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文:高捷
由湄公河文化中心(Mekong Cultural Hub)和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共同創建的計畫「SEAΔ 」,期盼透過一年的培力活動,讓 10 位來自東南亞、英國、台灣的藝術文化工作者可以交流、分享並探索永續發展的可能性,為亞洲區域發展做出貢獻。
此計畫成立於 2018 年,第一屆的參與者囊括出版、策展、視覺藝術、共創空間社會企業、平權、環境保護、人力資源等。2019 年第二屆參加者則包含旅行、動物保護、藝術創作、女性培育等領域。這些參與者分別來自台灣、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與英國,將在接下來一年共同參與 4 場工作坊。
以藝術與文化促進不同族群對話、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創辦該計畫的成員之一、湄公河文化中心執行總監 Frances Rudgard 表示,東南亞近幾年隨著經濟成長,文化與藝術領域也開始茁壯發展,但尚未有完整的機會培育出文化領袖。
而當聯合國近年開始倡議 SD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 SDGs ),亞洲各國多以經濟、政治、科技、環境生態等方面切入,在文化藝術領域相對薄弱,但藝文領域中的人文關懷,往往是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
東南亞區域本身的獨特性,難以用西方國家的文化發展歷史來詮釋,需要透過一個交流計畫,來回應亞洲文化發展本身的脈絡。該計畫的專案經理李慧珍 (Jennifer)來自台灣,她認為藝術和文化是永續發展、社會發展的重要關鍵,例如泰國、柬埔寨、越南在歷史上經歷各式戰爭,累積的民族仇恨,在近代以藝術與文化的交流化解彼此偏見與誤會。
如何讓藝術與文化作為一個方法去達成永續的目標、不同族群之間的對話,是 SEAΔ 的宗旨之一。
Jennifer 提到,東南亞因為過去多年以來的發展不均、貧富差距等問題,文化藝術工作者相對缺乏資源、技術與網絡,也少有機構或是組織全力投入藝文工作者的培育與交流,個體的發展也就更形困難。透過 SEAΔ,除了提供與串接資源,也讓不同國家的工作者可以建立交流網絡、分享技術。因此計畫的重點在於透過交流、溝通、共創的過程,促進更多亞洲的藝文工作者開始進行更多區域合作的行動。
參與者選拔:具備專業經驗、關注永續發展
在首屆與第二屆的 SEAΔ 參與者選拔上都經歷漫長的討論。Jennifer 表示, SEAΔ 定位的對象會是有足夠專業經驗、並可以影響更多人一起為關注的課題投入心力,且本身有關注東南亞區域以及永續發展的工作者。
初次書審的指標包括:具備至少 5 年以上年資的專業經驗、是否嘗試推動社區永續經營發展等。例如表演藝術工作者,除了在表演上呈現藝術文化,是否能夠在表演中帶出社會議題如貧窮、環境等。又或是旅遊業者能否在遊程設計中帶入環境永續、旅遊目的地的社區經濟、文化均衡發展。
進階審核則是透過另外成立的顧問委員會來進行書審,該委員會組成來自東南亞富有經驗的藝文、社區發展工作者。在此階段也會考量參與者的「投資性」,意即參與此計畫的對象是否具備長遠發展性、擴大影響力等特質。例如透過藝文促進更多不同族群對話、在專業工作中更以行動達成社會永續發展、將影響力從所處社區擴大至整個社會或產業。
為期一年的工作坊,透過 4 階段培育參與者技能與觀點
Jennifer 表示,一年 4 次的工作坊,會分成交流、創造、分享、反饋共 4 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交流」,地點選在柬埔寨金邊,用意是促進參與者彼此認識、交流理念與價值觀,並由專業講師帶領 SDGs 、社會企業的課程與在地參訪,讓大家擴大從永續角度思考與發展。
第二階段「創造」則是透過分組的方式,讓 10 位成員分別前往國際非營利組織「Helvetas」在緬甸、越南、寮國 3 個國家的永續貿易計畫參訪、學習。該計畫輔導偏遠村落的農民種植更符合區域內自然環境的經濟作物,在增加經濟收入的同時也維護在地自然生態,例如緬甸的計畫是輔導撣邦北部原先種植鴉片的農民改種植茶葉, Helvetas 引進產業轉型與技術輔導,協助媒合盤商或是出口商。
參與者可以進入社區、進到不同國家實際看到社會現象,透過訪談、田野調查、觀察、交流,理解該計畫的架構與對象的社區狀況。Jennifer 認為,多數大眾看到明顯的社會問題時都會有所刺激,但往往難以進一步行動,因此第二階段的核心就是讓參與者除了看見問題,也能演練可能的合作過程,成為未來跨界、跨國合作行動的基礎。
第三階段主軸則是「分享」,地點選在印尼萬隆,4 天的工作坊除了在地參訪、領導課程學習,也讓各組分享上一階段行動、田野的經驗,形式不拘,由各組自行討論決定,在第一年有透過簡報做演講,也有藝術創作、展覽、表演等方式呈現成果與心得。 SEAΔ 會邀請夥伴組織、合作對象、萬隆在地藝文工作者等參與,讓各組的經驗成果分享可以有更多交流的機會。
最後進入「反饋」階段,地點選在寮國永珍,參與者在 3 天的工作坊觀察自己以及其他參與者在這一年的變化,從一開始陌生到一起合作,將這些經驗結合在自己原本領域中,甚至更進一步串連彼此的專業、產生更多動能。
當然,最重要的是,一年的計畫結束後,每位參與者都要更謹慎思考在一年過程中接觸到可以合作、發展的機會,進一步能否衍伸成可行的專案計畫。因為這一年除了 10 位參與者彼此交流,每個人也認識了包括寮國、印尼、柬埔寨、緬甸、越南等地的社會企業、藝文工作者、社區發展工作,都是未來的可能性。
柬埔寨金邊的社企蓬勃
在第一階段於柬埔寨金邊的工作坊中,為了讓參與者都能進入地方脈絡,也特別安排了當地的藝術中心與社會企業參訪,包括藝術文化社會企業「Phare」,以培育柬埔寨藝術設計、影像、舞蹈等領域人才為主、本身也是柬埔寨知名劇團,透過劇團演出來吸引遊客付費參加,並在劇團中導入柬埔寨音樂、舞蹈、歷史與社會議題。
而另一間參訪組織為友善餐廳「Farm to Table」,是柬埔寨第一間以剩食為主題的餐廳,標榜提供健康友善的食材。透過技術改良,該餐廳將都市內廚餘轉化成堆肥並販售,也將技術分享給合作小農,助其改善收成。
此外,也造訪了由國際知名導演 Rithy Panh 成立的「Bophana Audiovisual Resource Center」則是柬埔寨的寶庫,因為紅色高棉內戰的關係,許多文史資料、影像、聲音都在戰爭中被摧毀殆盡。該中心透過大量資料搜集、修復、保存,讓柬埔寨中斷的藝術文化得以傳承,更進一步培育出許多新銳導演投入電影、紀錄片發展。
Jennifer 指出, SEAΔ 最特別的地方是從參與者到合作組織、在地組織,都具備高度的豐富、多元以及跨領域特性,永遠無法預測這些參與者能夠創造出什麼想法或是合作可能。
在第一階段工作坊結束後,參與者已開始籌劃下一階段的執行計畫,包括行動藝術結合社區工作、永續旅行串連藝文交流等主題。
接下來將進入第二階段,參與者將分成 3 組前往緬甸撣邦、寮國北部山區、以及越南山區,與國際組織 Helvetas 協作。這樣的分組安排主要來自 SEAΔ 專案經理、導師們的觀察,盡可能每組成員在興趣、專長、性格上避免過高的同質性,藉以激盪出更多火花。。
Helvetas 希望藉由這些文化藝術工作者參與他們的永續貿易與區域農業扶持計畫,在田野、交流、探訪的過程中,共同激盪出對於社區發展、國際援助工作上更多創意和行動,連結跨領域的專業,達成 SDGs 目標。
核稿編輯:李沂霖
邀請你成為電力小兵,讓社企流網站發電量更高、續航力更久! →了解更多