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thapanee srisawatPhoto Credit: thapanee srisawat
每到夏天,我們總會塗上防曬油、頂著豔陽,下海消暑;冬天,我們則會想來碗新鮮魚湯暖和身子。然而,這片海洋卻因此遭受嚴重污染、面臨魚群過度捕撈的危機,6 月專題,社企流攜手阿拉善 SEE 生態協會響應世界海洋日、並回應「SDG 14 水下生命」,邀請讀者透過 5 個行動,一同守護這片藍海。
社企流/文:張方毓
檸檬清蒸鱸魚、紅燒吳郭魚、石斑魚湯...台灣是一座海島,一道道魚料理是我們日常餐桌上的尋常風景。但你是否想過,如果我們對海洋予取予求,未來某一天,我們和未來世代可能沒辦法再餐餐有魚吃?
依據聯合國估計,全球 90% 魚類面臨「高度捕撈」、「過度捕撈」或「枯竭匱乏」,維持生物永續標準的魚群種類比例正逐漸下降,1974 年為 90%,2017 年則為 65.8%。
在台灣,今年初,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舉行記者會,強調因為過度捕撈,台灣近海漁業已出現漁獲量下降、魚種消失,和產值崩跌的 3 大危機,呼籲政府承諾在 2030 年前,在周邊海域成立 30% 的海洋保護區,保護生物多樣性。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指出,如果我們再不努力遏止過度捕撈等問題,再過 4、50 年,人類將會面臨海底無魚可吃、可捕的窘境。
花蓮青年創辦「洄遊吧」,推廣環境友善捕魚法、食用永續海鮮
台灣是個海島,大家卻對魚類不熟悉,這是創辦永續海鮮平台「洄遊吧」黃紋綺的疑惑。家鄉來自花蓮的黃紋綺,見識到家中漁場漁獲量逐年減少,大學畢業後毅然決然回鄉創業。透過洄遊吧,她對外推廣食用不會耗盡海洋資源的「永續海鮮」,並攜手業者提供體驗行程、帶大眾認識當地對環境較友善的捕魚法「定置漁法」。
過去許多大型商業漁船採用號稱「死亡之網」的底拖網、流刺網,一次捕捉重達幾百公噸的魚,但大小通吃的結果,造成沒有商業價值的小魚被隨意丟棄,既沒有上到消費者的餐桌,也沒機會繁殖下一代,成為過量捕撈的凶器。
相較之下,定置漁場則是在海灣水深 100 公尺內,配合魚類的生態習性,將網具固定放置在魚群會經過的魚道上。藉由垣網、運動場網和箱網不同網目大小的漁網配置,誘導魚群入網,就像一座海上大迷宮困住魚群,並非以餌料誘捕,屬於被動捕撈。針對保育類或瀕危的魚種,這種漁法允許即時釋放,或和學術單位合作做標識追蹤研究,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也留下了一線生機。
(不同網目的定置漁網相搭配可用來誘導魚類入網,垣網的功能是造成攔阻使魚群轉向,箱網最末端才是漁人收魚的最後區域。來源:洄遊吧)
(不同網目的定置漁網相搭配可用來誘導魚類入網,垣網的功能是造成攔阻使魚群轉向,箱網最末端才是漁人收魚的最後區域。來源:洄遊吧
另一方面,洄遊吧希望帶大眾認識魚類、懂得挑選魚種,有助於達成強化環境友善漁法的正循環。洄遊吧共同創辦人黃土人指出,一般人挑選想要吃的魚類時,因為不認識魚,實際選擇相對很少。如果消費者認識台灣的魚種,充分清楚自己的選項,就可以避開數量較少的魚種,平衡消費,漁夫也能因此調整捕魚的方法跟魚種。
正確吃魚,你我都能為海洋盡一份力!
平時我們想吃魚,如何挑選符合永續的魚類?綜合洄遊吧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建議,可參考以下 4 大挑魚原則:
1. 選擇當季「大眾臉」的魚
在魚攤上,常看見的「大眾臉」魚會是較好的選擇。常見魚種大多為洄游性魚類,在一定的季節會洄游至臺灣周邊海域,漁人在特定季節容易捕獲,族群數量較多、生長速度快。對消費者來說,常見魚種因數量較多,價格相對便宜,對荷包也比較沒負擔。
而據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台灣海鮮選擇指南」,資源較豐富的洄游性海洋生物包括:俗稱透抽、小卷或中卷的鎖管、飛魚、眼眶魚、剝皮魚、台灣鯖魚、竹筴魚、白帶魚、鬼頭刀等,建議可挑選食用。
(圖為台灣東部海域資源量豐富的洄游性魚類。來源:洄遊吧)
(圖為台灣東部海域資源量豐富的洄游性魚類。來源:洄遊吧
2. 選擇體色銀白的魚
顏色較平淡、銀白或灰色的魚是較好的選擇。原因是一般大洋洄游或泥沙棲性,體色屬於銀白或灰色的魚類,種類少但數量多,食用這些魚類對整體族群的數量影響相對較低;而體色鮮艷的魚種,多定棲於岩礁或珊瑚礁,種類多但數量少。
從人體健康的角度來看,食用體色鮮艷的珊瑚礁魚類可能對健康有害。珊瑚礁區具一種附有「雪卡毒素」的藻類,小魚會吃這些藻類維生,居住在此的部分魚種若食用這些小魚,人類又進而食用這類的珊瑚礁魚類,毒素通過食物鏈累積於體內,輕則出現消化道不舒服,重則會出現神經、心血管疾病及休克。
根據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建議避免食用的定棲型海洋生物包括野生石斑、野生龍蝦、紅皮刀、刺尾鯛等等。
(顏色鮮豔的定棲型魚類數量少,遭捕撈後資源較不易恢復,圖為刺尾鯛。來源:David Clode)
(顏色鮮豔的定棲型魚類數量少,遭捕撈後資源較不易恢復,圖為刺尾鯛。來源:David Clode
3. 選擇食物鏈底端的魚
位於食物鏈底層的魚種是較好的選擇。食物鏈底層的魚種大多成長速度快、數量相對較多,食用起來對海洋資源的影響較小。位在食物鏈頂層的魚類,體型一般較大也較長壽,數量較少,成長到具有生殖能力的年紀需要花費較長時間。
從人體健康的角度來看,食用食物鏈底層的魚類也比較好。位於食物鏈頂端的魚種,需要食用更多食物,食物來源也較廣,其魚體內較容易累積及殘留毒物及重金屬,若人類長期食用這些魚類,可能造成有毒物質及重金屬累積於人體內。
根據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建議可挑選食用的食物鏈中、底層海洋生物包括海藻、文蛤、台灣蜆、牡蠣、九孔、鮑魚、櫻花蝦、虱目魚、吳郭魚、養殖烏魚、養殖香魚、養殖白蝦。
(許多人節慶慶祝時愛吃的龍蝦、鯊魚魚翅、烏魚子等海鮮已遭過度捕撈,野生資源銳減。來源:Louis Hansel)
(許多人節慶慶祝時愛吃的龍蝦、鯊魚魚翅、烏魚子等海鮮已遭過度捕撈,野生資源銳減。來源:Louis Hansel
4. 盡量不要吃小魚
上一段雖然說宜吃食物鏈底層的魚類,但也要生命留一線,洄遊吧提醒,台灣人愛吃的魩仔魚——魚類的小寶寶,最好少吃。
魩仔魚是指鯷、鯡科等體性較小魚種的幼魚,捕撈魩仔魚,代表牠們的魚生還來不及開始就結束。如果這些小魚苗被人類捕完、吃完,中型、大型魚種的食物來源不見,魚來不及長大進行繁衍,未來人類想要吃到海裡的野生漁獲也將越來越不容易。
最後,作為消費者,我們日常可以幫忙守護海洋的事,正是有意識地挑選和購買量多、恢復力快的魚類,讓海裡各種魚類都能回復到可以永續利用的數量,讓未來人類都能吃到平價的海鮮。買對魚,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
核稿編輯:李沂霖
參考資料
此專題由阿拉善 SEE 生態協會贊助、社企流獨立製作,不影響報導之真實性與準確性。歡迎分享文章網址,禁止全文轉載至其他介面。
阿拉善 SEE 生態協會成立於 2004 年,由 80 位大中華區的企業家所共同創辦,至今已有約 900 名深度投入環保的企業家會員,其中台灣企業約 19 家,是一個以社會責任為己任,以企業家為主體,以保護生態為目標的公益機構。阿拉善 SEE 台灣項目中心的主要環保重點:生物多樣性保護、濕地保護、自然教育、海洋保護、氣候變化與商業可持續。

文章標籤

  • SDG 14 水下生命/海差你一個!5 項行動讓海持續湛藍

    SDG 14 水下生命/海差你一個!5 項行動讓海持續湛藍

    每到夏天,我們總會塗上防曬油、頂著豔陽,下海消暑;冬天,我們則會想來碗新鮮魚湯暖和身子。然而,這片海洋卻因此遭受嚴重污染、面臨魚群過度捕撈的危機,6 月專題,社企流攜手阿拉善 SEE 生態協會響應世界海洋日、並回應「SDG 14 水下生命」,邀請讀者透過 5 個行動,一同守護這片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