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編譯:蘇郁晴
還記得幾個月前發生的澳洲森林大火嗎?這場野火帶走了數億隻動物的生命,甚至延燒了好幾個月才被熄滅。
然而,森林野火不僅僅發生於澳洲,在其他熱帶區也存有大火發生的風險。
據美國 CNN 報導,2019 年聖誕節期間,智利森林野火的火勢一度延燒至住宅區,造成至少 200 戶房屋被燒毀。為此,位於拉丁美洲的 AI 公司 DataRobot 攜手智利最大電信公司的數據單位 Entel Ocean,打造一款可預測森林大火的感應器——「digital noses」,也稱作「sniffers」。
Digital noses 被放置於樹的高處,隨時監控森林的空氣品質,若是監測到森林大火的徵兆,Digital noses 就會將數據傳回系統中,以便消防員即時前來確認狀況。「從我們監測到大火至成功營救受難者,可省下約 12 分鐘的時間。」DataRobot 的管理者 Andres Arana 說。

森林野火發生當下,每一分鐘的搶救時間都彌足珍貴。一場大火的擴散速度相當於每小時 14 英里(約 22.5 公里),若能提早做足準備,便能多拯救幾英里的森林,或許也能夠阻止火焰燃燒至住屋處。
Digital Noses 盡可能集結當地所有的空氣品質資料。「這些感應器會蒐集特定的資料,包括溼度和溫度數據。」Entel Ocean 的 Leonor Ferrebuz 說。
蒐集完相關數據後,系統會利用 DataRobot AI 平台的機器,分析前次大火的資料,並辨識本次的緊急性。例如,系統可以辨識出森林中的煙霧只是來自營火,且沒有燃燒樹木的風險。
這類的科技並不少見,當氣候變遷開始讓森林野火變得比過往劇烈且更具破壞性時,類似的系統也會開始普及化。例如,加州的新創公司開發一款 AI 工具,可於每 10 分鐘檢測森林每英畝的詳細衛星資料,若是監測到大火的徵兆時,即會立即警告消防隊員。
智利持續經歷了 10 年的乾旱和破紀錄的熱浪,野火在當地的狀況越演越烈。2014 年,大火就燒掉了幾千棟房子;2016 年至 2017 年的野火季,大火甚至燃燒了近兩個羅德島(4,005平方公里)的面積。
尤其非當地原生樹木更容易引燃,例如,被種植來造紙等作用的桉樹和松樹。2019 年,智利逢政治動盪時,還有縱火犯惡意引起森林大火。
為了降低森林大火造成的損害,智利政府在野火季時會應徵員工至望火塔(fire lookout tower)工作,以便就近監測即時狀況。不僅如此,智利政府還安裝了多台相機可以同時進行遠端監控。
但 Digital noses 可以監測更廣泛的區域。當系統偵測到問題,便會傳送訊息或語音警告在望火塔工作的人,以便確認大火的狀況。
Entel Ocean 目前已裝置 300 個感應器於森林中。「我們現在也是救火鏈的一部分了。我們可以在眼睛看到之前,提早預測大火的發生。」Ferrebuz 說。
核稿編輯:李沂霖
參考資料

想要讓家鄉變得更好,卻不知道從何開始嗎?來看《社區自造家:第一次做社區營造就上手》專題,以移居者、返鄉者及師生團隊 3 種角色切入,帶你一探社造心法,齊心創造永續共好的生活環境!
>>>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