補助,加乘社會影響力
紀鈞惟以兩個近期參與的專案為例,第一個是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的「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CTID)」。透過申請補助經費,他們與在地電視台合作,利用數位機上盒作為收發設備,結合家家戶戶都擁有的電視,打造出類似電子圍欄的技術,協助定位走失的長輩。第二個是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推動的「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SIIR)」,該計畫以提升「智慧力」與「永續力」為主軸。他們與中華電信合作,將針對照顧者的教學影片上架至機上盒平台,讓需要的家庭照顧者能輕鬆獲取學習資源。
愛長照透過整合政府資源,降低研發成本、並提升組織服務的觸及範圍。而雙方合作的關鍵,亦在於愛長照發展出自主營運的能力,避免完全依賴政府支持,而是創造出加乘效果。「政府是我們的合作夥伴,但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創造不依賴政策的服務品質。」
對於希望連結政府資源的中小企業,紀鈞惟建議從自身業務出發,連結自身的社會使命並探索合適的政府合作機會。最重要的是,要有長期規劃,從政策支持中獨立,打造更穩健的營運基礎。
善用政府資源,有機會為中小企業降低研發與營運成本,亦能促進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與品牌信任度。透過參與補助計畫或政策合作,可拓展跨域合作機會,擴大社會影響力。
核稿編輯:李沂霖
共同主辦: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
(此文章為信義文化基金會、信義房屋與社企流共同主辦之「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計畫活動精華。歡迎分享文章網址,媒體夥伴如欲轉載請來信洽詢社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